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9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元素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被引量:105
1
作者 荆俊杰 谢吉民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介绍了微量元素锰污染的来源、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慢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锰也能引起肝脏、肺等脏器的损害。由于锰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所以锰造成的污染消除很困难,对人体引... 介绍了微量元素锰污染的来源、毒性机理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慢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锰也能引起肝脏、肺等脏器的损害。由于锰不能被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所以锰造成的污染消除很困难,对人体引起的影响和危害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锰中毒 神经 生殖
下载PDF
马齿苋粗多糖的提取及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作用 被引量:64
2
作者 朱晓宦 吴向阳 +2 位作者 仰榴青 范群艳 茆广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马齿苋粗多糖的水提法优化工艺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作用。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固液比、温度、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水... 目的:研究马齿苋粗多糖的水提法优化工艺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作用。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固液比、温度、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水提法工艺条件。采用水杨酸法考察马齿苋粗多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结果:温度是影响粗多糖提取率的重要因素。水提法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2 h、固液比1∶15、提取次数4次,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94.26%,粗多糖得率为15.50%,多糖含量为22.60%。马齿苋粗多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并且其清除能力与质量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马齿苋粗多糖质量浓度为3.5 mg/mL时清除率达50%,质量浓度为17.6mg/mL时清除率高达90%。结论:该优化工艺可用于马齿苋多糖的提取,高浓度马齿苋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羟自由基
下载PDF
水处理用絮凝剂絮凝机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3
作者 毛艳丽 张延风 +1 位作者 罗世田 闫永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综述了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絮凝动力学、絮凝机理、絮凝活性分布规律。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新型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微生物降... 本文综述了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絮凝动力学、絮凝机理、絮凝活性分布规律。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新型絮凝剂,具有无毒无害,微生物降解性能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故本文重点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絮凝活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机理
下载PDF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4
作者 韩同伟 贺鹏飞 +1 位作者 骆英 张小燕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93,共15页
石墨烯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单层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具有规则六方对称的理想二维晶体,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由于具有非凡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 石墨烯是近年来发现的由单层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具有规则六方对称的理想二维晶体,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由于具有非凡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烯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重点综述了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二维石墨烯的不平整性和稳定性,石墨烯的杨氏模量、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的预测,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和应变率相关性、原子尺度缺陷和掺杂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石墨烯在纳米增强复合材料和微纳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石墨烯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 缺陷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马春宏 朱红 +3 位作者 王良 姜大雨 闫永胜 王庆伟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06-1914,共9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与传统的萃取及其他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处理量大、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从而使其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药物分析和金属分离等方面。目前,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集中... 双水相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与传统的萃取及其他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处理量大、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从而使其能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药物分析和金属分离等方面。目前,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集中表现在:廉价双水相体系的开发、新的双水相体系探索、双水相萃取技术同其他技术集成化、双水相萃取相关理论的进展等方面。本文简单介绍了双水相萃取技术及其原理、特点,综述了双水相体系在生物工程(其中包括萃取分离抗生素、酶、分离提纯蛋白质和萃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分析和金属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双水相体系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的含量 被引量:36
6
作者 仰榴青 吴向阳 陈钧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1-905,共5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的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ODS 2 ,流动相为甲醇 3 %HAc溶液 (92∶8,V/V) ,流速 1.0mL/min ;柱温 40℃ ;紫外检测波长 3 10nm ;线性范围 :0 .5 72~ 10 .3 0μg(相关系数R =0 .9999...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的方法 ,色谱柱为InertsilODS 2 ,流动相为甲醇 3 %HAc溶液 (92∶8,V/V) ,流速 1.0mL/min ;柱温 40℃ ;紫外检测波长 3 10nm ;线性范围 :0 .5 72~ 10 .3 0μg(相关系数R =0 .9999) ;检测限 5 .2ng(3σ)。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经一步硅胶柱层析预处理。实验测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为 5 .46% ;平均回收率为 97.5 % ,RSD为 1 9% (n =6)。该方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 银杏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 测定
下载PDF
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39
7
作者 柏嵩 沈小平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6-2118,共13页
石墨烯(graphene)是近年被发现和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碳质纳米材料。由于其新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石墨烯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科学新星,是纳米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基于石墨烯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石墨烯迈向实... 石墨烯(graphene)是近年被发现和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平面碳质纳米材料。由于其新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石墨烯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科学新星,是纳米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基于石墨烯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石墨烯迈向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简要介绍石墨烯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就近年来以石墨烯为基体的无机物(主要包括金属和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作一述评,并对石墨烯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金属 半导体 合成
