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顺铂的三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刘联 王秀问 +3 位作者 黎莉 张昕 张文东 于学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0-9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紫杉醇(paclitaxel,TAX)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一线药物,它们分别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疗效确切。但是关于三... 背景与目的: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紫杉醇(paclitaxel,TAX)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一线药物,它们分别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疗效确切。但是关于三种联合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比较,目前国内多为回顾性研究。本研究对这三组含DDP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276例入组患者随机采用NP(NVB、DDP)、TP(TAX、DDP)或GP(GEM、DDP)方案化疗,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组间比较。结果:NP组、TP组、GP组有效率分别是42.3%(41/97)、43.0%(40/93)和43.4%(36/83);CR率分别为1.0%(1/97),2.2%(1/93)和0(0/8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5、8.8、9.2个月;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1、3.8、3.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1.9%、33.3%和31.3%;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是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乏力和静脉炎。GP组的白细胞减少(42.2%)、中性粒细胞减少(36.2%)发生率最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3.0%)最高,与NP组(77.8%、67.7%、12.1%)、TP组(71.0%、57.0%、13.0%)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GP组、TP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6.8%、25.8%,均显著低于NP组(41.4%)(P=0.000,0.022)。GP组的乏力症状发生率(38.5%)、NP组的静脉炎发生率(58.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TP、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NP方案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差;TP、GP方案耐受性较好并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性 化学疗法 顺铂/治疗应用 吉西他滨/治疗应用 紫杉醇/治疗应用 长春瑞滨/治疗应用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及分子生物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永清 郑美珠 +1 位作者 黎莉 左文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290-1294,共5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腺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关系尚不完全明了,原因之一是AR检测方法和截断值不同,以及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目的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乳腺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关系尚不完全明了,原因之一是AR检测方法和截断值不同,以及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等表达判定标准不完全一致所致。本研究按照2015年《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南》的判定标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并探讨乳腺癌组织中AR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类型与分子生物学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防治中心单一治疗组2014-04-01-2016-12-31连续收治来自山东地区的221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R、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TNM分期及肿瘤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21例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74.7%。≤35岁的乳腺癌患者AR阳性率为55.6%,>35岁的AR阳性率为71.1%;肿瘤最大径≤2cm AR阳性率为77.4%,肿瘤最大径2~5cm AR阳性率为74.5%,肿瘤最大径≥5cm AR阳性率为80.0%;腋窝淋巴结有转移AR阳性率为77.5%,腋窝淋巴结无转移AR阳性率为75.2%;肿瘤组织学Ⅰ级AR阳性率为74.3%,组织学Ⅱ级AR阳性率为77.6%,组织学Ⅲ级AR阳性率为72.9%。AR阳性率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均无相关性,均P值>0.05。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82.0%,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57.4%;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85.8%,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63.8%。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86.8%,HER2阴性乳腺癌组织中AR阳性率为71.0%。Ki-67高表达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健 王秀问 +2 位作者 王亚伟 马道新 王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共6页
目的合成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aclitaxel-octreotide conjugates),探讨偶联物对人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H446的细胞毒性和靶向性。方法合成分离并纯化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实时定量PCR法... 目的合成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aclitaxel-octreotide conjugates),探讨偶联物对人小细胞肺癌(SCLC)细胞株H446的细胞毒性和靶向性。方法合成分离并纯化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SCLC细胞株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的偶联药物对H446及人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1000nmol/L紫杉醇、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H446细胞中SSTR1~5 mRNA均有较高量的表达,而人成纤维细胞中未检测到SSTR mRNA的表达。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对H446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紫杉醇相似,具有浓度(1~1000 nmol/L)和时间(24、48、72h)依赖性;而对SSTR阴性的成纤维细胞,偶联药物的毒性作用要明显低于紫杉醇(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PTX-OCT、2PTX-OCT、PTX-Tyr-OCT和2PTX-Tyr-OCT作用后,H446细胞周期均停滞在G2/M期。结论奥曲肽紫杉醇偶联药物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在SCLC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奥曲肽紫杉醇偶联物 生长抑素受体 靶向
原文传递
β-catenin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珊珊 孙颖 +1 位作者 丁涣 黎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112,共5页
