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与高产栽培策略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锋 张春平 +5 位作者 兰陆寿 李贤胜 黄一飞 唐小马 周业强 石英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129-11131,11137,共4页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明确了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在熟期构成上以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品种结构上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且区域性分布明显。并针对水稻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播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单产不高等问题,...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明确了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在熟期构成上以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品种结构上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且区域性分布明显。并针对水稻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播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单产不高等问题,提出划分4个稻区和稳定种植面积、优化主栽品种、集成栽培措施提升单产等增加水稻总产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结构 栽培 宣城市
下载PDF
宣城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超峰 凌跃进 +1 位作者 朱依坤 孙家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1-2,167,共3页
当前,安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供给结构出现失衡,农村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迫切需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 当前,安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过剩,农产品供给结构出现失衡,农村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迫切需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三变"(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变股东的主要路径,也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该文从宣城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推进"三变"改革的意义、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宣城市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全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变”改革 成效 问题 建议 宣城市
下载PDF
家鸽粪便细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传海 尚健 +2 位作者 聂文芳 李立峰 曹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家鸽粪便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明确鸽粪中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探究鸽粪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规模化养殖场家鸽粪便为试验材料,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3个养殖场鸽粪(HP、WB和HH)细... [目的]研究家鸽粪便细菌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明确鸽粪中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探究鸽粪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规模化养殖场家鸽粪便为试验材料,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3个养殖场鸽粪(HP、WB和HH)细菌16S rDNA(V3V4)多样性及其环境意义。[结果]3个鸽粪样品共获得大约12万条有效序列,在Cutoff值为0.03水平上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归类,HP、WB、HH分别有4 215、3 672和2 446个OTU类型,Shannon指数为5.00~6.17;VEN图比较分析表明,3个鸽粪样品中微生物种群组成较为一致,细菌共有13个门、31个纲、55个目、101个科和164个属,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覆盖了92%以上的物种数。优势菌属为Myroides、Pseudomonas、Sphingobacterium、Sporosarcina、Erysipelothrix、Oceanisphaer,约占总类群的48.5%~54.6%,且鸽粪中存在18.1%细菌16S rDNA序列未能归类。鸽粪中存在大量的好氧微生物,约占总类群的52%,然而,仅有11%的厌氧微生物。此外,发现鸽粪中含有Myroides、Sphingobacterium、Pseudomonas、Erysipelothrix、Acinetobacter 5种致病性微生物菌属。[结论]鸽粪中存在高度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传播禽类病原微生物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粪 高通量钡4序 细菌多样性 致病性细菌
下载PDF
宣城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胡锋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3期63-64,共2页
通过对宣城市2018年水稻生产情况、种植结构、生产主体、稻米加工与商标、产业扶贫等基本情况的系统调研,分析了该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促... 通过对宣城市2018年水稻生产情况、种植结构、生产主体、稻米加工与商标、产业扶贫等基本情况的系统调研,分析了该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宣城市
下载PDF
宣城市农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玉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8期59-59,100,共2页
该文介绍了宣城市农药使用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科学用药宣传培训、示范推广新型优质植保药械、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绿色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药 使用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宣城市
下载PDF
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金华 吴国峰 +1 位作者 周诚 周虎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4期83-85,共3页
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4个主要方面对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播前准备 苗期管理 除草 病虫害防治 稻茬小麦 免耕栽培技术
下载PDF
宣城市茶树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及春茶开采期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安霞 孙秀邦 +1 位作者 宋艳芬 田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3期67-68,共2页
选用宣城市所辖7个县(市、区)国家气象站近30年(1986-2015年)和14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2011-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宣城市茶树生长期间的气候资源,并总结了不同芽型茶树的春季开采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宣城地区热量资源和水资源丰... 选用宣城市所辖7个县(市、区)国家气象站近30年(1986-2015年)和14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近5年(2011-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宣城市茶树生长期间的气候资源,并总结了不同芽型茶树的春季开采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宣城地区热量资源和水资源丰富,适合茶树生长;早芽型的茶树从2月16日起算,以≥5℃有效积温达到220℃·d以上的日期为开采期;中芽型茶树从3月1日起算,以≥7℃有效积温达到220℃·d以上的日期为开采期;迟芽型茶树从3月16日起算,以≥10℃有效积温达到220℃·d以上的日期为开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市 茶树 气候条件 开采期
下载PDF
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孟超峰 吴玉玲 王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期6-8,共3页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农民致富。近年来,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总数达到了4623个。该文介绍了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指出家庭农场发展过...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农民致富。近年来,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总数达到了4623个。该文介绍了宣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指出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市 家庭农场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白化、黄化变异茶树品种推广应用关键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学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6期83-85,共3页
该文介绍了宣城市白化、黄化变异茶树品种推广应用的引种、选育、育苗、种植、建园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宣城市 白茶 黄茶 推广 技术
下载PDF
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期77-78,12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传统种植模式生产效益的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虾综合种养作为新型生产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绿色、环保等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分析了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社会成效及... 近年来,随着传统种植模式生产效益的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稻虾综合种养作为新型生产模式,具有稳粮、增效、绿色、环保等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分析了宣城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社会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产业现状 对策 宣城市
