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数值模拟 被引量:27
1
作者 薛若军 邓程程 彭敏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用FLUENT软件对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其传热和流动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同一时刻不同位置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以及不同时刻同一位置温度场和流场的变化,对该热交换器的传热过程和自然对流情况有了较深刻... 用FLUENT软件对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其传热和流动特性。通过比较分析同一时刻不同位置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以及不同时刻同一位置温度场和流场的变化,对该热交换器的传热过程和自然对流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分析其自然循环能力,为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非稳态数值模拟 自然对流
下载PDF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军 刘长亮 李晓明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2-639,共8页
安全壳是事故后防止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有效的安全壳冷却可以避免由于大量质能释放到安全壳引发的安全壳超压失效事故。随着安全监管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各国都提出了非能动的安全壳冷却方案。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非能... 安全壳是事故后防止放射性释放到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有效的安全壳冷却可以避免由于大量质能释放到安全壳引发的安全壳超压失效事故。随着安全监管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各国都提出了非能动的安全壳冷却方案。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研究成果,并比较分析各方案间的优缺点,分别提出适合钢制和混凝土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的方案,为我国自主设计第三代核电站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 方案对比 核电安全
下载PDF
海洋条件下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坤 谭思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5-662,共8页
浮动核电站受海面风浪影响会产生多种运动形式,造成堆芯热工水力特性改变,威胁反应堆运行安全。针对我国浮动核电站的研发设计需求,对海洋条件下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海洋条件下流动换热、汽泡行为、... 浮动核电站受海面风浪影响会产生多种运动形式,造成堆芯热工水力特性改变,威胁反应堆运行安全。针对我国浮动核电站的研发设计需求,对海洋条件下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海洋条件下流动换热、汽泡行为、流动不稳定性与临界热流密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波动 汽泡行为 临界热流密度 自然循环 海洋条件 热工水力 浮动反应堆 船用核动力
下载PDF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气泡碎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文偲 阎昌琪 +2 位作者 孙立成 刘卫 李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4-848,共5页
熔盐堆在运行过程中须不断地去除氙等气体裂变产物。熔盐堆除气系统中气泡发生器的作用是通过向回路中注入一定量的直径为0.5mm的小气泡,在扩散作用下吸收熔盐中的氙,最终气泡被分离出来,达到除氙的目的。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设计的基础... 熔盐堆在运行过程中须不断地去除氙等气体裂变产物。熔盐堆除气系统中气泡发生器的作用是通过向回路中注入一定量的直径为0.5mm的小气泡,在扩散作用下吸收熔盐中的氙,最终气泡被分离出来,达到除氙的目的。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设计的基础上,本文为钍基熔盐研究堆设计气泡发生器,并在专门建造的水回路中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跟踪气泡的运动和碎化过程,分析气液相流速对碎化后气泡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气体流量一定时,气泡尺寸随液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当液体流量一定时,气泡尺寸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堆 气泡发生器 文丘里 气泡碎化
下载PDF
含空气蒸汽冷凝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边浩志 孙中宁 +3 位作者 丁铭 张楠 孟兆明 王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6-432,共7页
为定量考察气体流速、壁面过冷度、换热面高度和气体压力对含空气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基于COPAIN试验装置和CFD软件STAR-CCM+中的扩散理论冷凝模型,在主流流速0. 1~3 m/s、壁面过冷度4℃~50℃... 为定量考察气体流速、壁面过冷度、换热面高度和气体压力对含空气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基于COPAIN试验装置和CFD软件STAR-CCM+中的扩散理论冷凝模型,在主流流速0. 1~3 m/s、壁面过冷度4℃~50℃、换热面高度0. 5~6 m以及气体压力0. 1~0. 6 MPa的条件下讨论了冷凝换热特性。研究表明:冷凝换热系数在主流流速小于0. 5 m/s的自然对流主导区内几乎不受速度的影响,换热系数相对偏差在6. 7%以内;壁面过冷度的幂指数可用空气质量份额和过冷度的函数来表示且幂指数范围为-0. 008 3^-0. 367;换热面高度在1 m以内时对冷凝换热性能有明显影响;不同蒸汽质量份额条件下,冷凝换热系数与压力的0. 64次方成正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冷凝传热性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这对进一步认识含空气蒸汽冷凝现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凝性气体 冷凝模型 扩散理论 数值模拟 壁面过冷度 气体压力 气体流速
下载PDF
横掠气流作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臧丽叶 田瑞峰 +2 位作者 孙兰昕 邢治辉 田进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2-869,共8页
以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基于独立假设建立了波形板通道内降液膜在横向气流驱动下沿屈折角横向偏移的二维边界层模型。通过量纲分析和理想层流假设进行模型简化及边界层方程求解,建立了横向切应力驱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的力平衡模型并给出... 以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基于独立假设建立了波形板通道内降液膜在横向气流驱动下沿屈折角横向偏移的二维边界层模型。通过量纲分析和理想层流假设进行模型简化及边界层方程求解,建立了横向切应力驱动下波形板壁降膜破裂的力平衡模型并给出破膜速度的临界准则,模型包括波形板通道几何参数、气液两相物性及流动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本文实验结果和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对比,所建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液膜发生破裂的临界条件。进一步的量纲分析表明惯性离心力、气流剪切力、壁面黏性力和表面张力共同决定着液膜的运动、变形直至破裂,由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确定液膜的稳定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板 层流 模型简化 横向切应力 破裂 临界准则
