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晓田 李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 目的探讨首诊于基层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的最佳方案,如何避免再灌注延迟、缩短STEMI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方法东营市部分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东营市人民医院形成"三位一体"立体式急救网络,对网络内医师实施长期、持续技术业务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STEMI救治流程,优化早期再灌注治疗,早期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无缝隙对接及优化介入治疗围术期药物治疗。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东营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192例,根据是否"区域化网络救治",分为非区域化救治组68例和区域化救治组124例,两组间比较发病-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FMC-N(溶栓时间)、FMC-B(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费用、随访1个月及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心功能、卒中、心肌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等。结果两组FMC[42(20,60)min比70(30,90)min,P=0.029]、FMC-N溶栓时间[35(12,50)min比67(39,95)min,P=0.020]、FMC-B时间[90(45,130)min比120(68,188)min,P=0.026]、知情同意沟通到导管室时间[30(15,50)min比70(30,104)min,P=0.010]及FMC后治疗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替罗非班)应用、住院时间[(6.0±2.5)d比(10.2±3.5)d,P<0.05]及住院费用[(47 688±1542)元比(55 392±1377)元,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随访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显示,区域化救治组氯吡格雷(87.1%比51.5%,P<0.05)、他汀类药物(82.3%比44.1%,P<0.05)服用率明显高于与非区域化救治组。两组阿司匹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区域化救治组LVEF<40%发生率(7.3%比29.4%,P<0.05)、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4.8%比25.0%,P<0.05)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2.4%比11.8%,P<0.05)明显低于非区域化救治组。结论区域化网络救治模式提高了基层医院STEMI早期就诊率,能够让大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早期再灌注
下载PDF
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洪光 薄其秀 王竹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8-1681,1688,共5页
目的:探讨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在食品中添加α-亚麻酸,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血... 目的:探讨亚麻酸改善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对照组(n=58)。试验组在食品中添加α-亚麻酸,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以及血糖(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检测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GTN%)。结果:试验组BS、TG、TC、TNF-α、hs CRP GMP-140、TXB2、ET-1和IL-6较治疗前降低(P<0.05);6-K-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D和GTN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α-亚麻酸能够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和内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性等多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原发性高血压病 老年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 血小板聚集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新生 沈彦明 +6 位作者 宋建军 王竹文 苏洪山 李国平 王洪光 冯领周 周美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59-962,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了解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支架置入数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37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了解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支架置入数与血小板活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8例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对照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后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亦高于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支架置入个数有关,置入支架越多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血小板高活化状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及急性血栓形成。支架置入术对冠状动脉内皮的损伤加强了血小板的活化,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支架王入术 血小板活化 凝血酶敏感蛋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预测风险模型的构建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丁小青 刘红伟 +1 位作者 刘海峰 顾磊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预测风险模型并评估该模型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预测风险模型并评估该模型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rhPro-UK溶栓治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因子,构建预测模型,使用Medcale软件对模型进行受试者特征性工作曲线分析,检验模型效能。结果118例患者,共15例因不同原因失访,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39例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6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失真畸变、片段性QRS波、大面积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因子[OR(95%CI)=0.090(2.821~55.635)、1.561(0.012~0.822)、0.069(0.008~0.616),P<0.05];通过Medcale软件逻辑回归建立预测模型,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679(95%CI=0.599~0.784),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61.28%。结论QRS失真畸变、片段性QRS波、大面积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rhPro-UK溶栓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能够做到早期预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 恶性心律失常 预测风险模型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风雷 袁燕 +1 位作者 郑曼 徐新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27-3729,共3页
