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杨、灰叶胡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罗青红 李志军 +1 位作者 伍维模 韩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3-988,共6页
比较研究了两年生胡杨和灰叶胡杨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均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只是在12:00时胡杨的Pn略微降低;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近“V”字型曲线.相... 比较研究了两年生胡杨和灰叶胡杨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均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只是在12:00时胡杨的Pn略微降低;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近“V”字型曲线.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胡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高于灰叶胡杨,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胡杨胞间CO2浓度低于灰叶胡杨,胞间CO2浓度最低值均出现在中午14:00时.经充分暗适应后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均为胡杨显著大于灰叶胡杨.以太阳光为光化学光,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显示,胡杨PSⅡ实际的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均大于灰叶胡杨,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却较灰叶胡杨小.胡杨与灰叶胡杨在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上的差异,是胡杨更能适应干旱荒漠区高光、高温与低相对空气湿度环境,从而表现出高净光合速率的部分生理学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胡杨和灰叶胡杨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5
2
作者 李志军 罗青红 +1 位作者 伍维模 韩路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2,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轻度干旱胁迫(50%~60%)和重度干旱胁迫(30%~40%)条件下2年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灰叶胡杨(P.pruinosa)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进程中,轻度和重度...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轻度干旱胁迫(50%~60%)和重度干旱胁迫(30%~40%)条件下2年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灰叶胡杨(P.pruinosa)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进程中,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胡杨、灰叶胡杨的净光合速率经历了急剧下降—缓慢回升—下降3个阶段。在相同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Pn,Gs,Ci,WUE,Fv/Fm,Fv/Fo,qP和NPQ胡杨明显高于灰叶胡杨,表明胡杨比灰叶胡杨对干旱胁迫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 干旱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原文传递
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2
3
作者 万素梅 贾志宽 杨宝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分别为33...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分别为33.55和27.88μmol CO2.m-2.s-1,第1峰值大于第2峰值;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1:00和14:00,比光合速率滞后1小时;相关分析表明,苜蓿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33**、0.8223**),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25**);在光照强度、CO2浓度、气温和空气湿度4个环境因子中,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田间CO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光合速率 日变化 环境因子 气孔导度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韩路 王海珍 +1 位作者 彭杰 莫治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68-1673,共6页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实地调查,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胡杨群落中除草本西北天冬种群空间分布格... 以新疆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实地调查,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和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胡杨群落中除草本西北天冬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它主要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拟合检验表明,胡杨、灰叶胡杨种群为聚集分布.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表明,灰叶胡杨在小树、中树与大树阶段均为聚集分布;胡杨种群在小树与中树阶段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减弱,到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研究表明,物种分布格局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上游 天然胡杨林 主要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格局
下载PDF
密度对高产春大豆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9
5
作者 章建新 翟云龙 薛丽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 以黑农41为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高产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呈上升趋势,处理间光合势在鼓粒期差异最大,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主要出现在鼓粒后;提高鼓粒期群体的光合势,增加鼓粒期间的物质生产是实现大豆高产的关键。以4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5547.81kg/hm2),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4663.1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密度 生长动态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55
