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全国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522
1
作者 李咏泽 滕笛 +35 位作者 史晓光 秦贵军 秦映芬 全会标 施秉银 孙晖 巴建明 陈兵 杜建玲 何兰杰 赖晓阳 李艳波 池海谊 廖二元 刘超 刘礼斌 汤旭磊 童南伟 王桂侠 张进安 王佑民 薛元明 严励 杨静 杨丽辉 姚勇利 叶真 张巧 张力辉 朱筠 朱梅 宁光 母义明 赵家军 滕卫平 单忠艳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0年第9期494-504,共11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n=9772)患病率为12.8%[95%可信区间(CI)为12.0%~13.6%],自报糖尿病(n=4464)患病率为6.0%(95%CI为5.4%~6.7%),新诊断糖尿病(n=5308)患病率为6.8%(95%CI为6.1%~7.4%),糖尿病前期(n=27230)患病率为35.2%(95%CI为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50岁及以上人群中更高。全国31个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n=8385)患病率为11.2%(95%CI为10.5%~11.9%)。结论:2007—2017年,中国成年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糖尿病学会 糖尿病前期 横断面研究 社会人口学 诊断标准 结局指标 可信区间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被引量:269
2
作者 黄从新 马长生 +11 位作者 杨延宗 黄德嘉 张澍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马坚 刘少稳 李莉 曹克将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7-197,共31页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建议 临床意义 60岁以上 发病率 心律失常 研究报告 年龄增长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 被引量:239
3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9 位作者 黄德嘉 曹克将 陈柯萍 陈明龙 董建增 华伟 黄鹤 江洪 蒋晨阳 李莉 刘少稳 刘兴鹏 刘旭 刘育 马长生 马坚 孟旭 商丽华 苏晞 唐其柱 王祖禄 吴立群 吴书林 夏云龙 杨杰孚 杨新春 杨延宗 杨艳敏 姚焰 郑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21-384,共64页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转子(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点,完善了以前的治疗策略,如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左心耳干预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观 循证医学证据 调节学说 中华医学会 口服抗凝药 心电生理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180
4
作者 许晶 李晓秋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制作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动物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 ,记录动物敞箱试验 (open fieldtest)和液体消耗试验。结果 与... 目的 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制作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动物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 ,记录动物敞箱试验 (open fieldtest)和液体消耗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经历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动物体重、摄食量显著下降 ;敞箱试验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得分显著下降 ,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 ,清洁动作次数显著下降 ;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 ,而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动物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兴趣丧失、快感缺乏与抑郁症临床表现中的精神运动性阻抑症状极为相似 ,且行为学改变可维持较长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日常压力 应激抑郁模型 有效性 可行性
下载PDF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 被引量:209
5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7 位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黄德嘉 曹克将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商丽华 华伟 张奎俊 李莉 丁燕生 马坚 王祖禄 刘少稳 刘旭 董建增 姚焰 陈柯萍 陈明龙 吴立群 廖德宁 黄鹤 李述峰 吴钢 蒋晨阳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46-289,共44页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 前言自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制订并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以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ofCardiology,ES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anadianCardiovascularSociety,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治疗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中华医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心电生理 心血管病 加拿大
原文传递
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5
6
作者 黄世林 郭爱霞 +3 位作者 向阳 王晓波 林慧娴 富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60例,坚持用药1个月以上,完全缓解率达98.3%,无明显的骨髓抑制,治疗中无严重的出血及感染,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复方青黛片有杀伤白血病细胞... 以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60例,坚持用药1个月以上,完全缓解率达98.3%,无明显的骨髓抑制,治疗中无严重的出血及感染,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复方青黛片有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缓解后必须采用联合化疗进行维持强化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复方青黛片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8
7
作者 赵力 郎志瑾 +4 位作者 伍建林 刘爱连 宁殿秀 苗延巍 张中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0,共4页
