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缩感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13
1
作者 石光明 刘丹华 +3 位作者 高大化 刘哲 林杰 王良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0-1081,共12页
信号采样是联系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息的桥梁.人们对信息的巨量需求造成了信号采样、传输和存储的巨大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又能有效提取承载在信号中的有用信息是信号与信息处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国际上出现的压缩感知理论(Compr... 信号采样是联系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息的桥梁.人们对信息的巨量需求造成了信号采样、传输和存储的巨大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又能有效提取承载在信号中的有用信息是信号与信息处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国际上出现的压缩感知理论(Compressed Sensing,CS)为缓解这些压力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综述了CS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问题,并着重介绍了信号稀疏变换、观测矩阵设计和重构算法三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评述了其中的公开问题,对研究中现存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CS理论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样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观测矩阵
下载PDF
小波系数阈值估计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102
2
作者 赵瑞珍 宋国乡 王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5-628,共4页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中固有的缺点。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这 3种改进的小波系数阈值估计模型用于信号去噪时 ,比单纯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均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系数 阈值估计 去噪 信号处理 噪声 改进模型 硬阈值 软阈值
下载PDF
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 被引量:132
3
作者 白凯 马耀峰 +1 位作者 李天顺 孙天宇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55,共12页
旅游者行为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评价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评估,这种认知评估是旅游者认知在理性和情感层面的唤醒,其结果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图。通过构建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感知价值、... 旅游者行为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评价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评估,这种认知评估是旅游者认知在理性和情感层面的唤醒,其结果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图。通过构建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结构方程(SEM),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实例研究发现:①旅游者个体认知行为和感知价值及旅游者行为意图呈正相关关系,当个体认知评价水平增加时个体感知价值也对应增加,这种正相关关系使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图也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个体感知价值水平越高个体行为意图越强烈;②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感知价值、旅游设施的感知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感知价值是主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主要因素;③该研究结果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证明了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关系,在理论和方法创新上也弥补了发生学中个体认知和其它行为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的空缺,即个体认知评价和个体行为意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这也支持了体验观点中"认知—感动—行为"的研究范例。研究结果说明了旅游者个体认知研究可以很好的预测旅游者行为意图,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认知 感知价值 行为意图 入境旅游者 西安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87
4
作者 郝红 梁国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2,67,共4页
微胶囊技术是使用成膜材料把固体和液体包覆成微小颗粒的技术。介绍了微胶囊壁材的选择、芯材的释放 ,讨论了微胶囊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微胶囊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磷系阻燃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9
5
作者 鹿海军 马晓燕 颜红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7-10,共4页
简述了阻燃剂的阻燃作用机理 ,综述了协同型、膨胀型、多功能型以及红磷类磷系阻燃剂在近几年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阻燃机理 磷系阻燃剂 研究进展 协同型 膨胀型 多功能型
下载PDF
保水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新动向 被引量:65
6
作者 杨连利 李仲谨 邓娟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阐述了保水剂的作用机理、类型、性质、制备,介绍了保水剂国内外研究开发情况。结合市场潜力重点探讨了保水剂在各行业的应用及效应,并展望了保水剂的开发动向。
关键词 保水剂 研究进展 作用机理 开发情况 市场潜力 开发动向 国内外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及解吸的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卢锦花 胡小玲 +2 位作者 岳红 苏克和 阎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6,148,共4页
本文介绍了DM 130、LSA 10和LSA 2 0型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考察了pH值、温度、浸出液浓度等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 ,结果表明DM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 解吸 植物药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判定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的一组充分条件 被引量:55
8
作者 徐仲 陆全 《工程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5,共5页
给出了判定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的几个新的充分条件 。
关键词 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广义严格对角占优矩阵 充分条件
下载PDF
反向微乳液法合成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 被引量:29
9
作者 井新利 郑茂盛 蓝立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 Triton X-1 0 0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 ,得到以苯胺盐酸盐为水相、正己烷为分散介质的反向 (W/O)微乳液。进一步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 ,合成了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纳米粒子 ,对合成反应条件和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 以 Triton X-1 0 0为乳化剂、正己醇为助乳化剂 ,得到以苯胺盐酸盐为水相、正己烷为分散介质的反向 (W/O)微乳液。进一步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 ,合成了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纳米粒子 ,对合成反应条件和产物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聚苯胺粒子的直径随 R(水相质量 /乳化剂质量 )提高而增加 ;盐酸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随 R的提高及氧化剂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的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聚苯胺 导电聚合物 纳米粒子 乳液聚合
下载PDF
无机晶须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0
作者 孟季茹 赵磊 +1 位作者 梁国正 贾巧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6,共6页
本文针对无机晶须的各种优异性能 ,对钛酸钾晶须、硼酸铝晶须、氧化锌晶须、镁盐晶须、硫酸钙晶须、碳酸钙晶须等在聚合物中用于增强、增韧及提高耐磨性、耐热性 ,改善电性能、减振抗冲。
关键词 无机晶须 聚合物 增强增韧 耐热 耐磨 电性能 减振
下载PDF
