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骨丧失量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敏 叶春万 +4 位作者 甘业春 王欣 樊道斌 吴信忱 苏明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2-593,共2页
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植骨量的多少,却仅凭术者的感觉或估算,可能导致植骨量的不足而产生椎体再塌陷。我们在赵廷宝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术前应对椎体的... 对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植骨量的多少,却仅凭术者的感觉或估算,可能导致植骨量的不足而产生椎体再塌陷。我们在赵廷宝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在术前应对椎体的X线片进行测量,计算出伤椎骨丧失量,根据此量再进行经椎弓根植骨。2005年10月至2007年2月,临床应用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丧失 植骨治疗 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植骨 临床应用 节段内固定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敏 凡道斌 +2 位作者 王欣 叶春万 马修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6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患者3例。结果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5~15个月。术后8周的X线片显示有...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患者3例。结果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5~15个月。术后8周的X线片显示有连续骨痂通过截骨线,16周已达骨性愈合。负重行走无疼痛,髋膝功能不受限。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外科手术 楔形截骨 打压植骨 股骨近端重建钉
下载PDF
小切口全髋或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夕友 樊道斌 +3 位作者 甘业春 叶春万 王欣 朱敏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如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THA)或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并分析使用小切口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技巧。方法: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43例,对伤前能快步或大步行走的25例行THA,对伤前持杖或小碎步行走的18例行BFH... 目的:探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如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THA)或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并分析使用小切口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技巧。方法: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43例,对伤前能快步或大步行走的25例行THA,对伤前持杖或小碎步行走的18例行BFHR。使用髋后外侧小切口入路,THA切口7~9cm,BFHR切口5~6cm。强调术后早期活动。结果:全部病人于术后3周持拐下地。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THA的Harris评分为91.6,BFHR的Harris评分为90.4。结论:对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如伤前能快步或大步行走者选择THA,反之则选择BFHR。推荐使用小切口技术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行走能力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欣 叶春万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多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42例。结果:42例均获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结论:此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是治疗老... 目的:探讨多枚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42例。结果:42例均获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结论:此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空心加压螺钉
下载PDF
B型超声波在80例滑囊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前丽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对 8 0例四肢大关节处滑囊炎进行定位诊断 ,其中肘部 7例 ,臀部 5例 ,膝前部 18例 ,窝部 48例 ,足踝部 2例 ,均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 95 %。通过讨论滑囊炎的影像表现及滑囊与关节腔的关系 ,认为滑囊炎的定... 对 8 0例四肢大关节处滑囊炎进行定位诊断 ,其中肘部 7例 ,臀部 5例 ,膝前部 18例 ,窝部 48例 ,足踝部 2例 ,均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 95 %。通过讨论滑囊炎的影像表现及滑囊与关节腔的关系 ,认为滑囊炎的定位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滑囊炎 B超 超声定位 声像图特征
下载PDF
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春万 张长春 +2 位作者 王欣 聂邦寿 马修三 《解剖与临床》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 ,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 ,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 5例。术后随访 1a~ 6a(平均 2 .5a) ,观察临床疗效及X光片CE角、颈干角的改变。结果 :5例病人行走步态和疼... 目的 :探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 ,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 ,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 5例。术后随访 1a~ 6a(平均 2 .5a) ,观察临床疗效及X光片CE角、颈干角的改变。结果 :5例病人行走步态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 ;颈干角 12 6°~ 133° ,接近正常 ,髋关节的股骨头包容量明显增加 ;CE角 2 5°~ 30°。结论 :改良的股骨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内收截骨术 治疗 髋关节发育不良 临床资料 手术
下载PDF
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7
作者 樊道斌 邢飞 +1 位作者 张林胜 杨国平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L3-4 1例,L4-5 11例,L5-S1 4例。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8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可... 目的探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峡部外缘途径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L3-4 1例,L4-5 11例,L5-S1 4例。结果随访6~42个月,平均28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2例,良2例,可2例,无差。优良率88%,未发现腰椎不稳征象。结论经峡部外缘入路手术具有显露清楚、创伤小、不影响腰椎稳定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 手术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踝关节骨折
8
