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142
1
作者 王才林 仲维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8,共4页
根据 2 0 0 3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溧阳市等地出现的高温对水稻危害的调查结果 ,结合笔者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结实率 防御对策 抽穗扬花期 幼穗分化期 品种 播种期 灌水
下载PDF
水稻品种及其器官对土壤重金属元素Pb、Cd、Hg、As积累的差异 被引量:102
2
作者 仲维功 杨杰 +4 位作者 陈志德 王才林 张永春 常志州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8,共8页
在土壤中添加重金属元素Pb、Cd、Hg、As,研究4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成熟后不同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b、Cd、Hg、As主要在水稻植株根中大量富集,其次是茎叶,在稻谷和精米中富集量最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发现水... 在土壤中添加重金属元素Pb、Cd、Hg、As,研究4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成熟后不同器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Pb、Cd、Hg、As主要在水稻植株根中大量富集,其次是茎叶,在稻谷和精米中富集量最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发现水稻对Cd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Hg,然后是Pb,最低是As。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规律为:①Pb在常规籼稻稻米和稻谷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粳稻和杂交稻中的含量,而茎叶中Pb含量在不同类型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②Cd在不同类型品种和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规籼稻精米、稻谷中的含量最高,在杂交稻精米和稻谷中的含量居中,在常规粳稻中的含量最低;杂交稻和常规籼稻茎叶中Cd含量高于粳稻;而粳稻根中Cd含量显著高于籼稻和杂交稻。③Hg在不同类型品种精米中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杂交稻精米中汞含量最高,而在稻谷和茎叶中Hg含量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精米和稻谷中As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常规稻和杂交稻含量较高,而茎叶As含量在不同品种类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重金属元素 积累
下载PDF
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 被引量:100
3
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3 位作者 边小峰 杨清 郭小丁 谢一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96-1506,共11页
植物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与抗癌等多种重要的营养和药理功能。因此,花青素在食品、医药保健、园艺和作物改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植物花青素合... 植物花青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与抗癌等多种重要的营养和药理功能。因此,花青素在食品、医药保健、园艺和作物改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概述了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代谢以及积累过程,重点介绍了影响植物花青素代谢的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同时展望了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花青素 合成代谢途径 分子调控
下载PDF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79
4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共2页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1 99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为一季中稻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两优培九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 被引量:79
5
作者 方先文 汤陵华 王艳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用 0 8 %NaCl溶液和国际水稻所水稻耐盐性 9级评价方法对前人选留的 38份水稻耐盐种质资源 (用 0 5 %NaCl盐土筛选 )进行了重复筛选 ,以期获得极端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同时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浓度盐溶... 用 0 8 %NaCl溶液和国际水稻所水稻耐盐性 9级评价方法对前人选留的 38份水稻耐盐种质资源 (用 0 5 %NaCl盐土筛选 )进行了重复筛选 ,以期获得极端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同时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浓度盐溶液显著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但品种间有较大差异 ;筛选出苗期极端耐盐品种 6份 ,其中 1级 1份 ,2级 4份 ,3级 1份 ;极端耐盐水稻品种苗高的增长受高浓度盐溶液抑制 ,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而盐溶液对极端耐盐水稻品种出叶速率的影响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耐盐性 苗高 品种
下载PDF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2
6
作者 郑克武 邹江石 吕川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5-893,共9页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两系杂交稻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水稻新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70
7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1 位作者 杨杰 黄转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用0.5%的NaCl溶液作灌溉水,对2000-2002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系和近年引进的部分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株高矮化是苗期盐胁迫的一种形态特征;耐盐性鉴定易受环境影响;就整体而言,籼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好... 用0.5%的NaCl溶液作灌溉水,对2000-2002年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系和近年引进的部分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株高矮化是苗期盐胁迫的一种形态特征;耐盐性鉴定易受环境影响;就整体而言,籼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好于粳稻;综合2年结果,籼156和64608两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性鉴定 苗期 种质资源 水稻 稻种 新种质 矮化 盐胁迫 品系 株高