下载PDF
基于RELAP5的两管平行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夏庚磊 郭赟 彭敏俊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700,共7页
利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管中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装置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LAP5程序的非平衡态两流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两管平行通道管间脉动流动不稳... 利用RELAP5程序对垂直并联管中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实验装置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工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ELAP5程序的非平衡态两流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两管平行通道管间脉动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欠热度对管间脉动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系统压力的增加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减小管间脉动的振幅;进口节流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入口不均匀节流时两管总的极限热负荷升高;不均匀加热时两管总的极限热负荷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RELAP5程序
下载PDF
含空气蒸汽冷凝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8
作者 宿吉强 王辉 +1 位作者 孙中宁 张东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25-3433,共9页
根据已有的传热传质关系式,通过CFD软件在控制方程中加载控制方程源项,建立了含空气蒸汽冷凝的数值计算模型,运用此模型对两种实验的共10组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对两组实验在压力、温度、空气含量以及冷凝传热系数的... 根据已有的传热传质关系式,通过CFD软件在控制方程中加载控制方程源项,建立了含空气蒸汽冷凝的数值计算模型,运用此模型对两种实验的共10组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对两组实验在压力、温度、空气含量以及冷凝传热系数的预测方面均有较高的准确度;潜热传热系数及显热传热系数都随着空气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在空气质量分数低于50%的工况下,潜热换热是冷凝传热的主导因素;局部潜热传热系数沿传热管高度方向从下至上呈递减趋势,而局部显热传热系数则呈现相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凝结 传热 潜热传热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SET和SPRT的核动力装置异常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英杰 彭敏俊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对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组成特点及故障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状态估计(MSET)和序贯概率比(SPRT)技术,对系统的变量进行估计预测和异常判断。一旦发现异常,即可触发故障诊断单... 对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组成特点及故障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状态估计(MSET)和序贯概率比(SPRT)技术,对系统的变量进行估计预测和异常判断。一旦发现异常,即可触发故障诊断单元或给出预警。验证表明,通过MSET和SPRT技术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对变工况下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异常监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多变量状态估计(MSET) 序贯概率比(SPRT)
原文传递
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混沌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文超 谭思超 +2 位作者 高璞珍 张虹 张红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对摇摆条件下两相自然循环系统不规则复合型脉动进行了非线性时序分析。通过相空间重构计算了不规则复合型脉动时间序列的关联维、K2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值,在几何不变量的计算结果基础上,结合密度波型脉动和波谷型脉动的对比,分析了... 对摇摆条件下两相自然循环系统不规则复合型脉动进行了非线性时序分析。通过相空间重构计算了不规则复合型脉动时间序列的关联维、K2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值,在几何不变量的计算结果基础上,结合密度波型脉动和波谷型脉动的对比,分析了不规则复合型脉动的混沌特征和产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规则复合型脉动为典型的混沌运动,热驱动力、流动阻力和摇摆引起的附加外力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导致了混沌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摇摆运动 不稳定性 混沌振荡
下载PDF
EWT-GG聚类的核电厂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志超 夏虹 +1 位作者 朱少民 彭彬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906,共8页
为提高核电厂旋转设备故障诊断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经验小波变换与GG聚类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E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调幅-调频分量,结合K-L散度筛选出包含信号特征信息的主分量。计算分量样本熵及LZ复杂度作为信... 为提高核电厂旋转设备故障诊断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经验小波变换与GG聚类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E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调幅-调频分量,结合K-L散度筛选出包含信号特征信息的主分量。计算分量样本熵及LZ复杂度作为信号的特征向量,输入到GG聚类器中分析并得到分类结果。实验表明:相较于EWT-FCM、EWT-GK聚类以及EMD-GG聚类算法,该方法的分类性能更优,能够为核电厂旋转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故障诊断 经验小波变换 模糊聚类 特征提取 K-L散度 Lempel-Ziv复杂度 旋转机械
