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5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21
1
作者 袁勇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94,共14页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目前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目前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特别适合构建可编程的货币系统、金融系统乃至宏观社会系统.本文通过解构区块链的核心要素,提出了区块链系统的基础架构模型,详细阐述了区块链及与之相关的比特币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应用现状,讨论了智能合约的理念、应用和意义,介绍了基于区块链的平行社会发展趋势,致力于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比特币 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 平行社会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 被引量:651
2
作者 张丽英 叶廷路 +2 位作者 辛耀中 韩丰 范高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9,共9页
大规模风电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针对目前我国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展开论述。指出我国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独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系统调频、调峰、风... 大规模风电的开发利用是我国在新时期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针对目前我国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展开论述。指出我国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独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系统调频、调峰、风电功率预测、低电压穿越等运行控制问题。在政策法规、并网导则和检测认证等方面与国外进行比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网 法规 政策 标准 措施
下载PDF
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622
3
作者 张东霞 苗新 +2 位作者 刘丽平 张焰 刘科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共11页
智能电网是大数据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该文阐述了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源及数据特征,大数据应用于智能电网的价值体现,大数据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综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大数据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总结了大数据的... 智能电网是大数据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该文阐述了智能电网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源及数据特征,大数据应用于智能电网的价值体现,大数据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综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大数据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总结了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论述了智能电网大数据重点应用领域及应用价值;提出智能电网大数据研究框架和技术发展路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电网 理论基础 技术体系 应用领域 技术路线图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及应用趋势 被引量:422
4
作者 李小丽 马剑雄 +2 位作者 李萍 陈琪 周伟民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在详细介绍3D打印技术具有数字制造、降维制造、堆积制造、直接制造和快速制造等优点的基础上,具体给出了光固化成形、材料喷射、粘结剂喷射、熔融沉积... 3D打印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投资界的关注。在详细介绍3D打印技术具有数字制造、降维制造、堆积制造、直接制造和快速制造等优点的基础上,具体给出了光固化成形、材料喷射、粘结剂喷射、熔融沉积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片层压和定向能量沉积这七类3D打印工艺。分别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全球商业化状况和应用领域,并进一步展望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趋势。最后指出,3D打印技术将深刻改变传统行业的产业模式,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智能制造 数字制造 个性化定制 现代服务业
下载PDF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发展70年: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思考 被引量:364
5
作者 齐庆新 李一哲 +4 位作者 赵善坤 张宁博 郑伟钰 李海涛 李宏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共40页
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 文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从理论、监测与预警装备、防治技术及法律法规与标准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兼顾国外主要采矿国家在冲击地压研究上开展的工作。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灾害危害程度显著增加,而国外冲击地压因煤矿开采的萎缩,只在个别一些国家偶尔发生冲击地压;对于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国外对此研究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20世纪50—90年代,而我国主要研究成果是近30年的事情,主要包括“三因素”机理、强度弱化减冲机理、应力控制理论、冲击启动理论和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微震与地音监测方面,并配合钻屑法,而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应力监测方法,并开发了相关技术装备,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煤矿冲击地压监测与预警;在冲击地压防治方面,以往重点关注在煤层和顶板冲击危险性的消除和解危上,而最近10年来,在巷道支护及煤岩体结构控制的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加强局部巷道支护的同时,从区域上控制煤岩体结构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开发了分级分类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采用水力压裂与深孔爆破等技术实现了对坚硬顶板岩层的有效控制;在冲击地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最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制订工作,包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在内的规程及相关标准已制订并实施,现已初步建成冲击地压标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矿井数量不断增加,研究冲击地压的人数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不断完善,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及仪器与装备从无到有,性能不断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方法不断完善,有效性不断提高,冲击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发生机理 监测 防治 标准 技术体系
下载PDF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研判 被引量:362
6
作者 李晖 刘栋 姚丹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245-6258,共14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需要加快转型,电力系统作为未来的能源枢纽,将起到关键作用。该文对我国电力系统"十三五"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及新发展理念等指导思想下未来以新...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需要加快转型,电力系统作为未来的能源枢纽,将起到关键作用。该文对我国电力系统"十三五"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及新发展理念等指导思想下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满足电力供应、保障安全稳定、提高效率效益、优化网架结构等方面发展的重点,归纳了未来电力系统清洁、安全、灵活、高效的4个内涵特征,从电力需求增长、电源结构调整、电网格局优化、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十四五"电力系统发展进行研判,提出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能源电力发展计算模型,对中长期能源电力演化路径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 电力系统 能源电力 新能源
下载PDF
通过特高压直流实现大型能源基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研究 被引量:346
7
作者 刘振亚 张启平 +2 位作者 董存 张琳 王智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13-2522,共10页
