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评估及防护技术 被引量:33
1
作者 田力 朱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150,157,共8页
以刚性球撞击钢筋混凝土柱为例,研究了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程度评估以及防护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竖向剩余承载力的损伤评估准则,用来判定碰撞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破坏程度... 以刚性球撞击钢筋混凝土柱为例,研究了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程度评估以及防护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竖向剩余承载力的损伤评估准则,用来判定碰撞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损伤破坏程度;并定量分析了刚性球质量、初速度与结构柱损伤度的关系。针对复合截面防护的情形,对碰撞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防护前后的动态响应及损伤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外粘钢板及外敷泡沫铝两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刚性球质量及速度在较小范围内时,损伤度的增长速率高于质量及速度的增长速率,且以质量和速度同时增加时损伤度增长最快;当刚性球质量及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损伤度的增长速率一般会低于刚性球质量及速度的增长速率。外粘钢板、外敷泡沫铝两种复合截面防护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碰撞冲击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动态响应及损伤程度,且均能使钢筋混凝土柱的整体破坏模式由弯剪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冲击荷载 钢筋混凝土柱 粘结滑移模型 损伤评估 防护技术
原文传递
橡胶混凝土抗冲磨性能 被引量:22
2
作者 亢景付 范昆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7-731,共5页
采用水工混凝土抗含沙水流冲刷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DL/T 5150—2001中的圆环法,研究了橡胶粉体积分数分别为5.0%、7.5%、10.0%和15.0%(等量代砂)的橡胶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并与基准混凝土和硅粉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 采用水工混凝土抗含沙水流冲刷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DL/T 5150—2001中的圆环法,研究了橡胶粉体积分数分别为5.0%、7.5%、10.0%和15.0%(等量代砂)的橡胶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并与基准混凝土和硅粉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硅粉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高于基准混凝土,而橡胶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又高于硅粉混凝土,并且随着橡胶粉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机理分析认为,橡胶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的提高主要来自橡胶粉颗粒对含砂水流冲击能量的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硅粉 混凝土 抗冲耐磨
下载PDF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杜新喜 胡锐 +2 位作者 袁焕鑫 程晓燕 宗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80,共10页
通过开展7根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3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性能试验,对比了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非预应力钢筋和轴压力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置非预应力钢筋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承... 通过开展7根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3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性能试验,对比了两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非预应力钢筋和轴压力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置非预应力钢筋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施加轴压力可以明显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剪承载力。针对试验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为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抗剪承载力 试验研究 有限元 计算公式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柱基于易损性曲线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丁阳 伍敏 +1 位作者 徐龙河 李忠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评估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建立基于竖向剩余承载力的损伤指标,提出钢筋混凝土柱基于易损性曲线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采用精细化分析模型,避免单自由度体系假设,通过增量动力分析获得对数正态分布形式的... 为评估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损伤程度,建立基于竖向剩余承载力的损伤指标,提出钢筋混凝土柱基于易损性曲线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柱采用精细化分析模型,避免单自由度体系假设,通过增量动力分析获得对数正态分布形式的易损性曲线,进行地震损伤程度评估。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计算简单,能有效评估钢筋混凝土柱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下的损伤程度,为震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和修复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损伤评估 竖向剩余承载力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原文传递
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郑刚 张立明 王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5-952,共8页
在对试桩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短桩至超长桩随桩长增加时的荷载传递性状.结果表明:非嵌岩超长桩Q-s曲线仍可能发生陡降;由于超长桩的桩身压缩量较大,超长桩侧阻与端阻... 在对试桩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深厚软土地区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短桩至超长桩随桩长增加时的荷载传递性状.结果表明:非嵌岩超长桩Q-s曲线仍可能发生陡降;由于超长桩的桩身压缩量较大,超长桩侧阻与端阻不同步发挥的现象较桩长不大时显著得多,极限荷载和承载力特征值下的端阻比通常均小于10%;在工作荷载下,短桩过渡到超长桩时,轴力主要承担部分由桩身下部逐渐转为桩身中上部,侧阻由三角形分布转为单驼峰分布;超长桩沉降计算中将侧阻简化为三角形分布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荷载传递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WNQ570桥梁钢及其对接焊缝疲劳裂纹扩展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宗亮 施刚 +2 位作者 王元清 廖小伟 于兴哲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1,共7页
