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传递对建筑墙体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玮 刘芳 +2 位作者 陈宝明 魏茂丰 郜凯凯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建筑物的耗能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密切相关,了解建筑墙体内部的热湿传递对建筑节能有重要影响。以相对湿度和温度梯度为驱动势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热、湿和空气耦合传递模型(HAM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求解,重点关注了湿传... 建筑物的耗能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密切相关,了解建筑墙体内部的热湿传递对建筑节能有重要影响。以相对湿度和温度梯度为驱动势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热、湿和空气耦合传递模型(HAM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求解,重点关注了湿传递对传热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考虑传湿时墙体内部温度波动小,墙体进行热湿传递会产生湿积累,降低墙体使用年限;考虑传湿时通过墙体总传热量比不考虑传湿时多7.5%;考虑传湿时内壁面最大平均数比不考虑传湿时大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传递 一维非稳态传热 HAM模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2
作者 王远成 张忠杰 +2 位作者 吴子丹 丁德强 王双凤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 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热量和质量传递等相关物理现象所做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数值模拟工具。通过CFD技术在储粮通风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对CFD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采用CFD技术模拟储粮中的通风过程中流动、热湿传递过程和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采用CFD对储粮中的流动、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粮食储藏 流动 传热传质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明志 曹西忠 +2 位作者 王善明 胡爱娟 郭敏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52-154,159,共4页
对土壤导热系数随含湿率的变化及其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准确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利用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对不同含湿率的土壤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分析了水分含量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导热... 对土壤导热系数随含湿率的变化及其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准确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利用Hotdisk热常数分析仪对不同含湿率的土壤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分析了水分含量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含湿率增大而总体呈增大趋势,但并非单调递增;含湿率增大时土壤体积呈降低—增大—降低—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含湿率时水分,呈不同形态,其对土壤颗粒的作用也不相同,从而导致土壤颗粒间距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体积变化;水分形态、水分含量以及土壤颗粒间间距的变化均对土壤导热系数大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综合决定土壤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导热系数 含湿率
下载PDF
相变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房丛丛 钱焕群 《节能》 2011年第11期27-30,4,共4页
从相变蓄热技术的概念及分类、相变材料的研究、相变传热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以及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四个方面来介绍相变蓄热技术,并指出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蓄热 相变 相变材料 传热问题 应用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室内动态热舒适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段培永 刘聪聪 +1 位作者 段晨旭 李慧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针对预测平均投票数(predicted mean vote,PMV)值在舒适区和节能区之间周期性交替变化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PMV的动态舒适度冷/热抱怨模型和能耗模型.基于此模型,根据用户设定的舒适和节能两者的协调关系,运用改进的多目标离散粒子群... 针对预测平均投票数(predicted mean vote,PMV)值在舒适区和节能区之间周期性交替变化的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PMV的动态舒适度冷/热抱怨模型和能耗模型.基于此模型,根据用户设定的舒适和节能两者的协调关系,运用改进的多目标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出动态舒适度控制系统输入参数的寻优方法.该方法只需实时测量热环境和居住者热感觉数据,不需建立热环境物理解析模型,普适性强.实验证明了上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实现动态舒适度的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平均投票数 动态热舒适度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基于数据的控制
原文传递
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及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增刚 贾文磊 +1 位作者 田贯三 赵景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通过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及燃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燃气泄漏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对于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人为管理和设备设施方面总结了燃气管道系统泄漏的原因,通过建立燃气泄漏数学模型,对泄漏过程... 通过燃气管道泄漏原因及燃气泄漏扩散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燃气泄漏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对于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人为管理和设备设施方面总结了燃气管道系统泄漏的原因,通过建立燃气泄漏数学模型,对泄漏过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手段,分别从气体泄漏条件、气体种类和外界风场三个方面得出燃气泄漏后浓度场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泄漏扩散规律为预防燃气管道泄漏事故提出了消除爆炸必要条件、合理规范燃气设施和加强安全用气宣传等一些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泄漏原因 影响因素 数值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基于PHOENICS的住区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以潍坊市某小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进欣 薛一冰 范斌 《建筑节能》 CAS 2015年第9期67-70,共4页