6
作者 白红进 汪河滨 +1 位作者 褚志强 王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方法采用常规水浴法、超声法、微波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黑果枸杞多糖含量分别为:9.64%、5.70%、7.35%、10.89%。提取效果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常规水浴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结论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多糖 超声提取 微波提取 超声-微渡协同萃取
下载PDF
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海珍 梁宗锁 +1 位作者 郝文芳 韩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用盆栽的方法人工控制土壤干旱条件,研究白刺花天然实生幼苗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白刺花叶水势在胁迫前期下降缓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水势大幅度下降。白刺花通过在叶片内积累大量渗透保护性物质可... 用盆栽的方法人工控制土壤干旱条件,研究白刺花天然实生幼苗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白刺花叶水势在胁迫前期下降缓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水势大幅度下降。白刺花通过在叶片内积累大量渗透保护性物质可溶性糖和K+,增加细胞的保水力,维持细胞生长所需膨压。白刺花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与水分关系不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土壤含水量减少而下降,可能是水分胁迫下受伤害的表现。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白刺花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OD活性不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较稳定,CAT活性下降但幅度不大,且CAT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相反,说明三个保护酶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提高质膜稳定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表现出很强的抗旱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土壤干旱 POD活性 CAT活性 土壤含水量 水分胁迫 土壤水分含量 适应 膨压 生理学机制
下载PDF
温度对4种不同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效率及消化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张翠丽 杨改河 +3 位作者 任广鑫 楚莉莉 冯永忠 卜东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9-212,共4页
为研究温度和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效率及消化时间的关系,该试验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猪粪、牛粪、鸡粪和人粪为消化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25~40℃温度范围内,以5℃为梯度,进行了批量厌氧消化试验,研... 为研究温度和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效率及消化时间的关系,该试验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猪粪、牛粪、鸡粪和人粪为消化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25~40℃温度范围内,以5℃为梯度,进行了批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粪便厌氧消化的产气量、消化时间和最优消化温度。结果显示,影响猪粪、牛粪、鸡粪和人粪厌氧消化的最优消化温度及相应的消化时间和最大干物质累积产气量分别为(35.9℃,81d,0.495L/g),(33.8℃,74d,0.398L/g),(32.2℃,73d,0.324L/g)和(25.1℃,84d,0.294L/g)。不同粪便厌氧消化在其最优消化温度范围内产气速率最大,产气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超出最优温度范围,产气速率减小,产气量下降。消化时间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单一以温度来断定消化时间的长短是不切合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粪便 温度 消化时间 产气效率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乡土树种水分代谢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海珍 梁宗锁 +1 位作者 韩蕊莲 韩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22-1827,共6页
以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土壤干旱对不同树种水分代谢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细裂槭、虎榛子叶水势、叶片含水量下降迅速,叶片离体保水能力降幅明显;白刺花、辽东栎则表... 以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土壤干旱对不同树种水分代谢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细裂槭、虎榛子叶水势、叶片含水量下降迅速,叶片离体保水能力降幅明显;白刺花、辽东栎则表现为叶水势、叶片含水量缓慢下降,组织相对含水量在中度胁迫下略有上升。白刺花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离体叶片保水力明显高于其它树种。4个树种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干旱程度加剧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树种之间变化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性。K+离子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中度水分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白刺花在土壤干旱进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K+离子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树种。综合水分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来看,水分胁迫条件下,白刺花以保持高水势、减少组织水分散失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原生质浓度,增强其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树种 水分代谢 渗透调节 抗旱性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发育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万素梅 胡守林 +3 位作者 黄勤慧 王龙昌 赵书珍 胡建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48-2052,共5页
