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任丹 涂启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此外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所占比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CRP、IL-6、SAA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CD4^+T、CD8^+T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炎症因子各指标的上升程度及免疫细胞水平的下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效果显著,且能够降低术后的急性期炎症反应,弱化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任丹 涂启敏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68-57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235例(腔镜联合组)与行常规开胸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186例(常规开胸组)的临床资... 目的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235例(腔镜联合组)与行常规开胸手术切除食管癌患者186例(常规开胸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常见并发症等近期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开胸组相比,腔镜联合组在淋巴结清扫、手术总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但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相比更加安全,近期效果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雷蕾 李旭 +1 位作者 段雨涵 许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6期2255-2258,共4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注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123)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给予顺...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注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123)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给予顺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延龄草总皂苷对LPS诱导炎症大鼠的抗炎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先丽 任丹 +2 位作者 詹光杰 詹康 肖本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98-3705,共8页
为了探讨延龄草总皂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急性炎症大鼠的保护作用,将SD大鼠随机分成(2, 1, 0.5) g/kg剂量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DE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剂量组按(2, 1, 0.5) g·... 为了探讨延龄草总皂苷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急性炎症大鼠的保护作用,将SD大鼠随机分成(2, 1, 0.5) g/kg剂量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磷酸钠(dexamethasone, DE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剂量组按(2, 1, 0.5) g·kg-1·d-1延龄草总皂苷灌胃一次,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5 d,末次灌胃0.5 h后,剂量组、模型组按200μg/kg腹腔注射LPS;DEX对照组连续灌胃4 d,第5天腹腔注射DEX (100μg/kg),0.5 h后按200μg/kg腹腔注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注射LPS 8 h后,处死大鼠,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 (IL-6)、IL-10、IL-1β、IL-4、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组胺(HIS)、环氧化物酶(COX-2)、前列腺素E2 (PGE2)含量。结果显示:(2, 1, 0.5) g/kg组ALP、AST活性及IL-6、IL-1β、IL-8、TNF-α、HIS、COX-2、PGE2含量降低;(1, 0.5) g/kg组ALT活性降低;2 g/kg组NOS活性与NO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2, 1) g/kg组5-HT含量降低。延龄草总皂苷能有效降低LPS所致炎症大鼠ALP、AST、ALT、NOS活性及TC、TG含量,减少NO生成,降低IL-6、IL-1β、IL-8、TNF-α、5-HT、HIS、COX-2及PGE2过量分泌、提升IL-10、IL-4含量,抗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总皂苷 脂多糖 炎性因子 抗炎效果
原文传递
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术与完全二野清扫术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蔡彦力 郑勇 +2 位作者 黄进启 向水 姚元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13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三野组,56例,男50例、女6例,年龄(55.4±9.6)岁,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二... 目的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13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三野组,56例,男50例、女6例,年龄(55.4±9.6)岁,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二野组,78例,男69例、女9例,年龄(56.3±7.3)岁,行完全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三野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二野组(60.7%vs.42.3%,P<0.05),主要差别在于三野组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1.4%)。三野组与二野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9%和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6.3%和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及二野组患者术后1年内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9%和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有助于提高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根治性,能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于完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并不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完全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鸢尾素通过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炎性反应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牟仁奎 向水 +4 位作者 黄进启 郑勇 蔡彦力 李旭 姚元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 