下载PDF
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6
8
作者 王才林 朱镇 +1 位作者 张亚东 赵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稻米品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与消费者的关注。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粳稻品质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育成了48个品质达国际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以上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现状的回顾... 稻米品质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与消费者的关注。2000年以来,江苏省的粳稻品质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育成了48个品质达国际三级优质稻谷标准以上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现状的回顾,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结合作者的育种实践,提出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对策,应在重视外观品质改良的基础上,特别重视食味品质和抗性的改良,提高江苏粳稻品种的综合丰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粳稻 品质 改良
下载PDF
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3-639,共7页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 以 2个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两优E32为材料 ,汕优 6 3作对照 ,比较分析了与光合生态生理有关的株型性状。基于笔者的分析和育种实践 ,并结合水稻不同类型株型的特点 ,将长江下游平原单季稻生态区超级杂交稻 (中籼型 )理想光合株型的主要特征特性描述为 :剑叶长 35~ 4 0cm ,宽 2cm ,倒二叶、倒三叶长分别为 5 0~ 5 5cm和 5 5~ 6 0cm ,齐穗期 3叶与茎秆夹角分别为 5°、10°和 15°,叶面内卷 ,剑叶最卷处叶面曲率为 1~ 1.5cm-1,顶 3叶功能期为 70d ,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为 8~ 9,完熟期绿叶LAI为 3左右 ;分蘖盛期叶角较大 ,比叶重SLW 2 .5~ 3g·cm-2 ,叶片薄而披散 ,中后期叶较厚且挺直 ,SLW为 4~ 5g·cm-2 ;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5 %左右 ,消光系数 0 .3~ 0 .4 ,可容纳的最大LAI8~ 10 ;植株高度 110~ 12 0cm ,下位节间长 2~ 4cm ,粗壮而壁厚 ,穗下节间占总秆长的 4 5 %左右 ;穗长 2 5~ 2 8cm ,着粒密度 8~ 10粒·cm-1,弯曲穗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率高 ,耐荫和耐光氧化能力较强 (光氧化级别≤ 3) ,能适应广幅光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汕优63光合株型 生理学 生态学 育种 特征特性 中籼型
下载PDF
小麦种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被引量:65
10
作者 张巧凤 陈宗金 +3 位作者 吴纪中 蒋彦婕 杨继书 蔡士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0-626,共7页
利用1.5%NaCl溶液对来源不同的293份小麦种质进行盐胁迫处理,调查各种质的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从芽期耐盐性鉴定中筛选出16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小于20%的高耐盐种质和42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介于20%~40%的耐盐种质;选择芽期相对耐盐指数小于... 利用1.5%NaCl溶液对来源不同的293份小麦种质进行盐胁迫处理,调查各种质的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从芽期耐盐性鉴定中筛选出16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小于20%的高耐盐种质和42份芽期相对盐害指数介于20%~40%的耐盐种质;选择芽期相对耐盐指数小于40%的24份小麦资源,进行苗期不同盐浓度胁迫鉴定,测量不同处理的相对根长及苗高,根据芽期相对盐害指数及苗期相对根长计算24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苗期鉴定表明,1.0%NaCl盐浓度为合适的筛选浓度、相对根长为适合的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对24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盐隶属函数综合值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3大类:Marmin-Minhardi×H44-Minturki等10份综合耐盐性高于山融3号的为第Ⅰ类,早小麦等综合耐盐性与山融3号相当的10份小麦为第Ⅱ类,洋麦1等4份综合耐盐性低于山融3号的种质为第Ⅲ类。来源不同的小麦种质芽期综合耐盐性大小依次为: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高代品系;Marmin-Minhardi×H44-Minturki、圆白壳小麦、花树蒲、和尚麦和顶籽锤5份耐盐种质,可作为小麦耐盐研究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质 芽期 苗期 耐盐
下载PDF
中国食用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1
11
作者 谢一芝 郭小丁 +3 位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禹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9-1424,共6页
在21世纪前中国食用甘薯品种主要以黄心为主,进入21世纪后保健功能强的红心和紫心甘薯成为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红心或紫心食用甘薯品种。本文通过对中国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传统食用甘... 在21世纪前中国食用甘薯品种主要以黄心为主,进入21世纪后保健功能强的红心和紫心甘薯成为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红心或紫心食用甘薯品种。本文通过对中国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传统食用甘薯品种和特色食用甘薯品种的育种成就,分析了中国不同阶段对食用甘薯品种的品质要求,提出了不同用途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育种思路,并对中国食用甘薯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甘薯 胡萝卜素 花青素 育种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5
12
