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徐汇区病残儿鉴定及第二胎2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阳光 华炳春 +4 位作者 肖萍 刘诗强 陆思源 金凤 朱敏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4期89-90,85,共3页
目的研究经病残儿医学鉴定后允许生育者第二胎的情况,为生育第二胎的政策制定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981年~2004年申请病残儿鉴定的疾病进行分类;对允许生育二胎的病残儿家庭进行随访,了解是否生育第二胎及其... 目的研究经病残儿医学鉴定后允许生育者第二胎的情况,为生育第二胎的政策制定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1981年~2004年申请病残儿鉴定的疾病进行分类;对允许生育二胎的病残儿家庭进行随访,了解是否生育第二胎及其健康情况。结果25年来申请生育二胎的病残儿鉴定共520例,其中神经系统疾病258例(49.6%),其它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眼部疾病等;智力低下(MR)233例(44.8%)。经鉴定允许生育第二胎的485例,占鉴定总数93.3%。随访到其中的459例,随访率为94.6%。实际生育第二胎348例、其中正常313例(89.9%),妊娠异常终止的13例,低出生体重儿7例、儿童死亡4例、病残儿12例(其中MR7例,占58.3%)。儿童死亡和病残儿占生育第二胎的4.6%。结论生育二胎前的病残儿鉴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二胎的病残风险,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但现行标准允许生育二胎的对象中,仍有少数同病率发生,特别是中重度MR的二胎的同病风险率偏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第二胎 风险 随访
下载PDF
上海项目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颖 赵瑞 +4 位作者 李玉艳 金峰 陈安娜 阎宗桂 武俊青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项目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及发生比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对符合条件的457名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 Kupperman量表显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目的了解上海市项目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及发生比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对符合条件的457名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 Kupperman量表显示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比例为37.86%,前3位症状依次为:潮热出汗(41.36%),头痛(29.32%),关节痛(28.45%)。不同家庭收入状况、月经状况、既往体质,更年期综合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经期间是否不适(OR=0.487,95%CI:0.325~0.730),是否绝经(OR=0.631,95%CI:0.418~0.952),既往体质(OR=2.626,95%CI:1.124~6.135)是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项目社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需开展有针对性地宣教活动,以提高更年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妇女 更年期综合征 Kupperman量表
原文传递
亲子交流性教育对高中生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左霞云 涂晓雯 +3 位作者 楼超华 金峰 周小萍 高尔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亲子交流性教育开展的可行性以及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4所高中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开展为期2年的干预活动:单纯对学生的性教育或对学生与家长的同步性教育。通过干预前后两... 目的: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亲子交流性教育开展的可行性以及对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4所高中一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对象,开展为期2年的干预活动:单纯对学生的性教育或对学生与家长的同步性教育。通过干预前后两次问卷调查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对学生和家长的同步性教育有效地促进了高中生与父母沟通性相关话题,尤其是异性交往话题;干预后,学生和家长同步教育组的高中生赞同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多因素分析也发现,与单纯对学生的性教育相比,同步性教育使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更趋向保守。结论:以学校为基础、家长参与的性教育是可行的,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家长 性教育 干预
下载PDF
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保健需求调查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利锋 郭立燕 +5 位作者 杨婕 高尔生 周小萍 周国良 鲁光华 于惠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4-796,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对围绝经期的认识及围绝经期的保健需求,以指导干预。方法: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抽样,采用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49.96±3.13)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2... 目的:了解上海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对围绝经期的认识及围绝经期的保健需求,以指导干预。方法: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抽样,采用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49.96±3.13)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2.37%。50~和55~岁年龄组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1.99%和62.85%。9.5%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妇科检查,只有32.52%的人近两年做过妇科检查,对各种妇女保健知识需求选择“是”的均在70%以上,有52.13%的人希望医生来居委会提供服务。结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比例较高,保健意识还有待提高,对社区的围绝经期卫生保健服务及有关知识需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症状 知识 保健需求