目的探讨β-连接素(β-catenin)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三阴性乳腺癌、13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乳腺组织β-catenin仅细胞膜... 目的探讨β-连接素(β-catenin)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三阴性乳腺癌、131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乳腺组织β-catenin仅细胞膜表达;乳腺癌组织β-catenin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同时表达。三阴性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8.9%,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60.3%)(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Ki67状态及预后相关(P<0.05)。结论β-caten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以及靶向治疗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乳腺肿瘤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莹 于晶 +5 位作者 魏军民 樊聪 王秀问 高鹏 江立玉 马婷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53例35岁以下乳腺癌的发病特点及各分子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组患者首发症状以乳房肿块为主,107例(69.9%)在出现... 目的分析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53例35岁以下乳腺癌的发病特点及各分子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组患者首发症状以乳房肿块为主,107例(69.9%)在出现症状后半年内就诊。153例中导管内癌22例(14.4%),浸润性癌131例(85.6%)。131例浸润性癌根据免疫组化分为腔面A型30例(22.9%),腔面B型65例(49.7%),Her-2过表达型18例(13.7%),基底样型18例(13.7%)。131例浸润性癌组织学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分别为76例(58.0%)和32例(24.4%);腔面A型初诊时直径≤2 cm和组织学分级Ⅰ级的肿瘤所占比例较其他型高;各型淋巴结转移数及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浸润性乳腺癌患者Ki67阳性率高,平均值为(30.12±3.91)%。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初诊时分期较晚;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密切相关;Ki67阳性率较高,且预后差的分子分型所占比例较高,提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应重视年轻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年轻女性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的处理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秀问 张文东 陈学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关键词 治疗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化疗 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在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中通过抑制FoxM1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田甜甜 李际盛 +2 位作者 王亚伟 马道新 王秀问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10、25、50、75、100μmol/L)处理H446细胞,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质粒转染、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在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genistein(10、25、50、75、100μmol/L)处理H446细胞,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质粒转染、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等技术检测genistein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分布以及FoxM1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genistein引起H446细胞发生药物浓度相关性增殖抑制、凋亡增加及G2/M期细胞周期阻滞(P<0.05),此过程伴随FoxM1及其靶基因survivin、cyclinB、cdc25B的表达降低(P<0.05),而FoxM1过表达可部分拮抗genistein的抗肿瘤增殖作用(P<0.05)。结论 genistein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H446细胞的增殖,而抑制FoxM1通路是其在小细胞肺癌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染料木黄酮 叉头框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颖 丁焕 +1 位作者 黎晓晴 黎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多西他赛(DTX)或卡铂(CB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探讨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是否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PARP抑制剂AG014699与DTX、CBP单...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多西他赛(DTX)或卡铂(CB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探讨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是否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PARP抑制剂AG014699与DTX、CBP单独或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实验法检测细胞增殖并用联合用药公式分析合用效应(q值0.85—1.15为单纯相加,〉1.15为协同,〈0.85为拮抗);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结果PARP抑制剂AG014699、DTX、CBP单独作用于MDA—MB-231细胞,均可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PARP抑制剂AG014699(10μmol/L)与DTX(10^-8、10^-7、10^-6、10^-5mol/L)、CBP(10^-5、10^-4mol/L)联合作用时,q值在0.85—1.15,显示相加效应;PARP抑制剂AG014699与CBP(10^-3mol/L)联合作用时,q值〉1.15,显示协同效应。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DTX或CBP能进一步促进凋亡,并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药物DTX或CBP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发挥相加或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多西他赛 卡铂
下载PDF
12例肾癌皮肤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曙光 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1-892,共2页
关键词 肾癌 皮肤转移 临床分析 肿瘤转移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小干扰RNA干扰β连环素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Wnt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滕颖 王秀问 +1 位作者 王亚伟 王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988-992,共5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ASd9细胞分为转染β-catenin干扰质粒PGCsil—CTNNB1-siRNA组(干扰质粒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PGCsil-NC—siRNA组...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ASd9细胞分为转染β-catenin干扰质粒PGCsil—CTNNB1-siRNA组(干扰质粒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PGCsil-NC—siRNA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对各组细胞用实时PCR法检测β-catenin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mRNA的表达,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克隆形成率,Millic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迁徙能力。