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1
1
作者 张欣 徐行丽 +3 位作者 李金凤 李楠 颜廷凤 鞠秀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患细菌性阴道病孕妇 80例 (研究组 ) ,健康孕妇 6 0例 (对照组 )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 ,蓝色表示唾液酸酶阳性 ,颜色不变为阴性。绒... 目的 探讨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患细菌性阴道病孕妇 80例 (研究组 ) ,健康孕妇 6 0例 (对照组 )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 ,蓝色表示唾液酸酶阳性 ,颜色不变为阴性。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以病理检测为准。结果 研究组孕妇中阴道唾液酸酶阳性率为 96 3% (77 8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3% (2 6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中阴道唾液酸酶阳性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分别是 2 6 6 %、39 2 %、2 1 5 %和 16 5 % ,明显高于阴道唾液酸酶阴性孕妇的 4 9%、9 8%、6 6 %和 3 3% ,两者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阴道唾液酸酶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为 87 5 % (2 1 2 4 ) ,特异性为 5 0 0 % (5 8 116 )。结论 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阳性率高 ,尤其适用于孕期筛查 ;同时在早期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中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唾液酸酶 细菌性阴道病 绒毛膜羊膜炎 诊断 神经氨酸酶 比色法 BV
原文传递
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费娜 徐友环 蒋广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息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针对患者特点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指导。观察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治...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息妇科肿瘤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针对患者特点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指导。观察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有良好促进作用,具有可行性,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遵医行为及手术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肿瘤 个体化 健康教育 预后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军霞 武艳霜 +2 位作者 雷星平 孙芹 廉德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28期3366-3369,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5例经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即干预组实施术前认知行为干预,术后疼痛干...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5例经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遵医嘱实施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即干预组实施术前认知行为干预,术后疼痛干预及出院后随访干预为一体的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按传统式腹腔镜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分别观察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术后72h VAS评分为(1.35±1.02)分,对照组为(2.76±1.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15±2.15)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9±2.18)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1.72%,对照组为14.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实施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性 腹腔镜 生活质量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孕晚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新新 董婷婷 黄友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1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64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检及孕期指导,干预组从妊娠34周至分娩由专... 目的探讨孕晚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64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检及孕期指导,干预组从妊娠34周至分娩由专门的助产士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教育、心理辅导干预及分娩期护理陪护。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在实验入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前,干预组产妇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分娩镇痛率和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三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初产妇实施由助产士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初产妇 孕晚期 焦虑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BP4与ENA-78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文敏 赵艳丽 +1 位作者 班开斌 黄友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含量变化及其与EM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6例EMS患者和36例因卵巢囊肿或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腹腔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含量变化及其与EMS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6例EMS患者和36例因卵巢囊肿或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腹腔液及血清RBP4和ENA-78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EMS组患者腹腔液中RBP4、ENA-7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RBP4的含量较Ⅰ、Ⅱ期患者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EMS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ENA-78的含量较Ⅰ、Ⅱ期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MS组患者RBP4与ENA-78的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72,P<0.01)。