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2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快速测定苹果酒中的香味物质 被引量:100
1
作者 汪立平 徐岩 +4 位作者 赵光鳌 陈坚 王利平 刘杨岷 李记明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7页
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HeadSpaceSolid PhaseMicro Extractions,HS 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 (GasChromatgraphy MassSpectrometry ,GC MS)联用 ,2 辛醇为内标 ,研究了萃取头、萃取时间、加盐质量浓度、萃取温度对苹果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 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HeadSpaceSolid PhaseMicro Extractions,HS 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 (GasChromatgraphy MassSpectrometry ,GC MS)联用 ,2 辛醇为内标 ,研究了萃取头、萃取时间、加盐质量浓度、萃取温度对苹果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 ,优化了分析条件 ,建立了快速测定苹果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 .该方法在苹果酒中常见香气物质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测定 苹果酒 香味物质
下载PDF
选择压法培育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 被引量:74
2
作者 王强 陈坚 堵国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9-104,共6页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 ,葡萄糖为碳源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培育出好氧颗粒污泥 .增加COD负荷的同时 ,减少沉降时间以造成选择压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根据污泥的形态变化 ,颗粒污泥的形成可分为 3个阶段 .反应器启动 67d出...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 ,葡萄糖为碳源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培育出好氧颗粒污泥 .增加COD负荷的同时 ,减少沉降时间以造成选择压 ,强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根据污泥的形态变化 ,颗粒污泥的形成可分为 3个阶段 .反应器启动 67d出现颗粒污泥 .COD负荷 4 8kg/(m3·d)、表面气体流速 0 0 1 75m/s时 ,反应器中活性污泥完全颗粒化 .颗粒污泥粒径大多 6~ 9mm ,MLSS 780 0mg/L ,最小沉降速率 3 2 7m/h .好氧颗粒污泥具有在高负荷下良好的COD去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选择压 颗粒化过程 序批式反应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辅酶Q_(10)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3
作者 吴祖芳 翁佩芳 陈坚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1年第2期85-88,共4页
辅酶Q10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细胞内的重要生理功能性物质,本文介绍了辅酶Q10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等方面潜在的功能性质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辅酶Q10 功能 应用 进展
下载PDF
食醋功能研究进展(上) 被引量:71
4
作者 徐清萍 敖宗华 陶文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12,42,共3页
食醋,尤其是酿造醋,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调味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食醋用于医疗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脂质代谢、抗氧化、促进食欲等作用。主要回顾食醋药用历史,综述有关食醋功... 食醋,尤其是酿造醋,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调味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食醋用于医疗历史悠久,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脂质代谢、抗氧化、促进食欲等作用。主要回顾食醋药用历史,综述有关食醋功能的研究,以期拓宽食醋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疲劳 血糖 脂质代谢 抗氧化 癌症 调味品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中药学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酱油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72
5
作者 严留俊 张艳芳 +2 位作者 陶文沂 王利平 吴胜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5-291,共7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地测定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以2-辛醇为内标,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温度对酱油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的影响。该方法对酱油中常见挥发性风...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地测定酱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以2-辛醇为内标,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萃取温度对酱油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的影响。该方法对酱油中常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对常见挥发性物质的定量比较准确。优化的HS-SPME条件为:涂层厚度为85μm聚丙烯酸酯(PA)萃取纤维头,于45℃、NaCl质量浓度为250g/L下对酱油样品顶空吸附40min,于250℃下解吸2min后进行GC-MS分离鉴定。酱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含量较高的是醇、酸、酯和酚类,此外还有一些羰基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酱油
下载PDF
应用HS-SPME和GC-MS分析白酒大曲中微量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0
6
