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小麦预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凯旭 刘英 李园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
以普通小麦粉作为基础,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燕麦全粉、精粉进行面团流变学及馒头品质研究。通过混合试验仪与感官评价获得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全粉、精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燕麦粉添... 以普通小麦粉作为基础,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燕麦全粉、精粉进行面团流变学及馒头品质研究。通过混合试验仪与感官评价获得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全粉、精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其添加量的不同呈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预混合粉面团的形成时间整体下降,但是先增大后变小,稳定时间逐渐下降,吸水率逐渐增加;糊化特性改善,回生值减小,糊化时间缩短。混合仪指数剖面图预测燕麦全粉添加量为10%、燕麦精粉添加量为15%为优化配比,感官评定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全粉 燕麦精粉 混合实验仪 流变学特性 馒头感官品质
下载PDF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杨 周梦舟 《粮油食品科技》 2017年第4期48-51,共4页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阐述了膳食纤维的分类及功能,重点综述了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膳食纤维 功能 食品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胜文 冯伟 +3 位作者 程思 李奥 周伟 王春维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水溶性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抗菌性.以不同含量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CMCTS)溶液,对草莓进行涂膜保鲜处理,考察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VC的变化.结果表明,1.5% CMCT... 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水溶性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抗菌性.以不同含量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CMCTS)溶液,对草莓进行涂膜保鲜处理,考察在低温贮藏条件下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VC的变化.结果表明,1.5% CMCTS溶液在4℃、湿度70%~80%条件下可有效降低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并能有效保持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VC的含量,有效改善和提高草莓的贮藏保鲜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草莓的货架期,且各项保鲜指标优于壳聚糖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膜保鲜 草莓 羧甲基壳聚糖
下载PDF
糙米烘焙食品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中原 周梦舟 +1 位作者 陈轩 吕庆云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2-285,共4页
糙米比精白米具有更多的基本营养素、保健功能性因子,可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防止人体过快发胖。介绍糙米中的多种营养因子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如γ-氨基丁酸、膳食纤维等,并介绍国内外糙米烘焙食品的加工技术及研究现状,分析糙米食品开... 糙米比精白米具有更多的基本营养素、保健功能性因子,可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防止人体过快发胖。介绍糙米中的多种营养因子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如γ-氨基丁酸、膳食纤维等,并介绍国内外糙米烘焙食品的加工技术及研究现状,分析糙米食品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营养价值 食品开发 研究现状 问题探讨
原文传递
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小麦干燥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袁攀强 舒在习 +8 位作者 张洪清 费明怡 赵会义 田琳 杨思成 陈金男 王启阳 冯林 曹阳 《粮食储藏》 2018年第3期7-11,16,共6页
为了解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的干燥特性,以新收获高水分小麦作为试验材料,对干燥过程中小麦水分、温湿度、真菌孢子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246 m^3/(t·h)的单位风量,经过28 h间断式通风,小麦平均水分由17.3%降为12... 为了解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的干燥特性,以新收获高水分小麦作为试验材料,对干燥过程中小麦水分、温湿度、真菌孢子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246 m^3/(t·h)的单位风量,经过28 h间断式通风,小麦平均水分由17.3%降为12.0%。干燥过程中,平均温度由29.3℃平稳升高到33.3℃,相对湿度由78.6%平稳降低到59.7%,干燥后小麦真菌孢子数为2.3×10~5个/g,未发生霉变。干燥前后淀粉、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品质保持良好。经试验证明,利用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能够达到小麦快速干燥的目的,为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小麦干燥工艺优化及设备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卧式通风储存仓 小麦 水分 温湿度
下载PDF
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子珺 周梦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5期24-27,共4页