目的探讨鸢尾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加入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VSMC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分子AMPK/p-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磷酸化(p)-ACC(Thr308)、mTOR/p-mTOR(Ser2448)、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K6)/p-70SK6(Thr389)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细胞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LC3Ⅱ、核孔糖蛋白P62(P62)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PFGF-BB刺激后,VSMC中AMPK(0.39±0.11比0.83±0.18,t=14.250,P<0.01)、p-AMPK(0.25±0.03比0.49±0.12,t=12.370,P<0.01)、ACC(0.54±0.16比1.07±0.24,t=10.670,P<0.01)、p-ACC(0.38±0.07比0.97±0.30,t=18.130,P<0.01)表达下调,mTOR(2.57±0.53比1.23±0.25,t=21.350,P<0.01)、p-mTOR(1.35±0.0.37比0.57±0.12,t=8.870,P<0.01)、p70SK6(1.85±0.39比0.81±0.19,t=7.170,P<0.01)、p-70SK6(0.69±0.22比0.38±0.11,t=9.260,P<0.01)表达上调,LC3Ⅰ(0.67±0.21比0.67±0.21,t=5.780,P<0.01)、LC3Ⅱ(0.42±0.13比0.93±0.38,t=6.820,P<0.01)表达下调,P62(1.24±0.38比0.58±0.14,t=5.270,P<0.01)表达上调,VSMC增殖明显增加[(146.62±11.96)%比100.00%,t=13.250,P<0.01],炎性细胞因子IL-1β(37.9±8.5比10.8±2.9,t=18.620,P<0.01)、IL-6(57.4±14.1比32.4±8.7,t=6.250,P<0.01)、MCP-1(158.3±39.1比57.2±12.5,t=14.280,P<0.01)、ICAM-1(371.8±77.3比160.4±39.8,t=10.850,P<0.01)、TNF-α(16.3±3.8比7.8±2.4,t=7.390,P<0.01)水平升高。与PDGF-BB刺激组比较,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经PDGF-BB刺激,VSMC中AMPK(0.72±0.26,t=2.670,P<0.05)、p-AMPK(0.46±0.13,t=3.280,P<0.05)、ACC(0.95±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粑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静脉移植物再狭窄
原文传递
鸢尾素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向水 黄进启 +1 位作者 察彦力 郑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15-2118,共4页
目的观察鸢尾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入PDGF-BB刺激,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 目的观察鸢尾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和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入PDGF-BB刺激,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检测VSMC的增殖和DNA合成,Transwell检测VSMC的迁移,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SMC合成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PDGF-BB刺激后,VSMC增殖[(144.84±12.63)%比100.00%,t=12.300,P=0.000]、DNA合成[(174.65±14.37)%比100.00%,t=15.580,P=0.000]和迁移[(180.24±17.83)%比100.00%,t=15.590,P=0.000]明显增加,IL-1β(2.05±0.26比1.00,t=12.230,P=0.000;0.80±0.05比0.29±0.06,t=10.820,P=0.000)、IL-6(2.01±0.22比1.00,t=13.980,P=0.000;0.79±0.06比0.35±0.04,t=11.400,P=0.000)、MCP-1(2.05±0.24比1.00,t=12.920,P=0.000;0.72±0.04比0.30±0.07,t=9.140,P=0.000)、ICAM-1(1.89±0.34比1.00,t=7.890,P=0.000;0.81±0.02比0.42±O.03,t=21.870,P=0.000)和TNF-α(2.36±0.18比1.00,t=23.260,P=0.000;0.76±0.03比0.35±0.01,t=21.650,P=0.000)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PDGF-BB刺激组比较,经鸢尾素预孵育后再加人PDGF-BB刺激,VSMC增殖[(120.64±9.73)%,t=5.260,P=0.000]、DNA合成[(146.39±18.24)%,t=3.650,P=0.008]和迁移(138.57±11.65%,t=6.780,P=0.000)明显降低,IL-1β(1.50±0.24,t=4.740,P=0.000;0.59±0.05,t=4.680,P=0.009)、IL-6(1.52±0.30,t=4.000,P=0.004;0.63±0.03,t=4.370,P=0.032)、MCP-1(1.57±0.44,t=2.870.P=0.026;0.55±0.03,t=5.910,P=0.007)、ICAM-1(1.51±0.23,t=2.800,P=0.042;0.63±0.06,t=5.420,P=0.006)和TNF-α(1.68±0.26。t=6.600,P=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炎性反应 静脉移植物再狭窄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元波 蔡彦力 +2 位作者 黄进启 郑勇 向水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8期3698-3704,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相关差异基因,探讨NSCL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美国国立生物信息技术信息中心的GEO数据库下载相关芯片数据(研究号GSE33532),利用R软件及affy、limma、pheatmap、ggp...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相关差异基因,探讨NSCL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美国国立生物信息技术信息中心的GEO数据库下载相关芯片数据(研究号GSE33532),利用R软件及affy、limma、pheatmap、ggplot2等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筛选;使用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相关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并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然后,以研究号GSE33745数据集为测试数据集,以PROGgenes V2在线工具对核心基因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筛选出591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97个,下调394个。同时差异基因GO分析,主要富集为核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M期、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而KEGG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且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行差异基因PPI网络分析,计算节点的连接度,以连接度前10位为本研究的核心基因,生存分析提示: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MMR)、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母系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为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CNB1、HMMR、MCM10、MELK可作为NSCLC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NSCLC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预后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向水 黄进启 +4 位作者 黄宏灵 蔡彦力 郑勇 李旭 姚元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4例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 mm Hg...