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分析 被引量:113
1
作者 周国富 陈菡彬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8,共14页
综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联系起来,初步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然后采用2005-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 综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联系起来,初步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然后采用2005-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越过第一门槛值进入中级阶段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减弱为不显著,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仍在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越过第二门槛值进入高级阶段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表现为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剔除样本中的极端值、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另外,分地区来看,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但不同区域的表现不尽相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门槛效应均表现为倒"U"型;西部地区则"慢半拍",尚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中部地区则仅存在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给出了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下载PDF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96
2
作者 曾五一 肖红叶 +1 位作者 庞皓 朱建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共4页
本文介绍了近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统计学教学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新的教学规范、界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系列教材、推动教学改革、构建新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 经济 统计学 教学体系 改革
下载PDF
股价信息含量与市场交易活跃程度 被引量:74
3
作者 陈梦根 毛小元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A期125-139,共15页
中国证券市场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跟风现象严重,股价齐涨同跌,股票价格走势与公司经营状况两张皮。本文以2002-2004年间沪深两市944只股票为样本,采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度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中... 中国证券市场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跟风现象严重,股价齐涨同跌,股票价格走势与公司经营状况两张皮。本文以2002-2004年间沪深两市944只股票为样本,采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度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研究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中股价波动反映公司基本面信息的比例平均为52%左右。在样本期内,股价信息含量指标呈逐年递增趋势,市场联动性特征不断减弱。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交易换手率与股价信息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股价信息含量对股票交易的活跃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本文还发现,股票价格波动率越大,则股票交易越活跃,投资者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但是如果股价信息含量高,则股票交易活跃程度对风险的敏感性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价信息含量 价格联动 换手率 风险
原文传递
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被引量:68
4
作者 肖红叶 郝枫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45,共10页
本文综合利用UNSD、BEA和NBS的国民核算资料,对中外初次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的内在特点及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数据可比性调整之后认为:以国际经验判断... 本文综合利用UNSD、BEA和NBS的国民核算资料,对中外初次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中国初次分配结构的内在特点及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2004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数据可比性调整之后认为:以国际经验判断,中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偏低,政府介入初次分配的程度很高。中国初次分配结构中,劳动份额(sl)与人均实际GDP(y)呈反向变动关系。这既与"要素收入份额具有时间稳定性"之"典型事实"不符,更与大量研究中二者具有同向关系之经验结论大相径庭。根据国民经济sl形成机制进行因素分解,发现sl与y的长期反向关系主要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而短期反向关系则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以sl下降为代价,增长成果更多流向资本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源自资本掌握要素配置主导权,导致要素价格体系扭曲。这一局面如不扭转,必将危及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福利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初次分配 收入法GDP 劳动份额 生产税净额比重
原文传递
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 被引量:57
5
作者 肖红叶 郝枫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2,F003,共9页
资本存量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政策研究的重要决定因素。资本存量核算比较复杂,在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厘清。我国资本统计十分薄弱,数据可得性成为资本存量估算的严重制约。在我国经济增长研究中,如何准确估算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政策研究的重要决定因素。资本存量核算比较复杂,在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厘清。我国资本统计十分薄弱,数据可得性成为资本存量估算的严重制约。在我国经济增长研究中,如何准确估算资本存量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学术界需要使用这方面数据,又促使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对我国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这些研究分别利用不同的假设和处理方法,这使我国资本存量数据出现了差异很大的众多版本。本文在对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梳理之后,对我国资本估算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存量 永续盘存法 估算
原文传递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7
6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80,共8页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测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减轻代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从而支持了...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测度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企业融资约束与创新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减轻代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从而支持了融资约束的上升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提高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创新效率
下载PDF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缓解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 本文在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及其结构指数(金融中介发展指数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开展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研发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效率的提高;但金融中介发展的作用显著高于股票市场发展,且金融发展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作用和研发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改善我国金融约束政策环境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投资效率 随机前沿方程
下载PDF
基于Benford-Logistic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法 被引量:47
8
作者 杨贵军 周亚梦 孙玲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164,F0003,共17页