研究了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在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根系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根系体积、侧根数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差异显著,在土壤中从表层到深层逐渐递减;侧根的发生部位受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占0~50cm土层根系... 研究了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在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根系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根系生物量、根系体积、侧根数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差异显著,在土壤中从表层到深层逐渐递减;侧根的发生部位受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占0~50cm土层根系生物量66.5%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中.而侧根发生的主要部位在0~20cm的主根段,40cm以下没有侧根发生.通过聚类分析,可把12个紫花苜蓿品种分为3类,其中WL-323ML、西香、苜蓿王、巨人在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根系发育好,具有较强的根系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系发育能力 侧根 根系生物量
下载PDF
胡杨、灰叶胡杨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周正立 李志军 +1 位作者 龚卫江 高山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从居群水平研究了胡杨、灰叶胡杨不同居群的开花物候特征。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各居群均表现为雄株开花物候早于雌株,一般可授期开始较散粉期晚1~4d,结束较散粉期晚2~5d,并且居群散粉期和可授期的重叠期较长。在同一居群内,胡杨... 从居群水平研究了胡杨、灰叶胡杨不同居群的开花物候特征。结果表明:胡杨、灰叶胡杨各居群均表现为雄株开花物候早于雌株,一般可授期开始较散粉期晚1~4d,结束较散粉期晚2~5d,并且居群散粉期和可授期的重叠期较长。在同一居群内,胡杨、灰叶胡杨同性单株间开花期的不一致性较高。两个种相比较,胡杨居群的开花进程比灰叶胡杨居群早2~5d,并且从每日开花株数累积分布来看,胡杨散粉期、可授期为双峰型,灰叶胡杨为单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开花物候
下载PDF
12个紫花苜蓿品种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胡守林 王汉全 +3 位作者 赵书珍 顾明德 万素梅 刘今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11个从国外引进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1个当地品种为材料,一年刈割3次,分析研究了紫花苜蓿不同刈次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引进种与当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当地品种... 以11个从国外引进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品种,1个当地品种为材料,一年刈割3次,分析研究了紫花苜蓿不同刈次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引进种与当地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当地品种,其次为WL 323HQ、WL 323ML、阿尔冈金、金皇后、苜蓿王;所有参试品种头茬、2茬的品质均优于3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营养价值 粗蛋白 粗纤维 粗灰分 品种 饲料作物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琦 张玉星 陈玉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干旱地区梨树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香梨外围叶片和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外围叶片Pn日变化在13:00和16:00出现高峰,内膛叶片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3:00和15:00;外围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年周期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香梨外围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 55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1.1μmol/(m2.s),属喜光果树。香梨气孔导度总体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值出现11:00,外围叶片气孔导度(Cs)大于内膛叶片。蒸腾速率13:00达到最高峰,单峰曲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叶片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胡守林 万素梅 +1 位作者 贾志宽 王勇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60-67,共8页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 利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生长年限对苜蓿光合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2)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3)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从苜蓿的光合特性综合分析,苜蓿的最佳利用期为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长年限 环境因子 光合性能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土高原乡土树种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海珍 梁宗锁 +1 位作者 韩蕊莲 韩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3,共7页
 以黄土高原大叶细裂槭、虎榛子、白刺花、辽东栎4个常见乡土树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各树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各树种的耗水量依次是适宜水分>中度干旱>...  以黄土高原大叶细裂槭、虎榛子、白刺花、辽东栎4个常见乡土树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各树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各树种的耗水量依次是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耗水量在各月的分配规律为:4,5,10月耗水少,6~9月耗水多。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4个树种在生长季的耗水规律也有差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不同树种的最大耗水时期、最高耗水日及日耗水高峰有提前的趋势,总耗水量在各月份的分配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树种的耗水规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叶细裂槭对水分的反应较敏感,适应性强;白刺花属高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耗水量在4个树种中最高,耗水高峰集中在7~9月,与黄土区的雨季同步,辽东栎的耗水高峰也有这一特点;耗水量最少的树种是虎榛子,其耗水系数最大,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乡土树种 耗水规律 大叶细裂槭 虎榛子 白刺花 辽东栎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布 被引量:34