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效果,总结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74例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 mm Hg)患者的临床资料。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术中、术后肺动脉压及阻力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前、术后肺动脉压、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射血分数,门诊随访评估患者心功能。结果 74例(8.5%)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2例(43.2%),年龄26~72岁,平均(48.6±16.4)岁,病程22.3±9.6年(16~35年),术中死亡6例(8.1%),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术后即刻和24 h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较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心脏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径明显缩小[(53.2±12.4)mm比(76.5±19.6)mm,P<0.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54.7%±8.9%)比(46.3%±7.8%),P<0.01]。随访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亚组分析发现,高肺动脉压力(肺动脉压力>体循环平均动脉压)患者的术后早期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无明显下降,心脏指数无明显增加,手术死亡率明显增加[22.3%比3.6%,P<0.001]。但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明显下降[(88.2±13.6)mm Hg比(52.1±8.7)mm Hg,P<0.01],心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短期预后。但高肺动脉压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高,需加强此类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风湿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铁蛋白和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水平与肿瘤增殖、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国梁 姚元波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肿瘤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8月-2020...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肿瘤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2月诊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病例组。于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受试者86例,将其纳入对照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保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和性别平衡后检测血清CEA、SF和NSE水平,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将其分成增殖组和非增殖组,侵袭组和非侵袭组。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CEA、SF和NSE水平,分析增殖组和非增殖组,侵袭组和非侵袭组CEA、SF和NSE水平,探讨不同CEA、SF和NSE表达水平对肿瘤增殖、侵袭的影响。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CEA、SF和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中86例患者中34例患者发生增殖,26例患者发生肿瘤侵袭。增殖患者血清CEA、SF和NSE高于非增殖患者(P<0.05)。侵袭患者血清CEA、SF和NSE水平高于非侵袭患者(P<0.05)。血清CEA、SF和NSE高表达与肿瘤增殖及侵袭情况呈正相关(P<0.05)。CEA、SF和NSE水平越高,肿瘤增殖及侵袭风险越大。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SF和NSE水平高表达,且表达情况直接影响肿瘤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血清铁蛋白 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际丽 满秋宏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2年第6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150例NSCLC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以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150例NSCLC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以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各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血清CA50、CEA、CYFRA21-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CD4^(+)、CD4^(+)/CD8^(+)、CD3^(+)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FACT-L评分明显提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千金苇茎汤联合生脉散可明显提高NSCLC手术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苇茎汤合生脉散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肺功能
原文传递
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联合检测用于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克林 黄进启 +1 位作者 郑勇 涂启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环氧化酶2(COX2)、胸苷激酶1(TK1)、钙离子(Ca^2+)及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出现骨转移,将其分为骨... 目的研究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环氧化酶2(COX2)、胸苷激酶1(TK1)、钙离子(Ca^2+)及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在诊断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出现骨转移,将其分为骨转移组(57例)与非转移组(41例);同时,将5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水平,比较骨转移组治疗前后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转移组与骨转移组血清CaN、COX2、T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转移组血清CaN、COX2、TK1水平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对照组与非转移组血清Ca^2+、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骨转移组(P<0.05);抗肿瘤治疗后,骨转移组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aN、COX2、TK1、Ca^2+、ALP单独检测用于肺癌骨转移诊断时,以血清CaN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95%CI:0.751~0.91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87.7%。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效能,AUC为0.932(95%CI:0.888~0.97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2%、89.0%。结论血清CaN、COX2、TK1、Ca^2+及ALP检测用于肺癌骨转移诊断均有一定的效能,但5个指标联合分析能有效弥补各指标单独检测时的不足,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磷酸酶 环氧化酶2 胸苷激酶1 钙离子 碱性磷酸酶 肺癌骨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iR-571靶向SLC1A5调控食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涂启敏 姚元波 《生物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358-362,328,共6页