下载PDF
上海市中老年人参加体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利锋 刘小芹 +6 位作者 郭立燕 杨婕 高尔生 周小萍 周国良 鲁光华 于惠琴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上海市中老年人参加体检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和提高服务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斜土及田林街道通知2 972名中老年人参加体检,其中参加体检者1 404人,未参加体检... 目的了解影响上海市中老年人参加体检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提供社区保健服务和提高服务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斜土及田林街道通知2 972名中老年人参加体检,其中参加体检者1 404人,未参加体检者1 568人,从未参加体检者中随机抽取372人调查未体检的原因。结果除了21.45%的对象表示未接到体检通知外,未参加体检的原因主要为没有时间参加(35.38%)、居住地点离体检地点远(11.97%)、认为自己身体健康而对体检不感兴趣(10.03%)、不久前体检过(9.19%)、因病不能参加体检(2.51%)等。影响中老年人参加体检的人口学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和收入。结论为了给中老年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必须解决中老年人就诊时间、地点不合适等问题,并提高中老年人保健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体检 服务利用
下载PDF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建平 苗茂华 +5 位作者 周利锋 杨婕 鲁光华 周小萍 于慧琴 高尔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3个街道,采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中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尺骨总体,以及桡尺骨间距为8mm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3个街道,采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中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尺骨总体,以及桡尺骨间距为8mm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远端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4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下降速率快于男性;同一年龄、同一部位的男性骨密度平均值大于女性;4个部位中以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密度最高;除男性60岁~骨量减少的现患率低于55岁~外,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量减少的现患率及骨质疏松症的现患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患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女性的0.19倍;以50岁~为参照,55岁~、60岁~、65~71岁与之比较,OR分别为3.17,5.13,15.03;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与1000以下的比较,OR为0.70;补充钙片者与没补充钙片者比较,OR为1.36。结论中老年人骨密度减少的现患率较高,骨密度减少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补充钙片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BMD)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症(OP) 单能X线吸收
下载PDF
社区早期教育对0~2岁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小芹 陈建平 +4 位作者 周利锋 周小萍 陈瑞珠 袁伟 高尔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376-3380,共5页
目的:评价社区早期教育对0~2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的方法,选择35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在婴儿满月时进行基线调查,干预组随后接受以婴幼儿养育和智能开发为主的干预活动,分别在婴幼儿6、12、18及2... 目的:评价社区早期教育对0~2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的方法,选择35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在婴儿满月时进行基线调查,干预组随后接受以婴幼儿养育和智能开发为主的干预活动,分别在婴幼儿6、12、18及24个月进行随访,并测定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结果:干预组6、12、18及24月龄DQ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12.26、10.49、16.05和17.03分,高于对照组DQ的增值(-0.86、-0.73、-0.28和2.44分);干预组6、12、18及24月龄MI得分较基线的增值分别为5.29、7.84、12.32和18.90分,高于对照组MI的增值(-3.35、-0.45、-0.69和7.50分)。DQ和MI得分的组别×时间交互项(干预作用)6、12、18和24月龄均高于基线。结论:社区早期教育促进了0~2岁婴幼儿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早期教育 智能发育 0~2岁婴幼儿 发育商 智力指数
原文传递
婴儿智能发育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小芹 周利锋 +6 位作者 杨婕 高尔生 陈瑞珠 何娟萍 戎志新 许辰平 周小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评价婴儿智能发育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30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填写基线调查表,进行体格测量,并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量表进行智力测量。随后将对象根据其所在的居委会随机分为干预组(156人)及对... 目的评价婴儿智能发育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徐汇区309名新生儿及其家庭,填写基线调查表,进行体格测量,并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量表进行智力测量。随后将对象根据其所在的居委会随机分为干预组(156人)及对照组(153人)。干预6个月再次随访,填写效果评估表并进行体格和智力测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智力好于对照组,在校正了新生儿智力得分后,干预组智力指数(MI)值及发育商(DQ)值分别较对照组高5.96分和9.80分。结论进行社区婴儿早期智能干预可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智能发育 社区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