针对城市中出现的风环境问题,以潍坊市某住宅小区为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结合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对小区冬夏两季主导风向下的风速、风压分布,气流路线等进行分析评价,对住宅小区存在的风环境问题提供改... 针对城市中出现的风环境问题,以潍坊市某住宅小区为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结合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对小区冬夏两季主导风向下的风速、风压分布,气流路线等进行分析评价,对住宅小区存在的风环境问题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给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环境 住宅小区 模拟 PHOENICS
下载PDF
房式仓粮堆温度和水分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祥利 王双凤 王远成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6,共4页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F"型网络冷却通风时房式仓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得到了就仓通风时粮堆内部热量和水分迁移的基本规律,并与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粮堆 温度 水分场 数值模拟 冷却通风
下载PDF
风电场设计中机组选型与布置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勇 周钦宾 李颖瑾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246-249,共4页
风电场设计工作中,风电机组的型式选择和布置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投资效益。针对的风电机组的选型和布置,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风电场选址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基于胶南子罗风电场设计工程实例,在综合考虑风场地形、风机类型... 风电场设计工作中,风电机组的型式选择和布置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投资效益。针对的风电机组的选型和布置,分析了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风电场选址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基于胶南子罗风电场设计工程实例,在综合考虑风场地形、风机类型特点、造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实现了机组选型和布置的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有利于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和风电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风电场 选型 机位布置
下载PDF
热水集中供热管网泄漏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守军 郭敏 +1 位作者 孙浩森 孔凡利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了降低热水集中供热管网泄漏故障率及提高故障点检测效率,应用网络图论理论,建立管网节点泄漏水力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供热管网平面拓扑结构,能够对管网节点泄漏工况进行模拟与预测。针对模拟管网水泵定扬程运行方式,分析供回水... 为了降低热水集中供热管网泄漏故障率及提高故障点检测效率,应用网络图论理论,建立管网节点泄漏水力工况计算模型。该模型采用供热管网平面拓扑结构,能够对管网节点泄漏工况进行模拟与预测。针对模拟管网水泵定扬程运行方式,分析供回水干管不同泄漏节点、不同泄漏量对管网水力工况的影响。结果发现:供水干管发生泄漏,会导致用户压差及流量减小;而回水干管发生泄漏,则增大。无论供水或回水干管,泄漏点之前各用户离泄漏点越近,变化程度越大;泄漏点之后各用户变化程度相同,且均大于泄漏点之前各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供热管网 泄漏 故障诊断 模型 水力工况
原文传递
基于UDF方法的阀门变速关闭过程中的水击压强计算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兰兰 耿介 +3 位作者 石硕 苑飞 雷丽 杜广生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36,共5页
采用Fluent中的滑移网格技术模拟了球阀的转动过程,对管道中阀门突然关闭引起的水击压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采用标准k-ε模型并考虑了水的压缩性。通过UDF定义球阀的转动速度,分析了关阀时间和关阀方式对水击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阀... 采用Fluent中的滑移网格技术模拟了球阀的转动过程,对管道中阀门突然关闭引起的水击压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采用标准k-ε模型并考虑了水的压缩性。通过UDF定义球阀的转动速度,分析了关阀时间和关阀方式对水击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阀门匀速关闭时增大关阀时间对减小水击压强的作用效果在0.3 s之前较为明显;阀门关闭时间一定时,减速关阀方式能有效降低最大水击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击 变速关闭 滑移网格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丽 王文 周加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液膜流动状态以及计算相应状况下的液膜厚度,研究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外液体流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管束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旋转三角形管束布置有利于在传热管上形成稳定的液膜,而三角形管...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液膜流动状态以及计算相应状况下的液膜厚度,研究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外液体流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管束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旋转三角形管束布置有利于在传热管上形成稳定的液膜,而三角形管束布置有利于传热管上液体的混合;管间距和液体的初始流速对降膜蒸发器管外液体流动有重要影响,随着管间距的增大以及液体初始流速的减小,管束中呈现柱状流的管排范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 蒸发 管束 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日光温室空气温度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常丽娜 张林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95-598,618,共5页
以山东省济南市的土质墙体类被动式日光温室为例,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型温室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日光温室内、外空气温度,温室内土壤不同深度处温度及土壤表层的热流密度进行实测,通过分析得出了室内外空气温... 以山东省济南市的土质墙体类被动式日光温室为例,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型温室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日光温室内、外空气温度,温室内土壤不同深度处温度及土壤表层的热流密度进行实测,通过分析得出了室内外空气温度及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在数值计算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温室内土壤温度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在有作物生长的条件下土壤温度与室内外空气温度之间已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空气温度 土壤温度 热流密度
下载PDF
基于用户学习的智能动态热舒适控制系统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慧 张庆范 段培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5,共8页
