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 被引量:53
1
作者 王越 丁艳荣 徐建华 《中国水利》 2012年第6期42-44,共3页
结合近期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中小河流现状,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原则以及中小河流治理评价准则,进行了中小河流治理关键技术探讨,评析了中小河流治理中纵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旨在恢复中小河流生物多样性生境基础,在安全性基础... 结合近期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中小河流现状,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原则以及中小河流治理评价准则,进行了中小河流治理关键技术探讨,评析了中小河流治理中纵横断面的设计原则,旨在恢复中小河流生物多样性生境基础,在安全性基础满足的条件下,尽可能修复中小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治理技术 评价准则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云平 张明进 +3 位作者 孙昭华 韩剑桥 李华国 由星莹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6-789,共14页
三峡水库蓄水利用已有13年,对坝下游洪、枯水位和河道形态调整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通过对1955-2016年长江中游水位、河道地形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1)坝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枯水位下降、洪水位变化不大,最低水位上升,最高水位下降趋势;(2... 三峡水库蓄水利用已有13年,对坝下游洪、枯水位和河道形态调整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通过对1955-2016年长江中游水位、河道地形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1)坝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枯水位下降、洪水位变化不大,最低水位上升,最高水位下降趋势;(2)2002年10月-2015年10月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冲刷量的95.5%,冲淤分布由蓄水前"冲槽淤滩"转为"滩槽均冲",不同蓄水阶段存在差异;(3)河槽冲刷过程中,上荆江及以上河段枯水位下降趋势趋缓,下荆江及以下河段下降速率增加,应采取防控措施遏制河道水位下降趋势;(4)枯水河槽冲刷是长江中下游航道水深提升的基础,枯水位降幅小于深槽下切深度,在河道和航道整治工程综合作用下航道尺度提升,提前5年实现了2020年航道尺度规划目标;(5)平滩水位以上河槽形态调整不大,在河床粗化、岸滩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河道综合阻力增加,出现了中洪水流量—高水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三峡水库汛期调蓄作用可有效提升中下游洪水防御能力,但不排除遭遇支流洪水叠加效应,中下游洪水压力仍然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水位 洪水位 河床调整 成因分析 三峡大坝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淤泥固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萌 杨国录 +1 位作者 徐峰 魏红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138,共11页
淤泥固化处理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从淤泥固结体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淤泥固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总结了淤泥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固化处理对淤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密度、容重、粒径、含水率... 淤泥固化处理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主要从淤泥固结体的物理特性、力学特性、淤泥固化机理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总结了淤泥固化处理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固化处理对淤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密度、容重、粒径、含水率和流动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含水率、黏粒含量、矿物组成、有机物、固化剂种类和含量、养护龄期、养护环境等因素对淤泥固结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基于孔隙液化学性质分析法、微观结构分析法、水分转化法和电阻率法等方法,综述了淤泥固化的机理;最后,根据目前淤泥固化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淤泥固化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1)淤泥脱水-固化-稳定化一体化研究;(2)淤泥固化机理的定量研究;(3)淤泥固结体耐久性方面以及大规模应用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固化 物理特性 力学特性 固化机理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价值与企业推广思考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德 宾洪祥 黄桂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3,共4页