对WNQ570桥梁钢及其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试验,采用两种不同数据拟合方法分别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结果表明:本批次的WNQ570钢材具有良好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其中对接焊缝疲劳裂纹... 对WNQ570桥梁钢及其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测定试验,采用两种不同数据拟合方法分别得到具有95%保证率的疲劳裂纹扩展参数。结果表明:本批次的WNQ570钢材具有良好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其中对接焊缝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高于母材;在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处于10 MPa·m^(1/2)~70 MPa·m^(1/2)的常规区间时,基于单试件数据点的处理结果对应的裂纹扩展速率明显高于基于成组数据点的处理结果;WNQ570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比增加而增加,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随应力比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Q570 桥梁钢 对接焊缝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
原文传递
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3
7
作者 加瑞 雷华阳 +1 位作者 刘景锦 冯双喜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开展RBL、CBL及TBL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并积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土力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开展RBL、CBL及TBL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并积极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广泛阅读土力学教材和相关书籍,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课程常讲常新;充分利用已有在线课程资源,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介绍土力学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杰出人物和土力学著名工程案例,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土力学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将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思维、OBE教育理念、大国工匠精神等引入实验教学;在实验课程之前,让学生观看土力学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实验视频,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上的虚拟仿真实验开展线上实验教学。通过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社会责任心强的全方位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教学改革 在线课程 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实验
下载PDF
钢柱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强震下损伤演化规律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阳 伍敏 +1 位作者 徐龙河 李忠献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2-117,共6页
为精确描述钢材在地震作用下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在考虑Bauschinger效应的K&K模型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原理的损伤模型,并定义相应的失效准则。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引入损伤模型和失效准则后的修正K&K模... 为精确描述钢材在地震作用下强度和刚度退化规律,在考虑Bauschinger效应的K&K模型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原理的损伤模型,并定义相应的失效准则。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引入损伤模型和失效准则后的修正K&K模型能有效提高钢柱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模拟精度。考虑材料损伤累积效应,钢柱竖向承载力显著降低,柱顶处产生较大的峰值位移和残余位移。运用修正K&K模型,对空心带肋钢柱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柱损伤在峰值加速度出现时段内发展迅速,并且随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钢柱的破坏模式为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柱 损伤模型 损伤累积效应 竖向承载力 损伤演化
原文传递
预制拼装钢管混凝土自复位桥墩变形分析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宁 张双城 +1 位作者 李忠献 谢礼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3,共9页
为进一步推广可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体系在中、高烈度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内置耗能钢筋的预制拼装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自复位桥墩。首先阐述其基本力学特性,并基于桥墩的变形行为(弯曲变形、剪切变形... 为进一步推广可恢复功能的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体系在中、高烈度区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内置耗能钢筋的预制拼装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自复位桥墩。首先阐述其基本力学特性,并基于桥墩的变形行为(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刚体转动)和非线性变形特征(消压极限状态、等效屈服极限状态、可恢复设计极限状态),考虑底部耗能钢筋和混凝土变形不协调引起的应变渗透效应,利用“图乘法”和“修正的等效悬臂梁理论”,提出了一种不需要迭代的变形分析模型,并与循环往复加载试验、已有变形分型模型和OpenSees开发的纤维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变形分析模型与拟静力试验得到的消压承载力、等效屈服承载力和可恢复设计极限承载力分别相差7.02%、6.38%和11.06%,可以略保守地准确预测预制拼装CFST自复位桥墩的各阶段载荷-变形关系曲线,为新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拼装CFST自复位桥墩 变形分析模型 修正的等效悬臂梁理论 拟静力试验 纤维模型
下载PDF
历史风貌建筑砖砌体加固试验及模拟计算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亭 姜忻良 李茂鋆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92-96,共5页
该文针对天津现存的历史风貌建筑普遍存在砂浆强度低的情况,进行了墙体结构加固试验与模拟计算分析。采用原材料制作了2片墙体试件、2片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试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砖砌体及加固砖砌体试件的抗震性能... 该文针对天津现存的历史风貌建筑普遍存在砂浆强度低的情况,进行了墙体结构加固试验与模拟计算分析。采用原材料制作了2片墙体试件、2片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试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砖砌体及加固砖砌体试件的抗震性能;应用等效体积单元(RVE)法模拟砖砌体,求得了砖砌体的等效参数,用ANSYS模拟了加固砖砌体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钢筋网水泥抹面加固低强度砖砌体的可行性,为历史风貌建筑的加固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建筑 钢筋网水泥砂浆 低周反复 等效体积单元(RVE) 均质化 有限元 非线性