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技术最成熟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近10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迅猛,风电装机已跃居全球第一。目前,风电资源富集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消纳风电的空间趋于饱和,光... 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技术最成熟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近10年来,我国风电发展迅猛,风电装机已跃居全球第一。目前,风电资源富集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消纳风电的空间趋于饱和,光伏发电也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跨区外送。文章分析我国风电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位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大型能源基地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风、光、火电力大规模、高效率、安全外送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年度输电量和典型风、光发电曲线的配套电源装机容量优化计算方法和调度生产模拟方法及其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并结合新疆哈密至河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进行分析计算,优化配套的装机容量,提出重大电网安全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风、光、火电装机容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弃风、弃光容量,从而实现我国大型能源基地及其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和利用。对优化调整我国电源结构、加快治理大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特高压直流 打捆输电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344
8
作者 马为民 吴方劼 +1 位作者 杨一鸣 张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9-2439,共11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在欧美地区,已经建成了数十条不同技术路线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而在我国,该技术多年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大量兴建示范工程。为给我国柔...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在欧美地区,已经建成了数十条不同技术路线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而在我国,该技术多年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大量兴建示范工程。为给我国柔性直流技术的普及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总结了国内外柔性直流输电的典型工程及技术应用现状。梳理了柔性直流输电的原理、结构和技术特点,系统总结了该技术的演化发展和工程应用经验,分析了柔性直流特有的独立控制有功无功功率,无换相失败问题等优点,提出了受电压源型换流器元件制造水平及其拓扑结构的限制导致柔性直流输送容量小、成本高、故障承受能力较弱等问题。结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电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交直流联网 分布式电源 可再生能源 大城市电网 弱系统供电 孤岛供电
下载PDF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27
9
作者 王坤峰 苟超 +3 位作者 段艳杰 林懿伦 郑心湖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目前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学界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GAN的基本思想源自博弈论的二人零和博弈,由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构成,通过对抗学习的方式来训练.目的是估测数据样本的潜在分布并...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目前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学界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GAN的基本思想源自博弈论的二人零和博弈,由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构成,通过对抗学习的方式来训练.目的是估测数据样本的潜在分布并生成新的数据样本.在图像和视觉计算、语音和语言处理、信息安全、棋类比赛等领域,GAN正在被广泛研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概括了GAN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在总结了GAN的背景、理论与实现模型、应用领域、优缺点及发展趋势之后,本文还讨论了GAN与平行智能的关系,认为GAN可以深化平行系统的虚实互动、交互一体的理念,特别是计算实验的思想,为ACP(Artificial societies,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and parallel execution)理论提供了十分具体和丰富的算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对抗网络 生成式模型 零和博弈 对抗学习 平行智能 ACP方法
下载PDF
区块链安全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94
10
作者 韩璇 袁勇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25,共20页
区块链是比特币底层的核心技术,展示了在自组织模式下实现大规模协作的巨大潜力,为解决分布式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随着比特币的广泛流通和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的蓬勃发展,区块链应用也逐渐延伸至金融、物联网等领域,全... 区块链是比特币底层的核心技术,展示了在自组织模式下实现大规模协作的巨大潜力,为解决分布式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随着比特币的广泛流通和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的蓬勃发展,区块链应用也逐渐延伸至金融、物联网等领域,全球掀起了区块链的研究热潮.然而,区块链为无信任的网络环境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面临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严峻挑战.本文定义了区块链系统设计追求的安全目标,从机制漏洞、攻击手段和安全措施三方面对区块链各层级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区块链的平行安全概念框架,并总结未来区块链安全问题的研究重点.本文致力于为区块链研究提供有益的安全技术理论支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可证明安全 隐私保护 安全威胁 监管
下载PDF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 被引量:284
11
作者 董晓霞 龚向阳 +1 位作者 张若林 严潮斌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
对智慧图书馆进行定义,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研制的感知的智慧图书馆示范系统的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对系统实现的功能进行描述。旨在厘清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为未来开发和部署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提供一定的策略指导。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图书馆 智能手机 WIFI ZIGBEE
原文传递
区块链共识算法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7
12
作者 袁勇 倪晓春 +1 位作者 曾帅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11-2022,共12页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素,也是近年来分布式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性地梳理和讨论了区块链发展过程中的32种重要共识算法,介绍了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以及分布式共识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重要研究和结论,提出了区块链共识算法的一... 共识算法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素,也是近年来分布式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性地梳理和讨论了区块链发展过程中的32种重要共识算法,介绍了传统分布式一致性算法以及分布式共识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重要研究和结论,提出了区块链共识算法的一种基础模型和分类方法,并总结了现有共识算法的发展脉络和若干性能指标,以期为未来共识算法的创新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共识算法 分布式系统 拜占庭容错 P2P网络
下载PDF
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与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67
13
作者 迟永宁 梁伟 +6 位作者 张占奎 李琰 靳双龙 蔡旭 胡君慧 赵生校 田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758-3770,共13页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由于海上具有风资源丰富的特点,且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工程应用的需求迫切,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问题成为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文中对大...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由于海上具有风资源丰富的特点,且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工程应用的需求迫切,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问题成为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文中对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及并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海上风电传输技术,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集电系统设计技术,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海上风电集群有功/无功控制技术和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等,并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了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为海上风电并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功率传输 海上变电站 风电功率预测 集群控制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与政策研究 被引量:259