针对水利水电行业的特点,阐述了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应用价值。实施BIM技术,将体现可视化、多专业协同、标准化、精细化优势,可以优化设计流程,保证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效率、强化设计质量。通过4D模拟,提前规划施... 针对水利水电行业的特点,阐述了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应用价值。实施BIM技术,将体现可视化、多专业协同、标准化、精细化优势,可以优化设计流程,保证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效率、强化设计质量。通过4D模拟,提前规划施工场地,精心安排施工计划,控制节点工期;可以更好控制投资,监控项目进展、分析反馈数据。通过BIM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对于提高行业整体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BIM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协同设计 被引量:30
5
作者 解凌飞 李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中传统二维设计在技术和流程上的缺陷日益显露,而BIM的出现的出现使得工程项目中各专业之间的三维协同设计成为可能。论述了基于BIM的三维协同设计的优点、协同平台的选择、BIM技术标准、协同设计模式、校...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中传统二维设计在技术和流程上的缺陷日益显露,而BIM的出现的出现使得工程项目中各专业之间的三维协同设计成为可能。论述了基于BIM的三维协同设计的优点、协同平台的选择、BIM技术标准、协同设计模式、校审流程。以欧特克三维设计平台为例,对水利水电工程主要专业的三维协同设计应用要点进行了概括。文中的实施模式可以为水利水电行业三维协同设计的推广普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三维协同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 欧特克
下载PDF
长江三峡水坝下游河道悬沙恢复和床沙补给机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云平 张明进 +4 位作者 李义天 张为 由星莹 朱玲玲 王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1-1254,共14页
流域水库工程的修建,将改变坝下游原有的水沙输移过程,三峡水库蓄水作用对坝下游水沙输移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具体表现为:(1)三峡水库坝下游洪水持续时间和流量被削减,下泄沙量大幅减少,沿程上输沙量虽得到一定恢复,但总量仍未超过蓄水... 流域水库工程的修建,将改变坝下游原有的水沙输移过程,三峡水库蓄水作用对坝下游水沙输移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具体表现为:(1)三峡水库坝下游洪水持续时间和流量被削减,下泄沙量大幅减少,沿程上输沙量虽得到一定恢复,但总量仍未超过蓄水前多年均值;(2)2003-2014年d>0.125 mm(粗)输沙量得到一定恢复,至监利站恢复程度最大,基本达到蓄水前均值,在恢复后其下游该组分泥沙冲淤特性与蓄水前一致,其中2008-2014年恢复程度弱于2003-2007年;(3)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0.125 mm(细)输沙量沿程上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总量仍小于蓄水前均值;(4)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0.125 mm泥沙输移量因河床补给作用,沿程上得到恢复,但补给量将不超过0.44亿t/y,主要受制于洪水持续时间及流量均值,而上游干流、河段间支流和湖泊分汇作用占次要地位,而d<0.125 mm悬沙恢复受上游干流、区间支流和湖泊分汇及河床补给控制,因河床粗化使得床沙对细颗粒悬沙的补给作用减弱;(5)2003-2007年和2008-2014年两时段间宜昌至枝城、上荆江为粗细均冲,下荆江为淤粗冲细,汉口至大通河段为淤粗冲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2003-2007年为淤粗冲细,2008-2014年为粗细均冲,这一差异受控于螺山站洪水流量持续时间和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恢复 床沙补给 三峡水库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考虑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袁葳 常晓林 +2 位作者 段寅 程勇刚 马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99-3908,共10页
提出基于商业软件ABAQUS的边坡稳定分析的随机有限元法。采用Karhunen-Loeve级数展开方法建立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随机场模型,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模拟边坡失稳过程,并采用塑性屈服区贯通以及计算不收敛判据作为边坡失稳判据,利用... 提出基于商业软件ABAQUS的边坡稳定分析的随机有限元法。采用Karhunen-Loeve级数展开方法建立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随机场模型,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模拟边坡失稳过程,并采用塑性屈服区贯通以及计算不收敛判据作为边坡失稳判据,利用python脚本文件分析最危险滑面分布规律。运用该方法研究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的边坡稳定分析的随机有限元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能够从安全系数以及最危险滑面2个方面分析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内摩擦角随机场中相关长度的改变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黏聚力的空间变异性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则相对更大,黏聚力随机场中水平与竖直相关长度的比值不同,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此外,内摩擦角与黏聚力的相关系数越大,失效概率越高,最危险滑面分布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边坡稳定性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随机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预测方法 被引量:26
8