心血管介入医师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常会碰到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但对比剂在远端血管的充盈和排空却明显延迟,这种现象被称为原发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 CSFP 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 心血管介入医师在冠脉造影过程中常会碰到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但对比剂在远端血管的充盈和排空却明显延迟,这种现象被称为原发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 CSFP 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疾病,容易造成患者胸痛反复发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造成患者死亡[1]。统计显示,CSFP发生率大约在7%[2]。目前,有关CSFP 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药物治疗也存在很大的争议。现将CSFP 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机制 慢血流现象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 CSFP 心血管介入 室性心动过速 心外膜下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膜联蛋白A5与颈动脉IMT及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艳霞 王竹文 +2 位作者 董希昌 张伟 王元元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 评价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膜联蛋白A5(anxA5)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17年8月于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随后对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 目的 评价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膜联蛋白A5(anxA5)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17年8月于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随后对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03例。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患者IMT值,并根据IMT界值(0.80 mm)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0.80 mm,n=93)与IMT增厚组(IMT≥0.80 mm,n=110),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患者IMT增厚的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anxA5诊断IMT增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anxA5正常组(anxA5<1.907 ng/ml,n=99)与anxA5升高组(anxA5≥1.907 ng/ml,n=104),比较2组患者的OCT参数差异。结果 203例患者血清anxA5水平平均为(2.92±1.27)ng/ml,IMT平均为(0.89±0.21)mm。与IMT正常组患者比较,IMT增厚组患者anxA5水平更高(t=7.853,P<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nxA5与IMT增厚显著相关(OR=3.767,95%CI2.776~5.110,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anxA5诊断价值为中等,AUC为0.710(0.593~0.809),anxA5的cut-off值为1.907 ng/ml,此时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65.8%。anxA5正常组与anxA5升高组OCT参数包括斑块类型(钙化、纤维或脂质斑块)、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发生率、覆盖坏死脂质核的最小或平均纤维帽厚度等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nxA5水平与颈动脉IMT显著相关,血清anxA5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5 冠状动脉斑块 内膜中层厚度 稳定型心绞痛 糖尿病
下载PDF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7
作者 常国花 陈海云 +1 位作者 张峰 赵连连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750-3753,共4页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9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和观察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治疗),每组47例,观察其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9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和观察组(行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治疗),每组47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IVST、cTnI及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可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疗效、心脏舒张功能、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硝酸异山梨酯 尼可地尔 老年心力衰竭 心脏舒张功能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与射频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华 杜建英 +1 位作者 邵爱菊 李国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患者,按照复发的时间分为早期复发组(n=32)与晚期复发组(n=28),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心率...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患者,按照复发的时间分为早期复发组(n=32)与晚期复发组(n=28),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心率变异性与P波离散度指标。结果早期复发组术后与早期复发组术前相比连续24小时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降低、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 MSSD)降低、高频功率(HF)降低、低频功率(LF)降低、LF/H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复发组与早期未复发组相比24小时记录中所有连续5分钟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MSSD、HF、LF及最大P波时程(Pmax)较高,LF/HF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治愈组与晚期复发组相比手术后LF/HF较高、Pmax及Pd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对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均具有预测能力,P波离散度指标用于判断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晚期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P波离散度 射频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风雷 郑曼 +1 位作者 高海青 徐新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涉及微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临床也不少见.CSFP也被称为冠状动脉Y综合征,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涉及微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临床也不少见.CSFP也被称为冠状动脉Y综合征,是指除外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累及心脏微血管的结缔组织疾病及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等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却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CSFP的确切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现将CSFP的病因、机制和临床特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冠状血管
原文传递
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治疗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华 王丽华 +6 位作者 张纪荣 刘兆军 延军 袁振祥 陈善华 郎咸泉 崔晓亮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观察服用复方降压片2年的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该药对血糖、胰岛素、尿酸、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复方降压片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血压稳定24周后,再逐渐减药,最终以最小的剂量、最少服药次数保持稳定的正常血压... 目的 观察服用复方降压片2年的1或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该药对血糖、胰岛素、尿酸、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复方降压片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血压稳定24周后,再逐渐减药,最终以最小的剂量、最少服药次数保持稳定的正常血压;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糖、胰岛素、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检测。结果 9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2年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4 .5% (73 /98),服药次数每日1次者48例(49% ),每日2次者33例(33. 7% ),每日3次者17例(17. 3% );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钾、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无明显变化(P>0. 05),患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 复方降压片长期应用降压效果良好,半数病例每日1次服药可获得满意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降压片 治疗前后 降压效果 血糖 胰岛素 尿酸 长期服用 目的观 结论 保持
