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3
篇文章
<
1
2
…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中心与边缘的大学
被引量:
79
1
作者
P.G.阿尔特巴赫
蒋凯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7,共7页
本文讨论了工业化国家大学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 ,第三世界大学在各自国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国家大学而言 ,第三世界大学处于边缘地位 ,在语言、学术基础设施、科研实力、知识交流途径等方面存在着种...
本文讨论了工业化国家大学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 ,第三世界大学在各自国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国家大学而言 ,第三世界大学处于边缘地位 ,在语言、学术基础设施、科研实力、知识交流途径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利。当然 ,大学的中心与边缘地位具有相对性 ,在不同国家之间乃至在一国内部 ,也存在中心大学与边缘大学的区分。作者还对改进第三世界高等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大学
边缘大学
高等教育
第三世界大学
工业化国家大学
原文传递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
被引量:
68
2
作者
丁朝蓬
梁国立
Tom L.Sharpe
《教育科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10-14,共5页
概述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包括对课堂教学本质和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指标、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局限于理论构建,缺少课堂实证研究;缺乏对课堂教学客观、准确、精细的描述;局限于评价标准...
概述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包括对课堂教学本质和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指标、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局限于理论构建,缺少课堂实证研究;缺乏对课堂教学客观、准确、精细的描述;局限于评价标准与指标法,缺乏有效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出今后研究的设想,包括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对课堂教学的多角度、多类型的描述,同时建立教学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行为分类系统,综合使用定量方法和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
原文传递
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
被引量:
40
3
作者
张廷凯
《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学校和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做观念上的更新,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视野广阔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为价值取向,扩大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学校要关注校本...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学校和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做观念上的更新,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视野广阔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为价值取向,扩大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学校要关注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校本开发
原文传递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
56
4
作者
陈云龙
吴艳玲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5-38,共4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意见》
德育
根本遵循
智育
培养全过程
相融合
特征与价值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50
5
作者
田慧生
张广斌
蒋亚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最有效的路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是当前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最有效的路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是当前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化的研究逻辑。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位偏离和内容选择标准研究不足等相关基础性学理问题,通过以“一主两副”的内容选择维度和“类别呈现”的内容衔接维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多维分析图谱。基于多维分析图谱,综合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搭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视化分析平台,有助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系统地融入现代课程教材体系的实践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建设中的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教材
分析图谱
原文传递
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被引量:
29
6
作者
吕达
刘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70,共6页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式,来逼近教育实践,超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自我反思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元视角下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38
7
作者
李锋
兰希馨
+1 位作者
李正福
李素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5,119,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着“学科内容拼盘化”“学习过程娱乐化”以及“主题活动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着“学科内容拼盘化”“学习过程娱乐化”以及“主题活动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主题式、大概念、体验性和综合化的特征,以单元方式从主题说明、目标界定、过程设计、作品评价和活动资源等方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技
跨学科主题学习
单元设计
实践案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被引量:
26
8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生活体验
叙事研究
研究对象
实证主义
教育实践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
24
9
作者
张天宝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对话
“我一你”关系
“共享”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
23
10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蒋凯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5期58-64,共7页
大学具有共同的文化和现实背景,世界各地的大学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高等教育系统又存在差别.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扩充高等教育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本文还提...
大学具有共同的文化和现实背景,世界各地的大学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高等教育系统又存在差别.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扩充高等教育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本文还提出了大学在千年之交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责任和技术带来的冲击,等等,并逐一进行了有关分析.作者认为,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模式
自主权
社会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
被引量:
31
11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在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影响下,传统课堂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遗忘了人的生命价值,重理性认知、轻生活体验,重知识获取、轻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重理智训练、轻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追求客...
