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熔渣干式显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徐永通 丁毅 +3 位作者 蔡漳平 刘青 黄晔 叶树峰 《中国冶金》 CAS 2007年第9期1-8,共8页
高炉熔渣含有大量的热,将其回收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淬工艺对熔渣显热基本没有回收,干式显热回收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分析了熔渣显热回收的基本问题和技术难点;列举了已研究的各种干式显热回... 高炉熔渣含有大量的热,将其回收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传统的水淬工艺对熔渣显热基本没有回收,干式显热回收技术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分析了熔渣显热回收的基本问题和技术难点;列举了已研究的各种干式显热回收典型工艺;介绍了旋转杯熔渣粒化技术、水蒸汽-甲烷重整渣热回收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回收工艺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熔渣显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熔渣 干式粒化 热回收 旋转杯粒化 甲烷-水蒸汽重整
下载PDF
钢渣处理方法探讨与展望 被引量:28
2
作者 冷光荣 朱美善 《江西冶金》 2005年第4期44-46,F0003,共4页
介绍了钢渣的形成和性质,探讨了钢渣处理方法,对钢渣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钢渣 处理方法 展望
下载PDF
谈中国钢铁连铸的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长寿 夏祥生 《江西冶金》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介绍中国钢铁连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并就今后发展阐明了看法。
关键词 连铸 历史 现状 发展 钢铁
下载PDF
螺杆膨胀动力机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曹武 刘凯 《煤气与热力》 2005年第8期69-71,共3页
阐述了螺杆膨胀动力机的研发、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分析了螺杆膨胀动力机优缺点,探讨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螺杆膨胀动力机 发电
下载PDF
薄规格带钢轧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建华 彭军明 唐彬桂 《轧钢》 2014年第3期57-60,共4页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热轧厂根据热轧薄规格带钢生产的难点,分析了影响轧制稳定性的因素,通过采用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及控制参数、完善轧辊设备管理等办法,有效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
关键词 热轧带钢 薄规格 稳定性 轧制工艺
下载PDF
钢渣综合利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冷光荣 程柏生 《江西冶金》 2003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钢渣利用政策及综合开发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钢渣综合利用产品,提出了新钢公司钢渣综合利用设想。
关键词 新钢公司 产品 政策 国内外 中国 综合利用 设想 钢渣 综合开发利用
下载PDF
微合金钢红送裂纹形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夏文勇 朱正海 干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32,共4页
在对析出相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铸坯热应力变化与组织演变分析讨论了微合金钢红送裂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铸坯输送方式的不同以及装炉温度的变化对装炉时铸坯中析出相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输送方式以及不同装炉温度... 在对析出相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铸坯热应力变化与组织演变分析讨论了微合金钢红送裂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铸坯输送方式的不同以及装炉温度的变化对装炉时铸坯中析出相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输送方式以及不同装炉温度条件下再加热结束后的铸坯中析出相的存在状态较为相似;微合金钢红送裂纹是在析出相行为、组织演变和热应力变化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铸坯组织的演变,即两相区中奥氏体晶界先共析铁素体网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送裂纹 输送方式 温度 先共析铁素体网膜
原文传递
利用硅灰石制备超细白炭黑工艺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志芳 冷光荣 +2 位作者 吴太白 傅伟东 王国文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4年第6期25-26,29,共3页
文章介绍了使用盐酸和某种强酸为复合酸,PEG等为复合分散剂,以硅灰石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白炭黑的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和孔隙率测定仪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产品粒子为球状,产品粒... 文章介绍了使用盐酸和某种强酸为复合酸,PEG等为复合分散剂,以硅灰石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白炭黑的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和孔隙率测定仪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产品粒子为球状,产品粒径小于100nm,SiO2含量大于99%,孔隙孔径为18nm。该方法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硅粉体有明显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复合酸 复合分散剂 白炭黑 PEG
下载PDF
高炉瓦斯灰提铁提碳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柏辉 王二军 杨剧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浮选—重选联合选矿技术对新余钢铁公司高炉瓦斯灰中的铁、碳进行回收,工艺简单、技术可靠、过程稳定,可获得全铁含量61.13%、回收率56.12%的铁精矿和碳含量80.09%、回收率88.04%的碳精矿,所获铁精矿、碳精矿可用作烧结原料,尾矿可... 采用浮选—重选联合选矿技术对新余钢铁公司高炉瓦斯灰中的铁、碳进行回收,工艺简单、技术可靠、过程稳定,可获得全铁含量61.13%、回收率56.12%的铁精矿和碳含量80.09%、回收率88.04%的碳精矿,所获铁精矿、碳精矿可用作烧结原料,尾矿可作为渣砖的原料。该工艺投资省,见效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瓦斯灰 浮选 重选 铁精矿 碳精矿
下载PDF
铁水连续脱硫技术评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树峰 张铭 +4 位作者 黄晔 金山同 陈文峰 丁毅 汪春雷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分析了铁水炉外脱硫的必要性,阐述了连续脱硫法的优点,简单介绍了业已出现的连续脱硫方法,指出了铁水连续脱硫法的难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铁水脱硫 脱硫技术 连续脱硫 炉外脱硫
原文传递
