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55
1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3 位作者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6,共11页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涝灾害,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水问题。这些水问题综合症是系统性、综合的问题,亟需一个更为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立足这一背景。文章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结合北京市、六盘水市以及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等案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源起、发展、内涵和构建方法体系,指出"海绵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工程依赖性治水思路和"灰色"基础设施,它作为一种生态途径,其构建核心在于建立跨尺度的水生态基础设施,以综合解决中国城乡突出的水问题,并对未来"海绵城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水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安全格局 理论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119
2
作者 仝贺 王建龙 +2 位作者 车伍 李俊奇 聂爱华 《南方建筑》 2015年第4期108-114,共7页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实施方案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衔接,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规划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 雨水控制利用 城市用地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 被引量:102
3
作者 车伍 赵杨 李俊奇 《南方建筑》 2015年第4期104-107,共4页
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发布,以及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和建设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海绵城市的建设热潮。但在各城市真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惑... 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发布,以及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申报和建设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海绵城市的建设热潮。但在各城市真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惑和问题,直接影响试点城市的推行效率以及实施方案科学性。文章仅就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困惑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城市绿地空间条件、基础设施现状特点与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重视的若干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热潮 困难 误区 冷思考 关键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4
作者 徐剑锋 王雷 +6 位作者 熊瑛 席北斗 张列宇 毛旭辉 杨天学 吴明红 李彤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可靠技术,由于植物修复技术具备花费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是当今国际资源、环境、生物学科交...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技术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可靠技术,由于植物修复技术具备花费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得到广泛关注,是当今国际资源、环境、生物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利用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是筛选或培育出生命力顽强,适应性较广,能够忍耐外在重金属胁迫环境,并在体内大量富集重金属的植物物种。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限制性问题,综述了目前强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方法提高修复植物的生物量和重金属积累量。重点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螯合诱导技术、根系和菌根强化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储热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7
5
作者 冷光辉 曹惠 +11 位作者 彭浩 常春 熊亚选 姜竹 丛琳 赵彦琦 张赣 谯耕 张叶龙 许永 赵伟杰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58-1075,共18页
储热材料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显热储热材料,潜热储热材料,热化学储热材料的材料体系、制备技术及性能特点。对各种储热材料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 储热材料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显热储热材料,潜热储热材料,热化学储热材料的材料体系、制备技术及性能特点。对各种储热材料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存在的问题、应用前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每种储热材料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优点,尽量避免其缺点,采用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是储热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趋势。目前对新型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方式主要有:(1)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微/纳米胶囊相变材料;(2)宏观包裹法;(3)混合烧结法制备定型复合相变材料;(4)吸附浸渍法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等,本文对这些复合储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趋势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材料 显热储热 潜热储热 热化学储热 综述
下载PDF
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1
6
作者 闫旭 邱德志 +5 位作者 郭东丽 齐星昊 郑仕侃 程轲 孙剑辉 刘建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6-1263,共8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过程中能够大量产生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而被视为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释放源.采用基于污染物削减量的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清单,并... 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过程中能够大量产生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而被视为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释放源.采用基于污染物削减量的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4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清单,并分析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CO_2-eq计)为7 348.60 Gg,CO_2、CH_4和N_2O排放量分别为6 054.57 Gg、27.47 Gg(769.08 Gg,以CO_2-eq计)和1.98 Gg(524.95 Gg,以CO_2-eq计);各省份间排放量差异明显,华东地区排放量较高,西北地区排放量较低,西藏几乎没有排放,2005~2014年这10年间中国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增长了229.4%,CO_2、CH_4和N_2O的涨幅分别为217.9%、217.9%和520.3%;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污水处理量与当地城镇污水厂温室气体释放量相关性最大,人均蛋白质供应量与城镇污水厂N_2O产生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温室气体 城镇污水处理厂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原文传递
海绵城市:跨界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俊奇 任艳芝 +2 位作者 聂爱华 李小宁 宫永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共5页
