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2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245
1
作者 刘常富 李小马 韩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381-5390,共10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建设和谐可持续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快速城市化,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仅关注城市公园的数量,更关心能否方便快捷地进入公园进行游憩活动。这对城市公园的...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场所,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建设和谐可持续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快速城市化,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仅关注城市公园的数量,更关心能否方便快捷地进入公园进行游憩活动。这对城市公园的评价和合理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基于GIS的可达性研究从公园与市民相互关系角度出发,能够较好地评价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是评价城市公园空间分布合理性和服务公平性的主要手段。多种可达性计算方法的出现为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中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余地,但不同的方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对数据要求不同,反映可达性的不同方面,对各种可达性计算方法的理解是选择适宜可达性计算方法进行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的前提。将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中常用的可达性计算方法分为4类6种,分别评述了其原理和优缺点,为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中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分析了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未来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 城市游憩 可达性 空间分布 GIS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 被引量:215
2
作者 李小马 刘常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54-1562,共9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倍受关注。以沈阳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结合道路和人口分布分析了沈阳及其各行政区城市公园的...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的休闲游憩功能倍受关注。以沈阳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结合道路和人口分布分析了沈阳及其各行政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和服务状况。结果显示:(1)网络分析法较缓冲区法更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的可达性,两个服务评价指标(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较传统的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城市公园的服务情况;(2)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区仅有19.47%的面积和43.41%的市民能够在15min内步行到达公园,沈阳城市公园数量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3)市区城市公园分布和服务情况好于郊区。沈河区、和平区和皇姑区城市公园可达性最好,东陵区、铁西区和大东区次之,于洪区和浑南新区可达性最差。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能够准确评价城市公园可达性,并可用于城市其它服务设施(学校、超市、医疗机构等)的可达性研究。研究获得了沈阳城市公园空间分布和服务状况的准确资料,为沈阳城市公园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可达性 服务 网络分析 GIS
下载PDF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 被引量:159
3
作者 惠刚盈 李丽 +1 位作者 赵中华 党普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17-4728,共12页
采用5块实地调查样地和30块模拟样地,通过基于Ripley K-函数的L-函数、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方法在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在判断的准确性方面优于L-函数;角尺度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比L-函数... 采用5块实地调查样地和30块模拟样地,通过基于Ripley K-函数的L-函数、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方法在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在判断的准确性方面优于L-函数;角尺度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比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更强,并且它能利用角尺度分布图和均值同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使其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K-函数 L-函数 双相关函数 角尺度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杨树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5
4
作者 付士磊 周永斌 +1 位作者 何兴元 陈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6-2019,共4页
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气体交换法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i)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小青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值均随干旱... 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气体交换法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i)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小青杨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值均随干旱胁迫增强而下降,杨树Pn的下降主要是由于gs下降引起的;干旱胁迫后期,Ci值逐渐升高,非气孔限制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干旱胁迫后期,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明显下降,光抑制增强,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OD酶的活性在胁迫初期升高,后期降低,说明干旱胁迫初期对保护系统酶活性升高有诱导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Fv/Fm和Fv/Fo降低,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活性氧代谢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光合器官的伤害.由此表明,干旱胁迫后期Pn的降低与PSⅡ荧光参数及POD酶活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杨 干旱胁迫 光合生理 POD活性
下载PDF
森林碳汇研究的计量方法及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136
5
