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沈洪 朱磊 +16 位作者 胡乃中 孙宏普 王韶峰 孟宪梅 冯培民 张素云 任顺平 吴洁琼 胡阳黔 赵百岁 陈文习 张苏闽 王敏 田耀洲 肖建国 王琦 杨小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 目的评价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将18个临床中心的3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8例)、阳性对照组(118例)、联合用药组(119例),试验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口服,阳性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用药组予以虎地肠溶胶囊+美沙拉秦肠溶片口服,疗程6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2、4和6周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355例患者中,符合方案有效病例318例,试验组101例,阳性对照组104例,联合用药组113例。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1.09%(92/101),阳性对照组为84.62%(88/104),联合用药组为95.58%(108/113),联合用药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用药6周后,试验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改善脓血便方面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对于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的改善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能够对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和美沙拉嗪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随机对照 双盲双模拟 虎地肠溶胶囊
原文传递
中医“伏邪”理论论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莉敏 周显华 +5 位作者 郑政隆 冯阳 刘源 杜强 任燕怡 钟森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4期3663-3666,共4页
目的揭示中医"伏邪"理论论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60例脾虚湿蕴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中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健脾散邪方,治疗... 目的揭示中医"伏邪"理论论治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60例脾虚湿蕴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中西医组给予美沙拉嗪+健脾散邪方,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观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结肠镜评分、生活质量评分、Th1/Th2细胞因子、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主要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评分、生活质量(胃肠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及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积分均显著下降,改善程度均优于西医组,且治疗结束后8周复发率低于西医组(P <0. 05),中西医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12和IFN-α显著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升高,与西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符合"伏邪"理论,健脾散邪方可以有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这可能与调节Th1/Th2比例、调节细胞免疫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稳态 伏邪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散邪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8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玲 马悦 +3 位作者 杜强 毛刚 张帆 任燕怡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39例,疗程4 w。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有效率84.44%,对照组为71.79%(P<0.05);治疗组肠镜疗...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39例,疗程4 w。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有效率84.44%,对照组为71.79%(P<0.05);治疗组肠镜疗效有效率75.56%,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明显,开拓了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 肠痈 仙方活命饮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兰芳 张嬿 +2 位作者 康彧 周雪雷 孔令秋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6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的情况下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不同吻合途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 目的探讨在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的情况下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不同吻合途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治疗胆囊疾病的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的记录手术操作时长、吻合部位、手术成功率;观察患者术后状态,包括腹痛评分、发热以及有无并发症;经口胆囊镜术的手术操作时长、支架滞留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有无并发症,瘘道愈合时间、是否扩张及是否成熟等指标。结果经上腹部CT、MRI及内镜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术后48h内恢复正常。患者经口胆囊镜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行胆囊镜取石术15例,行胆囊镜胆囊息肉切除术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瘘道闭合延迟1例。瘘道愈合1个月复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收缩率大于50%,随访结石复发1例。行胃-胆囊吻合术者4例,行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者14例。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长大于胃-胆囊吻合术(P<0.05),平均腹痛评分小于胃-胆囊吻合术(P<0.05)。不同吻合部位术后一过性白细胞增高和术后一过性发热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及经口胆囊镜术在保留胆囊的情况下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同时处理胆总管结石,且十二指肠-胆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胃-胆囊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 上消化道-胆囊吻合术 经口胆囊镜术 胆囊疾病
下载PDF
运肠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佳 张瑞明 +5 位作者 黄宗文 王蕾 刘松山 刁军成 胡思源 林炳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23-1129,共7页
背景:尽管目前已有较多治疗便秘的中药,但尚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论证其功效。目的:观察运肠胶囊对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的疗效,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探索运肠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用药剂量。设计、场所、对象和... 背景:尽管目前已有较多治疗便秘的中药,但尚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论证其功效。目的:观察运肠胶囊对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的疗效,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并探索运肠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用药剂量。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病例240例,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80例、高剂量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低剂量组口服运肠胶囊2粒/次(0.35 g/粒)和运肠胶囊模拟剂1粒/次,3次/d;高剂量组口服运肠胶囊3粒/次(0.35 g/粒),3次/d;对照组口服便通胶囊3粒/次(0.35 g/粒),3次/d。疗程均为14 d。主要结局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纳入患者240例,脱落病例11例,剔除病例2例,最终进入意向性治疗分析234例。在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方面,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示低剂量组愈显率为86.25%(69/80),高剂量组为82.90%(63/76),对照组为70.52%(55/78);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population set,PPS)示低剂量组愈显率为85.71%(66/77)。高剂量组为83.56%(61/73),对照组为70.13%(54/7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FAS 示低剂量组的愈显率为78.75%(63/80),高剂量组为69.74%(53/76),对照组为67.95%(53/78);PPS 示低剂量组的愈显率为77.92%(60/77),高剂量组为69.87%(51/73),对照组为67.53%(52/77);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运肠胶囊适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高、低剂量的疗效相当。