T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郑亚萍 王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以纳米 T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的纳米 T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T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L S) ,测试了自由体积的尺寸及浓度。结果表明 ,纳米... 以纳米 T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的纳米 T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T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L S) ,测试了自由体积的尺寸及浓度。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 ,使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冲击强度得以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自由体积 二氧化钛 增强材料
下载PDF
磁性高分子微球 被引量:40
12
作者 谢钢 张秋禹 李铁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8-45,共8页
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详细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合成制备方法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细胞分离、有机合成、环境 食品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 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详细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合成制备方法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细胞分离、有机合成、环境 食品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磁性高分子微球 细胞分离 有机合成 微生物检测 包埋法 单体聚合法 原位法
下载PDF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郑亚萍 宁荣昌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以纳米Si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表面处理及不同的纳米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Si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O2 处理与否 ,纳米SiO2 均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分散 ,SiO2 表面处理... 以纳米Si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表面处理及不同的纳米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Si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O2 处理与否 ,纳米SiO2 均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分散 ,SiO2 表面处理后 ,纳米SiO2 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提高。纳米SiO2 可以使环氧树脂增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性能 二氧化硅 增强材料
下载PDF
氮系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被引量:46
14
作者 王海军 陈立新 缪桦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氮系阻燃剂高效且本身及其分解产物低毒,成为当今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文中概述了氮系阻燃剂及氮-磷复合阻燃剂的特点、分类及其阻燃机理,归纳了该阻燃体系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和聚氨酯等体系中的应用概况,并指... 氮系阻燃剂高效且本身及其分解产物低毒,成为当今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文中概述了氮系阻燃剂及氮-磷复合阻燃剂的特点、分类及其阻燃机理,归纳了该阻燃体系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和聚氨酯等体系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含氮化合物 阻燃机理 应用
下载PDF
地下水环境中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吴耀国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1,共5页
地下水氮污染已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反硝化作用是地下水脱氮的主要机制。本文综述了地下水环境中反硝化作用的判据、速率、影响因素以及人工强化措施 。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污染 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 厌氧条件 含水层介质 脱氮 污染处理
下载PDF
生物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6
作者 姚军燕 杨青芳 马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生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对聚乳酸进行增塑、共聚、共混、复合等改性的方法及作用。经改性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或反应功能可以得到某些改善,且其降解性能不受影响,从而... 在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生物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对聚乳酸进行增塑、共聚、共混、复合等改性的方法及作用。经改性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亲水性能或反应功能可以得到某些改善,且其降解性能不受影响,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在生物医用及环保中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 改性 医用材料 增塑 共聚 共混 复合
下载PDF
聚丙烯增韧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50
17
作者 孟季茹 梁国正 +1 位作者 赵磊 秦华宇 《塑料科技》 CAS 2000年第1期41-49,共9页
聚丙烯作为重要的通用塑料品种,其增韧改性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论述当前人们研究较多的四种增韧方法:橡胶或弹性体共混增韧、其它有机聚合物共混增韧、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有机 无机纳米材料增韧。
关键词 聚丙烯 增韧 橡胶 弹性体 改性 共混
下载PDF
复合材料用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被引量:58
18
作者 王云英 孟江燕 +1 位作者 陈学斌 白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3-57,60,共6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非常关键。分别介绍了碳纤维的气相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等离子氧化法、电聚合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和抗蠕变等一系列优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性能,对其进行表面处理非常关键。分别介绍了碳纤维的气相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液相氧化法、等离子氧化法、电聚合法、气相沉积法和表面镀层等表面处理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对提高其使用性能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针对碳纤维不同的使用要求,应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各种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得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臭氧化法?阳极电解氧化法和等离子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处理 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下载PDF
含倍半硅氧烷的杂化聚合物 被引量:43
19
作者 卢婷利 梁国正 +2 位作者 宫兆合 任鹏刚 张增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从杂化材料的形成方式 ,说明含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 ,是一类新型高性能的有机_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 ,重点阐述了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类杂化聚合物的性能... 从杂化材料的形成方式 ,说明含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 ,是一类新型高性能的有机_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 ,重点阐述了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类杂化聚合物的性能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半硅氧烷 杂化聚合物 分子内杂化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结构 合成 性能
下载PDF
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黎 舒武炳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8-30,共3页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水性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了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领域。
关键词 水性环氧树脂体系 研究进展 水性涂料 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