1160 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3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 16例 ,近期大手术史 11例 ,肺癌 1例 ,不明原因 6例。34例均使用GELight... 1160 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着重研究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 3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 16例 ,近期大手术史 11例 ,肺癌 1例 ,不明原因 6例。34例均使用GELightSpeedPlus多层螺旋CT (MSCT)行平扫及造影增强扫描 ,1次采集 4层图像。结果 分析 34例共 182 4支肺动脉分支 ,其中 5 0 7支肺动脉分支显示了栓塞 ,占 2 7 8%。在 6 80支肺段动脉中 ,2 4 6支显示了栓塞 ,占 36 2 % ;而亚段肺动脉 10 4 1支中 ,14 1支显示了栓塞 ,占 13 5 %。平扫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少 19例 ,肺动脉高压 2例 ,胸水 16例 ,胸膜下梗死灶共 4 1个 ,梗死灶多发 11例 ,单发 12例 ,双肺 6例。1例慢性栓塞栓子钙化 ,极为少见。造影增强后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充盈缺损有 4种表现形式 :中心型 5 7支 ,偏心型 16 0支 ,附壁血栓 131支 ,完全阻塞型 15 9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 ,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 ,可与电子束CT媲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CT征像
原文传递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0
8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4
9
作者 陈虹 姜潮 +2 位作者 刘启贵 刘艳娥 李艳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 ,以指导心理干预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采用卡氏功能量表 (KPS)、疼痛问卷 (VRS)、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量表及...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 ,以指导心理干预 ,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病人的情绪障碍。采用卡氏功能量表 (KPS)、疼痛问卷 (VRS)、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量表及照顾者S -AI总分、照顾者SDS评分等作为相关因素 ,对 10 2例晚期癌症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晚期癌症病人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SAS评分与年龄、回避、支持利用负相关 ,与疼痛程度、照顾者S -AI总分正相关 ;SDS评分与KPS评分、回避、支持利用、主观支持负相关 ,与屈服、疼痛程度及照顾者S -AI总分正相关。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焦虑 抑郁 相关因素 研究
下载PDF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的解读与展望 被引量:123
10
作者 王洪亮 章志丹 黄伟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已于近期发布,本文就指南的历史概况,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总体而言,较之2012版指南,新指南主要在初始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推荐意见有较多调整;... 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16)已于近期发布,本文就指南的历史概况,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总体而言,较之2012版指南,新指南主要在初始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方面的推荐意见有较多调整;但总体上指南纳入的新治疗手段不多,倾向于保守。最后,指南中的推荐意见更为简洁和优化,将有利于重症医师对其的依从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脓毒症 休克 指南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19
11
作者 孙莉 尹安春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8期94-96,F0003,共4页
应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使经验性管理逐渐转向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s,QCC)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逐渐被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2013年初我院护理部组织成立了"外科品管圈推动小... 应用科学的管理工具使经验性管理逐渐转向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近年来,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s,QCC)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逐渐被引入护理质量管理中。2013年初我院护理部组织成立了"外科品管圈推动小组",推动开展QCC,督促指导临床护理单元成立了9个品管圈。QCC的开展促进了临床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掌握并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用实证改善临床的管理,掌握科学化的管理技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护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2
12
作者 韩玉成 郎志谨 +4 位作者 张连君 初建国 王绍武 曲永业 杜长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737-740,共4页
笔者对47例直径≤2cm的周围型小肺癌和21例直径≤3cm的肺良性结节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与普通CT相对比。结果表明:(1)仅见干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有脐凹征、伪足征、支气管气像。仅见于肺良性结节的征象是... 笔者对47例直径≤2cm的周围型小肺癌和21例直径≤3cm的肺良性结节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与普通CT相对比。结果表明:(1)仅见干周围型小肺癌的征象有脐凹征、伪足征、支气管气像。仅见于肺良性结节的征象是钙化。分叶征、毛刺、棘突、胸膜凹陷征等虽然多见于周围型小肺癌,但在肺良性结节中的出现率为19%~33%,成为这部分肺良性结节的误诊原因。(2)HRCT在2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检出、大小测量及征象显示率方面明显优于普通CT是值得提倡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 诊断
原文传递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解读 被引量:107
13
作者 黄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9-962,共4页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涵盖了对其病理生理理解的新认识,由"感染"、"更为广泛的宿主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3个要素组成,超越了旧概念中的"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涵盖了对其病理生理理解的新认识,由"感染"、"更为广泛的宿主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3个要素组成,超越了旧概念中的"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强调了紊乱的宿主反应和致死性器官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与感染的重要区别。新的定义推荐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快速SOFA(q SOFA)分别作为临床诊断和筛查脓毒症的标准,并将低血压、使用缩血管药物和乳酸3项指标作为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断指标,从而有助于发现并及时治疗高危感染患者。对《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的评价为时尚早,仍需要通过之后的大型临床实践不断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乳酸