下载PDF
皖南丘陵茶区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正中 王龙平 +2 位作者 郭远行 史忠琴 宋艳芬 《茶业通报》 2016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名优茶生产茶园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试验表明施肥组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及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与采摘组。施肥组的发芽密度最高,为95个/1109cm2。采摘组最低,为88个/1109cm2。4月6日芽叶组成汇总表表明三个组... 本研究主要探究名优茶生产茶园夏秋茶采摘对翌年春茶产量影响。试验表明施肥组的发芽密度、百芽重及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与采摘组。施肥组的发芽密度最高,为95个/1109cm2。采摘组最低,为88个/1109cm2。4月6日芽叶组成汇总表表明三个组中均为一芽二叶成分最高,单芽头与对夹叶含量较低。一芽三叶百芽重施肥组重量较其他两组高,产量测定表明,施肥组产量略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采摘 施肥 产量
原文传递
宣城市香菇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4期3-4,102,共3页
宣城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等,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香菇生产。该文分析了宣城市香菇产业的现状、发展优势、产业扶贫带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宣城市香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香菇产业 扶贫现状 对策 宣城市
下载PDF
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及结构调整分析——基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目的]基于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及其面积结构调整。[方法]在分析2016年宣城市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情况基础上,确定能发挥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小麦玉米区域试验的产量为基础... [目的]基于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及其面积结构调整。[方法]在分析2016年宣城市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情况基础上,确定能发挥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以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小麦玉米区域试验的产量为基础,计算宣城市粮食生产能力。结合主要粮食作物面积构成对比分析,提出粮食面积结构调整建议。[结果]全市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457.10 kg/hm^2,比2013—2015年的粮食实际平均单产高3089.66 kg/hm^2;粮食总生产能力为186.66万t,比2013—2015年粮食平均总产高68.19万t。全市粮食面积潜力36.1万hm^2。面积结构调整可考虑“提高稻谷、稳定小麦、适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结论]2016年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开发率为0.63,粮食生产潜力较大。可通过结构调整,使粮食面积中稻谷占74%、小麦占18%、玉米占4%、大豆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结构调整 农业普查资料 宣城市
下载PDF
绩溪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小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进行了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氮磷钾养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氮>磷>钾,施用氮肥的作用仍大于磷肥和钾肥;氮磷钾配施增产效应是NP>NPK>NK>PK。平均1kg养分增产小麦分别为:N12.59kg,P2O5 8.00kg,K2O4.16kg;N+P2O8.24kg,N+K2O6.28kg,P2O5+K2O1.23kg,N+P2O5+K2O6.80kg。(2)小麦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每667m2纯N11.3kg、P2O53.3kg、K2O6.1kg。(3)二水平肥料利用率氮为36.8%,磷为7.5%,钾为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模型 推荐施肥量 绩溪县
下载PDF
稻鸭共作生态农业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文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30-31,共2页
在双季稻种植区开展稻鸭共作试验示范,并集成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缓释肥等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稻鸭共作技术集成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集成可节本增效9216元/hm2,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 在双季稻种植区开展稻鸭共作试验示范,并集成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缓释肥等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稻鸭共作技术集成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集成可节本增效9216元/hm2,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缓释肥料 技术集成 宣州区
下载PDF
宣城市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龙平 《茶业通报》 2021年第3期126-129,共4页
宣城市是安徽省茶叶主产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越,产茶历史久远.我市茶园杂草种类多,危害大,对新建的幼龄茶园影响更甚.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升茶叶品质,夯实茶产业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广茶... 宣城市是安徽省茶叶主产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越,产茶历史久远.我市茶园杂草种类多,危害大,对新建的幼龄茶园影响更甚.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制定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升茶叶品质,夯实茶产业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广茶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和机械除草和生物防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杂草 绿色防控
原文传递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了筛选适宜宣城市的高产、稳产、优质的早籼新品种,于2016年4月在宣城市天湖镇水稻基地进行了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在整个发育时期的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等。结果表明:陵两优89穗粒并重,株型适中,无明显缺点,可在... 为了筛选适宜宣城市的高产、稳产、优质的早籼新品种,于2016年4月在宣城市天湖镇水稻基地进行了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在整个发育时期的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等。结果表明:陵两优89穗粒并重,株型适中,无明显缺点,可在宣城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品种 比较试验 宣城市
下载PDF
宣城市耕地抛荒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平 何小卫 李贤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5-6,119,共3页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抛荒地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该文介绍了宣城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对宣城市遏制耕地抛荒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有计划...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抛荒地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该文介绍了宣城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对宣城市遏制耕地抛荒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有计划休耕、提升耕地质量,调整种植业结构,规范土地流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抛荒 现状 对策 宣城市
下载PDF
丘陵茶区机采茶产业化综合技术集成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学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4期148-149,167,共3页
该文介绍了宣城市丘陵茶区机采茶产业化现状和机采茶园管理、机采茶叶采制等综合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丘陵茶区 机采茶 技术 应用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两优691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锋 黄一飞 +5 位作者 唐小马 李贤胜 陈刚明 俞维光 周建业 何小卫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5,共2页
两系杂交稻两优6919在区试和示范中表现优质、高产、穗大粒多且结实率稳定、株叶形态好,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在超高产栽培上应适时播种避高温,精量稀播育壮秧;适龄浅栽护分蘖,合理稀植稳苗数;适期... 两系杂交稻两优6919在区试和示范中表现优质、高产、穗大粒多且结实率稳定、株叶形态好,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在超高产栽培上应适时播种避高温,精量稀播育壮秧;适龄浅栽护分蘖,合理稀植稳苗数;适期控水优群体,干湿交替促灌浆;适量用氮保大穗,增施钾肥提粒重;综合防治病虫草,适度用药保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691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