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7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塑料的拉曼光谱检测 被引量:61
1
作者 董鹍 饶之帆 +2 位作者 杨晓云 林劲畅 张鹏翔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对食品包装用几大类塑料材料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获得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的标准拉曼光谱。通过将实际检测样品和数据库中标准拉曼光谱的对比,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对食品包装用几大类塑料材料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获得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的标准拉曼光谱。通过将实际检测样品和数据库中标准拉曼光谱的对比,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检测样品的种类。同时该技术具有对检测样品无损和直接检测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碳酸酯
下载PDF
不同反应温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2 位作者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28-30,共3页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不同固含量的消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温度突变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同时对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不同固含量的消化程度的影响以及温度突变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同时对温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处理的较佳温度为55℃,消化程度比较彻底,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沼气
下载PDF
水果表面残留农药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周小芳 方炎 张鹏翔 《光散射学报》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用激发波长为1064nm的近红外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FT-Raman)对一些水果表面上农药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FT-Raman可以分辨是否有残留农药附着在蔬菜水果的表面。
关键词 近红外傅立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 水果 农药测试 残留量
下载PDF
蒲桃中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对其营养与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齐 朱伟伟 +1 位作者 苏丹 杨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04-207,共4页
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对蒲桃中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蒲桃中水解氨基酸的分析,发现蒲桃中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33.49%,表明蒲桃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对影响... 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对蒲桃中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蒲桃中水解氨基酸的分析,发现蒲桃中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33.49%,表明蒲桃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对影响感官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类,研究各类味觉氨基酸对蒲桃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不足,影响蒲桃的营养价值,而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对果实的整体鲜味有较高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桃 氨基酸 营养价值 风味
下载PDF
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吴满昌 孙可伟 +2 位作者 李如燕 孙艳 张海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3-685,共3页
在TS的质量分数为15.5%的半干式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以及温度从55℃突降到20℃时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结... 在TS的质量分数为15.5%的半干式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以及温度从55℃突降到20℃时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较佳温度为55℃,消化时间短,产气率高,启动时间较快,沼气中的甲烷的平均体积分数为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城市生活垃圾 厌氧消化
下载PDF
激光原位合成TiN/Ti_3Al基复合涂层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晓伟 刘洪喜 +1 位作者 蒋业华 王传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6-1093,共8页
利用Ti与AlN之间的高温化学反应,在TC4钛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合成了TiN/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借助XRD和SEM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TiN和Ti3Al组成.当Ti与AlN摩尔比为4:2时,涂层中TiN含量随激光功率密... 利用Ti与AlN之间的高温化学反应,在TC4钛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合成了TiN/T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借助XRD和SEM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TiN和Ti3Al组成.当Ti与AlN摩尔比为4:2时,涂层中TiN含量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减小;Ti与AIN摩尔比为4:1时,TiN含量随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TiN增强相点阵常数的精确计算显示,涂层中TiN相出现晶格畸变现象,结合EDS分析表明,TiN固溶的Al含量随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减小.SEM分析表明,TiN增强体的生长形态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由棒状逐渐向颗粒状转变.当Ti与AlN的摩尔比为4:1,激光功率密度为15.28 kW·s·cm^(-2)时,涂层表面的宏观形貌较好,微观组织无气孔和裂纹,试样截面显微硬度自基体至涂层表面变化平缓,涂层平均显微硬度达到844 HV_(0.2),约为基体合金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N/Ti3Al基复合涂层 显微组织 原位合成
原文传递
Fe-Mn-Al-C系奥氏体基低密度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凤权 孙挺 +2 位作者 王毛球 周晓龙 时捷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102,共14页
轻量化且高强韧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不同类型的轻质钢中,Fe-Mn-Al-C系奥氏体基低密度钢因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良好的塑韧性备受研究者们青睐。从成分体系与力学性能、多种强韧化机制、不同变形机制及工艺调控等方面总结了... 轻量化且高强韧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不同类型的轻质钢中,Fe-Mn-Al-C系奥氏体基低密度钢因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良好的塑韧性备受研究者们青睐。从成分体系与力学性能、多种强韧化机制、不同变形机制及工艺调控等方面总结了Fe-Mn-Al-C系奥氏体基低密度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奥氏体基低密度钢中特有的B2相以及κ-碳化物、MC碳化物等析出相的析出行为对强韧性机制的影响。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Fe-Mn-Al-C系奥氏体基低密度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奥氏体基低密度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基 低密度钢 B2相 强韧化机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环氧树脂防腐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丹 伍方 +3 位作者 赵文杰 岑启宏 乌学东 薛群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2-861,共10页