原文传递
Recent developments in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娣 施伟东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2-799,共8页
With the significant discharge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into the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tibiotic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nd presents a hazardous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To address such ... With the significant discharge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into the aquatic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tibiotic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nd presents a hazardous risk to the environment. To address such issues, various investigations on the removal of antibiotics have been undertaken. Photocatalysis has received tremendous attention owing to its great potential in removing antibiotic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via a green, economic, and effective process. However, such a technology employing traditional photocatalysts suffers from major drawbacks such as light absorption being restricted to the UV spectrum only and fast charge recombination. To overcome these issues, considerable effort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s. This mini review summarises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state-of-the-art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photocatalysts with visible-light response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wastewater. Such design strategies involve the doping of metal and non-metal into ultraviolet 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s, development of new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construction of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and fabrication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enhanced photocatalytic systems. Additionally, some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are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iotic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DOPING HETEROJUNCTI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enhanced photocatalysis
下载PDF
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水溶液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玲玲 闫永胜 +2 位作者 邓月华 李春香 徐婉珍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7-542,共6页
以Pb2+为模板,壳聚糖为单体,硅胶为载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b2+印迹聚合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对Pb2+印迹和非印迹聚合... 以Pb2+为模板,壳聚糖为单体,硅胶为载体,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偶联剂,利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b2+印迹聚合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对Pb2+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考察了吸附酸度、吸附剂用量、静置时间等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在混合溶液中对Pb2+的选择性,比较了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并提出了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吸附机理。在最佳吸附酸度pH=4.5时,0.3g吸附剂吸附5h达到平衡,Pb2+印迹聚合物对模板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饱和吸附容量是非印迹聚合物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聚合物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溶胶-凝胶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灭螺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向阳 仰榴青 +1 位作者 张联恒 葛琴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4-476,共3页
关键词 生物灭螺 药物研究进展 灭螺药物 药物灭螺 日本血吸虫 中间宿主 血吸虫病 灭钉螺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仰榴青 吴向阳 +1 位作者 吴静波 陈钧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阐述了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银杏外种皮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银杏酚酸、多糖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杀虫作用 ,抗肿瘤作用 ,致突变、致癌作用 ,抗过敏作用 ,过敏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清... 阐述了银杏外种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银杏外种皮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银杏酚酸、多糖和氨基酸等化学成分 ,具有抑菌杀菌作用 ,杀虫作用 ,抗肿瘤作用 ,致突变、致癌作用 ,抗过敏作用 ,过敏作用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药理活性。指出了银杏外种皮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黄酮类 内酯类
下载PDF
壳聚糖高效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程永华 闫永胜 +1 位作者 王智博 徐婉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壳聚糖是一种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去除能力,且对环境友好.首先进行了壳聚糖对铬吸附的动力学实验,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查了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对C r(Ⅵ)的吸附速度较快,对C r(Ⅲ... 壳聚糖是一种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有很强的去除能力,且对环境友好.首先进行了壳聚糖对铬吸附的动力学实验,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考查了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对C r(Ⅵ)的吸附速度较快,对C r(Ⅲ)的吸附速度较慢;而在弱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对C r(Ⅲ)的吸附有利.通过调节pH值组合,可以连续处理含铬废水.对工业实际水样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按本研究方法,通过控制pH值进行分段吸附,出水中铬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吸附 含铬废水
下载PDF
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仰榴青 陈荣华 +2 位作者 吴向阳 范群艳 赵江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五味子醇提残渣中提取粗多糖。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五味子粗多糖对小鼠腹腔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水平的作用。结果:北五味子... 目的:研究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五味子醇提残渣中提取粗多糖。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五味子粗多糖对小鼠腹腔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水平的作用。结果:北五味子脱蛋白粗多糖能极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01),未脱蛋白粗多糖能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大剂量组p<0.01、小剂量组p<0.05),而南五味子粗多糖只有大剂量组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吞噬指数p<0.05),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南、北五味子粗多糖大、小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结论: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提残渣 粗多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凹凸棒土改性及其在环境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于志新 逯子扬 +3 位作者 赵晓红 李春香 潘建明 闫永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7-1372,共6页