在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影响下,传统课堂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遗忘了人的生命价值,重理性认知、轻生活体验,重知识获取、轻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重理智训练、轻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追求客观知识、培养理性能力作为主要任务,远离了人的生活体验;再次,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在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知识对人的专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人对人的压制",在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孤岛上的鲁滨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课堂教学
科学世界观
生活世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23
12
作者
耿培新
李志刚
《体育教学》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探索,在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平衡的情况下更具现实意义。本期在“焦点问题讨论”栏目中刊发了教...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探索,在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平衡的情况下更具现实意义。本期在“焦点问题讨论”栏目中刊发了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耿培新研究员等撰写的文章《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章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翔实的资源为依据,从“课程资源的涵义和分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骤”、“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中学
体育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被引量:
23
13
作者
蒋凯
陈学飞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7,62,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认为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管理体制变革等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认为 ,美国经验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作为...
本文研究了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认为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管理体制变革等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认为 ,美国经验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作为外因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
美国
教学改革
中国
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体制
原文传递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
11
14
作者
丁朝蓬
《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12期17-19,共3页
新课程评价改革将在如下方面进行:强调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强调区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改革将在如下方面进行:强调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强调区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探讨新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评价改革
原文传递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
24
15
作者
徐永琴
何成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2期45-51,共7页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通过对精选的高考试题的分析,对史料实证素养及水平1、2、3、4的内涵做深入解读:史料的类型区分、获取途径和信息提取解读;史料"价值"的判断与合理...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通过对精选的高考试题的分析,对史料实证素养及水平1、2、3、4的内涵做深入解读:史料的类型区分、获取途径和信息提取解读;史料"价值"的判断与合理运用解读;史料整理、辨析,不同类型史料间的互证解读;史料来源、观点的比较、分析,以及史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与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素养
水平1-4
高考试题
教学建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24
16
作者
徐晔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1年第7期18-24,共7页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明确提出培养"完整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构建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并立足我国传统实践哲学的框架,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职业教育
智能生态系统
教育系统
信息技术
智能教育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被引量:
21
17
作者
王攀峰
赵云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9,共4页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的意蕴、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文化的整合、在创造中提升课堂文化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课堂文化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张天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3,共7页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它具有多极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异质性、教育客体中介性、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等特征。与一般的交往实践相比,教育交往实践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定性:教育交往实践主要是一...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它具有多极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异质性、教育客体中介性、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等特征。与一般的交往实践相比,教育交往实践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定性:教育交往实践主要是一种精神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生成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反思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实践
教育交往实践
教育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逻辑与生态构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
21
19
作者
张志勇
张广斌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义务教育课程蓝图绘就并进入实施层面。义务教育新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使命。新课程的内外部政策环境及其在具体社会发展情境下的产生和运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义务教育课程蓝图绘就并进入实施层面。义务教育新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使命。新课程的内外部政策环境及其在具体社会发展情境下的产生和运行,构成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生态。认识解读新课程,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整体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以及新课程实施的文化生态。文章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政策生态要素分析解读,在揭示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使命与系统内生规律基础上,提出以课程实施新生态构建作为义务教育新课程落地实施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全面系统深入认识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提供新视野和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新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方案
政策逻辑
课程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探究
被引量:
20
20
作者
徐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127-134,共8页
随着技术升级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发生巨变,推动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职业教育进入由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发展的全新阶段。以结构功能理论为依托,在探究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内外结构基础上,以培养完整职业人...
