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6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经纪机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新变化——基于泉州市A村乡贤理事会的运作实践 被引量:90
1
作者 原超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6,171,共11页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新乡贤"何以会重新被纳入乡村治理版图?作为新乡贤的组织形态(乡贤理事会)的运作逻辑是怎样的?借鉴经纪机制的概念,结合在泉州市A村的田野观察,本文对新乡贤及组织的主体构成-乡贤理事会的运作机制...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新乡贤"何以会重新被纳入乡村治理版图?作为新乡贤的组织形态(乡贤理事会)的运作逻辑是怎样的?借鉴经纪机制的概念,结合在泉州市A村的田野观察,本文对新乡贤及组织的主体构成-乡贤理事会的运作机制进行了讨论,并从概念变迁层面对新经纪机制与传统经纪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新经纪机制是由乡贤理事会通过由宗族认同、资源支配和体制合法性构成的"复合型权威"嵌入从而建立起一套地方调节机制,实现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在乡村场域的互信和资源共享。本文主要讨论了乡贤理事会作为社会组织的运作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关注乡贤理事会的其他组织形态。本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国乡村治理转型逻辑的理解,尤其增强对传统治理资源的延续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纪机制 乡村治理 乡贤理事会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地方领导小组的运作逻辑及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基于组织激励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86
2
作者 原超 李妮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7,共11页
地方领导小组是如何运作的?小组机制是如何影响地方治理的?借鉴组织经济学的激励理论,结合在S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对地方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运作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小组机制"作为一种亚正式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本质上... 地方领导小组是如何运作的?小组机制是如何影响地方治理的?借鉴组织经济学的激励理论,结合在S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对地方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运作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小组机制"作为一种亚正式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本质上是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运行机制,改变原有弱激励机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地方政府的"实质权威"取代部门的"正式权威",从而对地方政府进行的强激励。同时,"小组机制"的广泛使用,将使得强激励失灵,出现地方领导小组的"政策空间"竞赛和地方治理的棘轮效应。本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国政治官僚制下的"治理机制"与地方治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依赖 政治官僚制 组织激励 委托-代理模型
原文传递
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困境与创新趋向 被引量:71
3
作者 李冬慧 乔陆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91,M0005,M0006,共13页
对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近期目标与发展基础,产业兴旺是远期图景与发展期望,二者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然而,在精准扶贫框架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主要是政府的亲和性选择影响项目布局、隐性配套为地方社会带来政策性负担、责... 对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是近期目标与发展基础,产业兴旺是远期图景与发展期望,二者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然而,在精准扶贫框架下产业扶贫存在着诸多共性问题,主要是政府的亲和性选择影响项目布局、隐性配套为地方社会带来政策性负担、责任连带关系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乡村产业同质化发展倾向等,涉及产业遴选布局、基础设施投资、经营组织方式、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降低了产业扶贫的总体成效,也不利于实现产业兴旺。基于产业持续发展导向,贫困地区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来规范特色产业的遴选与布局,将国家财政投资集中用于乡村公共品供给方面,地方政府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性供给;同时,根据种养业、乡村旅游等不同产业类型,选择适宜的经营组织模式,着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探索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与兴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 产业兴旺 产业同质化 城乡产业融合
下载PDF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 被引量:54
4
作者 张永红 刘德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本文认为,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 本文认为,族群主要属于文化范畴,而国族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在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之间既存在着一致的一面,又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国族 族群认同 国族认同
下载PDF
“领导小组机制”: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渠道 被引量:67
5
作者 原超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6,共12页
运动式治理是如何"嵌入"科层组织从而提升治理稳定性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之间存在怎样的转换和嵌入机制?结合在A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在周雪光"中共人事制度说"和陈家建提出的"督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 运动式治理是如何"嵌入"科层组织从而提升治理稳定性的?科层治理与运动式治理之间存在怎样的转换和嵌入机制?结合在A区的田野观察,文章在周雪光"中共人事制度说"和陈家建提出的"督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机制——领导小组机制。文章呈现了A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运作机制,并对领导小组机制的治理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地方领导小组作为沟通科层治理和运动式治理的治理机制,通过科层化的权威介入,依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运作,增强了科层治理的运动性和资源动员整合能力,同时也为运动式治理提供了稳定的组织载体。因此,领导小组治理机制成为科层治理运动化的实践路径。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政治官僚制下政府治理机制对地方治理影响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小组机制 科层治理运动化 权威依赖 政治官僚制 嵌入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测查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梁丽萍 韩向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7-377,380,共2页
关键词 成就动机 成就行为 大学生 测查
下载PDF
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蓉蓉 韩向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概念 自信心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阈中传统治理资源重构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李利宏 杨素珍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5,共5页
传统治理资源是影响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挖掘和重构传统治理资源,有助于降低乡村社会治理成本、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绩效,进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论文针对现代化进程对乡... 传统治理资源是影响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挖掘和重构传统治理资源,有助于降低乡村社会治理成本、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绩效,进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论文针对现代化进程对乡村治理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抓住传统治理资源这一关键要素,探索挖掘文化资源、激活乡贤资源与整合组织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传统治理资源 文化资源 乡贤资源 组织资源
原文传递
海外政治效能感研究述评 被引量:55
9
作者 李蓉蓉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52,共7页
关键词 政治效能感 海外学者 述评 50年代 20世纪 政治态度 政治行为 西方学者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梁丽萍 邱尚琪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7,共7页
建国以来 ,与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相适应 ,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革命型”和“动员型”的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向“建设型”和“自... 建国以来 ,与我国社会变革的步伐相适应 ,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革命型”和“动员型”的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渐向“建设型”和“自主型”参与模式转变。究其原因 ,政治主体意识的强弱是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政治体制的集权程度是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关键因素 ,利益的分化则是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因素。当前 ,特别要理性地认识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民政治参与模式 政治主体意识 政治体制 民主政治 政治参与行为
原文传递
治理结构的演变:政府、市场与民间组织的主体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臻荣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6-59,共4页
