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后尿崩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徐德生 任祖渊 +4 位作者 苏长保 徐林 王任直 杨义 王运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225,共4页
随机对41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后的尿崩症和多尿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系统观察。其中23例出现尿崩症(56%),13例多尿(32%),均为暂时性。ACTH分泌腺瘤中70%(7/10例)出现尿崩症。泌乳素(PRL)腺瘤中为63... 随机对41例经蝶垂体腺瘤手术后的尿崩症和多尿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系统观察。其中23例出现尿崩症(56%),13例多尿(32%),均为暂时性。ACTH分泌腺瘤中70%(7/10例)出现尿崩症。泌乳素(PRL)腺瘤中为63%(5/8例),无功能腺瘤中为50%(5/10例),生长素(GH)分泌腺瘤中为46%(5/13例);巨大腺瘤(最大径>3cm)中尿崩症的发生率33%(3/9例);大腺瘤为56%(9/16例);微腺瘤为69%(11/16例)。文章论述了经蝶术后尿崩症出现的规律,提出了诊断的标准,发现导致尿崩的主要原因是累及垂体后叶。认为术中切除微腺瘤的同时切除瘤周部分垂体前后叶组织是全切肿瘤防止复发的重要方法,但发生尿崩症较多。大腺瘤的术后尿崩症则可能与手术对于垂体柄及后叶的牵拉和轻微挫伤有关。文章强调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和在严重病例中应用抗利尿药物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垂体腺瘤 经蝶 显微外科手术 尿崩症
原文传递
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的伽玛刀放射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德生 贾强 +3 位作者 郑立高 张志远 李彦和 张宜培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总结和评价伽玛(γ)刀放射外科治疗眶内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64例,其中38例首选γ刀治疗,26例为手术后残留或复发行γ刀治疗;全部病例均行MRI和CT扫描,其中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5例,胶质瘤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静... 目的总结和评价伽玛(γ)刀放射外科治疗眶内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64例,其中38例首选γ刀治疗,26例为手术后残留或复发行γ刀治疗;全部病例均行MRI和CT扫描,其中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5例,胶质瘤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4例,腺样囊性癌2例,神经纤维瘤1例,脂肪瘤1例.肿瘤的最大直径为0.4~4.8cm,平均2.16cm;采用Leksell立体定位系统、MRI或CT影像定位,GammaPlan设定治疗计划,用Leksell-23004B型γ刀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00个月,其中症状好转30例(46.88%),无变化26例(40.62%),恶化8例(12.50%),总有效率87.50%.影像学显示肿瘤消失4例(6.25%),缩小32例(50.00%),无变化20例(31.25%),增大8例(12.50%).治疗后不良反应多在3个月左右出现,主要表现为球结膜的充血水肿、眼睑水肿、眼部疼痛,可持续3~6个月,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γ刀放射外科是一种无创性、安全有效治疗眼眶内肿瘤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眼眶内肿瘤的首选治疗,也可作为手术后残余或复发肿瘤的治疗,弥补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内肿瘤 Γ刀 放射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内囊性肿瘤伽玛刀治疗的容积效应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德生 郑立高 +4 位作者 康春生 张志远 李彦和 张宜培 刘东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评价颅内囊性肿瘤经立体定向抽液前后容积变化在伽玛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39例颅内囊性肿瘤 MRI定位后 ,确定穿刺道和靶点坐标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抽吸瘤内囊液使肿瘤容积缩小 ,然后二次 MRI定位行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为 10... 目的 :评价颅内囊性肿瘤经立体定向抽液前后容积变化在伽玛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39例颅内囊性肿瘤 MRI定位后 ,确定穿刺道和靶点坐标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抽吸瘤内囊液使肿瘤容积缩小 ,然后二次 MRI定位行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为 10~ 2 5 Gy,平均 15 .17Gy。确定 3%风险概率为警戒线 ,应用 L ogistic综合方程(Neuret)分析剂量 -容积关系和应用平均剂量 15 Gy的容积 -风险概率的相关性。将抽囊液前后容积和风险概率变化进行配对 t检验 ,P<0 .0 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果 :(1)立体定向抽液后肿瘤容积显著减少 ,抽液前为 4.10~72 .90 ml,平均 2 5 .5 5 ml;抽液后为 1.70~ 6 3.5 0 m l,平均 11.40 m l,P<0 .0 1,脑坏死风险概率显著降低 ,抽液前为0 .0 3%~ 2 8.2 7% ,平均 9.48% ;抽液后为 0 .0 1%~ 15 .40 % ,平均 3.86 % ,P<0 .0 0 1。 (2 )以 3%风险概率作为警戒线的剂量 -容积效应关系显示 ,在容积 <4.5 ml时 ,允许剂量在 17~ 2 0 Gy,容积在 4.6~ 10 ml时 ,剂量为 14~ 17Gy,容积超过 10 m l时 ,允许的剂量应 <14Gy;在给予平均剂量 15 Gy治疗肿瘤的容积—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回归方程为 f(X) =0 .0 0 42 x+0 .0 0 0 7。结论 :颅内囊性肿瘤的容积在伽玛刀治疗中非常重要 ,立体定向术抽液术是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伽玛刀 颅内肿瘤 治疗
下载PDF
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东润 宋国祥 +2 位作者 肖利华 郑立高 祖广智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7-340,共4页
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分析64例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其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眼眶、颅腔及其交界部位均能... 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分析64例眶颅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其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影像学表现。结果在眼眶、颅腔及其交界部位均能发现病变,并能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根据病变性质、范围、继发改变及既往手术情况,采取1次或分次手术切除肿瘤方式,53例共行64次手术,另外11例采取其它治疗。手术方式:前路开眶13次,外侧开眶21次,经颅入路开眶术30次。手术结果提示:经颅入路开眶术式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与神经外科医生密切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颅沟通 眼眶内肿瘤 眼科外科手术 CT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娅坤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行机械通气48 h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结果行机械通气48 h后,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时间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晓峰 金卫篷 张建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42例,分别于发病后1 d、2 d、3 d、5 d、7 d和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42例,分别于发病后1 d、2 d、3 d、5 d、7 d和14 d的早晨7:00空腹采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依据发病首日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下降组6例,正常组15例,上升组21例。