作者 赵林 殷鸣放 +1 位作者 陈晓非 王大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定,碳汇造林的广泛开展,森林碳汇的计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现今国内外普遍运用的碳汇计量方法,包括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涡旋相关法、涡度协方差法、驰豫涡旋积累法,并对这些...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定,碳汇造林的广泛开展,森林碳汇的计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现今国内外普遍运用的碳汇计量方法,包括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涡旋相关法、涡度协方差法、驰豫涡旋积累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的林业现状,对大面积的人工纯林碳汇计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想法,即从树木的年龄入手研究人工林不同林龄时的碳汇储量,为评价人工林的碳储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储量计量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幼苗存活与光合特性影响 被引量:109
6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2 位作者 李智辉 王国臣 张日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27-2533,共7页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速生性,自20世纪50年代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人工引种用于固沙造林试验成功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造林的首选树种.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虽然从理论上分析,原因可能有病虫害、地理位置、水分条件、营林技术等,但其中水分条件应该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提早衰退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以1~5年生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观测水分胁迫条件下樟子松苗木成活与光合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随苗龄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1~5年生苗木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均在1.5%~1.8%之间.4种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照、20%、30%和40%田间持水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轻度胁迫(40%田间持水量)时对光合特性的各个指标影响不大;随胁迫程度加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导致樟子松苗木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应是气孔因素,即在水分胁迫下,气孔的开张度减小,导致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另外,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当其供应不足时,也直接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2年生、4年生的樟子松幼苗在相同的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各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即生理指标与苗龄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区别.樟子松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在较重度胁迫(20%田间持水量,3.5%)条件下没有降低,而在轻度胁迫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有升高趋势;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具有忍耐一定干旱胁迫的能力.综合研究表明:樟子松只有在极度水分胁迫时(土壤含水率接近成活的临界土壤含水率值:对于1~5年生苗木约为1.7%)才会出现死亡,这对研究水分与樟子松人工林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存活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被引量:108
7
作者 朱教君 李智辉 +1 位作者 康宏樟 范业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1-804,共4页
以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为材料,观测了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0%PEG... 以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为材料,观测了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0%PEG处理的种子在试验结束后仍未能萌发,表明樟子松种子的萌发的临界PEG水分胁迫值小于30%,相当于-1.20MPa的水势.种子发芽后胚根和胚轴的生长亦受到PEG模拟水分胁迫,当PEG浓度为10%时(相当于-0.2MPa水势),胚根、胚轴的长度都较短,说明樟子松种子的胚根、胚轴的生长对PEG模拟干旱胁迫更敏感;但胚根/胚芽的比值随PEG模拟水分胁迫的强度增加而增加,表明樟子松种子萌发后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由此可见,干旱胁迫影响引种区沙地樟子松种子的萌发可能是导致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不能天然更新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种子 萌发/发芽 聚乙二醇(PEG)
下载PDF
测定百合花粉生命力的液体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103
8
作者 年玉欣 罗凤霞 +2 位作者 张颖 孙晓梅 张丽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2-925,共4页
以东方百合品种'索蚌'的新鲜花粉为试材,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及硼、钙、镁、钾对其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比较蔗糖、H3BO3、CaCl2对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和H3BO3对百合花粉... 以东方百合品种'索蚌'的新鲜花粉为试材,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及硼、钙、镁、钾对其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比较蔗糖、H3BO3、CaCl2对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和H3BO3对百合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花粉培养液为:蔗糖100 g·L-1 +H3BO3 20 mg·L-1+CaCl2 20~30 mg·L-1.纯水培养液会造成花粉原生质体破裂,内含物外流;高浓度的蔗糖和盐会造成原生质体失水萎缩,质壁分离,这两种情况都抑制花粉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粉 液体培养基 生命力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88
9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试验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主要有郁闭度、枯枝落叶层、植被盖度和立地条件 .天然更新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引种地降雪覆盖少 ,温度偏高等原因 ,使土壤蒸发大、苗木蒸腾大 ,造成水分的亏缺 ,从而导致 1~ 2年生更新幼苗死亡 .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及其更新特点 ,提出在适宜立地上采取人工促进措施 ,如埋土、灌水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法 天然更新 更新障碍
下载PDF
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测算 被引量:83
10
作者 刘常富 何兴元 +2 位作者 陈玮 赵桂玲 徐文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7,共6页