下载PDF
基于多层流模型的核电厂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明 张志俭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6,共5页
多层流模型(MFM)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统建模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描述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为实现其设计目标而具有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FM的系统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MRA),可在不同抽象层次表示系统知识... 多层流模型(MFM)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系统建模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描述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为实现其设计目标而具有的功能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FM的系统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MRA),可在不同抽象层次表示系统知识。模型清晰易懂、容易建立、易于修改和扩充,一次分析即可获得系统主目标和子目标的成功概率,便于系统分析和方案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分析 层次化分析 功能模型 核电厂
下载PDF
基于ARIMA和LSTM组合模型的核电厂主泵状态预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少民 夏虹 +4 位作者 吕新知 卢川 张汲宇 王志超 尹文哲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6-253,共8页
为了对核电厂主泵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追踪,进而提高主泵的预警能力,提出了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主泵状态预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核电厂主泵止推轴承温度和可控泄漏流量进行单步和多步... 为了对核电厂主泵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测和追踪,进而提高主泵的预警能力,提出了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主泵状态预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某核电厂主泵止推轴承温度和可控泄漏流量进行单步和多步预测,以根均方误差(RMSE)为指标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ARIMA和LSTM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能够对主泵的状态进行准确的预测和追踪,并且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要优于ARIMA和LSTM单一模型,尤其在多步预测中,组合模型的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 LSTM 组合模型 主泵 时序预测 状态监测
原文传递
光学探针在气液两相流动局部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道贵 孙立成 +2 位作者 高菲 刘靖宇 孙波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5,共5页
光纤传感器作为纤维光学领域中的新技术,在两相流动局部参数的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取气液两相流动的局部界面信息,进一步深入了解两相流动的内部机理,给出了双传感器光学探针的详细制作过程,并将制作成的探针应用于气... 光纤传感器作为纤维光学领域中的新技术,在两相流动局部参数的测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获取气液两相流动的局部界面信息,进一步深入了解两相流动的内部机理,给出了双传感器光学探针的详细制作过程,并将制作成的探针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压降方法与探针方法测得的空泡份额之间的平均偏差为8%,表明所制作的双传感器光学探针测量精度较高,能够应用于气液两相流局部参数的测量。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表明,管内局部空泡份额沿通道径向呈'壁峰型'分布规律,并且局部界面面积浓度(IAC)的径向分布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光学 光学探针 界面面积浓度 空泡份额 两相流
下载PDF
中等过冷度下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传热特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宿吉强 孙中宁 高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84-3890,共7页
通过对竖直圆管外表面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在中等壁面过冷度条件下的冷凝传热实验研究,分析了混合气体压力0.4~0.6 MPa、空气含量0.07~0.52以及壁面过冷度13~25℃时,蒸汽的冷凝换热特性,给出了冷凝传热过程中的经验关联式,并对氦气... 通过对竖直圆管外表面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在中等壁面过冷度条件下的冷凝传热实验研究,分析了混合气体压力0.4~0.6 MPa、空气含量0.07~0.52以及壁面过冷度13~25℃时,蒸汽的冷凝换热特性,给出了冷凝传热过程中的经验关联式,并对氦气的存在及其对换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气体压力及不凝性气体含量不变的条件下,壁面过冷度的降低利于冷凝传热系数的增长;所得到的经验关联式在低过冷度条件下能较好地对换热过程进行预测,且其与实验值的误差在±15%以内;实验条件下未发生氦气分层现象,相同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条件下,氦气的存在会使冷凝传热系数降低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壁面过冷度 凝结 传热
下载PDF
核电站分布式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永阔 谢春丽 +1 位作者 成守宇 夏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8-694,共7页
为进一步减少核电站运行中发生故障后的误操作,根据核电站各设备功能分布及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分布式控制的特点,研究设计了核电站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依据分解-综合的诊断思想,提出模糊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进行分布式... 为进一步减少核电站运行中发生故障后的误操作,根据核电站各设备功能分布及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分布式控制的特点,研究设计了核电站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依据分解-综合的诊断思想,提出模糊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进行分布式局部诊断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全局综合诊断的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诊断系统能够正确诊断压水堆核电站多个典型故障,并能为核电站运行提供有效的帮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分布式监测诊断模式 分布式控制系统 故障诊断