结论 EMS患者腹腔中高含量的RBP4与ENA-78,可能对EMS发病有影响;EMS患者腹腔液与血清中RBP4和ENA-78含量变化且与EM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原文传递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欧阳兆兰 邢佑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206例剖宫产新生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06例和对照组600例,观察组回房后母子皮肤接触,并吸吮乳汁,随后隔2—3h喂剖宫产奶粉1次(含有生物活性肽),喂奶前可施行抚触及平...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206例剖宫产新生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606例和对照组600例,观察组回房后母子皮肤接触,并吸吮乳汁,随后隔2—3h喂剖宫产奶粉1次(含有生物活性肽),喂奶前可施行抚触及平衡训练,出院后依据0~3岁小儿智能发育规律及教育大纲,并随访干预治疗至2岁;对照组在常规观察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喂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出生后30d视觉[(1.89±0.30)分比(1.54±0.15)分]、听觉[(1.90±0.46)分比(1.53±0.40)分]、触觉[(1.95±0.63)分比(1.56±0.35)分]等适应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886,5.472,4.861;P〈0.01)。观察组剖宫产新生儿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5.92%,对照组6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92,P〈0.01);远期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076,6.041,4.076,4.969;P〈0.05);在3,6,12,18,24个月龄观察组剖宫产新生儿发育商(DQ)明显优于对照组(t分别为5.503,3.833,6.861,7.514,7.693;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此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婴儿 新生 早期护理干预 健康状况
原文传递
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吕晓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53-2354,共2页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术后第2日晨于阴道后穹窿连续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两药联合应用,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可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及软产道损伤。结论:两药联合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术后第2日晨于阴道后穹窿连续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两药联合应用,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可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及软产道损伤。结论:两药联合应用提高了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妊娠 瘢痕子宫 米索前列醇 依沙吖啶 引产
原文传递
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林英 赵政敏 刘畅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期138-138,151,共2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是否增加幼儿HBV感染率。方法分析HBV感染产妇幼儿HBV的感染情况,比较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幼儿的HBV感染率。结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后,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的幼儿HB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有条件的母... 目的探讨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是否增加幼儿HBV感染率。方法分析HBV感染产妇幼儿HBV的感染情况,比较母乳喂养和非母乳喂养幼儿的HBV感染率。结果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后,母乳喂养与非母乳喂养的幼儿HB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有条件的母乳喂养可能不增加幼儿HBV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乳喂养
下载PDF
血清PCT、β-HCG和Npt联合检测对胎膜早破并发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斌 鲁琳琳 +2 位作者 张继东 刘娣 黄友敏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新蝶呤(Npt)联合检测对胎膜早破(PROM)产妇合并宫内羊膜腔感染的预测分析.方法 选择87例PROM产妇为PROM组,同期足月健康产妇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羊膜腔感染,...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新蝶呤(Npt)联合检测对胎膜早破(PROM)产妇合并宫内羊膜腔感染的预测分析.方法 选择87例PROM产妇为PROM组,同期足月健康产妇9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羊膜腔感染,将PROM组产妇分为感染组(48例)和非感染组(39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CT、β-HCG和Npt水平.结果 PROM组产妇血清PCT[(55.98±9.71)pg/ml]、β-HCG[(5.71±1.68)ng/ml]和Npt[(16.53±3.78)nmol/L]均高于对照组[(25.23±2.04)pg/ml、(1.40±0.51)ng/ml、(9.89±2.51)nmol/L,t=22.343、20.185、12.635,P均〈0.01];PROM感染组产妇血清PCT[(61.74±8.87)pg/ml]、β-HCG[(7.88±1.91)ng/ml]和Npt[(18.07±4.99)nmol/L]均高于非感染组[(43.89±11.46)pg/ml、(2.57±1.05)ng/ml、(13.23±3.07)nmol/L,t=-12.314、22.069、8.598,P均〈0.01];血清PCT、β-HCG和Npt联合检测对诊断宫内羊膜腔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87.50%、82.05%、85.71%、84.21%)均高于其他三项单测指标(P均〈0.05).结论 血清PCT、β-HCG和Npt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预测PROM并发宫内羊膜腔感染的有效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降钙素原 宫内感染 新蝶呤
原文传递
Elekta Compact^(TM) R1.0X医用直线加速器操作改进一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时勇 张芬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实现加速器的隔室操作。方法:用分屏器将室内监视器图像分至操作台的显示器;将手控盒的连接线用分线器分至操作台。结果:等中心操作绝大部分可在操作间完成。可使本单位放疗工作量减少40%~50%,放疗工作时间减少30%~35%。结论:此... 目的:实现加速器的隔室操作。方法:用分屏器将室内监视器图像分至操作台的显示器;将手控盒的连接线用分线器分至操作台。结果:等中心操作绝大部分可在操作间完成。可使本单位放疗工作量减少40%~50%,放疗工作时间减少30%~35%。结论:此项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控盒 分线器 网线 显示器VGA接口 视频分屏器
下载PDF