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试验药物所致的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便秘 气阴两虚 毒邪内蕴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脾胃学说与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光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脾胃学说 乙型肝炎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丹溪枳术丸加减治疗脾虚食积证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莉敏 冯阳 +2 位作者 刘源 任燕怡 钟森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3期3501-350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脾虚食积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OD、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符合标准的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患者给予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对照组2... 目的观察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脾虚食积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其对SOD、TGF-β1的影响。方法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符合标准的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患者给予加减丹溪枳术丸治疗,对照组23例口服东宝肝泰片,疗程均为12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GF-β1、SOD水平,彩色多普勒仪观察肝脏B超评分,法国Fibro Scan502型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仪检测受控衰减系数(CAPTM)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LT、AST、B超评分及CAPTM值均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超评分及CAPT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TGF-β1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 05),而血清SOD则均有所升高(P <0. 05),结论加减丹溪枳术丸可以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这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溪枳术丸 脾虚食积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内镜下微创诊治58例胃异位胰腺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莉敏 樊超强 +2 位作者 赵晶京 张传涛 杨仕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分析胃异位胰腺内镜下特点,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胃异位胰腺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 目的分析胃异位胰腺内镜下特点,评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胃异位胰腺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诊断明确的58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5例,平均39.6(14~75)岁,包括行EMR 20例和行ESD 38例,总结其内镜特点,比较EMR和ESD的治疗效果。结果部分患者以上腹部隐痛、腹胀为主诉;均单发黏膜下包块,表面完整,典型者可有中心脐样凹陷,占27.6%(16/58);超声内镜发现多来源第3层,回声不均匀,有时与固有肌层分界不清,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均一致,达100%(58/58)。行EMR20例,复发率20.0%(4/20),无并发症;行ESD 38例,无复发,2例术中出血和2例穿孔。ESD与EMR治疗胃异位胰腺相比,复发率低(P<0.01),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诊断率高,ESD治疗胃异位胰腺较EMR复发率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消化内镜 EMR ESD
下载PDF
自拟通络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何玲 任燕怡 +3 位作者 张帆 马悦 毛刚 杜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通络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络养胃汤为基础治疗本病3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32例。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汤剂通络养胃汤,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口服,疗程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有效率85.7%... 目的:观察通络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通络养胃汤为基础治疗本病3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32例。疗组口服自拟中药汤剂通络养胃汤,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口服,疗程6个月,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有效率85.7%,对照组为71.88%(P<0.05);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养胃汤为基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燥湿行气 活血通络 通络养胃汤
下载PDF
冯培民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浅析
10
作者 赵方 郑攀攀 +2 位作者 王秋雨 郑英伦 冯培民 《中医学》 2024年第10期2755-2759,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本病病程长,临床症状严重、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目前IBS-D发病机制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消化系统常见病,本病病程长,临床症状严重、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目前IBS-D发病机制不明,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药物内服为主,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多等缺陷。而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且不良反应少,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西医学治疗的不足。冯培民教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指出IBS-D发病之源是脾胃虚损,水湿不运贯穿其中,土虚木乘为重要环节。故在治疗中,以分消水湿为基本法则,配以抑木扶土之法,往往收效甚佳。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s with diarrhea as the main symptom, which is a common disease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with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severe clinical symptoms, and easy recurrenc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s the economic burden of the country. 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of IBS-D is unknown, and modern medicine mainly treats it with internal medication, which has defects such as poor efficacy and many adverse react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cuses on overall regulation and has few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his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Professor Feng Peimin pointed out that the source of the pathogenesis of IBS-D is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which runs through water and dampness, and soil deficiency and wood multiplication are important links. Therefore, in the treatment, the basic law of dividing water and eliminating dampnes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inhibiting wood and supporting soil, often has good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分消水湿 泄泻 临床经验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雨 王颖逸 +4 位作者 张怡 苏婷 李萍 赵薇 杨旭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72-1081,共10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腹部包块等,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两种类型,其发病机制与环境...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腹部包块等,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两种类型,其发病机制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肠道微生态失衡、免疫失衡等因素有关[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5-2014年间,我国的IBD患者总数约为35万,到2025年预计达到150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炎症性肠病 肠道黏膜屏障 线粒体氧化应激 肠道微生态平衡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下载PDF