海洋经济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发展海洋经济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其中在海洋环境中服役的船只、设备和平台都面临着苛刻腐蚀环境的严峻考验。在材料表面涂装有机涂层是当前最经济、高效的方法。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如... 海洋经济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发展海洋经济仍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其中在海洋环境中服役的船只、设备和平台都面临着苛刻腐蚀环境的严峻考验。在材料表面涂装有机涂层是当前最经济、高效的方法。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如:优越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粘接性、绝缘性和防腐性,是防腐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树脂。然而,纯环氧树脂存在一些缺点,难以适应某些应用领域的重防腐要求,因此提高环氧树脂的防腐性能势在必行。系统地总结了利用化学分子改性和纳米无机填料改性来提高环氧树脂防腐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环氧树脂防腐性能改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防腐性能 化学分子改性 纳米无机填料改性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结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剑波 吴勇生 +1 位作者 孙可伟 郭远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9-244,共6页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基于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以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道路材料两种水泥基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两大消纳途径。本文以C30天然混凝土的配合...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基于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以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道路材料两种水泥基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两大消纳途径。本文以C30天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为基准,研究了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减水剂掺量、膨胀剂掺量、粉煤灰掺量等配合比主要参数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孔隙率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得出了结论,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建筑垃圾资源化、规模化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英杰 宁培超 +3 位作者 杨轩 董鹏 林艳 孟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28-2840,共13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数量庞大的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蕴含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元素,潜在资源量巨大,回收经济价值高,系统地开展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数量庞大的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蕴含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元素,潜在资源量巨大,回收经济价值高,系统地开展废旧三元锂电池材料的回收及再生技术,将有助于防治废旧电池污染、缓解镍钴锂资源短缺压力,促进我国锂电池产业的良性发展。本文介绍了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中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回收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的预处理、酸浸、碱浸出与材料再生、石墨和铜箔回收、电解液回收,着重介绍现阶段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简要比较了各种工艺路线的优缺点,探讨了当前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并提出绿色环保、短流程、低成本、自动化的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回收 选择性 再生
下载PDF
机械力粉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余小小 李如燕 +2 位作者 董祥 李根 张松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8-692,共5页
为提高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对再生微粉进行机械力粉磨处理。研究了超微气流粉碎和振动球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和压力试验机对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物相构型、微观形貌和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按国标... 为提高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对再生微粉进行机械力粉磨处理。研究了超微气流粉碎和振动球磨对再生微粉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和压力试验机对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物相构型、微观形貌和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按国标对再生微粉活性指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气流粉碎机粉磨的再生微粉的粒径分布范围窄、粒形规整、填充效果好、活性高;利用气流粉碎机对再生微粉进行处理,提高了再生微粉的利用率和利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超微气流粉碎机 振动球磨机 强度活性指数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高Ti微合金直接淬火高强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可 雍岐龙 +3 位作者 孙新军 李昭东 赵培林 陈守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13-920,共8页
利用TEM,SEM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Ti微合金直接淬火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点,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升高,而屈服强度缓慢升高.回火温度为600℃时,实验钢具有... 利用TEM,SEM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高Ti微合金直接淬火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抗拉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点,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升高,而屈服强度缓慢升高.回火温度为600℃时,实验钢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043 MPa,屈服强度为1020 MPa,延伸率为16%,-40℃冲击功为67.7 J.其主要原因是600℃时,纳米级的析出相数量最多,体积分数最大,分布最均匀.600℃回火时,实验钢的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强度增量分别约为149.82和171.7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Ti微合金钢 回火温度 冲击功 塑性 析出相
原文传递
几种农药的显微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 被引量:27
13
作者 肖怡琳 张鹏翔 钱晓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81,共3页
首次用显微拉曼光谱仪测试了几种用于粮食、蔬菜、水果的农药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从一些市售农药上记录到了分子振动特征峰 ,从而可以区分这些农药。此外一些市售农药的荧光光谱也很不同。据此 ,可利用拉曼光谱仪根据拉曼谱和荧光光... 首次用显微拉曼光谱仪测试了几种用于粮食、蔬菜、水果的农药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从一些市售农药上记录到了分子振动特征峰 ,从而可以区分这些农药。此外一些市售农药的荧光光谱也很不同。据此 ,可利用拉曼光谱仪根据拉曼谱和荧光光谱的不同 ,实时实地和快速地识别这些农药及其在粮食、蔬菜、水果表面上的可能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快速测量 显微拉曼光谱 荧光光谱 现场测量
下载PDF
含铅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沈黎 孙勇 熊大民 《南方金属》 CAS 2010年第1期9-12,16,共5页