原文传递
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14
作者 李晓秋 许晶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抑郁症 应激模型 孤养模型 药理学模型 脑损伤模型 操作行为模型
原文传递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的重要变更 被引量:101
15
作者 胡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6,共6页
1962年6月日本胃癌研究会编辑的第1版《胃癌处理规约》(以下简称为《规约》)发行,从而使胃癌的诊断、治疗具有共同的基准和规则。2010年3月,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问世。第14版《规约》的产生、演变历程反映了胃癌治疗进步的历史... 1962年6月日本胃癌研究会编辑的第1版《胃癌处理规约》(以下简称为《规约》)发行,从而使胃癌的诊断、治疗具有共同的基准和规则。2010年3月,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问世。第14版《规约》的产生、演变历程反映了胃癌治疗进步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原文传递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解读 被引量:100
16
作者 胡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日本胃癌学会的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将于2010-01-01起发行使用。第3版的主要内容是废止了以往在日本长期使用的解剖学N分期(淋巴结站的分类)方法,改为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确定的N分期方法;制定了新的以术式确定淋巴结清扫部位及简明的D... 日本胃癌学会的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将于2010-01-01起发行使用。第3版的主要内容是废止了以往在日本长期使用的解剖学N分期(淋巴结站的分类)方法,改为根据淋巴结转移个数确定的N分期方法;制定了新的以术式确定淋巴结清扫部位及简明的D1/D2淋巴结清扫手术。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网络新的文献,评价最新的科学成果,将循证医学证据高级别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纳入《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依据JCOG9501试验结果,取消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的D3手术;依据JCOG9912和SPIRITS试验,将无法手术切除和复发癌采取CDDP+TS-1的化学疗法作为标准化学疗法。因此,第3版《胃癌治疗指南》更具有时代特色和先进性,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科学的指导性意见和治疗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被引量:97
17
作者 纪立农 邹大进 +11 位作者 洪天配 陈璐璐 姬秋和 郭立新 李延兵 郭晓蕙 李红 石勇铨 李强 杜建玲 杨刚毅 肖新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361,共9页
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近年来在T2DM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5年,国际上第一个GLP-1受体激动剂成功上市,其后10余年来,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积累,该类药物在T2DM治疗中... 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近年来在T2DM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5年,国际上第一个GLP-1受体激动剂成功上市,其后10余年来,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和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积累,该类药物在T2DM治疗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动剂 GLP-1 临床应用 专家 循证医学证据 T2DM 胰升血糖素 类药物
原文传递
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及血糖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00
18
作者 杜丽 祖明辉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205-2209,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磷、血糖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未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接受个体化饮食指导的MHD治疗CRF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前后评价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肾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RAAQ)与行为量表(RABQ)评分,并统计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ALB、PA、SF、BMI、血钙、RAAQ、RABQ评分均升高,血磷和SG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8%vs.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指导提高MHD治疗CRF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个体化饮食指导 营养状况 钙磷代谢 血糖
下载PDF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 被引量:93
19
作者 黄从新 张澍 +20 位作者 马长生 杨延宗 黄德嘉 曹克将 江洪 杨新春 吴书林 商丽华 张奎俊 李莉 丁燕生 马坚 王祖禄 刘少稳 刘旭 董建增 姚焰 陈柯萍 陈明龙 王方正 陈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28-369,共42页
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 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 人类健康 人群 患病率
原文传递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附52例报告) 被引量:98
20
作者 殷朔 王忠裕 +1 位作者 时连权 赵荣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995 1999年间 5 2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5 2例病人 ,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 9例 ;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 4例 ;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 ,近端结肠造口 ,关闭...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 1995 1999年间 5 2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5 2例病人 ,Ⅰ期行右半结肠切除 9例 ;Ⅰ期行横结肠癌切除 4例 ;Ⅰ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 ,近端结肠造口 ,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Ⅱ期吻合 37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 2例 (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3 % (8/5 2 ) ,围手术期病死率 3 8% (2 /5 2 )。结论 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 ,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梗阻 外科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