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武汤的方证解析与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77
1
作者 毛妍 梁慧慧 +8 位作者 朱俊平 文雯 余格 周逸群 刘瑞连 贺福元 张喜利 刘文龙 黎鹏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5,共9页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典方,由炮附子、生姜、白术、茯苓、芍药5味药组成,现已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伤寒论》中有两条论述真武汤证,太阳病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典方,由炮附子、生姜、白术、茯苓、芍药5味药组成,现已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伤寒论》中有两条论述真武汤证,太阳病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篇第316条亦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原文论述其基本病机皆属少阴阳虚水泛,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本文从方药配伍、用法用量及方证解读方面,考证《伤寒论》真武汤证;总结真武汤物质基础研究,为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对近几年来真武汤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发现真武汤具有强心、利尿、降脂、抗氧化、改善肾功能和平衡水液代谢等诸多功效;列举运用真武汤辨治心悸、水肿、咳嗽、腹痛、痰饮、眩晕、消渴、带下等中医病证,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前列腺增生、美尼尔氏综合症等西医疾病,阐述真武汤"异病同治"的原理,以期为真武汤及更多的古代经方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伤寒论》 方证解析 异病同治 现代研究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2
作者 李娟 李顺祥 +2 位作者 黄丹 赵兴兵 蔡光先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74-79,共6页
铁皮石斛是滋阴补益的名贵药用植物,在治疗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市场上的铁皮石斛良莠不齐,掺假严重。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铁皮石斛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近10年,国内外对其... 铁皮石斛是滋阴补益的名贵药用植物,在治疗和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由于野生资源的匮乏和价格昂贵等原因,导致市场上的铁皮石斛良莠不齐,掺假严重。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铁皮石斛资源匮乏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近10年,国内外对其组织培养、种植栽培、鉴别和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铁皮石斛拉丁学名、商品、资源现状、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综述铁皮石斛的资源情况;对已发现的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菲类、联苄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等类型的化学成分和提高免疫、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和降血压等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为铁皮石斛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以及开发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资源 质量评价:遗传多样性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山银花、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74
3
作者 肖作为 谢梦洲 +6 位作者 甘龙 方茗妍 周新源 周一苗 贺炜 陈林 黄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0-216,共7页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液按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0 min。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来检测山银花、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了良好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绿原酸在0.119~1.19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2(n=6);总黄酮在8.48~50.88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5(n=6)。湖南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99%、13.43%、62.41%。重庆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9%、10.08%、51.48%。广西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55%、7.10%、39.51%。结论提出了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活性来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之间区别的分析方法,从"谱-效"结合思路,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 金银花 抗氧化活性 绿原酸 总黄酮
原文传递
药食同源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被引量:70
4
作者 唐雪阳 谢果珍 +1 位作者 周融融 张水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9期1428-1433,共6页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食同源产业是国家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伴随国内政策的高度支持与国外环境的日益友好,药食同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映射出一些问题。法定药食同源品种可依据中医保健功能与性味功... 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食同源产业是国家发展“健康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伴随国内政策的高度支持与国外环境的日益友好,药食同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映射出一些问题。法定药食同源品种可依据中医保健功能与性味功效特性归纳为7类,为开发应用提供借鉴。深入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加强基础研究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建设标准体系,将有利于开发集安全性、风味性及个性化于一体的药食同源产品,促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的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产业 发展 策略
下载PDF
槟榔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5
作者 易攀 汤嫣然 +9 位作者 周芳 曹梦如 贾艳喆 黄费炳 王思成 姚萌 谭电波 彭艳梅 彭彩云 王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98-2504,共7页
槟榔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其他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槟榔果既是一种目前被广泛食用的佳果,其果皮和种子又可以入药,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槟榔含有生物碱、鞣质、黄酮... 槟榔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其他南亚、东南亚等国家。槟榔果既是一种目前被广泛食用的佳果,其果皮和种子又可以入药,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槟榔含有生物碱、鞣质、黄酮、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促消化、降血压、抗抑郁、抗氧化、抗炎、抗寄生虫和抑菌等活性。综述了近年来槟榔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槟榔传统产品的食用安全及其产品研发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药食同源 中药 生物碱 鞣质 黄酮 萜类 降血压 抗抑郁 抗氧化 抗炎