作者 景立权 赵福成 +3 位作者 王德成 袁建华 陆大雷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8-1490,共13页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超高产(≥13 500 kg hm 2)群体氮磷钾积累及分配规律,通过苏玉20、浚单20两品种3年不同氮肥运筹方案的试验,实现了籽粒最高产量14 753 kg hm 2的目标。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进程,两品种氮磷钾在植株、籽...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超高产(≥13 500 kg hm 2)群体氮磷钾积累及分配规律,通过苏玉20、浚单20两品种3年不同氮肥运筹方案的试验,实现了籽粒最高产量14 753 kg hm 2的目标。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进程,两品种氮磷钾在植株、籽粒中积累逐渐增大,在叶片、茎秆、叶鞘中呈先单峰变化趋势,叶片氮钾峰值在大口期,磷峰值在开花期。增大灌浆期植株氮积累量及叶片氮转移率,促使成熟期籽粒氮磷较大积累量,利于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形成。(2)籽粒产量、1 kg氮生产籽粒量、氮肥的农学效率、氮素利用率、植株(叶片、茎秆、叶鞘、籽粒等器官)氮磷钾含量在450 kg hm 2施氮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其值(苏玉20)分别为14 753 kg hm 2、44.0 kg、19.24%、38.63%、335.4kg hm 2、178.2 kg hm 2、230.7 kg hm 2,过高过低施氮均使氮磷钾积累量及产量下降。(3)由两品种产量与施氮水平的回归方程,确定了超高产时的最佳施氮量、超高产施氮水平和最佳施氮范围,苏玉20分别为457.0 kg hm 2、418.3~495.7 kg hm 2、418.5~495.4 kg hm 2;浚单20分别为452.7 kg hm 2(最佳施氮量)、410.8~494.6 kg hm 2(最佳施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氮磷钾 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13
作者 贾赵东 郭小丁 +2 位作者 尹晴红 嵇小琴 谢一芝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概述了甘薯黑斑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致病机理,甘薯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抗性遗传特点和防治方法,并展望了甘薯黑斑病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病原菌 抗性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被引量:38
14
作者 孙立华 王月芳 +1 位作者 蒋宁 李和标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7-73,共7页
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 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伸长最为明显,占增长的66.3%。在R_3、R_4代中矮秆类型继续分离出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分离比为3:1,高秆类型未见分离。显示所分离的高秆是供体亲本02428的单基因突变。暂名为02428h。突变系02428h与供体亲本杂交,F_1的株高88.8厘米,较02428h矮42.2厘米,与02428株高87.6厘米近似;02428h与其它籼、粳品种杂交F_1的株高亦有类似结果。F_2的株高明显分离为两种类型,经x ̄2测验,矮秆与高秆的分离比符合3:1。说明02428h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高秆突变体。02428h与籼、粳稻品种杂交F_1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0.6%和83.1%,表明02428h仍保持着供体亲本的广亲和性。此外,本文对它的出现和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亲和性 高秆 突变型
下载PDF
水稻隐性高秆广亲和种质02428h的鉴定与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李和标 邹江石 +2 位作者 李传国 陈忠明 孙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48-50,共3页
02428h是梗型广亲和种质02428组培突变而得到的高秆水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02428h比02428的秆高增加61.4%,秆高的增加主要是倒一、二节间伸长所致,特别是最上部节间伸长,占总增长量的66.3%,但叶鞘长度仅略有增长,因而穗伸出度增加4.... 02428h是梗型广亲和种质02428组培突变而得到的高秆水稻材料。研究结果表明:02428h比02428的秆高增加61.4%,秆高的增加主要是倒一、二节间伸长所致,特别是最上部节间伸长,占总增长量的66.3%,但叶鞘长度仅略有增长,因而穗伸出度增加4.6倍。02428h与半矮秆02428杂交,F_l为半矮秆,F_2矮秆与高秆分离符合3:1比例,02428h是02428单基因隐性突变系。02428h和02428一样带有广亲和基因,对02428h在杂交稻育种中的直接、间接利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隐性 高秆性状 广亲和性 种质
下载PDF
施氮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景立权 赵福成 +3 位作者 刘萍 袁建华 陆大雷 陆卫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4年在大田设计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kg·hm-2)的试验,测试了玉米5个生育期内的光合及干物质指标,并用模型模拟产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 以苏玉30、苏玉20、苏玉29 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4年在大田设计6个施氮水平(0、360、405、450、495、540kg·hm-2)的试验,测试了玉米5个生育期内的光合及干物质指标,并用模型模拟产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5 000kg·hm-2)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50kg·hm-2施氮水平处理下产量最高,3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 798、15455、16 787kg·hm-2;确定了3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461.3、463.8、452.8kg·hm-2,过高过低施氮均不利于增产。(2)450kg·hm-2施氮水平增大了开花期光合速率,降低了灌浆期光合速率下降幅度。450kg·hm-2施氮水平下的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灌浆中前期大,积累量多。450kg·hm-2施氮水平下,对干物质积累的Richards方程解析表明,3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均在花后10d内,且越晚产量越高;生长活跃期越长(花后25d),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越大的品种,产量就越高。对比3个品种的实际和理论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值后知,苏玉20、苏玉29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通过氮肥运筹增大灌浆期的光合速率,推迟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时的日期,促使灌浆前期有着较大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积累速率,将是获得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光合特性 RICHARDS方程
下载PDF
施磷量对超级稻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1
17
作者 龚金龙 张洪程 +11 位作者 李杰 常勇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李炳维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朱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1,共5页