为了探讨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测算方式及精度,该文利用2001年8月沈阳市真彩航片和抽样调查,借助ARC/GIS,以“立体量推算立体量”的方法测算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以风景游憩林最高,为5.35 m3... 为了探讨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测算方式及精度,该文利用2001年8月沈阳市真彩航片和抽样调查,借助ARC/GIS,以“立体量推算立体量”的方法测算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以风景游憩林最高,为5.35 m3/m2,附属林4.93 m3/m2,道路林3.65 m3/m2,生态公益林3.62 m3/m2,生产经营林2.35m3/m2;城市森林分布区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为4.25 m3/m2;城区单位面积城市森林三维绿量为0.35 m3/m2.沈阳城市森林总体三维绿量为161 296 716.85 m3,其中附属林为60 116 966.36 m3,占37.27%,生态公益林43 321 771.43 m3,占26.86%,风景游憩林30 482 879.04 m3,占18.90%,道路林23 841 208.75 m3,占14.78%,生产经营林3 533 891.27 m3,占2.19%.经检验,该方法精度达到85.50%(α=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绿量 城市森林 测算 沈阳市
下载PDF
景观破碎化数量分析方法概述 被引量:80
11
作者 由畅 周永斌 于丽芬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5期146-151,共6页
概述了研究景观破碎化的数量方法,按其内容分为:Ⅰ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破碎化;Ⅱ景观异质性破碎化;Ⅲ景观要素空间相互关系破碎化三部分进行论述,并结合其景观生态学意义提出分析方法,对研究景观破碎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斑块 破碎化 数量方法
下载PDF
城市森林景观美景度的测定 被引量:67
12
作者 宋力 何兴元 +1 位作者 徐文铎 张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1-624,662,共5页
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城市森林典型代表类型———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同时对不同评判人群评价结果的分布、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城市森林典型代表类型———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同时对不同评判人群评价结果的分布、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用作评判媒介的39张照片拍摄于沈阳市3个拥有丰富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的主要城市公园。136人完成了有效的当面结构化问卷调查,其中学生组72人,公众组64人。调查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景观的美景度可以通过基于照片媒介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而获得;(2)学生组和公众组的最终评判结果均呈正态分布,两组人群对于城市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具有普遍的一致性;(3)从学生组和公众组评价最好的样本A28、A29和评价最差的样本A34、A16来看,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遮荫效果,空间感等。本研究可为城市森林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城市公园 美学评价 视觉偏好 美景度评估法.
下载PDF
沈阳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选择 被引量:73
13
作者 刘常富 周彬 +1 位作者 何兴元 陈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08-2516,共9页
利用2006年沈阳市Quick Bird遥感影像城市森林解译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沈阳市三环以内区域城市森林景观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可利用性和动植物的扩散能力,选取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 m 8个距离阈值,采用整体... 利用2006年沈阳市Quick Bird遥感影像城市森林解译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沈阳市三环以内区域城市森林景观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境可利用性和动植物的扩散能力,选取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 m 8个距离阈值,采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景观中各斑块的重要性对研究区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的距离阈值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连接度的适宜距离阈值范围在100~400 m,以200 m尤为适宜.距离阈值的选择可因城市森林景观连通性的可执行性和不同层次需求而适当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连接度 距离阈值 整体连通性指数 可能连通性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绿地景观可达性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62
14
作者 胡志斌 何兴元 +3 位作者 陆庆轩 陈玮 李月辉 刘常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671-675,共5页
目的利用GIS系统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评价绿地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营建、格局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物理势能模型,以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土地利用以及绿地面积作为模型参数,建立了城市绿地景观可... 目的利用GIS系统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评价绿地景观格局与服务功能,从而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营建、格局优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基于物理势能模型,以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土地利用以及绿地面积作为模型参数,建立了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模型,该模型既强调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性,又强调城市绿地的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并以沈阳市区城市绿地作为实例研究.结果研究表明(1)研究区可达性处于第1、2等级的绿地面积分别占68.08%、21.64%,沈阳市区的绿地分布格局基本合理,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较好的服务;(2)研究区绿地可达性值分布存在一定空间聚集现象,显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明确了沈阳市区绿地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结论绿地景观可达性揭示了人们对城市绿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城市绿地价值的空间分布,是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功能评价的一次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绿地格局 可达性 成本距离 地理信息系统 沈阳市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 被引量:68
15
作者 张雷燕 刘常富 +3 位作者 王彦辉 时忠杰 何常清 鲁兴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通过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杂灌丛、华山松和白桦等4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土壤容重、持水能力和渗透性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林地的最大持水力受土壤分层的厚度、总孔隙度大小的影... 通过对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的华北落叶松、杂灌丛、华山松和白桦等4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发现它们在土壤容重、持水能力和渗透性方面都存在差异:不同林地的最大持水力受土壤分层的厚度、总孔隙度大小的影响,范围变化在313.4-604.8 mm之间;稳渗速率在5.94-8.65 mm/m in之间。通过比较得出杂灌丛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强,应该增加灌木林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森林土壤 涵养水源