作者 谢昌宏 叶春万 +1 位作者 鲁志兵 赵常青 《安徽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AO-C型(以下简称C型)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21例C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C1型7例,C2型12例,C3型2例。3例Gustilo II型开放骨折I期清创缝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余首先跟骨牵引,待... 目的探讨AO-C型(以下简称C型)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21例C型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平均随访20个月。其中,C1型7例,C2型12例,C3型2例。3例Gustilo II型开放骨折I期清创缝合钢板螺钉内固定。其余首先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方法:腓骨骨折(19例)均用钢板坚强固定。胫骨骨折:三叶草钢板固定19例(其中4例置于前侧),普通钢板2例。5例行I期外侧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按Baid和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并发症1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踝关节骨折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型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计算骨丧失量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叶春万 朱敏 +2 位作者 甘业春 樊道斌 王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用自行设计的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伤椎内打压植骨(TPIG)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计算骨丧失量TPIG结合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与... 目的探讨用自行设计的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伤椎内打压植骨(TPIG)结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计算骨丧失量TPIG结合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结果计算骨丧失量TPIG结合椎弓根固定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以及抗扭转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应用计算骨丧失量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6例,患者的伤椎在术后达到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44例获得随访,时间13~22个月(平均17个月)。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和术后一致,Cobb角亦和术后相同,无明显的矫正度丢失及内固定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的VSA评分:0分36例,1.3分8例。结论计算骨丧失量TPIG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消除了压缩椎体的蛋壳现象,给伤椎体提供了即刻稳定性,达到了与内固定物共同承载负荷的目的,减少了内固定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计算骨丧失量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生物力学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叶春万 朱敏 +3 位作者 樊道斌 甘业春 俞洋 王以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非内固定状态下经椎弓根打压植骨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标本进行强度和刚度测试数据分析,探讨哪一种方法更符合生物力学,为临床采用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提供理论依据,为PVP、PKP慎用提... 目的通过对非内固定状态下经椎弓根打压植骨与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标本进行强度和刚度测试数据分析,探讨哪一种方法更符合生物力学,为临床采用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提供理论依据,为PVP、PKP慎用提供参考。方法对9具冻干尸体胸腰段椎体(T12-L2)标本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组、造成L1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打压植骨和骨水泥椎体成形3组,每组3具标本,通过生物力学测试仪对各组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屈、中立位4种状态下,各组L1椎体、L1,2椎间盘测试其强度和刚度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椎弓根打压植骨后椎体和相应椎间盘的强度、刚度接近正常组椎体,而骨水泥椎体成形组椎体强度明显增加,刚度则明显下降。这表明目前常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可改变伤椎及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加伤椎再骨折机会和增加邻近椎间盘的应力,加速其退变。结论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临床以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替代骨水泥椎体成形的可行性,可使骨折椎体和相邻椎间盘获得更好的生物力学康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压缩骨折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术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力学测试
原文传递
计算骨丧失量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樊道斌 朱敏 +4 位作者 甘业春 叶春万 王欣 谢昌宏 吴信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比较各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扭转生物力学性能。[结果](1)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组的椎体和椎间盘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高于TPG+椎弓根固定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组的强度和刚度高于单纯TPG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从扭转生物力学试验中也同样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结论]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适合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计算骨丧失量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昌宏 鲁志宾 +1 位作者 高金华 赵常青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0期708-709,共2页
关键词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治疗 “8”字钢丝 张力带内固定 减张术 髌韧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新林 樊道斌 邢飞 《骨科》 CAS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无畸形愈合、肢...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无畸形愈合、肢体短缩、髋内翻发生,无钢板断裂、松动、断钉及螺钉切割股骨头现象。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较好14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8%。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术中最大限度保护骨折块血运、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治疗
下载PDF
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敏 王以进 +4 位作者 叶春万 赵向东 凡道斌 甘业春 王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研制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self-locking type pro-rotary auto-sliding&compression nail plate,LPSC-NP)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8具新鲜成年股骨近端标本,制成... 目的研制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self-locking type pro-rotary auto-sliding&compression nail plate,LPSC-NP)用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8具新鲜成年股骨近端标本,制成股骨颈骨折,分别用LPSC-NP、3枚空心钉、双头中空加压螺纹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PSC-NP的承载能力和抗扭转强度、刚度均明显大于后三者。结论LPSC-NP固定股骨颈骨折牢固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该器械结构合理,简单适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自锁式防旋自动滑动加压钉板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江燕 董代玉 +1 位作者 杨云云 陶秀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56-1357,共2页
