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春侠 李自芳 陈梅珠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年第7期724-727,共4页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资料完整的23例(36只眼)屈光参差患者,持续戴镜12~50个月进行随...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对2009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资料完整的23例(36只眼)屈光参差患者,持续戴镜12~50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及配戴角膜塑形镜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屈光度数变化及双眼视觉.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时裸眼视力(UCVA)达到或超过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SCVA)的百分比为:86% (31/36).治疗前双眼屈光参差度数为(3.08±1.42)D,配戴角膜塑形镜为(0.36±0.40)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加深度数1年时高度数眼平均增长(0.22±0.38)D,低度数眼平均增长(0.16±0.30)D.治疗前2例有正常近立体视,5例为亚正常立体视,16例为立体盲.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时,16例患者有正常近立体视,7例为亚正常立体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的近立体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2,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的立体视结果与治疗前戴框架镜比较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控制屈光度数的加深,并改善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正常或部分立体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青少年 近视性屈光参差 双眼视觉
原文传递
递法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春侠 杨丽霞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研究评价递法明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7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 2组 ,递法明组和常规对照组 ,递法明组予口服递法明 30 0mg/天 ,疗程共3个月 ,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递法明组患者视力、眼底... 目的 :研究评价递法明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 78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 2组 ,递法明组和常规对照组 ,递法明组予口服递法明 30 0mg/天 ,疗程共3个月 ,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递法明组患者视力、眼底情况比服药前改善者达 94 9% ,常规组为 69 2 % ,递法明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 (P <0 0 5 )。结论 :递法明能够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功能及眼底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法明 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 疗效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眼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朋芬 陈梅珠 杨丽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的PDR患者48例(52眼),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的PDR患者48例(52眼),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统计分析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最终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硅油填充率随着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而增加,VI期硅油填充率分别与IV期、V期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访期间,71.15%(37/52)术后视力提高,随着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术后视力提高率下降,IV、V、VI期术后视力提高率分别是100%、92.31%和62.16%,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视力0.1以上的眼数由术前的5眼(11.36%)增加到术后的33眼(75%),术后视力显著好于术前,P<0.01;一次性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1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7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硅油填充组6眼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4眼在术后不同时期发生硅油乳化。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战士LASIK术后眼外伤的调查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梅珠 陈锦华 +2 位作者 陈国苍 盛天金 张春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调查东南沿海地区战士LASIK术后眼外伤的原因、LASIK术后时间、伤后来诊时间、伤情及伤后视力,分析视力恢复预后与LASIK术后时间、伤后来诊时间、致伤原因及致伤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01/2006-12门诊战士人数7179例,其中LASIK... 目的:调查东南沿海地区战士LASIK术后眼外伤的原因、LASIK术后时间、伤后来诊时间、伤情及伤后视力,分析视力恢复预后与LASIK术后时间、伤后来诊时间、致伤原因及致伤物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01/2006-12门诊战士人数7179例,其中LASIK术后眼外伤患者22例(22眼),18~21岁,男19例(19眼),女3例(3眼),均为单眼受伤。详细记录LASIK术后发生眼部外伤后的致伤原因、致伤物、来诊时间、伤情、视力受损情况,总结视力预后与LASIK术后时间、来诊时间、致伤物及致伤原因的关系。结果:(1)致伤因素:体育运动中受伤:3眼,占13.7%;训练受伤5眼,占22.7%;劳动致伤9眼,占40.9%;其它:5眼,占22.7%,以训练受伤和劳动致伤最常见占63.6%,其中锐器致伤明显重于钝器伤。(2)伤后来诊时间:受伤后3d内来诊最常见,占77.3%。(3)LASIK术后时间:LASIK术后6mo以内16眼,占72.7%;7~12mo4眼,占18.2%:12mo以上2眼,占9.1%。LASIK术后6mo以内最常见,而且术后6mo以内受伤者出现角膜瓣移位或错位最常见,伤情明显重于术后6mo以上的患者。(4)受伤原因与伤情:角膜瓣移位或错位16眼,占72.7%,仅角膜上皮剥脱4眼,占18.2%.同时伴有角膜瓣下异物、瞳孔散大、前房积血、暂时性的眼压升高,留下不可逆性的外伤性瞳孑L散大等12眼,占54.5%。劳动或训练中受伤的视力明显低于其它原因致伤的视力,伤情也明显重于其它原因致伤者。(5)伤情与预后:训练受伤和劳动致伤最常见,伤情最重,预后最差。结论:军人LASIK术后眼外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和劳动中受伤,LASIK术后6mo以内最常见。眼部症状中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最多见,眼部受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提示:LASIK术后病情稳定后再入伍,LASIK术后战士更要特别注意眼睛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眼外伤 战士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传勇 陈梅珠 查志伟 《东南国防医药》 201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总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9例20眼,1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及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玻...