下载PDF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 被引量:59
16
作者 曾德慧 尤文忠 +1 位作者 范志平 刘明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 采用比较分析与野外调查的方法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 .能够进行天然更新的引种地区天然更新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 ,与特定年份的某些降水因子密切相关 ;在空间上主要有 3种更新方式 :林隙更新、林缘更新、阔叶林下更新 ;天然更新幼树生长情况与人工林的生长差异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固沙林 天然更新 更新特点
下载PDF
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62
17
作者 施拓 李俊英 +1 位作者 李英 尹红岩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45-1350,共6页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是反映公园服务水平与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利用GIS技术,分别采用缓冲区分析法与网络分析法,结合道路与人口数据对城市三环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绿地可...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是反映公园服务水平与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利用GIS技术,分别采用缓冲区分析法与网络分析法,结合道路与人口数据对城市三环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水平和服务效率较低;缓冲区分析法计算的可达面积大于网络分析法,15 min时两种方法结果相差近一倍;城市中心区域可达性好于周边;两种评价方法下可达面积差异的数量关系与路网形式有关;方格式路网中,5 min时两种方法结果相差约3倍,随可达时间增加,差异逐渐缩小。本研究可为合理优化绿地空间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可达性 缓冲区分析法 网络分析法 GIS
原文传递
不同水分胁迫方式对沙地樟子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李智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63,共7页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该... 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的成功已使该树种成为中国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首选树种,但由于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使得人们对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大面积樟子松造林产生疑问.为进一步研究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问题,该文以2年生沙地樟子松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和聚乙二醇(PEG)处理法对苗木进行水分胁迫试验,比较两种胁迫处理苗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与PEG模拟水分胁迫(处理1h)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基本一致;当土壤含水量为40%田间持水量时,沙地樟子松已表现出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时胁迫达到最大.10%PEG处理对2年生樟子松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与对照具有相同趋势,表明该处理未对苗木造成严重干旱胁迫.20%与30%PEG处理对樟子松幼苗光合指标影响的趋势相同,胁迫超过2h后樟子松幼苗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降到较低值且相对稳定.土壤含水量为20%田间持水量的胁迫对樟子松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几乎没有影响,轻度(40%田间持水量)胁迫甚至增高了水分利用效率;PEG胁迫的前期(4h之前),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低于对照;在胁迫处理4h后,20%与30%PEG处理的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超过了对照.这表明樟子松在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下,具有忍耐、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另外,不同形式的强度胁迫处理(30%PEG和20%田间持水量)的各光合特征指标相对值之间没有差异,表明樟子松苗木在强度胁迫条件下各指标相对值已降至相当低的程度.3种PEG浓度(10%、20%、30%)干旱胁迫处理在2h以内的各指标的相对值与3种土壤水分胁迫处理(40%、30%、20%田间持水量)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2h的PEG胁迫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沙地 樟子松 光合作用 聚乙二醇(PEG)
下载PDF
我国森林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2
19
作者 王丹 陈珂 +1 位作者 刘军 张绍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探讨新形式下中国森林保险问题,对于保障林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近些年来森林保险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业务萎缩的现象。作者分别从保险人、被保险人、法律和政策等层面分... 探讨新形式下中国森林保险问题,对于保障林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但是近些年来森林保险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业务萎缩的现象。作者分别从保险人、被保险人、法律和政策等层面分析了阻碍森林保险发展的因素,并从健全保险法律法规,改革现行保险体制,加强政府支持保险体制和完善保险体制几个方面入手给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风险 森林保险 保险体制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海拔岳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4
20
作者 周永斌 吴栋栋 +1 位作者 于大炮 隋琛莹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通常认为,随着林木不断接近其海拔分布极限,光合作用产量不断下降,导致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碳供应限制),或者低温限制了碳投资(生长限制)。植物组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的含量反映了植物... 通常认为,随着林木不断接近其海拔分布极限,光合作用产量不断下降,导致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碳供应限制),或者低温限制了碳投资(生长限制)。植物组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NSC)的含量反映了植物碳供应与碳吸收的平衡。为了检验“碳供应限制”和“生长抑制”假说,我们对长白山海拔1700~2050m的自然生境下生长的岳桦(Betula ermanii)的叶片和枝条组织的NSC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岳桦叶片的NSC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不显著,枝条的NSC含量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叶片和枝条中淀粉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值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林线附近的岳桦林木不存在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生长限制导致长白山岳桦林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海拔 林线 长白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