原文传递
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及结构地震损伤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吕杨 徐龙河 +1 位作者 李忠献 丁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100,共7页
该文通过LS-DYNA程序二次开发了磁流变(MR)阻尼器的Bouc-Wen动力滞回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进而实现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精细化模拟受控结构损伤发展过程的目的。基于损伤本构模型,提出结构构件和结构层的抗震... 该文通过LS-DYNA程序二次开发了磁流变(MR)阻尼器的Bouc-Wen动力滞回模型、半主动控制律和钢材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进而实现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精细化模拟受控结构损伤发展过程的目的。基于损伤本构模型,提出结构构件和结构层的抗震性能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对结构各层阻尼器的最大出力进行优化设计。对一9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进行损伤控制研究,采用IDA方法对控制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R阻尼器优化设计后受控结构的损伤累积效应较无控结构明显减小,损伤分布范围更广,塑性耗能能力和抗震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地震损伤 磁流变(MR)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抗震性能指标
原文传递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与失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杨 徐龙河 +1 位作者 李忠献 丁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并定义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准则和结构整体损伤准则.对一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单元模型能以很低的计算成本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很好地模拟柱竖向剩余承... 应用纤维单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分析,并定义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准则和结构整体损伤准则.对一钢筋混凝土悬臂柱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单元模型能以很低的计算成本获得很高的计算精度,并能很好地模拟柱竖向剩余承载力的退化过程.对一个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框架底层柱的损伤发展趋势相同,然而轴压比大的柱总滞回耗能小、累积破坏更明显、结构延性较差,其首次超越破坏的阈值较轴压比小的柱大;结构薄弱层的损伤发展过程与单个柱的损伤发展过程相似,表现为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时刻的损伤迅速发展,其余时刻的结构损伤指数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损伤分析 纤维单元模型 损伤准则 动力弹塑性分析 竖向剩余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应变计观测数据的混凝土温度应力解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亢景付 随春娥 +1 位作者 张雪涛 张博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混凝土温度应力测定一直是人们致力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根据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混凝土应变计观测数据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并采用电热带给试件直接施加温度作用的方法,模拟弹性约束条件进行了温度应力试验测定,确... 混凝土温度应力测定一直是人们致力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根据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混凝土应变计观测数据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并采用电热带给试件直接施加温度作用的方法,模拟弹性约束条件进行了温度应力试验测定,确定了计算公式中温度应力修正系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可以用来测定均匀温度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温度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温度应力 振弦式混凝土应变计 试验测定
原文传递
多振源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阳 米仓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立体式、现代化铁路站房结构处于列车行驶、人行及设备运行等多振源共同激励的复杂振动条件下,目前国内外尚无合理的多振源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列车行驶、人行及设备运行单独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的时频域特性... 立体式、现代化铁路站房结构处于列车行驶、人行及设备运行等多振源共同激励的复杂振动条件下,目前国内外尚无合理的多振源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列车行驶、人行及设备运行单独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的时频域特性和频带交叠情况,提出了基于均方根加速度、考虑加权功率相干叠加的多振源激励下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论证。以天津西站站房结构为例,分别采用非相干叠加方法和加权功率相干叠加方法对站房结构进行三振源激励下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加权功率相干叠加的振动响应均方根加速度区间可以包络三振源激励下非相干叠加的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均方根加速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房结构 多振源 列车行驶激励 人行激励 设备运行激励 功率叠加
原文传递
单向偏心结构的简化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宁 翟长海 谢礼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可以较为全面的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需对结构进行大量的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量巨大。该文将单向偏心结构的等效二自由度模型(EDDOF)应用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提出了单向偏心结构的简化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然后选...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可以较为全面的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需对结构进行大量的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量巨大。该文将单向偏心结构的等效二自由度模型(EDDOF)应用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提出了单向偏心结构的简化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然后选取20条实际地震记录和一栋5层偏心结构,基于等效二自由度模型和原型模型分别进行了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并比较分析了对应的IDA曲线和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对单向偏心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追踪结构从弹性阶段到防止倒塌各阶段的性态变迁全过程,并进行定量评估,且计算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反应 增量动力分析 性态评估 偏心 模态PUSHOVER
原文传递