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总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9例20眼,1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及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PV),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另7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及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根据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情况对血管无灌注区行激光光凝术。观察19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别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生长及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眼术前平均眼压值为(45.00±3.60)mm Hg,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的平均眼压值分别为(12.00±2.21)、(15.20±1.79)、(16.52±1.35)、(17.28±3.17)、(19.00±2.31)mm Hg,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后植入Ahmed青光眼引流阀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有效,并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眼压
下载PDF
瘢痕性睑外翻手术矫正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朋芬 杨丽霞 +2 位作者 陈梅珠 李颖 郑祥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提出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各种瘢痕性睑外翻患者28例(35眼),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4眼行"V-Y"成形术及"Z"成形术,10眼行局部皮瓣转移术,21眼采... 目的探讨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提出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各种瘢痕性睑外翻患者28例(35眼),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4眼行"V-Y"成形术及"Z"成形术,10眼行局部皮瓣转移术,21眼采用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行睑外翻手术矫正。结果随访6个月至3年,26例眼睑复位良好,未见复发,1例术后尚遗留轻度外翻,1例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结论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睑外翻 瘢痕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R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云鹏 陈梅珠 +1 位作者 陈国苍 陈艳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1-02/2013-02我院共有9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 目的: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1-02/2013-02我院共有9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病患均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观察组病患术前向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然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照组病患只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1%(32/45),优良率为89%(40/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3/45),71%(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血量为9.64±2.27mL,眼内压为13.64±3.27mmHg,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21±3.14mL,16.00±3.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还能减少水肿,提升效果,安全性好,临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双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同期植入术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梅珠 杨丽霞 +1 位作者 郑金树 张佩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对50例白内障患者双眼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眼间隔3-5天,一次住院,并对第1、2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双眼同期手术既可缩短治疗时间,较快恢复双眼立体... 对50例白内障患者双眼同期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眼间隔3-5天,一次住院,并对第1、2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双眼同期手术既可缩短治疗时间,较快恢复双眼立体视觉,又可避免双眼同时手术所担的风险,减少感染顾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胃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制备及其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并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胃癌细胞、DC融合,HAT、HT筛选培养系统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并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胃癌细胞、DC融合,HAT、HT筛选培养系统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养,获取纯净融合疫苗;利用光镜、电镜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胃癌-DC细胞融合后,体积明显增大,悬浮生长,细胞表面树枝状突起较亲代DC明显短小、稀少。结论胃癌-DC融合细胞保持类似于亲代DC的悬浮生长特性,但数量减少、体积明显增大,具备与两种亲代细胞均不相同的形态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树突状细胞 融合细胞疫苗 形态学
下载PDF