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喂食含高、中、低剂量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的饲料,通过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 采用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喂食含高、中、低剂量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的饲料,通过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研究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喂食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且中剂量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小鼠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膳食纤维营养复合米 2型糖尿病小鼠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葛粉与粳米粉复配挤压方便米饭流变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晓灵 周坚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仪对双螺杆二次挤压法制得的粳米-葛粉复合米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二次挤压法制得的挤压米具有高糊化度,二次糊化后降温过程的温度扫描表明挤压米不易回生。葛粉的添加能进一步提高挤压米的抗回生能力... 采用动态流变仪对双螺杆二次挤压法制得的粳米-葛粉复合米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螺杆二次挤压法制得的挤压米具有高糊化度,二次糊化后降温过程的温度扫描表明挤压米不易回生。葛粉的添加能进一步提高挤压米的抗回生能力,12%的葛粉配比能获得更优越的黏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粉 粳米粉 方便米饭 流变学特性
原文传递
大米加工厂稻谷储藏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舒在习 李少寅 《粮食加工》 2014年第3期25-26,36,共3页
稻谷具有后熟期短、容易发芽、不耐高温容易陈化、易发热霉变、容易黄变的储藏特性,大米加工厂稻谷的储藏仓容量小、仓房条件差、稻谷质量参差不齐、进出仓频繁、仓库管理专业性、专职性不强、稻谷生虫、损失严重,提出了大米加工厂稻谷... 稻谷具有后熟期短、容易发芽、不耐高温容易陈化、易发热霉变、容易黄变的储藏特性,大米加工厂稻谷的储藏仓容量小、仓房条件差、稻谷质量参差不齐、进出仓频繁、仓库管理专业性、专职性不强、稻谷生虫、损失严重,提出了大米加工厂稻谷储藏的相关技术措施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加工厂 稻谷 储藏 特性 治理方案
下载PDF
用美拉德反应方法制备浓香油茶籽油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哲 何东平 +2 位作者 胡传荣 双杨 宋高翔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7,共4页
阐述以高温油茶籽粕与精炼油茶籽油为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取浓香油茶籽油,并对其方法和原理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新工艺的改良,即在加热前对酶解液先进行离心,加热时先加入上清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沉淀物,可使产品油香味更浓郁及香味持... 阐述以高温油茶籽粕与精炼油茶籽油为原料,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取浓香油茶籽油,并对其方法和原理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新工艺的改良,即在加热前对酶解液先进行离心,加热时先加入上清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沉淀物,可使产品油香味更浓郁及香味持久,并就影响美拉德反应生产浓香油茶籽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浓香油茶籽油制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时加入所有的上清液和沉淀物,料液比1︰20(g/mL)、料油比1︰15(g/mL)、加酶量1.0%、酶解时间2 h、加热温度1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综合评分可达到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油茶籽油 正交 新工艺
原文传递
不同辅料添加量对挤压重组米的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乔宇 徐晓茹 +2 位作者 周坚 陈轩 吕庆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20,共5页
本研究以籼米为主料,在主料中分别添加芦丁、富铬酵母等辅料制备挤压重组米,以市售普通籼米和籼米挤压重组米作为对照,探讨了不同辅料添加量挤压重组米色泽的变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和对挤压重组米的血糖生成指数... 本研究以籼米为主料,在主料中分别添加芦丁、富铬酵母等辅料制备挤压重组米,以市售普通籼米和籼米挤压重组米作为对照,探讨了不同辅料添加量挤压重组米色泽的变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和对挤压重组米的血糖生成指数和体外消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芦丁或富铬酵母添加量大于0.05%时,重组米的色泽与普通籼米和籼米挤压重组米有显著差异。芦丁添加量为0.35%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38.54%和62.09%;富铬酵母添加量0.09%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最大,分别为17.93%和40.14%。0.35%芦丁和0.09%富铬酵母的挤压重组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分别为77.02和78.29,与普通籼米GI值接近。添加0.35%的芦丁或添加任何比例的富铬酵母的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均与空白挤压米有显著差异,说明添加0.35%的芦丁或添加富铬酵母均能改善重组米在体外的消化情况,减缓血糖体外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米 挤压 色度 抑酶 血糖生成指数 体外消化
下载PDF
草鱼鱼鳞明胶的提胶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莹艳 陈运中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4年第2期77-80,84,共5页