作者 范文来 张艳红 徐岩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78,共5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白酒大曲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了样品萃取量、超声波萃取时间、以及不同萃取溶剂对微量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大曲粉用量0.2 g,用5 mL去离子溶解水,混匀,50℃超声振...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研究中国白酒大曲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了样品萃取量、超声波萃取时间、以及不同萃取溶剂对微量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大曲粉用量0.2 g,用5 mL去离子溶解水,混匀,50℃超声振荡30 min,再用HS-SPME法进行检测。该方法从大曲中共检出112种微量挥发性成分,其中烷烃3种,硫化物3种,呋喃类化合物9种,醛类6种,酯类8种,酮类7种,醇类12种,芳香族化合物21种,吡嗪类化合物23种,酸类11种,酚类4种,其他杂环化合物5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异戊酸,其次是2-苯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法 HS—SPME GC—MS 白酒大曲 微量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啤酒中有机酸 被引量:56
7
作者 杨毅 李崎 +1 位作者 陈蕴 顾国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12,共7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啤酒中 9种有机酸的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Nucleosil 10 0C18  2 5 0× 4 0mm ,以 0 1mol/LKH2 PO4(用H3 PO4调 pH3 0 )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 2 15nm ,将啤酒中草酸、丙酮酸、苹果酸、... 建立了一种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啤酒中 9种有机酸的方法。应用反相C18色谱柱Nucleosil 10 0C18  2 5 0× 4 0mm ,以 0 1mol/LKH2 PO4(用H3 PO4调 pH3 0 )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 2 15nm ,将啤酒中草酸、丙酮酸、苹果酸、α 酮戊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琥珀酸一次性分离。除柠檬酸外各种有机酸的回收率在 85 %以上 ,变异系数 <5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此外 ,对影响有机酸分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啤酒 有机酸 分离
下载PDF
老白干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67
8
作者 丁云连 范文来 +5 位作者 徐岩 张志民 张煜行 柳军 白光辉 张福艳 《酿酒》 CAS 2008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萃取老白干香型白酒中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检测到了107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其中的90种,其中对老白干香型白酒整体香气贡献大的香... 采用液液萃取法萃取老白干香型白酒中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检测到了107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其中的90种,其中对老白干香型白酒整体香气贡献大的香气成分有4-乙基愈创木酚、乙酸-2-苯乙酯、丁酸、3-甲基丁醇(异戊醇)、β-苯乙醇、2-乙酰基-5-甲基呋喃、苯丙酸乙酯、γ-壬内酯、3-甲基丁酸(异戊酸)、香兰素、乙酸乙酯、1,1-二乙氧基-3-甲基丁烷和(2,2-二乙氧基乙基)苯等物质,这些香气成分是老白干香型白酒的重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闻香法(GC-O) 气质联用(GC-MS) 老白干香型白酒 香气物质
下载PDF
中国食品科技:从2020到2035 被引量:69
9
作者 陈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向。其次,针对未来食品需要应对的挑战,讨论未来食品在供给和功能方面需要达到的要求。基于食品合成生物学的"人造食品"以及基于食品感知科学的基础和应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向。其次,针对未来食品需要应对的挑战,讨论未来食品在供给和功能方面需要达到的要求。基于食品合成生物学的"人造食品"以及基于食品感知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将成为未来食品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未来食品的研究与应用。最后,对我国食品科技发展的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 未来食品 食品合成生物学 感知科学
下载PDF
生物絮凝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48
10
作者 何宁 李寅 +1 位作者 陈坚 李清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从絮凝剂的来源和分子组成两方面对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系统分类,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模型以及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和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几种不同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生物絮... 从絮凝剂的来源和分子组成两方面对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系统分类,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模型以及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和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几种不同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物絮凝剂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絮凝机理 水处理 发酵 应用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灰树花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崔凤杰 许泓瑜 +2 位作者 舒畅 许正宏 陶文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水料比与响应值灰树花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到优化灰树花多糖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9.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水料比与响应值灰树花多糖得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典型性分析得到优化灰树花多糖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9.7℃;时间2.48h;以及水料比31.1:1,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灰树花多糖提取得理论值达到10.62%,验证试验条件下实际最大多糖得率为(10.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多糖 响应曲面法 BOX-BEHNKEN设计 优化