作者 唐金武 邓金运 +1 位作者 由星莹 汪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两岸崩塌位置,通过对崩岸特征分析,提出用稳定岸坡作为崩岸判别指标,统计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河型、不同河岸地质的稳定坡比,探讨了深泓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据此可通过计算三峡水库蓄水后两岸实际坡比,并与稳... 为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两岸崩塌位置,通过对崩岸特征分析,提出用稳定岸坡作为崩岸判别指标,统计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河型、不同河岸地质的稳定坡比,探讨了深泓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据此可通过计算三峡水库蓄水后两岸实际坡比,并与稳定坡比对比,进而预测两岸崩塌位置。以荆江沙质河段为例,将预测成果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实测资料对比,表明该方法合理,且该方法判别指标简单,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崩岸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生态景观理念的河道整治与设计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昱 闫少锋 +1 位作者 余凯波 崔鸣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8期12-14,88,共4页
文章以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的要求,通过将各领域、各专业综合协同,全面提升城市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挖掘水景观与水文化,实现"水利工程设计"... 文章以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的要求,通过将各领域、各专业综合协同,全面提升城市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挖掘水景观与水文化,实现"水利工程设计"向"整体空间设计"思路的转变,为城市中小型河道综合整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统筹 合作协同 综合治理 水环境
下载PDF
起爆位置对台阶爆破爆堆形态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冷振东 刘亮 +2 位作者 周旺潇 周桂松 杜华善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5,100,共7页
爆堆形态是评估台阶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起爆位置对台阶爆破爆堆形态影响,采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岩体强度参数服从Weibull分布的台阶爆破三维模型,通过考虑爆轰传播方向的荷载施加方法,模拟不同起爆位置下台阶爆破的动态破碎和... 爆堆形态是评估台阶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起爆位置对台阶爆破爆堆形态影响,采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岩体强度参数服从Weibull分布的台阶爆破三维模型,通过考虑爆轰传播方向的荷载施加方法,模拟不同起爆位置下台阶爆破的动态破碎和抛掷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台阶爆破爆堆形态数值模拟中,不能简单地将爆炸荷载简化为瞬态爆轰,需要考虑爆轰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起爆位置下的爆堆形态存在显著差异,起爆点位置会影响鼓包运动最先发生的位置,从而影响岩块的抛掷方向和速度,影响爆堆的最终形态。孔底起爆时,爆破开挖方量最大,抛掷距离最远,堆积高度适中,松散系数最高,具有最好的铲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爆堆形态 起爆位置 离散元
下载PDF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伯娟 邓秋良 邹朝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5-6,11,共3页
河湖水系是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形成的载体,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影响日益加剧,各种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河湖水系连通的提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 河湖水系是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形成的载体,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影响日益加剧,各种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河湖水系连通的提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等问题提供了技术导向。在分析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从防洪排涝、供水保障、污染治理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必要性,为丰富河湖水系连通的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必要性 案例分析 河湖水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对长江中下游航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唐金武 由星莹 +1 位作者 李义天 侯卫国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沙条件,进而影响洲滩演变,两者均会对航道产生影响。基于实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建库后,水沙过程变化有利于航道条件好转,具体表现为,最小流量增加、最枯水位抬高,浅滩冲刷时间延长,沙量减少加快... 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长江中下游水沙条件,进而影响洲滩演变,两者均会对航道产生影响。基于实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建库后,水沙过程变化有利于航道条件好转,具体表现为,最小流量增加、最枯水位抬高,浅滩冲刷时间延长,沙量减少加快浅滩冲刷,增加了航槽水深;三峡建库后,崩岸、切滩更为频繁,低滩呈较为明显的萎缩趋势,但并非所有的洲滩变形均会导致水道碍航,只有当归槽河宽超过某一临界河宽时,洲滩变形才有可能导致浅滩碍航,长江中下游临界归槽河宽为900~1900m,随设计水位及航道尺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三峡水库蓄水 影响分析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长江和汉江总磷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卫 李瑞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