结果干扰质粒组细胞β-cateninmRNA和cyclinD1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002±0.001比0.023±0.002,P〈0.01;0.005±0.002比0.040±0.020,P〈0.05)和空白对照组(B-cateninmRNA:0.021±0.003,P〈0.01;cyclinD1mRNA:0.042±0.004,P〈0.05);第5~7天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弱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P〈0.01),细胞倍增时间(58.1h)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37.9h,P〈0.05)和空白对照组(34.2h,P〈0.05);G0—G1期细胞(86.4%±2.6%)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73.8%±0.9%,P〈0.01)和空白对照组(75.8%±1.5%,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31.6%±7.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6.9%±7.3%,P〈0.05)和空白对照组(44.2%±2.5%,P〈0.05),穿过Millicell小室底膜的细胞数(16.0±3.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32.7±3.1,P〈0.01)和空白对照组(33.0±2.7,P〈0.01)。结论用siRNA干扰β—catenin的表达可抑制肺腺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迁徙能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RNA 小分子干扰 Β连环素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Survivin、VEGF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翟怡 黎莉 +2 位作者 王新美 丁宇 张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2期102-105,122,共5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VEGF)、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A组)、22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B组)及10例乳...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VEGF)、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A组)、22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B组)及1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C组)中的Survivin、VEGF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6.7%(46/60)和18.2%(4/22),在C组不表达(P<0.05);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有关。VEGF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3.3%(44/60)和31.8%(7/22),在C组为10%(1/10)(P<0.05);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有关。p53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51.7%(31/60)和13.6%(3/22),在C组不表达(P<0.05);p5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均有关。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VEGF、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及p53在A组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与转移和病理分级等生物学特征有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SURVIV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因 P53
下载PDF
奥曲肽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延国 王秀问 +3 位作者 魏军民 王亚伟 申洪昌 马道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H157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1~5 mRNA的表达;检测不同时间和浓度梯度...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H157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1~5 mRNA的表达;检测不同时间和浓度梯度的奥曲肽对两株细胞的抑制率,光镜下观测奥曲肽作用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奥曲肽与紫杉醇对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奥曲肽、紫杉醇以及两者联合作用时A549细胞的凋亡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奥曲肽作用后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A549细胞检测到SSTR1~SSTR5 mRNA的表达,而H157细胞只有SSTR1和SSTR4 mRNA的表达。奥曲肽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24、48、72 h)和浓度(1~1000 nmol/L)依赖性,在光镜下可观测到细胞细胞受损伤的形态学改变;而对H157细胞无抑制作用。对于A549细胞,125、250、500 nmol/L奥曲肽作用48 h可明显增加其对紫杉醇化疗的敏感性(P<0.01),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但未增加与紫杉醇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而对H157细胞,奥曲肽未发现化疗增敏作用。奥曲肽可下调A549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的表达(P<0.05,P<0.01),而对H157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奥曲肽可提高SSTR受体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下调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 奥曲肽 紫杉醇 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干扰素对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云生 张文东 +3 位作者 杨春惠 孙亚夫 耿波 袁奎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 目的:评价2种辅助治疗方案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生存分析。上颌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165例,分为3组:Ⅰ组,单纯手术作为对照组,50例;Ⅱ组:手术+干扰素-α2b治疗组,78例;Ⅲ组:手术+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治疗组,37例。所有患者AJCC2000分期均为Ⅱ、Ⅲ期。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因素筛选,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治疗措施下各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用于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3年总生存率为4%,其中Ⅰ组为3%,Ⅱ组为4.5%,Ⅲ组为5.7%。肿瘤厚度(P<0.001,RR=2.696)、有无破溃(P<0.001,RR=2.068)、淋巴结转移(P<0.001,RR=1.710)和治疗方法(P<0.001,RR=0.395)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2种辅助治疗方法对提高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P均<0.01),但2年后作用逐渐减退。2种辅助治疗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925)。结论:2种辅助治疗措施对提高生存率的影响在2年内显著,随时间逐渐消失。干扰素-α2b+氮烯咪胺方法效果并不优于单纯使用干扰素-α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 干扰素-Α2B 辅助治疗
下载PDF