下载PDF
功能性多糖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33
12
作者 诸葛健 赵振锋 方慧英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对多糖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 ,概述了各类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对于免疫增强类多糖 ,多糖的主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等对多糖的功效都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改变多糖的高级结构发挥作用 ;抗凝血多糖的表面的... 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对多糖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 ,概述了各类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对于免疫增强类多糖 ,多糖的主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等对多糖的功效都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改变多糖的高级结构发挥作用 ;抗凝血多糖的表面的电荷密度等因素决定了其抗凝血活性 ,另外分子大小、硫化位差别等因素也都影响抗凝血活性的发挥 ;抗病毒多糖主要研究的是对HIV的抗性 ,硫酸根对于抗HIV病毒可能为必需 ,同时分子大小及所带基团等也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多糖 构效关系 抗凝血 抗肿瘤 抗病毒
下载PDF
食醋功能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51
13
作者 徐清萍 敖宗华 陶文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食醋 保健功能 降血糖 降血压 抗氧化 抗衰老
下载PDF
应用GC-O分析比较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 被引量:62
14
作者 柳军 范文来 +4 位作者 徐岩 张国强 徐钦强 丁云连 李志强 《酿酒》 CAS 200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提取兼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采用闻香分析(GC-O)和GC-MS分离鉴定。兼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90种香气化合物,香气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是己酸乙酯、4-乙烯基愈疮木酚、己酸、3-甲... 采用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提取兼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采用闻香分析(GC-O)和GC-MS分离鉴定。兼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90种香气化合物,香气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是己酸乙酯、4-乙烯基愈疮木酚、己酸、3-甲基丁醇、3-甲基丁酸乙酯、4-乙基愈疮木酚、香草醛、乙酸-2-苯乙酯和丁酸。对比研究浓香型白酒主要香气化合物后认为,酯类是兼香型白酒一类重要的香气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对兼香型白酒整体香气贡献比浓香型白酒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 液液萃取 GC-O GC-MS 香气化合物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药香型白酒中萜烯类化合物 被引量:63
15
作者 范文来 胡光源 徐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0-116,共7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药香型白酒中的痕量萜烯类化合物。实验考察萃取头、样品酒精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萜烯类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影响。最优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将酒样稀释到酒精度10%,采用50/30μm碳分子...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药香型白酒中的痕量萜烯类化合物。实验考察萃取头、样品酒精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萜烯类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影响。最优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将酒样稀释到酒精度10%,采用50/30μm碳分子筛/聚二乙烯苯/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萃取头在60℃条件下萃取45min。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所有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2≥0.9921,检测限为0.01~3.62μg/L,定量限为0.03~12.05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加标回收率为81.01%~118.94%。用该方法对药香型白酒的成品酒、原酒中的萜烯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共定量41种挥发萜烯类化合物,结果发现大曲香醅原酒中的萜烯总含量要多于小曲酒醅原酒中萜烯总含量,D-樟脑等17萜烯只在大曲香醅原酒中检测到,在小曲酒醅原酒中没有检测到,排除蒸馏时酸、热等带来的影响,推测这17种萜烯主要来源于大曲香醅,相反卡拉烯只在小曲酒醅原酒中检测到,推测其来源于小曲酒醅。顶空固相微萃取适合药香型白酒中的萜烯类化合物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香型白酒 董酒 萜烯类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6
作者 任聪 杜海 徐岩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5-898,共14页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多采用自然接种方式进行生产,部分类型的生产技艺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应用新技术手段对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进行的研究表明,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组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 传统发酵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多采用自然接种方式进行生产,部分类型的生产技艺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应用新技术手段对传统发酵食品发酵过程进行的研究表明,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组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我国传统发酵食品微生物组的基本特征、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 微生物组 微生物菌群 定向控制
原文传递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李庭刚 陈坚 张国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92-897,共6页