长江和汉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总磷已成为长江水体首要污染指标,针对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总磷污染现状,对总磷浓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自然地质因素、磷... 长江和汉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总磷已成为长江水体首要污染指标,针对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总磷污染现状,对总磷浓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自然地质因素、磷化工企业分布情况、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状况、农村面源污染等多方面对造成长江和汉江水体总磷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为长江和汉江水环境保护和引江补汉等工程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汉江 总磷污染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像控点布设对空三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胜洁 邸国辉 +2 位作者 李秉乾 刘松 万年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11期23-26,30,共5页
倾斜摄影测量是新型测绘的数据采集方法之一,它能够获取常规航空摄影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但是在像控点布设和空中三角测量(简称“空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不利于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大疆210无... 倾斜摄影测量是新型测绘的数据采集方法之一,它能够获取常规航空摄影无法得到的地物立面纹理信息和几何信息,但是在像控点布设和空中三角测量(简称“空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不利于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大疆210无人机搭载五拼倾斜相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工程为例,设计了4种像控点布设方案,分别进行空三加密处理,同时取部分像控地标作为检查点,分析了不同像控点布设方案对空三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在周边均匀与区域内部适当布设控制点的“倾斜摄影区域布控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控制点布设方案,能够减少控制点数量,平面和高程精度达到1∶500测图精度标准,并消除三维实景模型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摄影 空三精度 像控点 布设方案
下载PDF
初始运行工况对水泵水轮机飞逸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秋华 张晓曦 何思源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8-868,共11页
飞逸过渡过程是抽水蓄能电站可能发生的一类事故工况。此过程中水泵水轮机的转速、流量和压力大幅改变,转轮流态极易恶化,可能引发剧烈压力脉动和转轮受力失衡。水泵水轮机初始运行工况是飞逸过程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但其对此过程中机... 飞逸过渡过程是抽水蓄能电站可能发生的一类事故工况。此过程中水泵水轮机的转速、流量和压力大幅改变,转轮流态极易恶化,可能引发剧烈压力脉动和转轮受力失衡。水泵水轮机初始运行工况是飞逸过程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但其对此过程中机组水力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用一维管道与三维水泵水轮机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某模型抽水蓄能系统中水泵水轮机从两个不同初始运行工况发生飞逸过程时水力特性的差别。结果表明,相对于流动条件较好的额定工况,由流动条件较差的部分负荷工况开始的飞逸过程更容易引起水泵水轮机运行轨迹的剧烈跳动以及流道压力脉动和转轮径向水推力的幅值突增,原因是在此过程中更易形成转轮流动失稳,机理是过渡过程中的瞬时流态保留有相应初始工况的部分流动特征,即瞬时流态的演化存在迟滞效应。因此,在当前不断拓宽抽水蓄能机组运行范围以满足电网容量调节需求的背景下,应充分考虑初始运行工况对可能发生的飞逸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水轮机 飞逸过渡过程 数值模拟 流动失稳 迟滞效应
下载PDF
水土保持规划中水源地面源污染评价及措施布局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高宝林 高武林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8期50-52,共3页
文章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通过对水源地现状水质、面源污染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应根据面源污染情况布置坡耕地整治、收集处理垃圾和污水、建设滨岸缓冲带等措施,控制和拦截水源地面源污染物,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面源污染 评价 措施布局
下载PDF
三峡大坝下游粗细颗粒泥沙输移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云平 张明进 +4 位作者 李松喆 朱玲玲 由星莹 李侃禹 余新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2-954,共13页