文章针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剖析海绵城市的内涵,阐述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定位进行探讨,分析其与现有专项规划的关系,并充分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中跨学科的协调、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落... 文章针对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惑,剖析海绵城市的内涵,阐述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定位进行探讨,分析其与现有专项规划的关系,并充分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中跨学科的协调、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落实等关键问题,探索跨界规划的途径,为未来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规划建设 跨界规划
下载PDF
电子芯片散热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芳 杨志鹏 +1 位作者 袁卫星 任柯先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63-169,共7页
随着芯片热流密度越来越大,传统的风冷已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概述了7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芯片散热技术,介绍了各种散热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适用场合、研究现状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对电子芯片散热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电子芯片 散热技术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模式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董丽伟 张伟 +2 位作者 白璐 许春莲 王冠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89-2094,共6页
近年来,符合农村实际、低成本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前期标准缺失、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仍是短板。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农... 近年来,符合农村实际、低成本成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前期标准缺失、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仍是短板。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低的原因,指出农村生活污水最佳的资源化途径是回用于农业生产,并在多年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4种资源化利用模式,即污染物削减与经济作物种植耦合模式、尾水灌溉模式、水质调控型按需排放模式、黑灰水分质资源化利用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处理效果、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占地面积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资源化利用模式 农业生产 灌溉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吴俊奇 张婧 曾雪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90,共6页
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新时期我国古建筑消防发展的现状,通过具体火灾案例,分析火灾原因,提出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古今建筑防火措施,在提高古建筑耐火特性、保证消防水源、选择消防设施、改造电气线路、火灾探测报警技... 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新时期我国古建筑消防发展的现状,通过具体火灾案例,分析火灾原因,提出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古今建筑防火措施,在提高古建筑耐火特性、保证消防水源、选择消防设施、改造电气线路、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和性能化防火设计等方面,提出适用于我国古建筑现状的消防保护技术和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隐患 消防措施 性能化防火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沈明玉 吴莉娜 +3 位作者 李志 彭永臻 张树军 杨岸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1,共6页
针对传统脱氮技术的高能耗、低效率,厌氧氨氧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低能耗应运而生,成为未来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行业里的新星。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菌种,详细阐述了生物菌群的生态分布、多样性以及这两者与环境因素(温度、盐度、... 针对传统脱氮技术的高能耗、低效率,厌氧氨氧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低能耗应运而生,成为未来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行业里的新星。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菌种,详细阐述了生物菌群的生态分布、多样性以及这两者与环境因素(温度、盐度、基质浓度等)的关系,同时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受业界认可的工程应用等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对我国如何实现传统工艺向新兴高效工艺的实践应用转型提出一些建议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态分布多样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国春 孙金栋 刘伟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通过以金融办公和商业服务为主的超高层建筑,探讨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常规建筑的不同.塔楼办公区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竖向分区;裙楼商业采用定风量系统,办公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水系统为四管制.介... 通过以金融办公和商业服务为主的超高层建筑,探讨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常规建筑的不同.塔楼办公区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竖向分区;裙楼商业采用定风量系统,办公区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水系统为四管制.介绍了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空调系统、通风及防排烟系统以及节能环保等,旨在为类似超高层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冷热源 空调系统 防排烟系统 节能环保
下载PDF
景观雨水系统修复城市水文循环的技术与案例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思思 苏义敬 +1 位作者 车伍 李俊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文问题日益严峻,将景观与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能够修复水文循环、减缓洪涝灾害、控制水体污染,对景观本身亦有多重效益。介绍了利用景观控制雨洪的新理念、景观雨水设施分类和水文分析要素,总结了基于不同水文控...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文问题日益严峻,将景观与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能够修复水文循环、减缓洪涝灾害、控制水体污染,对景观本身亦有多重效益。介绍了利用景观控制雨洪的新理念、景观雨水设施分类和水文分析要素,总结了基于不同水文控制目标时,景观雨水设施的选择以及规模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水文学的场地规划、竖向和植物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景观雨水系统在调节城市水文循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景观 雨水设施 水文循环 水文学
下载PDF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总硬度限值的探讨 被引量:27
14
作者 付昆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68,F0003,共5页
现行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将总硬度限定为≤450mg/L(以CaCO_3计),该指标已经沿用近60年从未进行修订。通过考证认为,在1956年将总硬度限值定为450 mg/L依据不够充分。尽管该限值不会造成健康危害,但该总硬度限值没... 现行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将总硬度限定为≤450mg/L(以CaCO_3计),该指标已经沿用近60年从未进行修订。通过考证认为,在1956年将总硬度限值定为450 mg/L依据不够充分。尽管该限值不会造成健康危害,但该总硬度限值没有考虑到大部分中国人饮用烧开水的习惯,可能造成烧开水大量水垢现象,影响了水质,恶化了感官效果,因此建议修订该指标。建议参照部分亚洲邻国与地区的硬度限值,将其调整为300 mg/L,满足居民对于饮用水日益提高的水质要求。经过分析,将总硬度限值降低至300 mg/L,虽然对水厂的负担有所增加,但居民对于饮用水的满意度将大大增加,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硬度 饮用水 开水