观察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Graeb评分、出血量、肺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出院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584.40,F时间=10.24,F交互=6.78,P<0.000 1);其中各时间点下降组与正常组,下降组与升高组,正常组与升高组(除14 d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入院时GCS评分、Graeb评分、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下降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低于正常组和升高组,Graeb评分和出血量高于正常组和升高组(P<0.05);正常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高于升高组,Graeb评分和出血量低于升高组(P<0.05)。3组肺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下降组患者较正常组和升高组肺感染发生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GOS评分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皮质醇变化趋势与病情相关,皮质醇下降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皮质醇 预后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金卫篷 丁宛海 +2 位作者 周源 王东 尉辉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 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障碍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40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轻型26例、中型34例、重型64例、特重型16例),TBI后第3天8:00采集2ml静脉血,于TBI后第3天24:00口服地塞米松0.75 mg,... 目的 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障碍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40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轻型26例、中型34例、重型64例、特重型16例),TBI后第3天8:00采集2ml静脉血,于TBI后第3天24:00口服地塞米松0.75 mg,TBI后第4天的8:00再次采集2 ml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记录患者肺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HPA轴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轻型组11.6% (3/26),中型组35.3%(12/34),重型组64.1%(41/64),特重型组81.3% (13/16),4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32,P<0.01).HPA轴功能障碍组的肺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HPA轴功能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轴功能良好组GOS评分均值高于HPA轴功能障碍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A轴功能与TBI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颅脑创伤 预后
原文传递
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和氯化锂对大鼠电休克后学习记忆及海马内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超 张雪宁 +1 位作者 刘东 闵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4-240,共7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内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5水平... 目的观察异丙酚、人参皂苷Rg-1、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和氯化锂对电休克(ECT)后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内谷氨酸(Glu)浓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单位组设2个干预因素,即ECT干预(2水平:无处置、施行1疗程ECT)和药物干预(5水平:海马CA1区分别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人参皂苷Rg-1、PP-2A、氯化锂,20 g/L)的所有组合(2×5析因设计)。全部ECT处置结束24 h内开始Morris水迷宫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Glu在海马内的浓度。结果单独使用异丙酚或ECT均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而二者联合使用则会缓解ECT后的学习记忆障碍;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影响,但与ECT合用则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ECT可明显增加海马中Glu浓度;异丙酚和人参皂苷Rg-1在ECT前后均可减少Glu浓度;且ECT干预与药物干预存在交互作用。PP-2A和氯化锂在ECT前后对Glu浓度无明显影响。结论 ECT可使海马Glu浓度升高,导致学习记忆障碍;异丙酚与人参皂苷Rg-1、PP-2A和氯化锂均可改善ECT后的学习记忆;前两者与降低海马中Glu浓度有关,后两者与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人参皂苷Rg-1 蛋白磷酸酯酶-2A 氯化锂 电休克 学习记忆能力 谷氨酸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中、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东 徐德生 +2 位作者 张志远 张宜培 郑立高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中长期效果。方法78例患者平均年龄45.0±17.9岁,男性35例,女性43例;单侧病变74例,双侧4例;20例曾行手术治疗;57例γ刀治疗前存在有用听力;肿瘤容积0.11~27.8ml,平均10.8ml;边缘剂...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中长期效果。方法78例患者平均年龄45.0±17.9岁,男性35例,女性43例;单侧病变74例,双侧4例;20例曾行手术治疗;57例γ刀治疗前存在有用听力;肿瘤容积0.11~27.8ml,平均10.8ml;边缘剂量10~14Gy,平均12.27Gy,中心剂量21~30Gy,平均24.90Gy。结果随访22~96个月,平均58.3±22.9个月;63例(80.8%)肿瘤缩小,12例(15.4%)大小无变化,3例(3.8%)肿瘤增大;47例患者有用听力得到保留,其中13(22.8%)例较术前明显改善;3例(3.8%)出现患侧面瘫;5例(6.4%)出现三叉神经功能部分受损。结论γ刀治疗听神经瘤中、长期疗效分析显示既可控制肿瘤生长又取得较高的神经功能保留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伽玛刀 放射外科
下载PDF