祛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玮 黄青松 吴建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118-2119,共2页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法治疗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口服,治疗组给予祛风宣肺中药口服并于急性发作时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症状及临床疗效方...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法治疗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口服,治疗组给予祛风宣肺中药口服并于急性发作时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症状及临床疗效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祛风宣肺中药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可以改善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邪犯肺证 祛风宣肺法
下载PDF
国产靶向刀在≤5cm肝细胞肝癌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源 李曦 +8 位作者 张莉敏 陈婧 蔡懿 林瑶 耿彩娟 王科 王奇奇 何春水 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冷冻消融设备在≤5 cm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3例直径≤5 cm HCC,采用国产靶向刀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评估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通过影像学复查评... 目的评价国产冷冻消融设备在≤5 cm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3例直径≤5 cm HCC,采用国产靶向刀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评估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通过影像学复查评价目标病灶消融效果及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全部33例(共37个病灶)均成功行冷冻消融治疗,消融结束时,消融靶区完全覆盖病灶率为83.78%(31/37),部分覆盖或消融区域达到病灶边缘率为16.22%(6/37).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10.8 mo随访中,32例存活,1例失访,肿瘤病灶局部复发率30.3%(10/33),治疗效果与进口设备相当.结论本研究揭示该国产冷冻消融系统在≤5 cm HCC消融治疗中安全有效,能有效灭活局部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肝细胞肝癌 国产设备 局部复发率 局部治疗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建辉 端木薇佳 +1 位作者 徐小梅 龚枚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使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优势,为今后的治疗客观化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现代化危机的根源及发展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俊余 《医学争鸣》 CAS 2020年第3期72-75,共4页
中医药现代化的主流观点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但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一方面可能导致中医西化而灭亡;另一方面,这种思想指导下揭示出来的真理最多是现代医学的补充,会... 中医药现代化的主流观点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但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一方面可能导致中医西化而灭亡;另一方面,这种思想指导下揭示出来的真理最多是现代医学的补充,会让中医药在“西医一元观”的误导下走向灭亡。如果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药,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中医药的阵地日益萎缩也会导致中医药日渐衰亡。中医药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并与现代医学并存,根本原因在于有完全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作支撑。面对强大的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固有的学术体系日益式微,中医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建立一套独立于当今科学体系的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与当今科学媲美的新的科学体系。中医药未来如何发展?坚持临床疗效,守住临床阵地,积极创新,掌握话语权直至未来医学发展的主导权,避免成为学术孤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 西医 中医西化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端木薇佳 袁建辉 龚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9期806-807,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可改善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西方国家IBS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上[2],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报... 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可改善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西方国家IBS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上[2],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发病率为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中医 排便习惯 IBS 腹部不适 常见疾病
下载PDF
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介绍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俊余 任燕怡 +1 位作者 马悦 吴建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21期63-64,共2页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主要以热结胃肠、邪实热盛之腑实证为主,临床上常用大承气汤等治疗该病,我们认为急性胰腺炎既有阳明腑实的表现又符合内痈的表现,用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兼顾阳明腑实的病机而且兼顾内...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主要以热结胃肠、邪实热盛之腑实证为主,临床上常用大承气汤等治疗该病,我们认为急性胰腺炎既有阳明腑实的表现又符合内痈的表现,用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兼顾阳明腑实的病机而且兼顾内痈的病机,符合临床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承气汤 薏苡仁 败酱草 中医药疗法 腹痛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反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俊余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0期1569-1573,共5页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有很深的渊源。虽然循证医学的"证"与辨证论治的"证"的基本意义不同,但是中医学却蕴含循证医学的思想。缺乏统计学为基础的临床流行病学导致中医学没有产生现代意义的循证医学模式,诊疗模式的差异...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有很深的渊源。虽然循证医学的"证"与辨证论治的"证"的基本意义不同,但是中医学却蕴含循证医学的思想。缺乏统计学为基础的临床流行病学导致中医学没有产生现代意义的循证医学模式,诊疗模式的差异导致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科研结合困难。循证医学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进而为临床指南、路径和卫生决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促进中医国际化,却回避不了循证医学的缺陷。循证医学之后关于中医物质基础的研究可能会改变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导致传统特色消失。目前,医疗临床与科研遇到的问题正是创新的契机,需要积极学习当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利用中医的广阔视野提出引领医学发展的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肠道血管先天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月莹 梁莎 +1 位作者 胡晓梅 龚枚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通过一则临床中应用黄土汤加减治疗肠道血管先天畸形致便血、黑便的病例,对该病中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探讨及分析,介绍中医治疗思路及选方依据,探讨本病的研究现状,及在治疗处理上的展望。
关键词 肠道血管先天畸形 下消化道出血 中医辨证治疗 黄土汤
下载PDF
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具体护理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利娟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4例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配合中医饮食护理,对比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同时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 目的观察中医饮食护理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4例胃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配合中医饮食护理,对比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同时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中医饮食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饮食护理 胃溃疡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