研究目标:Benford律是财务数据质量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Benford律引入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增加代表财务数据质量的有效变量,提高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研究方法:运用Benford律检验财务数据质量,构造Benford因子,将其与财... 研究目标:Benford律是财务数据质量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Benford律引入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增加代表财务数据质量的有效变量,提高预警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研究方法:运用Benford律检验财务数据质量,构造Benford因子,将其与财务变量相结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Benford-Logistic模型,以200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asso方法对解释变量进行筛选,确定最优模型,验证增加Benford因子能否提高Logistic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研究发现:Benford因子能够反映企业财务数据质量,与公司是否S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增加Benford因子可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的预测正确率。研究创新:将Benford律引入财务预警Logistic模型,提出Benford因子的一种构造方法,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Benford-Logistic模型。研究价值:提高了财务风险预警Logistic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研究成果可推广到风险评估与违约预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 LOGISTIC模型 Benford因子 Lasso方法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 被引量:46
9
作者 廖筠 胡伟娟 杨丹丹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
本文选取10家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银行的经营效率状况,与银行绿色信贷比建立面板VAR模型,进行二者间的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有长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 本文选取10家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银行的经营效率状况,与银行绿色信贷比建立面板VAR模型,进行二者间的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效率有长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在短时间内会逐渐增大,长期将趋于平稳。这表明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经营效率,银行应抓住绿色信贷的机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经营效率 动态综合评价模型 面板VAR模型
下载PDF
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果——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孙伯驰 段志民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8,共16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减贫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居民贫困理应发挥出应有成效。文章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低保制度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减贫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居民贫困理应发挥出应有成效。文章从贫困脆弱性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低保制度并没有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没有改变。根据不同贫困类型家庭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低保会提高在当期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梳理背后的影响机制,发现获得低保救助的农村家庭会减少其劳动时间,也即存在显著的福利依赖效应,同时也会降低农村家庭的主观社会地位,削弱其向上流动的信心,此外还会减少从外部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不利于未来贫困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保 贫困脆弱性 福利依赖 主观社会地位 私人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孙伯驰 段志民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13,共17页
有关非农就业减贫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当前贫困,对未来贫困的影响甚少涉及。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方法探讨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在总体上可有效降低农村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然而... 有关非农就业减贫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当前贫困,对未来贫困的影响甚少涉及。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方法探讨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在总体上可有效降低农村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然而,这一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农村家庭中存在显著差异,暂时性贫困家庭可通过从事非农就业降低贫困脆弱性,而慢性贫困群体则受限于自身的禀赋无法从非农就业中获益。将非农就业划分为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两类,发现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可有效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非农经营的脆弱性减弱效果并不明显。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主要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渠道阻击农村家庭未来可能的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贫困脆弱性 PSM-DID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顾群 翟淑萍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91,共6页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成长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投资越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显著依赖内... 本文在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指数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R&D投资和成长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R&D投资越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显著依赖内源融资,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对内源融资并不具备依赖性;融资约束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推动作用明显低于融资约束程度低的高新技术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约束 R&D投资 内源融资 成长性
下载PDF
中国市场价格扭曲测度:1952-2005 被引量:37
13
作者 郝枫 赵慧卿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9,共7页
理论上,可以通过考察实际生产状态与潜在最优生产状态之间的差距,反映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扭曲程度。通常可以区分三类市场扭曲:生产无效率与要素市场局部价格扭曲、产品市场价格扭曲、要素市场全局价格扭曲。本文将各种市场扭曲的影响... 理论上,可以通过考察实际生产状态与潜在最优生产状态之间的差距,反映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扭曲程度。通常可以区分三类市场扭曲:生产无效率与要素市场局部价格扭曲、产品市场价格扭曲、要素市场全局价格扭曲。本文将各种市场扭曲的影响整合在统一框架内测度,以有效分析其相对强弱程度。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刻画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利用中国31个省区1952-2005年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中国市场扭曲程度测度,并展开时期比较与地区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扭曲 PPF曲线 随机前沿分析技术
下载PDF
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发展不平衡视角 被引量:38
14
作者 白仲林 尹彦辉 缪言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101,共11页
为了厘清财政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机理、揭示财政政策工具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本文构建考虑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细化财政政策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消费、就业、工资水平以及收入再分配的动态效应... 为了厘清财政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机理、揭示财政政策工具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本文构建考虑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细化财政政策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分析了外生财政政策冲击对居民消费、就业、工资水平以及收入再分配的动态效应;模拟了"减税降费、惠及民生"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研究发现:财政收入政策方面,消费和劳动减税具有优化消费结构、刺激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而资本减税对于缩小收入差距起到了"反作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增加投资性支出可在短期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短期提高了经验规则式家庭的消费,但未发现缩小收入差距的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异质性家庭 DSGE模型 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