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士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急性脑外伤为临床中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情危重、发病急及疾病进展迅速为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脑外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及意识障碍,临床中常给予手术方法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可提高手术的临... 急性脑外伤为临床中常见的危重急症.病情危重、发病急及疾病进展迅速为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脑外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及意识障碍,临床中常给予手术方法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可提高手术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进行手术的急性脑外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进行手术的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接受不同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外伤 综合护理 治疗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微小RNA-874对U87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春发 王琼 +3 位作者 张飚 尚超 豆玉超 王金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 观察微小RNA-874(miR-874)对胶质瘤细胞U8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6例手术获取的非肿瘤脑组织和12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miR-874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87分别转染无义序列(对照... 目的 观察微小RNA-874(miR-874)对胶质瘤细胞U8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6例手术获取的非肿瘤脑组织和12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miR-874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87分别转染无义序列(对照组)和合成miR-874模拟体(实验组),FQ-PCR检测转染后U87细胞miR-874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T)实验评估U87细胞的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U87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miR-874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非肿瘤脑组织,合成miR-874模拟体可以上调U87细胞miR-874的表达水平(实验组:638.00±80.63;对照组:0.17±0.04,P<0.05),进而抑制U87细胞的增殖(48 h:实验组:0.357±0.026;对照组:0.589±0.021,P<0.05;72 h:实验组:0.522±0.034;对照组:0.834±0.035,P<0.05);上调U87细胞miR-874的表达导致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实验组:(56.28±1.62)%;对照组:(48.57±0.88)%,P<0.05],同时促进U87细胞凋亡[实验组:(12.50±0.66)%;对照组:(4.91±0.15)%,P<0.05].结论 miR-874在胶质母细胞瘤中低表达.miR-874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874 胶质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强 只达石 +4 位作者 黄慧玲 武俏丽 王琼 张学斌 常小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6-689,696,共5页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PO治疗组.后2组建立液压冲击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接受同样的操作但不接受... 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外伤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PO治疗组.后2组建立液压冲击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接受同样的操作但不接受液压冲击,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伤后除EPO治疗组立即腹腔注射EPO(5000 U/kg)2 d外,另外3组同一时间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于外伤后30 d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伤后37 d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训练后2、3、4、5 d各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不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潜伏期最短,模型组最长,EPO治疗组介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搜索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原来平台所在象限游泳时间的百分比不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最高,模型组最低,EPO治疗组介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PO治疗组大鼠脑组织BDNF的表达高于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压冲击造成的颅脑损伤可损害大鼠的认知功能,外源性给予EPO可以改善外伤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EPO促进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 脑源性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金卫篷 周源 +1 位作者 王东 尉辉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后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0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假手术...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后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0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液压打击.阿托伐他汀组打击后1h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 mg/kg)灌胃,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1、3、7、14天对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第1、3、7天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Evans Blue法检测血脑屏障渗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第3天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第7、14天mNSS评分(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6.33±0.71比8.33±0.70、3.44±0.73比6.11 ±0.60,P<0.05).造模后第3天,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80.06±0.15)%比(82.10±0.26)%]、Evans Blue(2.23±0.06比2.57 ±0.05)、Claudin-5检测值(0.61±0.01比0.29±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3、7天阿托伐他汀组小鼠MMP-9阳性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组小鼠MMP-9阳性表达量比较显著降低(220.16±9.70比311.67 ±5.99、203.00±4.94比288.83±8.5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脑外伤小鼠神经功能,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颅脑损伤 血脑屏障
原文传递