苦参汤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雪梅 贾庆兰 +1 位作者 尹建荣 刘怀奇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0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汤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及其对辅助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观察苦参汤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的效果及其对辅助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泛发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NB-UVB治疗,治疗组另给予苦参汤药浴治疗,同时两组均外用除湿止痒软膏,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h1、Th2及Th1/Th2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和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Th1、Th2及Th1/Th2水平及IL-2、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1、Th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Th1/Th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灼热、刺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药浴联合NB-UVB治疗慢性泛发性湿疹能调节Th细胞免疫,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苦参汤药浴 窄谱中波紫外线 Th细胞免疫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120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军花 王绪荣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对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胎膜早破超过24 h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甲硝唑联合碘伏组) 60例,术中局部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B组(对照组) 60例,术中局部用生理盐水...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对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胎膜早破超过24 h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甲硝唑联合碘伏组) 60例,术中局部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B组(对照组) 60例,术中局部用生理盐水500 ml.结果 术中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组术后产褥病率、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L者及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率子宫内膜炎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中对胎膜早破患者应用碘伏联合甲硝唑预防感染的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剖宫产术 感染
原文传递
子宫动脉超声及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静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超声及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例行产检的低风险初产妇530名,孕妇孕周均在24~28周之间。采集孕妇的子宫动脉超声参数(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值),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超声及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例行产检的低风险初产妇530名,孕妇孕周均在24~28周之间。采集孕妇的子宫动脉超声参数(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值),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孕妇的血清学指标(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分析孕妇的最终妊娠结局,并比较正常孕妇与子痫前期孕妇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530例孕妇均在该院分娩,正常妊娠分娩有468名,病例组62例,其中子痫前期3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各项指标,正常孕妇的sFlt-1(65.6±200.1)pg/mL,RI(0.50±0.06)与PI值(0.81±0.16)均低于子痫前期孕妇的sFlt-1(1927.8±100.6)pg/mL,RI(0.72±0.06)与PI值(1.56±0.34)(t=18.766,8.398,6.321,P<0.05),正常孕妇的PLGF值(304.3±46.5)pg/ml高于子痫前期孕妇的PLGF值(239.5±37.7)pg/mL(t=4.387,P<0.05)。子宫动脉超声两项指标联合血清学两项指标预测子痫前期,效果优于子宫动脉超声单独预测与血清学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孕妇的PLGF,sFlt-1,RI与PI值单独预测子痫前期,诊断价值较低,联合预测子痫前期,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超声 血清学指标 预测 子痫前期
下载PDF
胎儿窘迫与胎盘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云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胎盘钙化改变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标准及胎儿窘迫的传统临床诊断、胎儿电子监测仪监测指标即胎心率变化、羊水污染状况,采用Apgar评分法并结合韩玉昆等方法加以综合,将27例单纯胎盘钙化的孕妇和无... 目的探讨胎盘钙化改变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根据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标准及胎儿窘迫的传统临床诊断、胎儿电子监测仪监测指标即胎心率变化、羊水污染状况,采用Apgar评分法并结合韩玉昆等方法加以综合,将27例单纯胎盘钙化的孕妇和无脐带绕颈且胎盘外观正常的孕妇出现胎心改变和羊水改变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随机发现单纯胎盘钙化者(A组)胎心改变27例;羊水Ⅱ~Ⅲ度污染14例;Apgar评分≤7分的7例。无胎盘形态改变和脐带绕颈者(B组)胎心改变13例;羊水Ⅱ~Ⅲ度污染9例;Apgar评分≤7分无。A组与B组在胎心改变、羊水Ⅱ~Ⅲ度污染、Apgar评分≤7分卡方值分别为148.732、51.253、7.084(均P〈0.05)。②球状胎盘合、副胎盘、小胎盘各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胎盘钙化且有胎心改变、羊水Ⅱ度污染等。结论胎盘钙化和胎心改变,羊水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且胎盘钙化显然增加了胎儿窒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钙化 胎儿窘迫 羊水污染
原文传递
前置胎盘术中子宫下段缝合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绪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年第11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术中子宫下段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选择子宫下段缝合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止血方法。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术中子宫下段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选择子宫下段缝合方法,对照组选择常规止血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7.56%、7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6.16±47.67)mL、(917.45±49.56)mL,手术时间分别为(49.77±10.88)min、(90.02±16.16)min。研究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术中应用子宫下段缝合方法,可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术 子宫下段缝合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五指并拢拱背法手背静脉穿刺临床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 廉德花 周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1期3421-3424,共4页