14
作者 张希良 黄晓丹 +4 位作者 张达 耿涌 田立新 范英 陈文颖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51,M0004,243,共19页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贡献度和所需的政策干预力度,对能源经济转型路径的关键特征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60年单位GDP能源消费相比当前下降75%以上;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优化,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大力推进电气化和电力系统深度脱碳,206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70%以上,非化石电力在电力供应中比重提升至90%以上,电力系统在2045~2050年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定价机制将在碳中和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激励。研究还表明,碳中和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30年和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和3万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转型路径 碳定价 CGE模型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在目标视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50
15
作者 张慧 王坤峰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89-1305,共17页
目标视觉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视频监控、自主驾驶、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带动着目标视觉检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在... 目标视觉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视频监控、自主驾驶、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带动着目标视觉检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在目标视觉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首先对目标视觉检测的基本流程进行总结,并介绍了目标视觉检测研究常用的公共数据集;然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发展迅猛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视觉检测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讨论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目标视觉检测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视觉检测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平行视觉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 被引量:248
16
作者 徐妲 钟绍春 马相春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翻转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创新的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前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教学理念对解决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时间不足、动手机会少的... "翻转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创新的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前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种教学理念对解决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时间不足、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化学实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设计了辅助其教学活动过程的支撑系统,最后结合具体案例来说明在该系统的支撑下化学实验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虚拟实验室 化学实验 教学模式 支撑系统
下载PDF
智能合约:架构及进展 被引量:243
17
作者 欧阳丽炜 王帅 +2 位作者 袁勇 倪晓春 王飞跃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5-457,共13页
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普及而备受关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可编程、不可篡改等特性,可灵活嵌入各种数据和资产,帮助实现安全高效的信... 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普及而备受关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可编程、不可篡改等特性,可灵活嵌入各种数据和资产,帮助实现安全高效的信息交换、价值转移和资产管理,最终有望深入变革传统商业模式和社会生产关系,为构建可编程资产、系统和社会奠定基础.本文致力于以区块链智能合约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概述,提出了智能合约的基础架构模型并以此为研究框架阐述了智能合约的运行机制与基础架构,总结了智能合约的研究挑战与进展,介绍了智能合约的技术优势与典型应用领域,讨论了智能合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合约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运行机制 基础架构 平行区块链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训练算法综述 被引量:97
18
作者 刘江华 程君实 陈佳品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介绍统计学习理论中最年轻的分支——支持向量机的训练算法 ,主要有三大类 :以 SVM-light为代表的分解算法、序贯分类方法和在线训练法 ,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并介绍了其它几种算法及多类分类算法 .最后指出了支持向量机具体实现的... 本文介绍统计学习理论中最年轻的分支——支持向量机的训练算法 ,主要有三大类 :以 SVM-light为代表的分解算法、序贯分类方法和在线训练法 ,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并介绍了其它几种算法及多类分类算法 .最后指出了支持向量机具体实现的方向及其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训练算法 统计学习理论 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3
19
作者 王建龙 陈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3-701,共29页
本文对生物吸附去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介绍了细菌、真菌、藻类这3类研究较多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它们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并简要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吸附剂.然后,讨论了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机理、... 本文对生物吸附去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介绍了细菌、真菌、藻类这3类研究较多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它们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并简要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吸附剂.然后,讨论了生物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机理、吸附剂的预处理和固定化、吸附等温式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等.最后,介绍了生物吸附法的应用情况.本文还展望了生物吸附法研究和应用的两个可能发展方向,一是利用包括生物吸附在内的多种工艺的综合技术,特别是利用活细胞来处理实际废水.二是开发出类似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商业化生物吸附剂,并努力开拓商业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重金属 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 废水处理 生物吸附剂
原文传递
图像去雾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15
20
作者 吴迪 朱青松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39,共19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交通以及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发展,图像去雾已成为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雾、霾之类的恶劣天气下采集的图像会由于大气散射的作用而被严重降质,使图像颜色偏灰白色,对比度降低,物体特征难以辨认... 随着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发展及其在军事、交通以及安全监控等领域的发展,图像去雾已成为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雾、霾之类的恶劣天气下采集的图像会由于大气散射的作用而被严重降质,使图像颜色偏灰白色,对比度降低,物体特征难以辨认,不仅使视觉效果变差,图像观赏性降低,还会影响图像后期的处理,更会影响各类依赖于光学成像仪器的系统工作,如卫星遥感系统、航拍系统、室外监控和目标识别系统等.因此,需要图像去雾技术来增强或修复,以改善视觉效果和方便后期处理.本文归纳总结了两大类图像去雾方法:基于图像增强和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其中的典型算法和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算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比较,最后总结了图像去雾技术目前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图像增强 大气散射模型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