异丙酚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对电休克后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超 闵苏 +5 位作者 魏珂 刘东 董军 罗洁 黎平 刘小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对电休克(ECT)后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按析因设计干预因素,即ECT(2水平:无处置和1个疗程ECT)和药物(3水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和MK-801),采用Morris水...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对电休克(ECT)后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按析因设计干预因素,即ECT(2水平:无处置和1个疗程ECT)和药物(3水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和MK-801),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blot检测Tau5、PHF-1(pSer396/404)、AT8(pSer199/202)、12E8(pSer262)在大鼠海马中的表达。结果异丙酚、MK-801及ECT均可造成大鼠学习记忆障碍,ECT可明显增加海马中Glu浓度,异丙酚可降低海马中Glu浓度,MK-801对海马中Glu浓度无明显影响。ECT可增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异丙酚和MK-801可减少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论异丙酚和MK-801可能是通过降低海马Glu浓度,减缓Tau蛋白的磷酸化程度,进而改善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 电休克 学习记忆 TAU蛋白
下载PDF
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CX43和GFAP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铭 徐德生 +3 位作者 张建宁 张文治 苏心 刘庆国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分为正常对照组和γ刀照射组,后者经γ刀照射(边缘剂量... 目的研究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和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分为正常对照组和γ刀照射组,后者经γ刀照射(边缘剂量4~36Gy),培养72小时后检测GFAP,Cx43。结果4~12Gy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至16Gy组胶质细胞开始增生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增高至32Gy组GFAP表达达最大值。Cx43表达在12Gy组即开始明显下降且Cx43表达呈计量依赖性减低,在24~32Gy降低尤为显著至32Gy组达最低值。结论原代培养Ast经伽玛刀照射后GFAP表达增高,同时Cx43表达减低。Cx43的异常低表达可能是胶质增生及放射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星形胶质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 胶质纤维酸蛋白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附30例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立高 徐德生 +3 位作者 张丽茵 张志远 张宜培 李彦和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介绍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方法:采用1.5TMR影像、Gamma-Plan定位和治疗计划,γ-刀(LEKSELL)治疗。治疗靶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桥脑进入区,用4mm准直器,最大剂量72~80Gy,50%等... 目的:介绍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方法:采用1.5TMR影像、Gamma-Plan定位和治疗计划,γ-刀(LEKSELL)治疗。治疗靶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桥脑进入区,用4mm准直器,最大剂量72~80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颅底肿瘤12~15Gy治疗。结果:随访3~24个月。疼痛100%缓解占60%,疼痛缓解>90%占23.3%,疼痛缓解>50%占6.33%,总有效率89.7%,2例无效,1例5个月后复发。无效和复发病人经再次治疗后疼痛100%缓解。全组病人无任何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 微血管减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脑转移瘤的现代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立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手术切除 放射外科 癌症
下载PDF
脑淋巴瘤患者经Ommaya囊化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琪娜 邵翙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Ommaya囊注入甲氨蝶呤化疗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和化疗后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10例经Ommaya囊注入甲氨蝶呤化疗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发热1例,化疗后颅内压增高8例,脱发6例,... 目的探讨经Ommaya囊注入甲氨蝶呤化疗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围手术期和化疗后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10例经Ommaya囊注入甲氨蝶呤化疗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发热1例,化疗后颅内压增高8例,脱发6例,白细胞减低3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Ommaya囊置入术后和化疗后做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淋巴瘤 OMMAYA囊 围手术期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对流增强给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艾博 田灿 +9 位作者 李媛媛 赵国梅 王睿 高亚娟 宋宇 卢嘉宾 刘英慧 韩易兴 韩鸿宾 徐德生(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传统经口服和外周血管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由于血脑屏障的阻挡限制了药物进入脑组织药效的发挥。由于脑细胞外间隙是各类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药物通过血管进入脑组织后也要在该空间内发挥作用,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的对... 传统经口服和外周血管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由于血脑屏障的阻挡限制了药物进入脑组织药效的发挥。由于脑细胞外间隙是各类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药物通过血管进入脑组织后也要在该空间内发挥作用,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的对流增强给药能够使药物避开血脑屏障的阻挡而进入脑组织内进行有效的分布和药效的发挥。因此经脑细胞外间隙的对流增强给药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文章总结了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的对流增强给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增强给药 脑疾病 药物治疗 血脑屏障 脑细胞外间隙
下载PDF
放射神经外科学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立高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放射外科 神经外科 适应症 影像学检查 精神疾病 顽固性癫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