以三峡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2014年原型观测数据,分析粗细颗粒在时间和空间的输移过程,并以水文站作为划分单元探讨其成因.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0.125 mm(细颗粒)各粒径组沙量沿程递增,并小于蓄水前均值;d>0.125 mm(粗颗... 以三峡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2014年原型观测数据,分析粗细颗粒在时间和空间的输移过程,并以水文站作为划分单元探讨其成因.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0.125 mm(细颗粒)各粒径组沙量沿程递增,并小于蓄水前均值;d>0.125 mm(粗颗粒)沙量在宜昌—监利河段得到补给,其下游为淤积趋势,其中2003-2007年至监利站恢复程度最大.在成因上:(1)宜昌—沙市河段,河床粗化限制了粗细颗粒泥沙补给,其中细颗粒补给受制于总水量,粗颗粒受制于大流量持续天数和量值;(2)沙市—监利河段,粗细颗粒补给均受制于总水量;(3)监利—螺山河段,洞庭湖入汇对细颗粒补给起决定作用,河床补给量中洪水年大于中枯水年,粗颗粒为淤积趋势,且中洪水年淤积量小于中枯水年;(4)螺山—汉口河段,细颗粒增加受河床补给决定,2008-2014年补给强度弱于2003-2007年,2010年前后粗颗粒泥沙由淤转冲,与大流量持续天数和量值增加有关;(5)汉口—九江河段,细颗粒泥沙淤积,粗颗粒因河床冲刷得到补给,大水年补给量高于枯水;(6)九江—大通河段,鄱阳湖入汇和河床补给对细颗粒增加的贡献比例为1∶2.82,河床冲刷对粗颗粒泥沙起补给作用,受大流量持续天数和量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沙 输移规律 成因分析 三峡大坝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山地型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宝林 周全 高超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
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大量风电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调整区域能源结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 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大量风电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调整区域能源结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多种侵蚀形式并存、扰动地表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土壤侵蚀集中在施工期等特点。分析总结了山地型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结合同类工程现场调查,综合确定风机区、道路区等直接影响区的范围;有关风速的介绍不能照搬当地气象站收集的资料,要查阅主体设计报告中工程区的近地面风速;项目土石方平衡要结合工程实际分区进行计算;在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中要考虑对风力侵蚀的监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问题 山地型风电场
下载PDF
大型水利枢纽泄洪雾化原型观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杜兰 卢金龙 +1 位作者 李利 许学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3,共5页
大型水利枢纽,尤其采用挑流消能工的高坝工程,在泄洪时产生的雾化降雨强度远超自然降雨,由此对枢纽正常运行、泄洪区交通安全、周围环境等均构成危害。对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大坝深孔泄洪时雾化影响范围、降雨强度分布、气象特性等... 大型水利枢纽,尤其采用挑流消能工的高坝工程,在泄洪时产生的雾化降雨强度远超自然降雨,由此对枢纽正常运行、泄洪区交通安全、周围环境等均构成危害。对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大坝深孔泄洪时雾化影响范围、降雨强度分布、气象特性等进行了重点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溪洛渡水电站深孔泄洪雾化降雨强度分布呈现局部降雨强度大、降雨强度沿纵向及岸坡方向递减速度快的特点;观测工况下最大降雨强度达4 704 mm/h;观测时段自然风速未超过3.5 m/s条件下,泄洪区最大风速达16.3 m/s;自然气压为0 k Pa、空气湿度为85%左右时,最大气压约为96 k Pa,空气湿度为100%。观测成果一方面可对溪洛渡水电站岸坡防护设计进行验证,并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岸坡防护设计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为其他研究手段的完善提供丰富详实数据,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消能 泄洪雾化 原型观测 降雨强度 气象特性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螺山泵站主泵房三维配筋设计 被引量:14
20
作者 解凌飞 李德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8年第2期9-13,94,共6页
螺山泵站主泵房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利用软件自带的插件将建好的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及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应力结果计算得出三维配筋的配筋量,并在《水工三维配筋软件》中进行钢筋的三维布置和二维... 螺山泵站主泵房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利用软件自带的插件将建好的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及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应力结果计算得出三维配筋的配筋量,并在《水工三维配筋软件》中进行钢筋的三维布置和二维自动出图。此三维配筋流程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合在水利水电行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三维配筋 有限元 螺山泵站 主泵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