目的探讨五指并拢拱背法应用于手背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分娩需静脉输液治疗的产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产妇年龄范围为23~35岁,体质量(120.0... 目的探讨五指并拢拱背法应用于手背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分娩需静脉输液治疗的产妇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2例。产妇年龄范围为23~35岁,体质量(120.0±3.7)kg,身高(160.0±4.1)cm。观察组产妇采用五指并拢拱背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握拳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对比两组产妇静脉穿刺时间、输液治疗时间、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程度、满意度、焦虑负面心理评判分值和抑郁不良心理调查值、对于静脉穿刺依从占据百分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静脉通路建立时间[(2.22±0.48)min比(2.45±0.25)min]、输液治疗时间[(1.96±0.50)h比(2.20±0.30)h]、焦虑评分[(31.24±2.30)分比(42.80±4.12)分]、抑郁评分[(32.50±3.59)分比(43.68±5.10)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静脉穿刺依从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五指并拢拱背手背静脉穿刺法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输液治疗时间,提升静脉通路建立速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产妇焦虑负面心理及抑郁不良心理情况,提升产妇对于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是理想的手背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五指并拢拱背 手背静脉
下载PDF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敏 鲁文东 +1 位作者 孟芬芬 孙艳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7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0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将2020年7月—12月...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0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将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作为传统组,将2021年1月—5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作为干预组。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率、护理质量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0)显著低于传统组(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各方面指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低于传统组的24.14%(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能实现护理管理活动的标准化和程序化,有效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保障护理服务质量与新生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标准化管理 新生儿 医院感染 护理质量
下载PDF
PTTG、bFGF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晓霞 李楠 张师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TG、bFGF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TG、bFGF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PT-TG、bFGF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1.2%、77.1%及66.7%,其阳性率及表达等级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PTTG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而高表达的PTTG可刺激bFGF和VEGF的表达,三者共同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垂体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诊治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稳 崔秀娟 张师前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绝经后女性偶然发现的卵巢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识别在这些肿瘤中具有潜在恶性可能的病例。既往绝经后发现的卵巢良性肿瘤大多采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而是否同时行子宫切除目前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必... 绝经后女性偶然发现的卵巢肿瘤大多数是良性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识别在这些肿瘤中具有潜在恶性可能的病例。既往绝经后发现的卵巢良性肿瘤大多采取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而是否同时行子宫切除目前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必须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充分交代病情,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由医患双方共同决定绝经后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方式,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卵巢良性肿瘤 诊治
原文传递
卵巢上皮性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稳 赵燕 +1 位作者 崔秀娟 张师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卵巢上皮性癌(EOC)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初始治疗后仍将复发,而复发是其主要死因。EOC已成为西方国家女性癌症第五大最常见死亡原因[1]。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对EOC起源认识的提高,以及铂类为基础的有效化疗药... 卵巢上皮性癌(EOC)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初始治疗后仍将复发,而复发是其主要死因。EOC已成为西方国家女性癌症第五大最常见死亡原因[1]。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对EOC起源认识的提高,以及铂类为基础的有效化疗药物的出现,疾病的短期控制得到了改善,但是EOC的总生存率远低于其他实体恶性肿瘤,5年总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药物似乎已达到了其治疗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抗血管生成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