下载PDF
水平管内纯饱和蒸汽强制对流冷凝局部换热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慧强 孙中宁 +1 位作者 谷海峰 李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8,共7页
通过对水平管内饱和纯蒸汽强制对流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分析在管内两相流型为环状流-半环状与波状流时,质量含汽率、蒸汽入口流速和压力对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并得到了同时适用于这两种流型的计算局部冷凝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 通过对水平管内饱和纯蒸汽强制对流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分析在管内两相流型为环状流-半环状与波状流时,质量含汽率、蒸汽入口流速和压力对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并得到了同时适用于这两种流型的计算局部冷凝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局部冷凝传热系数在环状流-半环状流及波状流下均随质量含汽率和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在环状流-半环状流下,随蒸汽入口流速的升高而增大,在波状流下,随蒸汽入口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实验拟合所得到的换热经验关联式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偏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 环状流-半环状流 波状流 纯蒸汽 局部冷凝换热
下载PDF
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引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艳民 孙中宁 +1 位作者 谷海峰 苗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以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为研究对象,基于伯努利方程分析了影响其引射量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对各因素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的引射量主要取决于吸液口两侧的静压差、截面积、高度差以及液体在流动通道内的阻力系数... 以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为研究对象,基于伯努利方程分析了影响其引射量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对各因素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的引射量主要取决于吸液口两侧的静压差、截面积、高度差以及液体在流动通道内的阻力系数。当文丘里洗涤器不引射液体时,液体流动通道出口截面上的静压力与喷嘴壁面处的压力相等,远高于喷嘴出口中心和出口平均压力;当文丘里洗涤器引射液体时,气液两相的动量交换作用,会在气液界面处产生额外的压力增量,并以压力波的形式向整个截面传递,导致有效的吸液压差进一步降低。当吸液压差较小时,液体的流通面积和阻力系数对引射量的影响明显,通过增大外套管与喷嘴面积比同时增大喷管出口直径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增大液体流通面积,另一方面也减小了液相流动阻力,对于改善液体引射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文丘里洗涤器 引射量 静压分布 动量传递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抽样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帮保 颜强 +3 位作者 李桃生 安冬 张成功 张朋飞 《中国辐射卫生》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测量东北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从当地气候、成土母岩分布、植被分布、受放射性污染的程度等角度研究不同区域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评估其对地表γ辐射量的贡献。方法应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的BH 1936型低本底... 目的测量东北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从当地气候、成土母岩分布、植被分布、受放射性污染的程度等角度研究不同区域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并评估其对地表γ辐射量的贡献。方法应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的BH 1936型低本底多道γ谱仪对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混合体标准源进行测量,得到探测器对232Th、226Ra、238U和40K四种核素所发出的最大γ分支比的全能峰探测效率。测量土壤样品的γ能谱,分析计算得到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结果通过对东北地区不同区域26份常见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进行抽样测量与数据处理,得出土壤中232Th、226Ra、238U和40K的含量均值分别为:52.9 Bq/kg,44.8 Bq/kg,50.3 Bq/kg,820.3 Bq/kg,较以往年所得数值略有增加。结论结果表明,232Th含量在残积母质类土壤中最高,在沉积母质类土壤中最低;226Ra和238U含量在冲积母质类土壤中最高,在残积母质类土壤中最低;40K含量在沉积母质类土壤中最高,在冲积母质类土壤中最低。232Th和40K含量在山地中最高,在平原中最低,而226Ra和238U含量则是在平原中最高,在山地中最低。根据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估算东北地区的年有效环境剂量(0.54 mSv),其值符合正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I探测器 探测效率 土壤 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
原文传递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宇豪 孟涛 +2 位作者 卢瑞博 赵富龙 谭思超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6期126-133,共8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核能的空间应用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本文针对空间核反应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空间核反应堆与静态能量转换、动态能量转换技术结合供电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核能的空间应用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本文针对空间核反应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了空间核反应堆与静态能量转换、动态能量转换技术结合供电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技术的发展特点,并指出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未来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核反应堆 静态能量转换 动态能量转换 电推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