原文传递
小直径肾动脉狭窄应用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辉 颜红兵 +5 位作者 李南 何兴娜 苏洪山 侯彬 朱小玲 高海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评估小直径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两年内入选15例患者,平均年龄67·7岁。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和单侧肾动脉狭窄各6例,副肾动脉狭窄3例。应用2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火鸟... 目的评估小直径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两年内入选15例患者,平均年龄67·7岁。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和单侧肾动脉狭窄各6例,副肾动脉狭窄3例。应用2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火鸟和同心)冠状动脉支架。研究主要终点包括术后1、3和6个月靶病变直径狭窄程度(再狭窄率)和肾功能状态。结果在15例患者19处病变共成功置入22个支架,其中西罗莫司洗脱支架19个,肾动脉金属裸支架3个。全部患者完成了1个月肾动脉Doppler超声随访和血清肌酐随访,其中5例和7例分别完成了3个月和6个月的前述随访,还有3例进行了6个月血管造影随访。随访结果均未显示靶血管再狭窄,并且肾功能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冠状动脉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可以安全和有效应用于治疗小直径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支架 西罗莫司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燕 张风雷 +2 位作者 郑曼 卜凡莉 徐新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2期3330-333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慢血流的患者67例,为CSFP组;另选取同期因心脏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显...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慢血流的患者67例,为CSFP组;另选取同期因心脏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73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采集血液,检测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TG)、BMI、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 CSFP组中BMI[(27.19±3.23)kg/m^2 vs.(24.82±2.75)kg/m^2,P=0.013]、高血压(17.9%vs.25%,P=0.035)、吸烟(15.7%vs.12.1%,P<0.001)、饮酒(32.1%vs.39.3%,P=0.013)及空腹血糖[(5.52±0.75)mmol/L vs.(5.63±1.35)mmol/L,P=0.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6,P<0.001)。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与TG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SFP患者BMI、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BMI与TG是影响CSFP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可能在CSFP的病理生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代谢综合征X 高血压 糖尿病 胆固醇 人体质量指数 慢血流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对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风雷 冯领周 +4 位作者 袁燕 郑曼 张玉霞 闫丽英 徐新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09-2013,共5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探讨MS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MS患者42例,为MS组;另选取同期因心脏症状行冠...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情况,探讨MS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在东营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MS患者42例,为MS组;另选取同期因心脏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病变,且不符合MS者5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采集血液,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采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计帧法测量两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性别、年龄、TC、LDL-C、Apo A1、Apo B、FIB、空腹血糖、BUN、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饮酒率、BMI、TG、SBP、DBP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MS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平均TIMI血流帧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DBP、TG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因素(P<0.05)。结论 MS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而BMI、DBP及TG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冠状血管 血流速度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置入与血小板活化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徐新生 沈彦明 +6 位作者 宋建军 王竹文 苏洪山 李国平 王洪光 冯领周 周美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和单克隆抗体测定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与37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in-sensitive protein,TSP)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相对照。结果FCM可简单、迅速地检测血小板的活化功能。ACS患者支架置入后CD62p,CD63和TSP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支架置入前;ACS组治疗前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伴随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进一步加强血小板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病并发急性左心衰58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王竹文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合并左心衰竭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53例;产前心衰55例,产后心衰3列;多胎7例;合并贫血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方法回顾6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合并左心衰竭病例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53例;产前心衰55例,产后心衰3列;多胎7例;合并贫血27例。低蛋白血症33例,呼吸道感染8例,围产儿死亡5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重,可危机母儿生命,应加强孕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积极控制心衰,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左心衰竭 剖宫产