探讨草鱼鱼鳞明胶的提胶条件及其特性。采用正交试验研究pH值、温度和时间对鱼鳞明胶品质的影响,利用物性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对制备的明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提胶条件:提胶液pH值为6、提胶温度为55℃和时间为6h... 探讨草鱼鱼鳞明胶的提胶条件及其特性。采用正交试验研究pH值、温度和时间对鱼鳞明胶品质的影响,利用物性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对制备的明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最佳提胶条件:提胶液pH值为6、提胶温度为55℃和时间为6h。得到的明胶提取率为35.56%,黏度为6.04mPa·s,凝胶强度为478.58g,等电点为pH值7.6,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达21.6%。所得鱼鳞明胶结构稳定,为较高品质的明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鳞 明胶 正交试验 凝胶强度 等电点
下载PDF
离子迁移谱法对地沟油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轲 颜毅坚 +2 位作者 马军 胡传荣 何东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6-69,共4页
采用离子迁移谱法快速测定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中的挥发性物质,从而得到挥发性风味成分的谱图。对比谱图,进一步对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的离子迁移谱图数据分别求一阶导数,提取各自特征点,可以将大部分食用植物油谱图数据从地沟油谱图数据... 采用离子迁移谱法快速测定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中的挥发性物质,从而得到挥发性风味成分的谱图。对比谱图,进一步对食用植物油与地沟油的离子迁移谱图数据分别求一阶导数,提取各自特征点,可以将大部分食用植物油谱图数据从地沟油谱图数据中分离。最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对离子迁移谱图数据进行训练,对盲样进行识别,食用植物油识别正确率达93.41%,地沟油识别正确率达9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检测 鉴别 神经网络 地沟油
下载PDF
菜籽油精炼热处理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盖文 刘晔 +2 位作者 王明明 李云雁 刘大川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
考察各阶段精炼热处理对菜籽油紫外光谱的影响,为油脂精炼危害物的形成风险探索快速评估方案。采用0.05 mm光程薄膜样品池采集菜籽油的紫外吸收光谱并提取D_(245)和R_(272)两个参数,分别用以表征油中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的多寡,进而评估... 考察各阶段精炼热处理对菜籽油紫外光谱的影响,为油脂精炼危害物的形成风险探索快速评估方案。采用0.05 mm光程薄膜样品池采集菜籽油的紫外吸收光谱并提取D_(245)和R_(272)两个参数,分别用以表征油中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的多寡,进而评估精炼危害物的形成风险。结果表明,脱胶、脱酸、脱色操作热处理均可导致油中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缓慢累积;而在脱臭操作中,油中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的累积速率分别可达之前3个操作的11倍和33倍以上。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的累积与精炼热处理程度及异构、聚合产物生成具有密切关联,因此D_(245)和R_(272)两个参数可用作精炼危害物的快速定量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 热处理 紫外光谱 共轭结构 危害物
下载PDF
两种制取栀子渣油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翀 尤梦圆 +3 位作者 何东平 胡传荣 倪宏 张世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7,共4页
以栀子渣为原料,利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对栀子渣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正交实验对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初步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CO2流速15 kg/h;有机溶剂萃取... 以栀子渣为原料,利用二次回归正交实验对栀子渣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正交实验对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初步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5℃、CO2流速15 kg/h;有机溶剂萃取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50℃、料液比1∶4.5、萃取时间240 min、原料水分含量4.0%。对两种制取方法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栀子渣油的品质比较可知,制取高品质的栀子渣油宜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渣油 超临界CO2萃取 有机溶剂萃取 优化 品质
下载PDF
从米糠高温粕中提取米糠蛋白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尤梦圆 何东平 +2 位作者 邹翀 刘金勇 闵征桥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以米糠高温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0℃,pH为11,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质量比1︰10,超声功率1 80 W,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27.44%。对提取的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 以米糠高温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0℃,pH为11,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质量比1︰10,超声功率1 80 W,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27.44%。对提取的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40℃时持水性最好,为4.61 g/g;温度在50℃时吸油性最好,为3.42 g/g;pH为12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好,分别为102.16%,112.9%,79.4%,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高温粕 提取工艺 功能特性
原文传递
特殊人群专用食用油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维 汪志明 +3 位作者 胡传荣 王海堂 桑忠厚 何东平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30,共4页