黏滞阻尼器在单层网壳结构中的优化布置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阳 葛金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6-173,共8页
目前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单层网壳结构进行减振控制时,阻尼器最优布置位置通过试算确定。针对此问题,推导了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耗能公式,提出了以能量比例系数为评价指标的阻尼器优化布置准则。以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为例,对比分... 目前采用黏滞阻尼器对单层网壳结构进行减振控制时,阻尼器最优布置位置通过试算确定。针对此问题,推导了地震作用下黏滞阻尼器耗能公式,提出了以能量比例系数为评价指标的阻尼器优化布置准则。以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为例,对比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优化布置准则与现有布置方式布置阻尼器时结构最大节点位移减振系数,验证了所提出优化布置准则的正确性及在单层球面网壳和单层柱面网壳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网壳 黏滞阻尼器 应变能 优化布置
下载PDF
纤维增强异形柱节点受剪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铁成 赵海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通过统计52个异形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对现行《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规程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用于异形柱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异形柱节点设计的安全且有较大安全储备,但公式的剪压... 通过统计52个异形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对现行《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规程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用于异形柱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异形柱节点设计的安全且有较大安全储备,但公式的剪压比限值偏低.通过采用纤维增强的12个异形柱节点试验,提出了纤维增强异形柱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公式形式简单,可与现行《规程》计算公式衔接.计算结果表明:纤维增强异形柱节点受剪承载力公式的试验值与计算值比值均大于1,公式用于异形柱节点设计是偏安全的.纤维增强可提高异形柱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减少节点核心区箍筋用量,解决节点区钢筋拥挤和节点薄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柱 节点 纤维 剪压比 受剪承载力
下载PDF
加固的历史风貌建筑墙体试验及结构抗震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忻良 王亭 李茂鋆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7,16,共7页
针对天津现存的历史风貌建筑普遍存在砂浆强度低的情况,研究了原材料砖砌体及加固砖砌体试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2片原材料墙体试件、4片原材料墙体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应用等效体积单元(RVE)法... 针对天津现存的历史风貌建筑普遍存在砂浆强度低的情况,研究了原材料砖砌体及加固砖砌体试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2片原材料墙体试件、4片原材料墙体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试件,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应用等效体积单元(RVE)法对砖砌体进行模拟,对加固砖砌体则提出采用二次RVE法进行模拟,求得了其等效参数。用有限元模拟了加固墙体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某一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了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二次RVE法应用于加固砖砌体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建筑 钢筋网水泥砂浆 加固砖砌体 低周反复 等效体积单元(RVE) 有限元 抗震分析
下载PDF
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地震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祁子洋 姜南 +1 位作者 王龙 马少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1-188,共8页
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对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进行地震损伤模型研究。在具有垂直孔腔的石膏板肋上沿墙高方向隔一定高度设置水平孔腔,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密柱与梁格构形式的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进行了四块新型复合材料墙板... 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对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进行地震损伤模型研究。在具有垂直孔腔的石膏板肋上沿墙高方向隔一定高度设置水平孔腔,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密柱与梁格构形式的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进行了四块新型复合材料墙板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材料墙板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承载能力等抗震性能。依据试验特点,在Park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单调加载试验结果的损伤模型,并考虑了墙体开裂的因素。通过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描绘试件损伤的发展历程,对新型石膏混凝土复合墙板试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损伤指标对于开裂位移敏感性较低。研究同样表明,文中提出的新模型对于其他类型的混凝土试件仍能给出较合理的损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混凝土 复合墙板 损伤模型 变形 耗能
下载PDF
土-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混合约束模态实施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忻良 张海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6,共5页
分析、探讨线性-非线性混合约束模态综合法用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实施方法。据结构存在局部非线性特性,提出对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线性、非线性子结构,对线性子结构只需一步提取特性矩阵并进行方程降阶,而对非线性子结构则逐... 分析、探讨线性-非线性混合约束模态综合法用于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实施方法。据结构存在局部非线性特性,提出对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线性、非线性子结构,对线性子结构只需一步提取特性矩阵并进行方程降阶,而对非线性子结构则逐步提取降阶后的等效特性矩阵。通过组装各子结构达到对整体结构特性矩阵的降阶处理。对非线性子结构凭借在小段时间Δt内利用分段等效线性化手段,通过ANSYS二次开发工具UPFs编辑写成可执行程序文件,并与MATLAB联立计算,实现特性矩阵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求得结构的各阶频率和动态响应时程曲线与ANSYS直接计算吻合良好。可逐步提取等效弹塑性特性矩阵,为采用变化的特性矩阵对结构进入塑性阶段深层次分析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约束模态综合法 势能判据截断准则 局部非线性 弹塑性刚度矩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