通过比较法阐述了含铅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和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对新型复合法治理含铅废水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进展
下载PDF
Cr8Mo2SiV钢二次硬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迟宏宵 马党参 +2 位作者 王昌 陈再枝 雍岐龙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1-1185,共5页
采用硬度计SEM,EDS,TEM和XRD研究了经深冷处理和未经深冷处理Cr8Mo2SiV钢的回火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碳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Cr8Mo2SiV钢经1030℃淬火后,二次硬化峰值硬度出现在回火温度为520℃.深冷处理能够显著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 采用硬度计SEM,EDS,TEM和XRD研究了经深冷处理和未经深冷处理Cr8Mo2SiV钢的回火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碳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Cr8Mo2SiV钢经1030℃淬火后,二次硬化峰值硬度出现在回火温度为520℃.深冷处理能够显著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而提高二次硬化峰温度之前的回火硬度,并使二次硬化峰向低温区移动20℃.在520℃回火处理,Cr8Mo2SiV钢的回火硬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线性降低.Cr8Mo2SiV钢的二次硬化是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和Mo_2C的析出前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残余奥氏体的作用更大.Mo_2C的析出前期合金元素Mo和C形成[Mo-C]偏聚团的G.P.区,随回火时间延长,Mo_2C析出并长大,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二次硬化 残余奥氏体 碳化物
原文传递
卷取温度对Ti-V-Mo复合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可 雍岐龙 +2 位作者 孙新军 李昭东 赵培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9-537,共9页
利用OM,EBSD,TEM,XRD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对不同卷取温度下Ti-V-Mo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的强化增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分别讨论了卷取温度对屈服强度和MC相粒子对均匀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600℃卷取时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利用OM,EBSD,TEM,XRD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对不同卷取温度下Ti-V-Mo复合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的强化增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分别讨论了卷取温度对屈服强度和MC相粒子对均匀塑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600℃卷取时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1134 MPa,屈服强度为1080 MPa,延伸率为13.2%,均匀延伸率为6.8%,其析出强化增量sp在444~487 MPa范围内,甚至更高,主要是由质量分数高达72.6%的10 nm以下的(Ti,V,Mo)C粒子提供的.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是主要的强化方式,sp的改变是导致不同卷取温度下屈服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卷取温度由500℃升高至60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不断增加,均匀延伸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呈线性缓慢增加.其主要原因是sp对屈服强度的贡献量不断提高,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改善了均匀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温度 析出强化 屈服强度 均匀塑形 Ti-V-Mo
原文传递
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进利 吴勇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年第10期22-25,共4页
有色企业会产生大量废渣,这些废渣将成为重要的二次资源。介绍了有色冶金废渣的分类、产生现状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还概括了有色冶金废渣综合利用,并分析了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有色冶金废渣 综合利用 趋势
下载PDF
电子浆料用有机载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飞进 朱晓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5,共5页
介绍了电子浆料的分类、组成及电子浆料用有机载体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电子浆料用有机载体对浆料流平性、挥发特性、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电子浆料用有机载体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电子浆料 有机载体 挥发特性
下载PDF
H13型热作模具钢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绍宏 何文超 +2 位作者 张旭 李东辉 肖茂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2,40,共11页
在工业中,模具的变形、磨损和疲劳失效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线安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模具失效的原因,改善模具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介绍国内外H13型热作模具钢的表面改性技术及研究现状,总结了激光加热处理、热... 在工业中,模具的变形、磨损和疲劳失效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线安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模具失效的原因,改善模具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介绍国内外H13型热作模具钢的表面改性技术及研究现状,总结了激光加热处理、热喷涂处理、化学热处理3类表面改性技术的特点及在改善热作模具钢表面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该热作模具钢表面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处理技术应用于该热作模具钢表面改性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热作模具钢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表面改性 激光加热处理 热喷涂处理 化学热处理
原文传递
Q890高强钢焊接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敏感性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元杰 彭云 +3 位作者 马成勇 彭杏娜 田志凌 陆建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56,115-116,共4页
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以及公式计算,分析了Q890钢的焊接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敏感性.结果表明,稻垣道夫建立的经验公式比D.Vwer建立的理论经验公式更适用于计算厚板的焊接冷却时间t8/5.Q890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 通过焊接热模拟试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以及公式计算,分析了Q890钢的焊接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敏感性.结果表明,稻垣道夫建立的经验公式比D.Vwer建立的理论经验公式更适用于计算厚板的焊接冷却时间t8/5.Q890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粗晶区具有较强的淬硬倾向,调整焊前预热温度以及焊接热输入,对Q890钢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无明显改善,但焊前预热能有效增大冷却时间t100,降低试验钢的焊接冷裂倾向.通过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冷却时间t8/5与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硬度的关系式,经过验证该关系式能够对Q890钢最高硬度进行合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890 高强钢 淬硬倾向 冷裂纹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