[目的]探讨miR-571调控食管癌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析miR-571在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食道癌细胞系Eca-109、NEC、TE-5、TE-10、TE-11、TE-13、KYSE-30、KYS... [目的]探讨miR-571调控食管癌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析miR-571在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在食道癌细胞系Eca-109、NEC、TE-5、TE-10、TE-11、TE-13、KYSE-30、KYSE-150、KYSE-450、KYSE-510中过表达或敲低miR-571,分析其凋亡水平。通过miRDB在线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571的底物。[结果]miR-57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多种食管癌细胞中过表达miR-571后凋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而敲低miR-571后凋亡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敲低SLC1A5时,食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水平上升(P<0.05)。过表达SLC1A5后,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水平下降(P<0.05)。在食管癌细胞TE-13中敲低miR-571后,SLC1A5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升(P<0.05);而过表达miR-571后,SLC1A5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同时,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发现miR-571靶向SLC1A5的3’端非编码区(P<0.05)。同时敲低miR-571和SLC1A5后,食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过表达miR-571和SLC1A5后,食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iR-571通过靶向SLC1A5 mRNA的3’端非编码区,降低SLC1A5的翻译水平,并促进了食管癌细胞TE-13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71 SLC1A5 食管癌 TE-13 凋亡
原文传递
二尖瓣关闭不全保留全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后近中期疗效分析
14
作者 朱恒利 向水 +2 位作者 黄进启 蔡彦力 洪克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全瓣下结构的可行性以及是否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瓣瓣...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全瓣下结构的可行性以及是否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分为三组:A组(38例)为全部保留二尖瓣前瓣及后瓣瓣下结构;B组(134例)为保留全部或部分后瓣瓣下结构;C组(33例)为全部切除前瓣及后瓣瓣下结构。统计各组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的二尖瓣瓣口流速(MVE)、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术前三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心脏彩超结果显示MVE、LVED、LVEF及LVFS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后超声结果显示1周、3个月和6个月M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LVED低于B组和C组[(44.90±5.59)mm比(46.13±6.15)mm、(48.33±5.5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LVED、LVFS分别高于B组和C组[(43.37±5.61)mm比(44.69±5.45)mm和(53.42±5.35)mm、(33.92±3.34)%比(31.67±3.20)%和(30.37±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LVED低于B组和C组[(41.86±3.27)mm比(47.85±6.93)mm和(53.42±8.17)mm],LVFS高于B组和C组[(33.42±2.64)%比(32.18±5.98)%和(32.28±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二尖瓣全瓣下结构不会导致人工瓣膜功能障碍,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术后显示出更好的LVED缩小和更好的LVFS,更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二尖瓣置换术 瓣下结构 左心功能
原文传递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王静 周艳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在PCI术后发生心绞痛的CHD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在PCI术后发生心绞痛的CHD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添加地奥心血康软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血清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93.46%vs83.18%,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辅助治疗对CHD经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有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 心绞痛 冠心病 血清指标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正念冥想对整形失败患者心理及自我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游坊鑫 周艳 陈开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正念冥想对整形失败患者心理及自我认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整形失败行修复术患者87例,按照投掷法设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究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正念冥想对整形失败患者心理及自我认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整形失败行修复术患者87例,按照投掷法设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正念冥想干预。观察两组干预依从性,并对干预前后两组病耻感、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应对方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依从性为95.45%(42/44),较对照组的高[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社会隔离、内在羞愧、经济歧视、社会排斥维度评分比干预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CD-RISC、GSES评分较干预前高,且研究组CD-RISC、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低,面对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高,且研究组回避、屈服评分比对照组低,面对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整形失败患者采取以归因理论为基础的正念冥想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耻感,提高其心理韧性及自我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理论 正念冥想训练 整形美容 病耻感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