原文传递
黄精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58
6
作者 董治程 谢昭明 +1 位作者 黄丹 李顺祥 《中南药学》 CAS 2012年第6期450-453,共4页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1.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1.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资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舒心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朱如彩 谢昭明 李顺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了解不同基质与冷却剂、不同的药物加入方式及比例、冷却柱的不同高度及转速、不同滴速对滴丸成型的影响。方法 :以滴丸成型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基质与冷却剂的选择、药物加入方式及比例的选择用平行试验法 ,对冷却柱的高度、转速... 目的 :了解不同基质与冷却剂、不同的药物加入方式及比例、冷却柱的不同高度及转速、不同滴速对滴丸成型的影响。方法 :以滴丸成型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基质与冷却剂的选择、药物加入方式及比例的选择用平行试验法 ,对冷却柱的高度、转速、滴速的选择用正交试验法 ,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 :以聚乙二醇 40 0 0为基质 ,甲基硅油 :液体石蜡 (3∶1)为冷却剂 ,用内径为 4.5mm、外径为 5 .8mm的滴管 ,以每分钟 5 0~ 6 0滴的滴速滴入 10~ 15°C冷却液中 (冷却柱高度为12 0cm ,转速为 2 0r·min-1)进行滴制 ,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 ,成品得率高 ,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心滴丸 成型工艺 研究 中药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的“虚、瘀、毒”病机特点探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谭旭仪 邝高艳 卢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01-206,共6页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膝骨关节炎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相关,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其具体发病机制未明。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但缺乏规范、统一的辨证分型名称,相关治法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结合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及发病特点,本文提出膝骨关节炎存在“虚、瘀、毒”病机特点。因脾、肝、肾脏腑虚损,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正常的濡养,则肌肉不充,筋骨不坚,髓海失养,髓枯骨痿,发为本病,即“因虚致痹”;因气血亏虚,瘀血内生,痰湿内聚,以及跌打损伤,或长期慢性劳伤,即“因瘀致痹”;又可因风、寒、湿等外毒侵袭,以及因机体正气不足,内毒即生,内外之邪毒,痹着筋骨,即“因毒致痹”。同时,膝骨关节炎中“虚、瘀、毒”三者又可相互影响,如因脏腑虚损,瘀血内生,感毒加剧,即“因虚、毒致瘀”;或因机体正气不足,瘀血内阻,内毒即生,即“因虚、瘀致毒”;又可因内、外毒,筋骨痹阻,导致脾、肝、肾气虚损,即“因毒、瘀致虚”。因此,“虚、瘀、毒”三者紧密关联,共同存在于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中医病机阐述、临床选方用药、预后康复时,应掌握“虚、瘀、毒”病机特点,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病机
原文传递
生存质量及其量表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9
作者 胡学军 商洪才 +1 位作者 张伯礼 蔡光先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3期191-193,共3页
从生存质量评价的概况、生存质量量表的制定方法、中医药临床研究现状及特点、中医特色生存质量量表形成的可能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并以中风病为例说明将生存质量评价方法引入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生存质量 量表 中医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不和证的疗效及对血浆P物质、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蔡光先 卜献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对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和吗叮啉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功能、症状和血...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对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和吗叮啉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功能、症状和血浆P物质、胃动素的水平。结果:四磨汤口服液和吗叮啉片对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2%和71.4%,胃排空总有效率为61.5%和63.4%,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清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但四磨汤口服液对上腹疼痛、早饱等症状改善优于吗丁啉片(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是治疗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的中成药,促进胃排空、调节P物质、胃动素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磨汤口服液 胃排空 肝脾不和证 胃肠激素
原文传递
联用色谱用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测定 被引量:35
11
作者 龚范 彭源贵 +1 位作者 崔卉 梁逸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对冬虫夏草虫体和子座部分的甾醇和核苷类化合物进行多组分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方法:用HPLCDAD联用色谱检测,借助HELP法解析,基于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和光谱曲线进行定性,然后用总体积... 目的:对冬虫夏草虫体和子座部分的甾醇和核苷类化合物进行多组分定性定量分析,并比较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方法:用HPLCDAD联用色谱检测,借助HELP法解析,基于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和光谱曲线进行定性,然后用总体积积分法定量。结果:HPLCDAD联用色谱检测和HELP法解析相结合,可验证色谱峰的纯度,分辨重叠峰,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和光谱曲线。该法的样品回收率为9997%~10081%,虫体和子座部分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用水提取核苷类化合物的效果较好。结论:综合利用色谱和光谱两方面信息,可提高组分定性定量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色谱 冬虫夏草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芳香化湿药开胃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邱赛红 陈立峰 +2 位作者 柳克玲 应玲珍 侯雅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白豆蔻、草豆蔻、砂仁、草果等八味芳香化湿药煎剂10g/kg给大鼠灌胃5天,各药均可使动物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血清胃泌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药物能增加胃液分泌量,各药还能使胃粘膜组织S... 以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白豆蔻、草豆蔻、砂仁、草果等八味芳香化湿药煎剂10g/kg给大鼠灌胃5天,各药均可使动物胃粘膜血流量(GMBF)和血清胃泌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药物能增加胃液分泌量,各药还能使胃粘膜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药 开胃作用 实验 药理学 胃泌素 抗氧化