下载PDF
PTEN对缺氧复氧心肌H9c2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及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燕林贞 燕钦栋 +2 位作者 张顺祥 丁小青 李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40-1946,共7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对缺氧复氧条件下心肌H9c2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及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H9c2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细胞转染PTEN小干扰RNA(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缺氧复氧处理后,RT...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对缺氧复氧条件下心肌H9c2细胞凋亡、氧化损伤及免疫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H9c2细胞构建缺氧复氧模型。细胞转染PTEN小干扰RNA(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缺氧复氧处理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细胞中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用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Fas L的蛋白水平。结果:缺氧复氧处理后H9c2细胞中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转染PTEN siRNA后的细胞中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 <0. 05)。缺氧复氧处理后H9c2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Bax和Fas L的蛋白水平升高,MDA水平也升高,SOD活性下降,培养液上清中LDH、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升高(P <0. 05),而下调PTEN可以部分拮抗缺氧复氧对H9c2细胞活力、凋亡率、MDA水平、SOD水平及培养液上清中LDH、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结论:下调PTEN可以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氧化损伤,减少H9c2细胞凋亡,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H9C2细胞 细胞凋亡 缺氧 复氧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战勇 李志忠 +5 位作者 张京梅 阙斌 孙涛 陈顺华 吴翔宇 古天津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0例。结果房... 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70例、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0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70例,其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169例,慢慢型1例。AVNRT中还包括合并房室旁道5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合并Koch三角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3例,复发率1.8%。房室旁道130例,其中左侧旁道100例(左前游离壁旁道65例,左侧壁旁道28例,左侧双旁道1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左中间隔1例,左侧心外膜旁道2例),右侧旁道30例(右侧游离壁旁道18例,右后间隔旁道5例,右侧Mahaim旁道1例,右后间隔慢旁道2例,右后侧壁旁道2例,希氏束旁道2例)。手术成功率99.2%,随访6个月到3年,复发4例,复发率3.1%。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勋 孙继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方法。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予以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另33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血宁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方法。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6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予以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另33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血宁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比二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血脂各项指标等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合舒血宁和曲美他嗪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其心功能并优化各项血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冠心病 心血管 心绞痛
下载PDF
社区女性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危险因素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古天津 孙涛 《中国医药》 2011年第6期660-661,共2页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社区女性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选取北京社区女性健康体检者61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同时分析入选者的危险因素,及两...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社区女性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选取北京社区女性健康体检者61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同时分析入选者的危险因素,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年龄将617例健康女性体检者分为3组:Ⅰ组36~45岁,337例;Ⅱ组46—55岁,192例;Ⅲ组56~70岁,88例。比较各组之间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及IMT的差异。结果入选女性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BMI、吸烟史(β=0.16、0.09、0.08、-0.03、0.13,均P〈0.05)。ⅠⅡ、Ⅲ组之间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5%(22例)比39.6%(76例)比86.4%(76例)]、斑块积分[(0.49±0.13)、(0.75±0.08)、(2.21±1.95)分]及IMT[(0.62±0.11)、(0.67±0.12)、(0.72±0.2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颈动脉IMT检测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筛查,根据颈动脉IMT增厚的不同阶段和性质,尽早制定个体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指导社区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减少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超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中山 任爱农 刘学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9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作用。方法85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n=29),B组(n=29),C组(对照组)(n=27),分别予依那普利10mg、依那普利10mg+吲哒帕胺2.5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均为1次/d...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作用。方法85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n=29),B组(n=29),C组(对照组)(n=27),分别予依那普利10mg、依那普利10mg+吲哒帕胺2.5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均为1次/d,治疗12周。观察血压、血尿酸(UA)、血肌酐(Cr)和血钾的变化。结果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吲哒帕胺组均有明显降压、降低血清尿酸作用(P<0.001),但两组间降血尿酸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依那普利+吲哒帕胺具有良好的降压、降血尿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吲哒帕胺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