随着技术升级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发生巨变,推动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职业教育进入由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发展的全新阶段。以结构功能理论为依托,在探究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内外结构基础上,以培养完整职业人为价值追求,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于面向人人,功能过程为产教融合,功能结果为民生功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与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教育
生态系统
内部结构
外部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中心与边缘的大学
被引量:
79
1
作者
P.G.阿尔特巴赫
蒋凯
机构
美国波士顿学院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7,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工业化国家大学与第三世界大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 ,第三世界大学在各自国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相对于工业化国家大学而言 ,第三世界大学处于边缘地位 ,在语言、学术基础设施、科研实力、知识交流途径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不利。当然 ,大学的中心与边缘地位具有相对性 ,在不同国家之间乃至在一国内部 ,也存在中心大学与边缘大学的区分。作者还对改进第三世界高等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中心大学
边缘大学
高等教育
第三世界大学
工业化国家大学
Keywords
center\|periphery
neocolonialism
higher education
the Third World Universities
分类号
G649.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
被引量:
68
2
作者
丁朝蓬
梁国立
Tom L.Sharpe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
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10-14,共5页
文摘
概述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包括对课堂教学本质和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指标、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包括局限于理论构建,缺少课堂实证研究;缺乏对课堂教学客观、准确、精细的描述;局限于评价标准与指标法,缺乏有效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出今后研究的设想,包括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对课堂教学的多角度、多类型的描述,同时建立教学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行为分类系统,综合使用定量方法和质的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
被引量:
40
3
作者
张廷凯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5期37-39,共3页
文摘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学校和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做观念上的更新,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视野广阔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提升为价值取向,扩大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学校要关注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程资源
校本开发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被引量:
56
4
作者
陈云龙
吴艳玲
机构
教育部
基础
教育
课程
教材
发展中心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5-38,共4页
文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意见》
德育
根本遵循
智育
培养全过程
相融合
特征与价值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50
5
作者
田慧生
张广斌
蒋亚龄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批准号:VFA180003)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最有效的路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向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是当前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化的研究逻辑。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定位偏离和内容选择标准研究不足等相关基础性学理问题,通过以“一主两副”的内容选择维度和“类别呈现”的内容衔接维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多维分析图谱。基于多维分析图谱,综合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搭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视化分析平台,有助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系统地融入现代课程教材体系的实践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教材建设中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程教材
分析图谱
Key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xtbook
analytical map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G423
原文传递
题名
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被引量:
29
6
作者
吕达
刘捷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70,共6页
文摘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式,来逼近教育实践,超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现实。
关键词
教师
自我反思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Keywords
teacher
self-reflectiont education reform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元视角下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
38
7
作者
李锋
兰希馨
李正福
李素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
信息技术学系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5,11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技术教材新形态及创新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CA210081)研究成果。
文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着“学科内容拼盘化”“学习过程娱乐化”以及“主题活动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主题式、大概念、体验性和综合化的特征,以单元方式从主题说明、目标界定、过程设计、作品评价和活动资源等方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关键词
信息科技
跨学科主题学习
单元设计
实践案例
Key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learning
unit design
practical cases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被引量:
26
8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
学院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文摘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本文认为,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以个体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价值负载活动;在教育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教育研究应该注重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生活体验
叙事研究
研究对象
实证主义
教育实践研究
Keywords
life exper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narrative inquiry
individual practical knowledge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
24
9
作者
张天宝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文摘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我—你”关系,是一种“共享”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
关键词
教育对话
“我一你”关系
“共享”关系
Keywords
educational dialogue
“I-Thou” relationship
“shared” relationship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
23
10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蒋凯
机构
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
教育
中心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5期58-64,共7页
文摘
大学具有共同的文化和现实背景,世界各地的大学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高等教育系统又存在差别.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扩充高等教育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本文还提出了大学在千年之交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责任和技术带来的冲击,等等,并逐一进行了有关分析.作者认为,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
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模式
自主权
社会责任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
被引量:
31
11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基金
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青年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案例教学的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近代科学世界观的影响下,传统课堂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遗忘了人的生命价值,重理性认知、轻生活体验,重知识获取、轻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重理智训练、轻完满精神世界的建构;其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追求客观知识、培养理性能力作为主要任务,远离了人的生活体验;再次,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在人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知识对人的专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人对人的压制",在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孤岛上的鲁滨逊"。
关键词
传统课堂教学
科学世界观
生活世界
Keywords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life world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23
12
作者
耿培新
李志刚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体育教学》
2005年第3期4-6,共3页