16
作者 何天明 陈学森 +4 位作者 张大海 徐麟 刘宁 高疆生 许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2,共6页
对华北、中亚和准噶尔-外伊犁3个生态地理群的520余份中国杏种质资源部分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试验和野外考察。结果表明:①中国杏三大生态地理群品种、类型或株系自交坐果率平均值均≤2.0%,自交不了个别自交结实率高(9.9%~18.... 对华北、中亚和准噶尔-外伊犁3个生态地理群的520余份中国杏种质资源部分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试验和野外考察。结果表明:①中国杏三大生态地理群品种、类型或株系自交坐果率平均值均≤2.0%,自交不了个别自交结实率高(9.9%~18.0%)的自交亲和种质;②3个生态地理群亲和及部分自交不亲和株率均〉90%,总体上表现为自交不亲和,但同时也发现败育花比率均在40%以上,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而就某一品种来讲,其败育花率相对稳定;③油杏性状在中亚生态地理群品种中的频度高达76.6%,而其它两个生态地理群皆为毛杏;④相对于伊犁野杏(平均单果质量8.2g)和中亚品种群(23.2g),大果性状在华北生态地理群中为优势性状(51.4g);⑤三大生态地理群离核的比率均高于粘核比率,野杏类型的离核频度高达94.6%,而华北杏仅为58.8%;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中亚杏最高(18.5%),而华北杏在华北(13.1%)和新疆(16.1%)两地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一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⑦伊犁野杏、中亚杏及华北杏甜仁比率分别为0.9%、93.1%和44.4%。对人为选择和自然选择在部分性状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性状 频度 生态地理群 进化
下载PDF
阿维菌素和温度胁迫对朱砂叶螨自由基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冯宏祖 刘映红 +2 位作者 何林 陆蕊娥 杨大兴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0-536,共7页
应用酶活力测定的方法,研究朱砂叶螨经阿维菌素和高(低)温处理后对其体内自由基(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砂叶螨经阿维菌素处理后,两种群体内的O2.-含量急剧升高,药后4h... 应用酶活力测定的方法,研究朱砂叶螨经阿维菌素和高(低)温处理后对其体内自由基(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砂叶螨经阿维菌素处理后,两种群体内的O2.-含量急剧升高,药后4h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O2.-含量分别是对照的3.42、3.54倍,同时SOD、CAT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组中抗性种群体内O2.-含量低于敏感种群,SOD、CAT活性高于敏感种群。不适宜的高温和低温均能使朱砂叶螨体内的O2.-、SOD、CAT、POD活力升高,敏感种群在42℃的热激下SOD、CAT、POD的活性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4.25、2.06、1.81倍,与其它温度处理差异显著(P<0.05),其后呈下降趋势,而抗性种群酶活性在实验温度下,始终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酶活性变化率分析结果显示,SOD对热胁迫的应激性最强,CAT次之,POD最小,抗性种群三种酶活性的变化率均大于敏感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叶螨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3个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晓丽 陈学森 +4 位作者 张美勇 陈晓流 何天明 张立杰 张春雨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以新疆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及部分栽培品种共80份种质材料为试材,利用来自黑核桃的7对SSR引物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多态性带比率为92.3%~100%,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及栽培品种3个群体... 以新疆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及部分栽培品种共80份种质材料为试材,利用来自黑核桃的7对SSR引物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多态性带比率为92.3%~100%,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及栽培品种3个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325、0.3085、0.305,香农系数分别为0.3361、0.4669、0.4646,多态性带百分率分别为56.52、95.83、86.84%,表明3个核桃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指标均显示喀什群体的最高、伊犁的最低;从3个群体中随机选出10个株系或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所有参试株系或品种相互交叉,说明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和栽培品种之间存在基因渗透和交流(基因流Nm=2.0934);讨论了伊犁野核桃、喀什实生核桃和栽培品种的亲缘演化关系,研究结果为"我国是世界栽培核桃的起源中心之一"的论断进一步提供了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演变和发展方向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田笑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7-303,共7页
本文研究了新疆冬小麦4个推广时期的32个代表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表现为株高明显下降;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粒重大幅度增加;千粒重趋于稳定,单株穗数趋向减少;生物学产... 本文研究了新疆冬小麦4个推广时期的32个代表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品种更替中,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表现为株高明显下降;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粒重大幅度增加;千粒重趋于稳定,单株穗数趋向减少;生物学产量变化不大。决定冬小麦品种单株产量的首要因素是每穗粒重,影响每穗粒重的主要因素是每穗粒数。今后新疆冬小麦产量育种应主攻穗粒数,采取增多结实小穗数,适当控制小穗粒数,稳定千粒重的途径;要继续降低株高至90—95厘米,以提高收获指数;不必要强调对单株穗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更替 农艺性状 育种
下载PDF
蓝靛果忍冬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31
20
作者 向延菊 王大伟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分类 引种驯化 栽培技术 保健价值 开发利用 发展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