实验利用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波中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系统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氯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电化学处理垃圾渗滤波效果的影响,并通过GC-MS分析,探讨渗滤波中有机污染物... 实验利用电化学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波中部分难降解有机物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系统考察了温度、极板间距、氯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电化学处理垃圾渗滤波效果的影响,并通过GC-MS分析,探讨渗滤波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包括渗滤液中典型有毒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氧化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升高,COD和NH_3-N的去除率均提高;极板间距太大或太小都会降低去除效果,极板间距10mm,处理效果较好,COD和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86%和100%;随着渗滤液中Cl-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明显提高,同时高浓度Cl-和较高的电流密度对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有相当强的协同作用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效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反应都不利于对COD、NH_3-N的去除;在添加Cl-4000mg/L,极板间距为10mm,电流密度为15A/dm^2,pH为8,初始温度为50℃的条件下,经4h的电化学氧化,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100%和98%,苯酚的去除率为82%,电流效率可达84%以上。可见电化学氧化法不仅可有效的去除COD、氨氮、色度,而且对有毒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等)有很好的去除作用,采用电化学氧化作为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的前处理,可大大改善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氯化 垃圾渗滤液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18
作者 代文亮 程龙 陶文沂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72,共7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美丽镰刀菌(Fusarium maireiK178)发酵合成紫杉醇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体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苯甲酸钠和乙酸钠三个因素对紫杉醇产量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再通... 采用响应面法对美丽镰刀菌(Fusarium maireiK178)发酵合成紫杉醇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体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苯甲酸钠和乙酸钠三个因素对紫杉醇产量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苯丙氨酸2.8mg/L,苯甲酸钠31.8mg/L,乙酸钠3.3g/L。在优化条件下紫杉醇的产量达到242.6μg/L,较前体单因素实验最高值提高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ARIUM mairei K178 紫杉醇 响应面法 前体 优化
下载PDF
硝酸盐作为生物除磷电子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邹华 阮文权 陈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物除磷的可能性 ,并比较了硝酸盐和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差异。结果表明 :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替代氧进行生物除磷 ,但若存在有机碳源会抑制缺氧段磷的吸收。缺氧条件下磷的摄取速率与硝酸盐的质... 研究了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物除磷的可能性 ,并比较了硝酸盐和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差异。结果表明 :聚磷菌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替代氧进行生物除磷 ,但若存在有机碳源会抑制缺氧段磷的吸收。缺氧条件下磷的摄取速率与硝酸盐的质量浓度有关 ,浓度越高速度越快。硝酸盐的连续稳定加入有利于磷的去除。与以氧为电子受体的系统相比硝酸盐系统利用PHA的效率低 ,缺氧系统中去除磷和消耗PHA的比例为 0 63 ,比好氧系统中的 0 83低 2 4% ;缺氧时每摩尔电子转移所吸收的磷为 0 14mol,比氧为电子受体时的 0 2 3mol低 3 9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生物除磷 脱氮 电子受体 聚羟基烷酸(PHA)
下载PDF
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中微生物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王海燕 张晓君 +1 位作者 徐岩 赵立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9,91,共5页
对白酒窖池发酵的全程跟踪取样,借助于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16SrRNA基因文库两种方法,对比研究了江苏地区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DGGE图谱分析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酒醅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对白酒窖池发酵的全程跟踪取样,借助于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16SrRNA基因文库两种方法,对比研究了江苏地区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构。DGGE图谱分析显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酒醅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发酵结束时Lactobacillus manihotivorans成为最主要的优势菌种。16SrRNA克隆文库的测序结果在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表明,浓香型和芝麻香型酒醅中的微生物种属存在巨大差异,仅有Weissella、Bacillus、Acetobacter和Lactobacillus4个属的微生物在两个文库中均能检测到,发现并鉴定出在白酒曲药和酒醅的研究中尚未报道的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酒醅 16 S RRNA 克隆文库 DG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