根据婴幼儿、孕妇、中老年3类特殊人群不同的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根据相关饮食调查报告分别设计出不同品种的食用油配方产品,主要是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油酸的油茶籽油为基质,辅助添加分别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亚... 根据婴幼儿、孕妇、中老年3类特殊人群不同的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根据相关饮食调查报告分别设计出不同品种的食用油配方产品,主要是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油酸的油茶籽油为基质,辅助添加分别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亚油酸的核桃油与α-亚麻酸的亚麻籽油,以及首次同时使用新资源食品——由微生物发酵生产得到的花生四烯酸油、二十二碳六烯酸油,同时加入辅助营养素——维生素A、天然维生素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 食用油 脂肪酸含量 营养素
原文传递
茯苓营养方便米的研制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莹艳 陈运中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将茯苓粉与普通粳米粉以3种比例配伍,通过双螺旋挤压得到长短两种颗粒型茯苓营养方便米,并使用米粒食味计、米饭食味计和RVA快速黏度分析仪等对2种粒型但茯苓组分不同方便米的理化指标、物性指标、淀粉黏滞性、复水性和糊化度进行了检... 将茯苓粉与普通粳米粉以3种比例配伍,通过双螺旋挤压得到长短两种颗粒型茯苓营养方便米,并使用米粒食味计、米饭食味计和RVA快速黏度分析仪等对2种粒型但茯苓组分不同方便米的理化指标、物性指标、淀粉黏滞性、复水性和糊化度进行了检测对比,并对其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特性、外观品质、蒸煮理化指标和食味品质之间关系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2种粒型营养方便米均有较高的食味品质,符合人们的食用需求,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营养方便米 两种粒型 食味品质
下载PDF
不同品种籼稻高温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佳 王平坪 +1 位作者 王婷婷 肖安红 《粮食储藏》 2021年第3期20-24,共5页
以新收获的粤农丝苗、黄华占、郢香丝苗、隆两优534、荃优鄂丰丝苗、虾稻1号为原材料,置于35℃培养箱中,每隔20 d检测一次,比较6个籼稻品种在高温储藏条件下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稻谷高温储藏60 d,脂类物质显著降低,脂... 以新收获的粤农丝苗、黄华占、郢香丝苗、隆两优534、荃优鄂丰丝苗、虾稻1号为原材料,置于35℃培养箱中,每隔20 d检测一次,比较6个籼稻品种在高温储藏条件下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稻谷高温储藏60 d,脂类物质显著降低,脂肪酸值、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等敏感性指标升高。脂肪酸值、丙二醛、电导率三个指标相互之间全部呈正相关,丙二醛、电导率、脂肪酸值三个敏感性指标分别与各个脂类物质(淀粉脂、非淀粉脂)含量呈负相关,淀粉脂和非淀粉脂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敏感性指标 脂类物质 相关性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全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新 陆晶晶 +3 位作者 王丹 周爽 赵云峰 吴永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91-795,共5页
目的合成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全抗原。方法将烯醇化的ZEN与阳离子化的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高特异性的全抗原,用高性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检测偶联物及载体蛋白的分子量,用商品化的ZEN免疫试剂盒对偶联物... 目的合成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全抗原。方法将烯醇化的ZEN与阳离子化的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高特异性的全抗原,用高性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检测偶联物及载体蛋白的分子量,用商品化的ZEN免疫试剂盒对偶联物进行棋盘滴定验证。结果全抗原及载体蛋白BSA的分子量分别为69693.5 Da、66297.7 Da,平均每个BSA连上的ZEN分子个数为10.68个;平均每个OVA上连上的ZEN分子个数为5.32个;偶联物与免疫试剂盒中ZEN的抗体呈阳性反应。结论合成的ZEN全抗原为ZEN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全抗原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下载PDF
菜籽蛋白和酚的固-液相平衡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晔 沈娜娜 刘大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为探索消除菜籽蛋白中酚污染的技术途径,采用菜籽蛋白沉淀率和菜籽蛋白-酚分配系数为指标,考察了菜籽蛋白与酚共存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基于相行为特征提出了菜籽蛋白提取工艺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酚酸和单宁均可与... 为探索消除菜籽蛋白中酚污染的技术途径,采用菜籽蛋白沉淀率和菜籽蛋白-酚分配系数为指标,考察了菜籽蛋白与酚共存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基于相行为特征提出了菜籽蛋白提取工艺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在碱性环境下,酚酸和单宁均可与菜籽蛋白发生共沉淀作用,且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显著;在p H 4环境下,菜籽蛋白不仅溶解度最低,而且与单宁或菜籽多酚的结合作用最弱;而在溶液中添加1%的Na Cl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菜籽蛋白和酚的分离效果。在菜籽蛋白的富集或提取工艺中,溶剂用量(液固比)、p H以及盐添加量都可对菜籽蛋白和酚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对这些参数的优化将有利于提高菜籽蛋白提取的选择性并降低酚的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相互作用 固-液相平衡 分配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