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5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38
1
作者 陈怡 赵呈领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4年第2期49-54,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设计了较为完整的基于翻转课...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翻转课堂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设计了较为完整的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予以实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对照实验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以及增强学习兴趣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模型 微课程 教学设计 研究
下载PDF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被引量:376
2
作者 杨九民 邵明杰 黄磊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10期36-40,共5页
文章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分析了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价值,构建了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以微视频资源学习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 文章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分析了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价值,构建了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以微视频资源学习为核心的翻转课堂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卷调查和视频分析法从是否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降低实验操作错误次数及提高学习者学习成绩等方面验证了基于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教学中要依据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特点制作微视频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监督与指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翻转课堂 微视频资源 实验教学
下载PDF
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 被引量:300
3
作者 杨宗凯 杨浩 吴砥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5,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而且营造了全新学习环境。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应通过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途径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 被引量:221
4
作者 杨宗凯 吴砥 郑旭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2,共7页
教育信息化发展会经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典型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起步"与"应用"两个阶段,现已基本完成,将进入"融合"和"创新"的新阶段,即从教育信息化1.0向2.0阶段跃升的关键节点。... 教育信息化发展会经历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典型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起步"与"应用"两个阶段,现已基本完成,将进入"融合"和"创新"的新阶段,即从教育信息化1.0向2.0阶段跃升的关键节点。教育信息化1.0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两个阶段,凝炼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发展理念,以及"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两大基本发展方针。但信息技术对教育而言主要还停留于工具层面的简单应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和学校管理体系重构还很少发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还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要准确认识教育信息化2.0的显著特征,以科学的战略规划引领新方向,以交叉的科学研究把握新规律,以信息技术支持的结构性变革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创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2
5
作者 黄琰 蒋玲 黄磊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助推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平台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助推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与维护"为实验研究对象,该实验针对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建设等。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对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进行了设计、实施、验证和完善,研究人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行动中予以改进,为后期的教学实践提供直接真实的借鉴。行动研究的结果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简单练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更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翻转课堂 行动研究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49
6
作者 张屹 祝园 +2 位作者 白清玉 李晓艳 朱映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8,64,共7页
智慧教室的涌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与简易多媒体教学相比,智慧教室中的课堂教学互动究竟如何,如何提高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基础... 智慧教室的涌现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与简易多媒体教学相比,智慧教室中的课堂教学互动究竟如何,如何提高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互动分析编码系统,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运用准实验研究法开展智慧教室环境下和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互动进行分析,并对学生参与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相比,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更加丰富、深入、高效,同时学生的情感投入更多,行为参与更加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室 小学数学 课堂互动 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0
7
作者 刘清堂 何皓怡 +4 位作者 吴林静 邓伟 陈越 王洋 张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1,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课堂教学行为的深度分析成为可能。该文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现状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数据采集与存储''行为建模与计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课堂教学行为的深度分析成为可能。该文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现状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数据采集与存储''行为建模与计算'和'智能服务'三个功能模块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行为智能分析模型,并以课堂S-T行为分析为例验证该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将实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实验成果能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学管理提供支持。根据教师在应用过程中所反馈的意见,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行为识别模型优化策略。研究成果能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也能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堂教学行为 智能分析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03
8
作者 上超望 韩梦 刘清堂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5,共6页
在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交汇融合下,教育数据增长迅猛,教育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该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支持下的在线学习评价,对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在线学习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大数据支持... 在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交汇融合下,教育数据增长迅猛,教育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该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支持下的在线学习评价,对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在线学习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大数据支持下的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模型,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在线学习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为精准和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服务研究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在线学习 过程性评价 系统设计
下载PDF
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研究——网络学习行为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99
9
作者 张思 刘清堂 +1 位作者 雷诗捷 王亚如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0,40,共8页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是当前研究者与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知识建构,从学习者学习投入的视角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进而提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首...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是当前研究者与管理者关注的焦点。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知识建构,从学习者学习投入的视角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现状,进而提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首先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在线学习投入模型,并指出学习投入各维度的度量方式;然后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为例,分析了教师网络学习投入的现状,并以学习投入指标为分类变量,对教师的学习成绩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表明学习成绩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启示,以期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空间 学习投入 学习行为 大数据分析
下载PDF
面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96
10
作者 黄志芳 周瑞婕 +1 位作者 赵呈领 万力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在深入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是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该研究引入深度学习理论,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三... 在深入推进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是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该研究引入深度学习理论,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三个层面,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构建了面向深度学习的"3*3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在对研究方法类课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学习者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能给予学习者良好的情感体验,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混合式学习模式 行动研究 情感体验
下载PDF