原文传递
基于低碳发展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优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颖 武学 +2 位作者 孙成双 耿子洁 张全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74-1588,共15页
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战略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其碳排放也呈现动态变化。本文依据IPCC质量平衡法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辅以实地调研,以生活垃圾处理... 随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战略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其碳排放也呈现动态变化。本文依据IPCC质量平衡法和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辅以实地调研,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厂)界为核算边界,对"十五"至"十三五"4个时期的不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碳排放、能耗等进行强度核算,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北京生活垃圾处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求解,提出了未来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已由"以卫生填埋为主"转变为"以焚烧为主、堆肥为辅";(2)2020年北京首次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时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焚烧厂和堆肥厂的总设计处理能力占比大于75%;(3)"十四五"时期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优化结果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5:51:44,即应发展为"焚烧和堆肥并进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北京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低碳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模式 碳排放强度 能耗强度 设计处理能力 低碳 北京
原文传递
“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颖 岳娇 袁阿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2期59-60,共2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探索“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模式,力争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前进式、上升式发展。线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政策...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探索“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模式,力争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前进式、上升式发展。线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政策要求,有机衔接课程专业内容,引领学生参与PBL项目研究。线下,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德育元素,实现课程专业教学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巧妙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PBL 线上 线下
下载PDF
煤矸石作为环境材料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田怡然 张晓然 +4 位作者 刘俊峰 宋凯鸿 张紫阳 谭朝洪 李海燕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04-113,共10页
煤矸石作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危害。但煤矸石具有一些环境友好型性能,经预处理后可被资源化再利用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综述了目前煤矸石用作环境材料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 煤矸石作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大气、土壤等环境造成危害。但煤矸石具有一些环境友好型性能,经预处理后可被资源化再利用为环境友好型材料。综述了目前煤矸石用作环境材料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研究进展:煤矸石对营养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预处理之后可以作为一种廉价的吸附剂;煤矸石具有一定的强度,经热活化后强度更大,因此可用作建筑再生骨料生产透水砖、透水沥青等;煤矸石中还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酸含量,改善土壤土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建议:今后研究工作应倾向于对煤矸石预处理方式的改进,探索其对不同类型或多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在实际生产中应丰富破碎筛分等处理方式,形成系统的制肥工艺并得以应用;在政策上应制定更加全面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资源化利用 吸附剂 骨料
原文传递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建伟 赵高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40-47,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增,“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焚烧、堆肥、填埋已不能满足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具有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综合处理技术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分析了中...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增,“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焚烧、堆肥、填埋已不能满足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具有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综合处理技术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接着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垃圾综合处理”(综合分选、好氧堆肥、厌氧发酵、焚烧工艺)技术及其进展,最后分析了综合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快垃圾分类规范实施、强化垃圾处理技术攻关、加强垃圾资源化产品推广等建议,以期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减量化 无害化 资源化 综合处理技术
下载PDF
生物膜短程硝化系统的恢复及其转化为CANON工艺的过程 被引量:21
19
作者 付昆明 周厚田 +1 位作者 苏雪莹 王会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6-1543,共8页
在温度为30℃±1℃条件下,以改性聚乙烯为填料,人工配置无机NH+4-N废水为进水,研究生物膜短程硝化系统的恢复过程.短程硝化首先通过过量曝气破坏,使NOB适应高浓度游离氨后,在连续曝气条件下,DO控制在0.5 mg·L^(-1)以下,FA控制... 在温度为30℃±1℃条件下,以改性聚乙烯为填料,人工配置无机NH+4-N废水为进水,研究生物膜短程硝化系统的恢复过程.短程硝化首先通过过量曝气破坏,使NOB适应高浓度游离氨后,在连续曝气条件下,DO控制在0.5 mg·L^(-1)以下,FA控制在1.5 mg·L^(-1)以上,维持反应器运行83 d未实现短程硝化,84 d改连续曝气为间歇曝气,出现NO-2-N积累现象,142 d再次验证这一规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生物膜系统中为ANAMMOX菌提供了生存环境,厌氧氨氧化作用产生,短程硝化系统逐步转化为CANON工艺,并逐渐增加进水NH+4-N浓度和进水流量,反应器的TN去除率与TN去除负荷逐渐提高.当反应器运行至450 d,TN去除率达到64.03%,去除负荷为2.52 kg·(m^3·d)^(-1).因此,一旦NOB适应了高浓度的游离氨,生物膜系统的短程硝化恢复不易实现,但间歇曝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随着反应器的连续运行,短程硝化工艺最终转化为CANON工艺,而且,这一转变进一步强化了短程硝化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短程硝化 亚硝酸化率 CANON工艺 游离氨 厌氧氨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