治理结构是指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与民间组织等主体间关系呈现的制度化的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是价值、制度与行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推动治理结构变革的则是科技、观念、经济和制度。社会的治理结构大致经历了塔式、链式、环式和网... 治理结构是指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与民间组织等主体间关系呈现的制度化的权力安排和互动模式,是价值、制度与行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推动治理结构变革的则是科技、观念、经济和制度。社会的治理结构大致经历了塔式、链式、环式和网式的演变历程。治理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于推进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结构 政府 市场 民间组织
原文传递
“三权分置”下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守夫 张少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5,共7页
"三权分置"后,禁止承包权流转作为过渡性政策是土地制度改革的近期战略目标;但是,从长远的战略趋向看,承包权不可能让农民永远带进城市不变,当中国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时承包权最终可以流转。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权制度 三权分置 土地产权 法律 政策
原文传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及其保障 被引量:40
13
作者 董江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5,共8页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是党和政府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影响,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在实践中很难落实。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是党和政府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影响,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在实践中很难落实。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执行状况进行以文献综述为主的回顾性研究,通过文献搜集并辅之以个别案例的深度访谈,分析这些法律/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并提出了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土地权益 法律/政策 执行状况
下载PDF
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杜创国 刘静静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但同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法律规范上的诸多缺失,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应从加大网络反腐执行力度、规范反腐网络建... 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优势,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形成体制外一支重要的反腐力量。但同时网络反腐也面临着法律规范上的诸多缺失,严重制约着网络反腐效能的良好发挥。因此,应从加大网络反腐执行力度、规范反腐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腐败发现及快速反应机制、加大网络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四个维度来构建网络反腐机制,从而把民间反腐力量更好地纳入到整个反腐资源配置的序列之中,形成政府和社会有机互动的良好局面,使网络反腐迈上制度化、程序化、长期化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反腐 虚拟社区 制度化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李蓉蓉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最终目标。现阶段,社区自治存在诸多瓶颈,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导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目标无法实现。本文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的现状进行分... 社区自治是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最终目标。现阶段,社区自治存在诸多瓶颈,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导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目标无法实现。本文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趋于中等,社区内在政治效能感偏低,社区外在政治效能感趋高等特点,由此指出社区自治存在着自治主体的广泛性不足,社区自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等问题,以期对我国的社区自治提供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政治效能感 社区自治 社区内在政治效能感 社区外在政治效能感
原文传递
试论政治信仰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蓉蓉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78,共2页
政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 ,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政... 政治信仰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政治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 ,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和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政治信仰不是由单一的认知构成的 ,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心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仰 功能 内涵 政治社会化
下载PDF
顶层设计城乡医保制度:自上而下有效实施整合 被引量:39
17
作者 孙淑云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3,共8页
整合城乡医保的地方试验出现了政策选择多样化、制度规范设计封闭化、制度整合走入"再碎片化"悖论的局面。透视制度整合"再碎片化"的悖论,凸显出的深层问题是:主管部门决策"再分制"、整合路径扭曲、制度... 整合城乡医保的地方试验出现了政策选择多样化、制度规范设计封闭化、制度整合走入"再碎片化"悖论的局面。透视制度整合"再碎片化"的悖论,凸显出的深层问题是:主管部门决策"再分制"、整合路径扭曲、制度整合内容失范。打破地方制度整合"再碎片化"的僵局,治本之策是以制定《社会保险法》的实施条例为契机,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城乡基本医保"有差别的统一"规范体系,形成系统性、整体性、导向性的整合城乡基本医保的制度体系,并自上而下实施制度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整合 制度“碎片化”
原文传递
制度变迁中的关键节点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段宇波 赵怡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107,共10页
关键节点是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石,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对关键节点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批判继承最新的四种关键节点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关键节点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将关... 关键节点是历史制度主义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石,对制度变迁的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首先对关键节点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批判继承最新的四种关键节点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关键节点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将关键节点按照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关键节点的结构性、能动性和偶然性等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文章以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作为韩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案例分析,并在最后总结了关键节点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关键节点 路径依赖
原文传递
成就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梁丽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5,31,共5页
成就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梁丽萍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e)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在四十年代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 成就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梁丽萍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e)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在四十年代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许多成就动机的模型。七十年代末期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动机 自我取向 社会取向 成就需要 成就行为 现代社会心理学 独立训练 志向水平 杨国枢 独立性训练
下载PDF
“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的疑问 被引量:37
20
作者 廉如鉴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7期46-57,共12页
"差序格局"是一个尚未精确界定的触发式概念,留下来很多疑问有待澄清。其中三个疑问特别值得关注:第一,"差序"除了包含人与人之间横向的亲疏差别,是否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等级差别?第二,"差序格局"和... "差序格局"是一个尚未精确界定的触发式概念,留下来很多疑问有待澄清。其中三个疑问特别值得关注:第一,"差序"除了包含人与人之间横向的亲疏差别,是否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等级差别?第二,"差序格局"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自我中心网络"概念有何异同?第三,中国人的行为是否可用"自我主义"来概括?本文在评述相关研究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的原始文本里存在着"名实分离"的矛盾,从而导致了"是否包含等级制"的种种争论;"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的一个核心区别是"圈层性",将中国人行为概括为"自我主义"会面临很多理论上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自我主义 伦理本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