文摘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探索,在当前体育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和不平衡的情况下更具现实意义。本期在“焦点问题讨论”栏目中刊发了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耿培新研究员等撰写的文章《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章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翔实的资源为依据,从“课程资源的涵义和分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骤”、“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中学
体育教学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被引量:
23
13
作者
蒋凯
陈学飞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北京大学
教育
学院
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7,62,共6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对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认为对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管理体制变革等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认为 ,美国经验是推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但只是作为外因起作用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
美国
教学改革
中国
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体制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exchange
America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G51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2.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
11
14
作者
丁朝蓬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2003年第12期17-19,共3页
文摘
新课程评价改革将在如下方面进行:强调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强调区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探讨新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
评价改革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
24
15
作者
徐永琴
何成刚
机构
江苏省昆山中学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2期45-5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BHA140087)
文摘
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通过对精选的高考试题的分析,对史料实证素养及水平1、2、3、4的内涵做深入解读:史料的类型区分、获取途径和信息提取解读;史料"价值"的判断与合理运用解读;史料整理、辨析,不同类型史料间的互证解读;史料来源、观点的比较、分析,以及史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史料实证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与落地。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素养
水平1-4
高考试题
教学建议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historical data demonstration
level 1 to 4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s
teaching advice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24
16
作者
徐晔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1年第7期18-24,共7页
文摘
人工智能引发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性、系统性变革。本研究"先破后立",按照"理论分析—目标确立—实践路径"的逻辑框架,借助"生态系统即结构"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工业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然样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信息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明确提出培养"完整职业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构建的起点和最终归宿,并立足我国传统实践哲学的框架,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职业教育
智能生态系统
教育系统
信息技术
智能教育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被引量:
21
17
作者
王攀峰
赵云来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9,共4页
文摘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努力建设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深化课堂文化的意蕴、在理解中实现课堂文化的整合、在创造中提升课堂文化的品质。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课堂文化
教师
学生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
被引量:
16
18
作者
张天宝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3,共7页
文摘
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它具有多极教育主体性、教育主体异质性、教育客体中介性、个体主体性与主体际性的统一等特征。与一般的交往实践相比,教育交往实践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定性:教育交往实践主要是一种精神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生成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一种反思性交往;教育交往实践是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统一。
关键词
交往实践
教育交往实践
教育活动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逻辑与生态构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
21
19
作者
张志勇
张广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教育
政策
研究
院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研究”(项目编号:AAA200006)研究成果。
文摘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义务教育课程蓝图绘就并进入实施层面。义务教育新课程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使命。新课程的内外部政策环境及其在具体社会发展情境下的产生和运行,构成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生态。认识解读新课程,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整体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以及新课程实施的文化生态。文章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政策生态要素分析解读,在揭示新课程改革的教育使命与系统内生规律基础上,提出以课程实施新生态构建作为义务教育新课程落地实施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全面系统深入认识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提供新视野和新思维。
关键词
义务教育新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方案
政策逻辑
课程生态
分类号
G5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探究
被引量:
20
20
作者
徐晔
机构
教育部
课程
教材
研究所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127-134,共8页
文摘
随着技术升级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发生巨变,推动职业教育结构性变革,职业教育进入由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发展的全新阶段。以结构功能理论为依托,在探究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内外结构基础上,以培养完整职业人为价值追求,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于面向人人,功能过程为产教融合,功能结果为民生功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与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教育
生态系统
内部结构
外部结构
功能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type Education
Ecosystem
Internal Structure
External Structure
Multiple Functions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中心与边缘的大学
P.G.阿尔特巴赫
蒋凯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79
原文传递
2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
丁朝蓬
梁国立
Tom L.Sharpe
《教育科学研究》
2006
68
原文传递
3
课程资源:观念重建与校本开发
张廷凯
《教育科学研究》
2003
40
原文传递
4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陈云龙
吴艳玲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0
56
原文传递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
田慧生
张广斌
蒋亚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50
原文传递
6
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吕达
刘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单元视角下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践
李锋
兰希馨
李正福
李素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
王攀峰
张天宝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
张天宝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菲利普·G·阿特巴赫
蒋凯
《现代大学教育》
2001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
王攀峰
张天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耿培新
李志刚
《体育教学》
2005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蒋凯
陈学飞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3
原文传递
14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
丁朝蓬
《教育科学研究》
2003
11
原文传递
15
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水平1-4解读与教学建议
徐永琴
何成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生态系统:内涵、结构与实践路径
徐晔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1
24
原文传递
17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王攀峰
赵云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教育交往实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规定性
张天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逻辑与生态构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张志勇
张广斌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探究
徐晔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