1
|
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 |
高翔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5
|
|
2
|
中国民事执行年度观察报告(2017) |
谷佳杰
|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5
|
|
3
|
民法典的实施与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协调和衔接 |
谷佳杰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2
|
|
4
|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法教义学新释 |
段文波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2
|
|
5
|
“一带一路”建设中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兼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 |
胡晓霞
|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2
|
|
6
|
陪审员参审民事案件中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
高翔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7
|
类型化视角下诉讼请求合并的程序展开 |
段文波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8
|
论中国民事审级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 |
胡晓霞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9
|
民事诉讼另案处理的标准澄清与程序完善 |
马家曦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0
|
上诉利益的判断标准 |
胡晓霞
|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1
|
消费纠纷的在线解决:国外典型经验与中国方案 |
胡晓霞
|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2
|
私法形成权之涉讼形态研究 |
胡骁
王雪羽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3
|
中国特色诉讼调解制度之70年变迁与改革展望——基于司法政策对诉讼调解影响的分析 |
谷佳杰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4
|
论民事虚假诉讼的体系化规制 |
刘小砚
谈昕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5
|
庭审阶段化视角下事实主张审查的反思与重塑 |
李凌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16
|
论民事庭审证据调查范围之确定 |
李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7
|
民事再审之诉“二阶化构造”的程序重塑 |
段文波
|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程序保障视角下证据调查请求权的理论构造 |
胡骁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在线诉讼中民事证据运用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
谷佳杰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电子商务争议在线解决机制的科学建构 |
胡晓霞
|
《人民法治》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