凹凸棒土独特层状、链式结构赋予它特殊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主要从凹凸棒土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环境中水处理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类环境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凹凸棒... 凹凸棒土独特层状、链式结构赋予它特殊的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主要从凹凸棒土的改性研究及其在环境中水处理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各类环境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凹凸棒土产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改性 环境 水处理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 被引量:23
15
作者 吴向阳 仰榴青 +1 位作者 储金宇 陈钧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包括热等离子体技术和冷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处理废液具有范围广、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尤其对难降解有毒废液的处理 ,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更为突出 ,被认为是 2 1世纪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包括热等离子体技术和冷等离子体技术。该技术处理废液具有范围广、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尤其对难降解有毒废液的处理 ,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更为突出 ,被认为是 2 1世纪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之一。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废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重点分析了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液的作用机理 ,探讨了两种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废液处理
下载PDF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春香 韩娟 +1 位作者 徐小慧 侯延民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5,共6页
建立了萃取镉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利用FT-IR光谱,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d2+与I-、结晶紫在pH5.0~6.0的乙醇-硫... 建立了萃取镉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镉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利用FT-IR光谱,对其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Cd2+与I-、结晶紫在pH5.0~6.0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在最佳萃取条件下,镉能很好地与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分离,萃取率达到100%。该方法测定镉的线性范围为0~0.50μg/mL,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12μg/mL。用于环境水样中镉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为2.8%~3.6%,加标回收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硫酸铵 双水相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二氯亚砜-甲醇溶液中合成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宋霞 陈敏 孙露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7-688,690,共3页
分别以5种氨基酸为原料,通过在二氯亚砜-甲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L-酪氨酸甲酯盐酸盐、甘氨酸甲酯盐酸盐、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等5种稳定的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现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 分别以5种氨基酸为原料,通过在二氯亚砜-甲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L-酪氨酸甲酯盐酸盐、甘氨酸甲酯盐酸盐、L-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丝氨酸甲酯盐酸盐、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等5种稳定的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现有的合成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纯度较高,不需进一步提纯,产率可达92.6%~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甲酯盐酸盐 氨基酸 二氯亚砜-甲醇溶液 二氯亚砜 合成
下载PDF
匙羹藤粗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吴向阳 范群艳 +3 位作者 仰榴青 马维坤 朱晓宦 茆广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匙羹藤粗多糖的水提法优化工艺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温度、时间、固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水... 目的:研究匙羹藤粗多糖的水提法优化工艺和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温度、时间、固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水杨酸法考察匙羹藤粗多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结果:影响多糖得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提取时间。水提法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100℃,时间3h,固液比1:15,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2.21%,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25.57%。匙羹藤粗多糖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并且其清除能力与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匙羹藤粗多糖浓度为3.5mg/ml时清除率达50%,浓度为12mg/ml时其清除率高达94.42%。结论:该优化工艺可用于匙羹藤粗多糖的提取,高浓度匙羹藤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羹藤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羟自由基
下载PDF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被引量:25
19
作者 欧忠平 潘教麦 《中国仪器仪表》 2008年第2期68-70,78,共4页
简述目前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简要介绍国内外对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规定,着重介绍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品 重金属污染 限量标准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镇静催眠活性比较 被引量:28
20
作者 赵江丽 赵婷 +5 位作者 张敏 仰榴青 吴向阳 白石琦 冯伟伟 李鹏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27-21628,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溶剂提取法制备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通过行为药理学试验,考察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诱导睡眠的影响。[结果]半夏浓度95%乙醇提取物和浓度60%乙... [目的]研究比较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连续溶剂提取法制备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通过行为药理学试验,考察半夏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诱导睡眠的影响。[结果]半夏浓度95%乙醇提取物和浓度60%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对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表现出协同作用,不仅显著增加了催眠剂量戊巴比妥小鼠的入睡只数,而且显著缩短了睡眠剂量戊巴比妥小鼠的入睡潜伏期,延长了其睡眠时间,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结论]半夏醇提物为其镇静、催眠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提取物 镇静催眠活性 戊巴比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