静态的热环境易造成人体热适应能力降低,对健康不利。动态的热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似更有利于用户的健康。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学习的智能动态热舒适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作为控制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提... 静态的热环境易造成人体热适应能力降低,对健康不利。动态的热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似更有利于用户的健康。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学习的智能动态热舒适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作为控制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提出个人热舒适区模糊学习算法,可根据个人偏好在线修改个人热舒适区;在计算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动态热舒适控制策略,动态热舒适区包括舒适区和节能区,在动态热舒适控制中舒适区和节能区周期性交替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即满足用户的热舒适性需求,与静态热舒适控制相比节能效果明显,且对用户的健康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模糊 学习 HCMAC神经网络
下载PDF
八种生物质颗粒燃烧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敏娜 崔永章 +2 位作者 李晓 曲云霞 张林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具有易储存、运输及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等优点。本文通过实验得到八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工业分析值,结合傅—张着火指标和缪岩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计算出FZ和ZM值,得出装饰纸的着火温度最低,稻壳的着火温度... 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具有易储存、运输及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燃烧效率高等优点。本文通过实验得到八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工业分析值,结合傅—张着火指标和缪岩燃烧特性指标分别计算出FZ和ZM值,得出装饰纸的着火温度最低,稻壳的着火温度最高。通过观察燃料燃烧后焚烧灰的形貌,指出在740~920℃温度范围内,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的灰颜色由黑逐渐变白,硬度由软逐渐变硬,甚至结焦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颗粒燃料 工业分析 燃烧特性
下载PDF
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地热换热器设计及其运行对策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敏 刁乃仁 +1 位作者 朱科 方肇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提高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后地下温度场的均匀性,以36个钻孔组成的地埋管管群,冷热负荷比为2. 5∶1. 0,运行期20年为例,提出了3种外密内疏的分区优化埋管布置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地埋管中心区域布管数量相对稀疏,有利于... 为提高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后地下温度场的均匀性,以36个钻孔组成的地埋管管群,冷热负荷比为2. 5∶1. 0,运行期20年为例,提出了3种外密内疏的分区优化埋管布置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地埋管中心区域布管数量相对稀疏,有利于减小温度场的温度梯度,提高温度场的均匀性,边界区域过余温度相比传统的均匀布管方式略有提高,能有效降低中心区域温度场的波峰现象,此外,土壤热扩散系数越小,采用中间布管稀疏、外围布管紧密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效果愈加明显,验证了外密内疏管群优化布置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优化布置 有限长线热源 叠加原理 热平衡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的夏季居住环境热舒适度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培永 郭东东 +1 位作者 李慧 段晨旭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超闭球CMAC(HCMAC)神经网络,建立家用空调器制冷环境下室内外温、湿度关联模型,预测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提出了基于PMV指标的家用空调温度设定值的计算实验方法。该舒适度控制方法只利用室内外环境参数历史数据,通过HCMAC样本学习... 采用超闭球CMAC(HCMAC)神经网络,建立家用空调器制冷环境下室内外温、湿度关联模型,预测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提出了基于PMV指标的家用空调温度设定值的计算实验方法。该舒适度控制方法只利用室内外环境参数历史数据,通过HCMAC样本学习和简便的计算实验,自适应地满足住户热舒适偏好需求。仿真结果表明,HCMAC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通过调整温度设定值,可将PMV值调整到任意给定的范围,实现室内建筑环境的节能和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C 计算实验 PMV 热舒适度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颗粒型含湿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9
18
作者 于明志 陈汉翠 +2 位作者 胡爱娟 田猛山 郭庆亮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0-1913,共4页
本文用玻璃珠模拟堆积型多孔介质,用Hotdjsk热常数分析仪对不同含湿率下玻璃珠堆积颗粒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并利用CCD结合体式显微镜观察不同含湿率下试样孔隙内的水分形态及颗粒聚集状态,研究分析水分含量、水分形态,颗粒聚集状态对堆... 本文用玻璃珠模拟堆积型多孔介质,用Hotdjsk热常数分析仪对不同含湿率下玻璃珠堆积颗粒的导热系数进行测量,并利用CCD结合体式显微镜观察不同含湿率下试样孔隙内的水分形态及颗粒聚集状态,研究分析水分含量、水分形态,颗粒聚集状态对堆积型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影响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导热系数随含湿率的增大呈非单调递增趋势.不同含湿率下堆积型多孔介质孔隙内水分形态不同,其对颗粒的作用不同,颗粒间出现聚集,从而导致颗粒间距离发生变化,进而表观体积变化。水分含量、水分形态、颗粒间间距的变化均会影响介质的导热系数大小,介质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是由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含湿率 颗粒聚集 导热系数
原文传递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能效测评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世康 高云峰 +1 位作者 王欢欢 曲云霞 《区域供热》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能效测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太阳能 能效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扭曲椭圆管强化换热与流动减阻特性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芳芳 云和明 +1 位作者 郭训虎 陈宝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1-1310,共10页
为了研究扭曲椭圆管管内强化换热性能,建立了扭曲比均为11.9条件下不同短长轴比的扭曲管几何模型,采用CFD技术对以水为流体的扭曲管及相应的管内进口段强化传热和流动减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各种工况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温度场,基... 为了研究扭曲椭圆管管内强化换热性能,建立了扭曲比均为11.9条件下不同短长轴比的扭曲管几何模型,采用CFD技术对以水为流体的扭曲管及相应的管内进口段强化传热和流动减阻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各种工况的速度场、压力场及温度场,基于场协同原理对其速度与压力梯度的协同效果及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协同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获得各种工况的强化传热和流动减阻性能随短长轴比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影响扭曲椭圆管强化传热和流动减阻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为扭曲椭圆管换热器工程应用的优化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曲管 CFD 数值模拟 场协同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