钢铁冶炼过程中砷的走向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梁桂生 徐柏辉 董光德 《江西冶金》 2001年第2期6-9,14,共5页
针对进厂铁矿和废钢中的砷含量状况 ,通过对烧结、炼铁、炼钢过程中的砷行为研究 ,提出了钢铁产品中砷含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 钢铁冶炼 控制 烧结 炼铁 炼钢
下载PDF
热送热装过程大板坯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正海 仇圣桃 +1 位作者 廖鹏 夏文勇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7,共5页
对热送热装过程中典型的大板坯温度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辊道输送过程热送温度对铸坯冷却速率影响较小;保温坑内堆垛的铸坯温度分布较均匀,冷却速率较慢,在8.3~9.0K/h之间;堆垛空冷铸坯的主要冷却速... 对热送热装过程中典型的大板坯温度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辊道输送过程热送温度对铸坯冷却速率影响较小;保温坑内堆垛的铸坯温度分布较均匀,冷却速率较慢,在8.3~9.0K/h之间;堆垛空冷铸坯的主要冷却速率为11.3~18.6K/h;在加热过程热装温度不同可使铸坯内外形成不同的热履历。对不同热送热装工艺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为优化界面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热轧区段 界面 热送热装 温度
原文传递
LF-VD高效脱硫工艺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鑫 王新华 +2 位作者 黄福祥 杨光维 赵和明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5,共4页
为了研究LF-VD精炼工艺的脱硫效果,进行了9炉工业试验。通过对BOF-LF-VD和KR-BOF-LF-VD工艺冶炼中厚板钢中硫含量和炉渣成分的分析,研究了炉渣成分和工艺参数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精炼渣系,通过LF-VD精炼能把钢中硫质量分... 为了研究LF-VD精炼工艺的脱硫效果,进行了9炉工业试验。通过对BOF-LF-VD和KR-BOF-LF-VD工艺冶炼中厚板钢中硫含量和炉渣成分的分析,研究了炉渣成分和工艺参数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精炼渣系,通过LF-VD精炼能把钢中硫质量分数从转炉终点200×10-6左右脱至20×10-6以下;炉渣成分w((MgO))=4%-7%、w((SiO2))=7%-11%、w((CaO))/[w((Al2O3))+w((SiO2))]=1.62时,实现最高硫分配比接近500;VD精炼比LF精炼钢液搅拌强烈,能进一步脱硫。研究结果对优化中厚板炉外精炼脱硫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脱硫 硫分配比 炉渣 动力学
原文传递
建筑节能设计及外墙外保温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涛 吴华新 章永 《工程建设》 2006年第4期51-54,共4页
随着对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的节能技术也在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手段。本文介绍了建筑热工方面建筑节能的设计和建筑节能中外墙外保温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建筑热工 外墙外保温 设计
下载PDF
活性石灰在冶金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世汉 《耐火与石灰》 2007年第5期1-2,共2页
介绍了活性石灰在炼钢、铁水预处理、精炼、烧结等冶金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活性石灰 冶金 应用
下载PDF
Q390GJD/Z35高建钢板的研制开发 被引量:11
16
作者 龚红根 《宽厚板》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介绍了采用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炉精炼→板坯连铸→TMCP生产Q390GJD/Z35高建钢板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化学成分合理设计及制定适合本厂的冶炼、连铸、轧制工艺,采用微合金化和TMCP相结合技术,成功开发了Q390GJD/Z35高建板,产品质量满足GB... 介绍了采用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炉精炼→板坯连铸→TMCP生产Q390GJD/Z35高建钢板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化学成分合理设计及制定适合本厂的冶炼、连铸、轧制工艺,采用微合金化和TMCP相结合技术,成功开发了Q390GJD/Z35高建板,产品质量满足GB/T19879-2005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用钢 研制工艺 实物性能
下载PDF
反应器中出流口的大小和形状对漩涡临界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树峰 谢裕生 +3 位作者 黄晔 金山同 黄泽明 丁毅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5-57,共3页
通过水模型实验考察了出流口的大小与形状对游涡临界高度的影响,得出:在出流口面积与出流流量相等的情况下,漩涡的临界高度随出流口的直径(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采用缝隙式出流口时产生漩涡的临界高度比采用同面积的圆形出流口... 通过水模型实验考察了出流口的大小与形状对游涡临界高度的影响,得出:在出流口面积与出流流量相等的情况下,漩涡的临界高度随出流口的直径(当量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采用缝隙式出流口时产生漩涡的临界高度比采用同面积的圆形出流口时的低得多。这可供进行其它反应器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漩涡 临界高度 反应器 出流口
原文传递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泽明 汤卫平 《江西冶金》 2005年第1期43-45,共3页
简述了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指出实现项目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是选择组织结构形式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组织结构 业主 承包商
下载PDF
利用硅灰石为原料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粉体 被引量:7
19
作者 冷光荣 徐柏辉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使用两种强酸为复合酸、PEG等为复合分散剂,以硅灰石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粉体;通过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和孔隙率测定仪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产品颗粒为球状,平均粒径为25 nm,S iO2含量大于... 使用两种强酸为复合酸、PEG等为复合分散剂,以硅灰石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粉体;通过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和孔隙率测定仪等手段检测了产品的性能,产品颗粒为球状,平均粒径为25 nm,S iO2含量大于99%,主峰孔径为18 nm。该方法工业化生产二氧化硅粉体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酸 复合分散剂 溶胶-凝胶法 纳米粉体 二氧化硅 硅灰石
下载PDF
用盐酸酸洗废液生产聚合氯化铝铁 被引量:8
20
作者 欧阳敏 王长青 《江西冶金》 2003年第4期29-31,共3页
 一次性处理酸洗废液,并用其生产复合型水质处理凝聚剂聚合氯化铝铁,不产生二次污染。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盐酸酸洗废液 水质处理 凝聚剂 二次污染 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