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研究施磷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磷肥(P2O5)0.0~225.0kg/hm2,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则先升后降。各品质指标值与施磷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 以超级稻南粳44为材料,研究施磷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基施磷肥(P2O5)0.0~225.0kg/hm2,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则先升后降。各品质指标值与施磷量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施磷能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而精米率、垩白米率、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起始糊化温度、消减值和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对磷素的反应不明显。施磷主要是增加垩白面积从而增加垩白度,对垩白面积、垩白度、消减值影响较大,而糙米率、到达峰值黏度时间和起始糊化温度基本不受影响。综合产量和品质性状,水稻生产中应适量施磷(在土壤营养中等或偏上土壤上施85.7kg/hm2为宜),过量施用不仅低产低效,还会加重生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磷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系统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0
18
作者 魏晓东 陈国祥 +3 位作者 施大伟 刘丹 唐加红 李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492-7500,共9页
为了探讨银杏叶片在长期干旱胁迫下光合性能的变化,采用盆栽控水法对银杏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并分别在处理后第0、20、30、40、50天,对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的加剧,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递... 为了探讨银杏叶片在长期干旱胁迫下光合性能的变化,采用盆栽控水法对银杏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并分别在处理后第0、20、30、40、50天,对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JIP-test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的加剧,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递减。由于干旱导致银杏叶片的光合系统Ⅱ(PSⅡ)结构破坏和稳固性减弱,其荧光动力学曲线出现了K相和L相的升高,在干旱处理40 d后升高加剧。PSⅡ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一系列荧光参数的变化,初始荧光F0逐渐升高,最大荧光Fm逐渐降低;代表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ET0/RC、TR0/RC逐渐升高;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0/CS0高于对照,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0/CS0后期下降;表示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的参数Sm、ψ0、φE0逐渐下降,M0、VJ、VI逐渐升高;表示热耗散的参数DI0/RC、DI0/CS0随干旱时间延长而急剧升高;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0减少;代表PSⅡ光合效率的参数Fv/Fm、PIabs逐渐下降;代表PSⅡ供体侧活性的参数WK随干旱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OEC逐渐减少。干旱胁迫导致银杏叶片PSⅡ反应中心失活,能流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PSⅡ放氧复合体失活和PSⅡ稳固性减弱,从而破坏PSⅡ光合功能。而反应中心失活和受体侧电子Q-A的累积是造成PSⅡ电子传递活性减弱的主要原因。干旱条件下,银杏PSⅡ的PIabs比Fv/Fm对干旱的反应更灵敏,可作为银杏叶片受到伤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荧光动力学 干旱 光系统Ⅱ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形态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50
19
作者 杨艳华 朱镇 +7 位作者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姚姝 张颖慧 董少玲 王才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 分析水稻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等水稻茎秆的物理性状,以阐明决定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以抗倒伏品种南粳44和武运粳7号与不抗倒伏品系宁7412为试验材料,通过氮钾肥配比试验,探明株高、基部节间形态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稻倒伏指数与基部节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基部节间的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存在着品种间差异;增施氮、钾肥对水稻倒伏有显著影响。表明水稻基部节间的长度、粗度、壁厚和截面积对品种抗倒伏能力影响较大,这些性状的优化组合是提高水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指数 茎秆形态性状 抗倒性
下载PDF
低温对灌浆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和类囊体膜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静 张成军 +3 位作者 陈国祥 王萍 施大伟 吕川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为了阐明新型超级杂交稻两优122在灌浆期间对低温的抗性,以汕优63作对照,在25℃/15℃和25℃/20℃(昼/夜平均温度)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两个组合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 为了阐明新型超级杂交稻两优122在灌浆期间对低温的抗性,以汕优63作对照,在25℃/15℃和25℃/20℃(昼/夜平均温度)两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两个组合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类囊体膜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水稻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昼夜温差的加大,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都显著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同时,两个品种的类囊体膜脂肪酸不饱和指数都有所上升。两优122的所有指标变化幅度都较对照汕优63要小,但在量上都较汕优63高,这可能意味着两优122在灌浆期较汕优63耐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光合色素 脂肪酸 抗氧化系统 酶活性 超级杂交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