原文传递
自贸区设立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和区位选择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白仲林 孙艳华 未哲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2,共19页
设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金融制度和政府管理创新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的重大经济政策之一。为了科学评价该项政策的效果、优化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文章利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自贸区设立政策的区域经... 设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金融制度和政府管理创新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的重大经济政策之一。为了科学评价该项政策的效果、优化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文章利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自贸区设立政策的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讨论了该政策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域内经济增长,但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设立初期东、中部地区的较高政策成本使其政策效应存在约5个季度的滞后;而且,自贸区设立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出短期起伏波动,长期震荡上行的正向影响特征;另外,自贸区设立政策是典型的对外开放政策,尤其,当区域贸易依存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分别高于40%和10%的阈值时,设立自贸区才能够较显著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选择须以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避免地理上的均匀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广义合成控制方法 政策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区位选择
原文传递
双重驱动的果蝇优化算法及其在PID控制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凤丽洲 王友卫 +1 位作者 韩琳琳 杨贵军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25-2233,共9页
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面临计算复杂性高、参数依赖性强、全局优化能力弱的问题,在传统果蝇优化算法中引入细菌趋化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驱动的果蝇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优势果蝇群体和劣势果蝇群体的分布特点,提出多驱逐剂与多引诱剂的... 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面临计算复杂性高、参数依赖性强、全局优化能力弱的问题,在传统果蝇优化算法中引入细菌趋化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驱动的果蝇优化算法.综合考虑优势果蝇群体和劣势果蝇群体的分布特点,提出多驱逐剂与多引诱剂的概念,并在二者的双重驱动下更新果蝇位置,避免传统果蝇方法在位置更新过程中单纯依靠局部最优(差)位置带来的无效搜索.利用果蝇适应值信息,提出多驱逐剂和多引诱剂的带权质心向量计算方法,自适应地确定果蝇搜索半径,避免传统方法面临的参数依赖性强问题.在典型测试函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较现有典型算法参数依赖性小、收敛精度高、收敛速度快,且其优化后的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验证了其在PID参数优化领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 果蝇优化算法 细菌趋化 多驱逐剂 多引诱剂 PID控制器
原文传递
基于Benford律的随机森林模型及其在财务风险预警的应用 被引量:30
17
作者 孙玲莉 杨贵军 王禹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176,F0003,共19页
研究目标:财务数据质量对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至关重要。数据质量差的财务数据往往降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有效性。利用Benford律能有效评价财务数据质量的特点,构建带有Benford因子的随机森林模型,用于处理财务数据质量对财务风险预警模... 研究目标:财务数据质量对公司财务风险预警至关重要。数据质量差的财务数据往往降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有效性。利用Benford律能有效评价财务数据质量的特点,构建带有Benford因子的随机森林模型,用于处理财务数据质量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带来的影响,能有效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方法:通过Benford律检验财务数据质量,构造Benford因子添加到财务指标变量中,建立基于Benford律的随机森林模型。选择中国A股和美国股市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实证分析,采用学习曲线对模型进行参数调优确定最终模型,对比基于Benford律随机森林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Benford因子能够识别存在财务舞弊的具体样本点并提供数据质量有关信息。相比随机森林模型,基于Benford律的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率。研究创新:将Benford律引入随机森林模型,构造Benford因子,提出基于Benford的随机森林模型。研究价值:基于Benford律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率,扩展了随机森林模型的实用性,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 Benford律 随机森林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27
18
作者 周国富 柴宏蕊 方云龙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87,共12页
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也可能通过缓解技术进步的融资约束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其引入到中介效应模型中,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 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也可能通过缓解技术进步的融资约束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将其引入到中介效应模型中,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变量的作用,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比重约为16.53%;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后,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仍显著存在。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中介传导路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指标体系构建与优良性评价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维群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章分析了传统构建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几个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指标体系定量方法的基本思路,从理论的角度构造了确定指标体系的定量方法,叙述了如何实现评价指标优良性的理论方法。该研究对... 文章分析了传统构建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几个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指标体系定量方法的基本思路,从理论的角度构造了确定指标体系的定量方法,叙述了如何实现评价指标优良性的理论方法。该研究对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构建原则 定量方法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20
作者 曹景林 姜甜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95,共17页
本文基于2014-2016年CFP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女性生育与否的因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可显著提升女性收入,且对未育女性的收入影响更高,在利用IV-Heckit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 本文基于2014-2016年CFP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并着重讨论了女性生育与否的因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可显著提升女性收入,且对未育女性的收入影响更高,在利用IV-Heckit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非正规就业的可能,并通过将互联网应用于学习、社交、工作及商业活动等增加劳动收入。已育女性相比未育女性,更倾向使用互联网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非正规就业,以及具有更低的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社交等增加收入的偏好。为此,继续推进互联网发展,提升已育女性互联网使用意识,完善非正规就业市场建设,并出台相应减轻家务及子女照料分担的配套措施,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激发女性劳动供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女性收入 劳动力供应 生育惩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