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97
11
作者 罗天兰 王忠华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4年第7期90-93,共4页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分析微课的含义、特征,比较微课与微型课程、微视频、微学习等相...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分析微课的含义、特征,比较微课与微型课程、微视频、微学习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描绘并评述近年来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微课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微视频 微学习
下载PDF
疫情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与反思——基于湖北省“停课不停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5
12
作者 王继新 韦怡彤 宗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共7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举措后,在线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既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考验,更为推动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提供了重大机遇。该研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举措后,在线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既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考验,更为推动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提供了重大机遇。该研究以疫情重灾区湖北省59156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教师在线教学行为、教学模式以及接受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教学行为和模式方面,智能手机成为教师最普遍使用的教学终端;公共教育资源在此次在线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能因地制宜开展弹性教学,并能够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在教师接受度方面,教师在线教学使用意愿较强。农村教师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愿显著性高于城镇教师,初中阶段教师的接受度最低。同时,在线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仍需完善、教师在线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以及无法精准分析学情。据此,该研究围绕在线教学环境建设、教育理念、教师培训与教研以及学习分析技术方面提出在线教学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教学行为 教学模式 接受度
下载PDF
基于APT教学模型的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 被引量:92
13
作者 张屹 白清玉 +3 位作者 李晓艳 朱映辉 范福兰 谢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数学素养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移动学习也逐渐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一种趋势。该文旨在探讨移动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评价、教学法、技术为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提出融合评价(Assessment)、教学法(Pe... 数学素养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移动学习也逐渐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一种趋势。该文旨在探讨移动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评价、教学法、技术为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提出融合评价(Assessment)、教学法(Pedagogy)、技术(Technology)为一体的基于评价的教学模型(简称"APT教学模型"),倡导"以评促学"的教学理念,并基于此模型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设计教学模式,运用实验研究法对比传统环境与移动环境下基于APT教学模型的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发现,移动环境下基于APT教学模型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但一定范围内,较高的认知负荷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T教学模型 I PAD 移动学习 传统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 被引量:90
14
作者 赵呈领 徐晶晶 刘清堂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4年第12期70-76,共7页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该教学形式不仅适合于大学教学,同样也可以应用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文章通过对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关系,构建了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该教学形式不仅适合于大学教学,同样也可以应用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文章通过对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关系,构建了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趣的搜索引擎大家庭"为例,开发了基于该模型的教学设计,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和促进知识内化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资源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设计 探究
下载PDF
“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 被引量:87
15
作者 王继新 施枫 吴秀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4,共9页
在新城镇化的进程中,县城学校人数剧增,学校压力不断增大,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该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作者与研究团队在湖北省咸安区、恩施州等多个地区展... 在新城镇化的进程中,县城学校人数剧增,学校压力不断增大,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该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作者与研究团队在湖北省咸安区、恩施州等多个地区展开的以"‘互联网+’教学点"为主题的实践探索与案例成果,包括双轨数字学校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城乡牵手与家校共建以及全媒体适切性资源建设等,并形成了"一体双核四驱"的"咸安模式""三式"破"三难"的恩施模式等具有区域教育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同时,该文也总结出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有待更新,领导力有待提升;保障机制亟待构建和完善等。最后从"两化一体"协同推进与UGBS协同协作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镇化 双轨数字学校 同步互动混合课堂 同步互动专递课堂
下载PDF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管理研究 被引量:87
16
作者 侯西龙 谈国新 +1 位作者 庄文杰 唐铭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108,共2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联数据 本体 知识管理 知识组织
下载PDF
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为例 被引量:84
17
作者 张屹 郝琪 +3 位作者 陈蓓蕾 于海恩 范福兰 陈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为了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该文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研究法,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为例展开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与同伴、智慧学习环境层面出发,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大学生... 为了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该文采用单组前后测实验研究法,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为例展开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与同伴、智慧学习环境层面出发,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情况较好,学生在行为、情感、认知层面的投入水平均有显著性提升;(2)智慧教室环境下免费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高于非师范生,且在行为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3)技术支持下的师生交互行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术接受度与认知负荷对学生行为投入存在显著性影响;自我效能感与师生交互行为对学生认知投入存在显著性影响;同时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行为、教学资源与平台对学生情感投入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室 课堂学习投入度 学习投入度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论具身学习及其设计: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83
18
作者 郑旭东 王美倩 饶景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共8页
从具身认知的观点看,学习是基于身体感知的即时性行动和借助技术工具的结构化反思两种认知模式的协调运作。它强调身心统一基础上的实践与经验的互动,主张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实践"来构建个体综合性知识... 从具身认知的观点看,学习是基于身体感知的即时性行动和借助技术工具的结构化反思两种认知模式的协调运作。它强调身心统一基础上的实践与经验的互动,主张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实践"来构建个体综合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涌现于以身体为基础的隐喻和模拟机制,并表现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感知—行动"循环。因此,具身学习的设计需聚焦于以具身交互促进经验建构,即要促进认知之物理、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耦合循环,助力学习者身体、心灵和学习环境的彼此建构,而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学习设计 反思性实践
下载PDF
面向STEM教育的5E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被引量:79
19
作者 赵呈领 赵文君 蒋志辉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当前由传统的"理工科教育"转变为STEM跨学科教育,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STEM教育的内涵,并试图从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培育目标、内核驱动力、教育基础、教育特征、教学原则等... 当前由传统的"理工科教育"转变为STEM跨学科教育,尚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文章首先阐述了STEM教育的内涵,并试图从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培育目标、内核驱动力、教育基础、教育特征、教学原则等八个方面分析本土化STEM教育形态;随后,文章设计了包含参与、探究、解释、精致、评价的5E教学流程;最后,文章以"探究"为核心,针对三种探究式教学策略,构建出面向STEM教育的5E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为未来STEM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5E教学流程 探究式教学策略 跨学科教育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为例 被引量:76
20
作者 王璐 赵呈领 万力勇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0-76,共7页
质量是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和提升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方式构建,缺乏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的关注。... 质量是在线开放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和提升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方式构建,缺乏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的关注。本文依据扎根理论,选取爱课程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240条与课程质量相关的用户评价作为原始分析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和轴心编码得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理论饱和度进行了检验。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系统特性、视频质量、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辅助性学习资料。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在线开放课程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精品资源共享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