下载PDF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65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蔡彦力 姚元波 +3 位作者 黄进启 郑勇 向水 李林浩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探讨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必要性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65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5例患者均获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1例,喉返神经麻痹25例,肺部感染12例,... 目的探讨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必要性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0月65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5例患者均获根治性切除,术后死亡1例,喉返神经麻痹25例,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5例,颈部乳糜瘘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44.8±5.4)枚,淋巴结转移率为61.5%(40/65),淋巴结转移度为11.37%(331/2 912)。各胸段食管癌均可发生下颈部、全纵隔及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结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根治性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术后远期疗效,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SOCS3在风湿性心脏病大鼠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向水 黄进启 +4 位作者 郑勇 黄宏灵 蔡彦力 姚元波 李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风湿性心脏病大鼠脾脏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灭活A组链球菌(GSA)诱导的大鼠风湿性心脏病模型,分离脾脏CD4^+T细胞;实验分6组:空白对照组(A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组(B...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风湿性心脏病大鼠脾脏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灭活A组链球菌(GSA)诱导的大鼠风湿性心脏病模型,分离脾脏CD4^+T细胞;实验分6组:空白对照组(A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组(B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PYrAd-rSOCS3转染组(C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PYrAd-GFP转染组(D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siRNA-SOCS3转染组(E组)、GSA免疫大鼠CD4^+T细胞+siRNA-control转染组(F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3、P/T-STAT3(仅检测蛋白)、T-bet、Gata3、RORγt和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和TGF-β的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SOCS3、STAT3、P-STAT3、T-bet、RORγt、IFN-γ和IL-17表达上调(均P<0.05),而Gata3、Foxp3、IL-4和TGF-β表达下调(均P<0.05)。与B组比较,C组SOCS3表达进一步上调(P<0.01),而STAT3、P-STAT3、T-bet、RORγt、IFN-γ和IL-17表达下调(均P<0.05),同时Gata3、Foxp3、IL-4和TGF-β表达上调(均P<0.05)。与B组比较,E组SOCS3表达下调(P<0.01),STAT3、P-STAT3、T-bet、RORγt、IFN-γ和IL-17表达上调(均P<0.05),而Gata3、Foxp3、IL-4和TGF-β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 SOCS3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而抑制CD4^+T细胞向Th1和Th17细胞过度极化,在风湿性心脏病发病中可能具有负向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风湿性心脏病 CD4+T细胞极化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子3 炎症反应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国梁 任丹 +2 位作者 涂启敏 姚元波 夏飞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胸腔镜下两种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8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孔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组(A组,58例)和肺叶...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胸腔镜下两种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8例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孔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组(A组,58例)和肺叶切除术组(B组,50例),术后随访5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胸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50(CA50)]水平、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癌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高于B组,胸管留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CYFRA21-1、CEA、CA50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而两组同组手术前后的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两组的PEF、FVC、FEV1均低于术前,而A组较B组下降幅度更小,手术前后的差值更小(P<0.05);术后5个月A组EORTC QLQ-LC43各项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后者更有利于缩短康复进程,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在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元波 张应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2期3216-3219,共4页
目的研究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在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通气治疗... 目的研究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在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6例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1.35±0.17)%]、氧合指数(OI)[(334.21±31.22)]、氧分压(PaO_2)[(84.32±9.56)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38.43±5.36)mm Hg]高于对照组[(1.02±0.14)%、(254.64±24.04)、(73.25±8.32)mm Hg、(45.78±6.02)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89±6)mm Hg]、收缩压[(121±10)mm Hg]、呼吸频率[(21±5)次/分]、心率[(93±10)次/分]低于对照组[(96±8)mm Hg、(133±11)mm Hg、(26±6)次/分、(102±13)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90.91%(30/33)]高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采取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方式,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临床疗效较好,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 胸部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