下载PDF
芳香化湿药开胃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Ⅱ.对湿困动物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邱赛红 陈立峰 +3 位作者 柳克铃 戴汉云 应玲珍 陈显雄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略加改进制备大鼠湿困模型,表现为倦卧少动、进食及饮水量减少、大便溏泄、体重减轻及血清胃泌素降低、胃肠推进迟缓等。给模型动物分别服用藿香等8味芳香化湿药连续5天,各药使动物上述症状与体征不同程度缓解,... 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略加改进制备大鼠湿困模型,表现为倦卧少动、进食及饮水量减少、大便溏泄、体重减轻及血清胃泌素降低、胃肠推进迟缓等。给模型动物分别服用藿香等8味芳香化湿药连续5天,各药使动物上述症状与体征不同程度缓解,血清胃泌素水平有所提高,胃肠推进运动加快;各药能使胃粘膜SOD活性提高,部分药物还能降低其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药 开胃作用机理 实验研究 湿困模型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中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顺祥 王实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建立苦参中生物碱含量测定新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结果:苦参中生物碱能较好分离,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97.47%,氧化苦参碱为97.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苦参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中药
下载PDF
超微粉体技术与中药饮片改革 被引量:41
15
作者 蔡光先 杨永华 李跃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超微粉体技术是材料领域发展迅速是应用面很广的工业工程技术。采用超微粉体技术研制的中药超微饮片属于微米中药范畴,此技术既保留了传统饮片的优点,又节省药材、质量可控、方便卫生。超微粉体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应加... 超微粉体技术是材料领域发展迅速是应用面很广的工业工程技术。采用超微粉体技术研制的中药超微饮片属于微米中药范畴,此技术既保留了传统饮片的优点,又节省药材、质量可控、方便卫生。超微粉体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其基础研究。本文从药学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与中药饮片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体技术 中药饮片 制药工业 技术改革 药物用量 微米中药
下载PDF
杜仲主要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6
作者 王志宏 彭胜 +2 位作者 雷明盛 肖娟 彭密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02-1309,共8页
杜仲作为传统滋补药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从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近些年来杜仲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抗骨质疏松、抗肿瘤、保肝护肝、降血糖和抗衰老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杜仲的... 杜仲作为传统滋补药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从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近些年来杜仲在降血压、抗氧化、抗疲劳、增强免疫作用、抗骨质疏松、抗肿瘤、保肝护肝、降血糖和抗衰老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深入了解杜仲的活性功效,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 作用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罂粟壳中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实强 首弟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8-439,共2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罂粟壳中可待因、吗啡和罂粟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可待因的加样回收率为96.61%,吗啡为95.90%,罂粟碱为95.37%。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生物碱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罂粟壳 可待因 吗啡 罂粟碱 生物碱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的免疫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徐琳本 肖梅英 樊湘红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考察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调节免疫作用。方法:对实验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进行测定;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以及S180和EAC瘤株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溶血素抗体含量和巨噬细胞的吞... 目的:考察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调节免疫作用。方法:对实验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进行测定;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以及S180和EAC瘤株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测定。结果: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溶血素抗体含量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白细胞介素2(IL2)至正常水平;200mg/kg时,使荷瘤小鼠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增高;结论:羧甲基茯苓多糖口服液可对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对S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苓多糖 口服液 中药 小鼠
下载PDF
陈皮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龚范 梁逸曾 +4 位作者 宋又群 彭源贵 崔卉 Leung Alexander Kai-man Chau Foo-tim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860-864,共5页
用GCIMS分析复方制剂平胃散中的一种单味药材陈皮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对色质联用仪产生的二维数据借助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IP)法来分辨以得到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根据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对组分进行... 用GCIMS分析复方制剂平胃散中的一种单味药材陈皮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对色质联用仪产生的二维数据借助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HEIP)法来分辨以得到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根据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对组分进行定性,继而用总体积积分法定量。本文分离出53个组分,其中鉴定了34个组分,约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陈皮 挥发油 中药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0
作者 董倩倩 陈立峰 《中南药学》 CAS 2005年第5期295-298,共4页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药理研究 黄酮类化合物 双氢黄酮醇 显齿蛇葡萄 蛇葡萄素 粤蛇葡萄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