蟾毒灵对CAPAN-2胰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梅影 李际盛 +4 位作者 于学军 孙丽美 王艾君 刘奇迹 王秀问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蟾毒灵在胰腺癌CAPAN-2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在胰腺癌中的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测定蟾毒灵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蟾毒... 目的研究蟾毒灵在胰腺癌CAPAN-2细胞系中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其在胰腺癌中的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测定蟾毒灵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蟾毒灵作用于CAPAN-2细胞后Caspase-3酶原(pro-caspase-3)、Bcl-2、Bax、CDC25C、cyclinB1、CDC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蟾毒灵对胰腺癌CAPAN-2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并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蟾毒灵未能诱导CAPAN-2细胞凋亡,但经蟾毒灵处理后,CAPAN-2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经蟾毒灵处理后,CAPAN-2细胞中CDC25C、cyclinB1、CDC2等关键周期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但是pro-caspase-3、Bcl-2、Bax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蟾毒灵可显著抑制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通过诱导G2/M细胞周期阻滞而非诱导细胞凋亡,在CAPAN-2细胞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蟾毒灵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曙光 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0.8%(10/93)。性别、体质状况、有无肝脏转移、转... 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0.8%(10/93)。性别、体质状况、有无肝脏转移、转移部位数目、血清LDH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转移灶是否切除对患者的2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年龄患者的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体质状况较好、无肝脏转移、单一部位转移、LDH或白蛋白水平正常以及孤立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是预后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因素 生存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蓓 朱慧 王秀问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17-220,共4页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的罕见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诊断中 ,免疫组化染色CD1 1 7已成为该肿瘤的定义性特征之一 ,和标准的病理诊断一样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治疗除了手术外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 (STI5 71 )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预后 肿瘤侵袭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中肿瘤干细胞的分选与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孟祥姣 李明 +2 位作者 王秀问 王亚伟 马道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明确能否以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为干细胞标志物,使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MACS)法分离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方法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使用MACS方法分选H446细胞,比较CD133阳性(CD133+)... 目的明确能否以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为干细胞标志物,使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MACS)法分离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方法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使用MACS方法分选H446细胞,比较CD133阳性(CD133+)细胞与CD133阴性(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侵袭性、耐药性和成瘤性方面的不同。结果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分化能力、侵袭能力和耐药性方面基本相同。集落形成和成瘤性实验结果显示:CD133+或CD133-细胞中40%以上的细胞都能够形成含有100个细胞以上的大集落,增殖成为与未分选细胞相同的细胞群,并能在裸鼠身上成瘤。结论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不能作为分选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分选后的CD133+与CD133-细胞中含有相同的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H446细胞系 CD133 肿瘤干细胞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诱导大鼠心功能降低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晓倩 张文东 +3 位作者 何源流 丛晓 苏国海 郝恩魁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4,40,共5页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第1天腹腔注射曲妥珠(12 mg/kg),此后6 mg/(kg·d),连续6 d,累计总量48 mg/kg;对照...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第1天腹腔注射曲妥珠(12 mg/kg),此后6 mg/(kg·d),连续6 d,累计总量48 mg/kg;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前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测,观察心功能变化。运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左室内径(LVED)扩大,左室后壁(LVPW)变薄,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P均<0.01);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计数和Caspase-3活性均显著升高(P均<0.001)。Caspase-3活性与室壁厚度(r=0.832)和左室射血分数(r=0.756)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连续多次腹腔注射曲妥珠单抗可损害大鼠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曲妥珠 心脏毒性 心脏超声 凋亡
原文传递
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握拳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1期20-20,22,共2页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握拳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肿瘤化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握拳运动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握拳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肿瘤化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握拳运动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握拳运动完全依从人数干预组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ICC置管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握拳运动依从性,减少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化疗 肿瘤 系统护理干预 握拳运动
下载PDF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扈东艳 于学军 张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97-398,共2页
关键词 硫酸吗啡控释片 直肠给药 药物治疗 晚期癌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