高危角膜移植术前HLA配型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梅珠 杨丽霞 +3 位作者 王庆华 陈国苍 郑金树 余鹰翔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 :初步评价高危角膜移植术前供者与受者进行HLA配型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将角膜新生血管≥ 2个象限或结膜上皮化的角膜、药物治疗无效的全角膜溃疡列为高危角膜 44例 (4 4眼 )。一步单抗法检测Ⅰ类抗原 ,DNA法检测HLA -Ⅱ类抗... 目的 :初步评价高危角膜移植术前供者与受者进行HLA配型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将角膜新生血管≥ 2个象限或结膜上皮化的角膜、药物治疗无效的全角膜溃疡列为高危角膜 44例 (4 4眼 )。一步单抗法检测Ⅰ类抗原 ,DNA法检测HLA -Ⅱ类抗原。根据HLA位点的相配数分为 4组 :HLA的 2错配、 3错配、 4错配、 5错配 ,又将 2错配和 3错配归入低错配组 ,将 4错配和 5错配归入高错配组。结果 :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 79 5 % (3 5 / 44 ) ,2错配组为 9 1% (4 / 44 ) ,3错配组为 11 3 % (5 / 44 ) ,4错配组 2 7 3 % (12 /44 ) ,5错配为 3 1 8% (14 / 44 ) ;高错配的排斥反应率高达 5 9 1% (2 6/ 44 ) ,低错配的排斥反应率则为 2 0 4% (9/ 44 )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44 <0 0 5 ,高错配组的排斥反应率高于低错配组。结论 :对高危角膜患者 ,HLA高错配组的排斥反应率高于低错配组 ,术前进行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HLA配型 临床研究 角膜供者 角膜受者
原文传递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丽霞 陈国苍 高建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 为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探讨防治排斥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 根据不同角膜病变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给予不同期的药物联合治疗,降低和控制排斥反应。结果 129眼中47眼(36.43%)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其中高危角膜病变40眼,非高... 目的 为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探讨防治排斥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 根据不同角膜病变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给予不同期的药物联合治疗,降低和控制排斥反应。结果 129眼中47眼(36.43%)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其中高危角膜病变40眼,非高危角膜病变7眼。有角膜新生血管者占89.36%。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3周~3年。经药物联合治疗,角膜排斥反应得到明显的抑制,有效率达63.83%。结论 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尤其高危角膜病变,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机率明显增加,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早,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角膜病变及手术情况,尽早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明显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术后 免疫排斥反应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T-PA治疗实验性新鲜玻璃体积血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梅珠 周国筠 《眼科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制作新鲜兔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将t-PA、尿激酶(UK)及注射用水分别注入玻璃体内,观察眼底、测定玻璃体出血指数、测定玻璃体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进行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结果:t-PA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 制作新鲜兔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将t-PA、尿激酶(UK)及注射用水分别注入玻璃体内,观察眼底、测定玻璃体出血指数、测定玻璃体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进行鱼精蛋白副凝固(3P)试验,结果:t-PA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作用快速,且优于UK,同对照组、UK组比较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未发现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尿激酶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原发性眶内视神经胶质瘤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建华 吴晓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8期486-488,共3页
本文报道了9例原发于眶内的视神经胶质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呈良性经过。临床特征为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等,X线表现为视神经孔扩大。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能施手术者宜放射治疗。
关键词 良性肿瘤 视神经肿瘤 胶质瘤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眼睑松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莹莹 胥亚男 +3 位作者 庄铭忠 曾奕明 苏清炎 陈晓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眼睑松弛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各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眼睑松弛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4... 目的 通过分析眼睑松弛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各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眼睑松弛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期间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并确诊为OSAHS的患者44例,行眼睑松弛度检查,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快速动眼期(REM)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数、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时间等参数.随机选择在我院体检中心做体检,无睡眠打鼾及睡眠质量问题,且既往无眼病史的正常人100名作为对照.OSAHS与正常对照组眼睑松弛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与无眼睑松弛者相关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眼睑松弛与A HI及BMI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44例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27例(61%),高于正常对照组(7%)(x2=5.007,P<0.01).OSAHS患者中,眼睑松弛者的AHI为(54.5±21.0)次/h,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31.1±21.9)次/h(t=3.229,P=0.036) 眼睑松弛者的BMI为(29.7±4.8)kg/m2,明显高于无眼睑松弛者(25.3±3.5)kg/m2(t=3.556,P=0.006).眼睑松弛与AHI及BMI成正相关(r=0.494、0.447,P<0.05),而与REM及SaO2<90%的时间等参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睑松弛多见于OSAHS患者,高的BMI和AHI是眼睑松弛的危险因素,提示肥胖和低通气可能是眼睑松弛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疾病 松弛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体重指数 血氧饱和度
原文传递