目的:总结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从2006年1月~2008年4月,对49例患者从心理护理、宣教、术中配合、病情观察和术后护理等方面,总结探讨该护理方法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结果:术... 目的:总结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从2006年1月~2008年4月,对49例患者从心理护理、宣教、术中配合、病情观察和术后护理等方面,总结探讨该护理方法对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结果:术后1~12月随访,49例患者均Ⅰ期愈合,切口极其隐蔽,切口瘢痕呈线状细小,腋臭气味均消失,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法腋臭根治术,微创、安全、效果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超薄皮瓣 腋臭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春万 朱敏 +1 位作者 谢昌宏 马修三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6期471-4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2例,其中胸椎结核3例,腰椎结核9例;5例术前伴有不全截瘫,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2例,其中胸椎结核3例,腰椎结核9例;5例术前伴有不全截瘫,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术后抗结核治疗9~12个月.2、4、6、9、12个月后分别复查血沉、肝功能、神经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1~3 a.术后2个月在支具保护下下地活动,腰背痛明显好转.术后6~9个月血沉恢复正常;4~6个月盗汗、乏力症状、消瘦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个月,2例Frankel D级、1例Frankel C级者恢复到E级,2例Frankel C级恢复到D级;术后6个月均恢复到E级.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结核病灶复发,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4~6个月植骨融合.结论: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不污染胸腹腔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除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胸腰椎结核
原文传递
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峡部崩裂型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敏 凡道斌 +2 位作者 叶春万 甘业春 王欣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行相应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单侧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并使用2枚钛网或单独进行自体... 目的: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采用腰椎后正中切口,行相应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经单侧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并使用2枚钛网或单独进行自体髂骨植骨。术后随访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及临床效果,按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积液漏等并发症。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7月,平均12个月。无1例发生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椎间隙高度无丢失。骨融合率为100%,疗效优良率91.6%。结论:TLIF结合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腰椎体间融合 经椎间孔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距骨内侧突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飞 樊道斌 张林胜 《骨科》 CAS 2011年第4期212-213,共2页
距骨内侧突又称为距骨后突内侧结节(posteriormedialtubercleofthetalus,PMTT),于i974年Cedell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edell骨折。在此发生骨折极为少见,仅有少量的相关病例报道。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总结,临床医师诊... 距骨内侧突又称为距骨后突内侧结节(posteriormedialtubercleofthetalus,PMTT),于i974年Cedell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edell骨折。在此发生骨折极为少见,仅有少量的相关病例报道。由于缺乏规范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总结,临床医师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2004年3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3例距骨内侧突骨折分别给予保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突内侧结节 治疗方法 骨折 距骨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医师诊断 2009年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缺损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江燕 葛礼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1月~2011年8月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软组织缺损或钢板外露8例,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护理方案,通过精心护... 目的:探讨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缺损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1月~2011年8月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软组织缺损或钢板外露8例,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护理方案,通过精心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例联合瓣、皮片均成活,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皮片成活,残留远端点状小创面经换药完全愈合,无肌腱或钢板外露,术后随访3~8月,联合瓣血运良好,外踝功能满意.结论:对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瓣与脂肪瓣联合转移修复外踝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术区护理、联合瓣血运监测、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方面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联合瓣成活率,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腓骨肌腱鞘筋膜瓣 脂肪瓣 护理
下载PDF
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0
作者 王欣 陈思维 +2 位作者 王欢 季益军 朱敏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6期521-522,共2页
我院于2003年9月~2009年9月共收治18例腘动脉损伤的患者,经早期诊断并急症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桥接术修复,均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性,年龄26~4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 我院于2003年9月~2009年9月共收治18例腘动脉损伤的患者,经早期诊断并急症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桥接术修复,均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性,年龄26~4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8例.同时伴有股骨下段骨折10例,胫骨上段骨折5例,腓骨小头骨折1例,膝关节后脱位2例.开放伤7例,闭合伤11例.腘动脉损伤均为挫伤栓塞.其中4例由外院转入.入院时间为伤后1~1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损伤 早期诊断 大隐静脉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