Lucentis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维娜 陈梅珠 王云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L 1次,7d后行局部视网膜光凝。观察联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3±0.10,治疗后1个月为0.29±0.2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13眼(54.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联合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85±154)μm,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383±173)μm(P<0.01)。联合治疗后1环、2环、3环P1波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射后3眼出现结膜下出血,1眼白内障加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快速降低CMT,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LUCENTIS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下载PDF
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弦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的危险因素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收集2006-01以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89例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病例,从年龄分布、就诊原因、术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是近年来造成眼球摘...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的危险因素及改善预后的方法。方法:收集2006-01以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眼科89例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病例,从年龄分布、就诊原因、术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是近年来造成眼球摘除及眼内容剜出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做好自我防护及外伤后及时有效的处理是争取保留眼球的关键。恰当的术式及合适的义眼台植入时机将对患者预后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摘除 眼内容剜出 眼外伤 义眼台植入
下载PDF
二次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国苍 陈梅珠 +1 位作者 杨丽霞 王云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二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分析复杂眼外伤26眼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脱离,在术后7d~6月分别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2次以上手术,并对第... 目的探讨二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分析复杂眼外伤26眼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脱离,在术后7d~6月分别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2次以上手术,并对第2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发、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首次手术玻璃体切除不彻底是第1次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2次手术后26眼中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3眼,2眼因局限性视网脱离分别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或视网膜切开术,另1眼失败,复位率88.46%。术后视力提高者20眼(76.92%),术后视力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97,P<0.001)。结论彻底清除PVR增生组织、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合适封孔方式及眼内填充物,方能够复位视网膜,并恢复部分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玻璃体手术 视网膜脱离
原文传递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丽霞 高建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因素。方法 对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发生排斥反应者进行分析 ,总结发生的原因、时间、程度等。结果  12 3眼中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者 46眼(3 7 4% ) ,其... 目的 为有效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探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因素。方法 对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发生排斥反应者进行分析 ,总结发生的原因、时间、程度等。结果  12 3眼中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者 46眼(3 7 4% ) ,其中 17眼发生不可逆的排斥反应 ,占排斥反应的 3 6.96% ;有角膜新生血管者发生排斥反应 41眼 ,占 89 13 %。内皮型排斥反应 2 0眼 ,上皮型 12眼 ,基质型 3眼 ,混合型 11眼。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 3周~ 3年 ,术后 3~ 6月发生率最高 ,占 46.48%。结论 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 ,与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角膜受损及感染的程度、植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免疫排斥反应 角膜盲
下载PDF
夜戴和日戴OK镜片异常表现的差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晓枚 杨丽霞 许志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日戴和夜戴 OK镜的差异。方法 :自 1999年 1月起开展 OK治疗共 95例 186眼 ,使用美国 Dynalens系列镜片的Orthofocus B镜片 ,分别采用夜戴或日戴。使用诊断性镜片试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降度情况、荧光图和地形图表现更换修... 目的 :探讨日戴和夜戴 OK镜的差异。方法 :自 1999年 1月起开展 OK治疗共 95例 186眼 ,使用美国 Dynalens系列镜片的Orthofocus B镜片 ,分别采用夜戴或日戴。使用诊断性镜片试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降度情况、荧光图和地形图表现更换修改镜片。结果 :分析了镜片偏位、镜片粘附于角膜、角膜上皮点状浸润等异常表现。结论 :OK镜对角膜的塑型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如眼皮的松紧程度 ,泪液的量和品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镜片 异常表现 夜戴 日戴
原文传递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T淋巴细胞激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 7 9 0 1胃癌细胞...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 7 9 0 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 1)。结论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免疫学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