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及活性氧引起小麦膜脂过氧化与脱酯化 被引量:124
1
作者 吕庆 郑荣梁 《中国科学(C辑)》 CSCD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水分胁迫下随小麦叶片含水量下降,膜透性增大,两者高度负相关;同时叶片H_2O_2含量和叶片微粒体膜脂过氧化水平都上升,无论在干旱时或在外源O_2^-和·OH作用时,微粒体膜流动性均下降,外源O_2^-和·OH处理微粒体膜后,膜脂过氧化... 水分胁迫下随小麦叶片含水量下降,膜透性增大,两者高度负相关;同时叶片H_2O_2含量和叶片微粒体膜脂过氧化水平都上升,无论在干旱时或在外源O_2^-和·OH作用时,微粒体膜流动性均下降,外源O_2^-和·OH处理微粒体膜后,膜脂过氧化水平明显增高,脂肪酸不饱和度明显下降;同时磷脂减少,游离脂肪酸增加。结果表明干旱可能使植物体内活性氧增多,从而导致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活性氧 脱酯化 膜脂过氧化
原文传递
高山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41
2
作者 贺金生 陈伟烈 王勋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9-227,共9页
对分布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兼有非肉质旱生植物和高山植物的性状,这是它们对生态环境广泛适应的基础。每一个种除气孔器类型... 对分布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种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栎组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兼有非肉质旱生植物和高山植物的性状,这是它们对生态环境广泛适应的基础。每一个种除气孔器类型及腹面二层表皮细胞性状比较稳定外,其他性状,如气孔的大小和密度、表皮细胞的形状,垂周壁的类型、叶片的厚度、角质膜的厚度均受环境条件修饰,不是稳定性状,不具分类学意义。对同一个种的不同生活型,如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在解剖结构上没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地中海的冬青栎(Quercusilex)的表皮特征和高山栎组植物有很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叶 常绿阔叶林 高山栎 形态 生态
下载PDF
从旱生植物叶结构探讨其生态适应的多样性 被引量:125
3
作者 王勋陵 马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87-792,共6页
以西北地区62种旱生植物的叶器官为研究对象,通过切片显微观察、生物学统计及模糊数学分析,探讨旱生植物生态适应的多样性,获得如下结果:①旱生植物依叶肉组成和细胞排列可划分为正常型、双栅型、环栅型、全栅型、不规则型、折迭... 以西北地区62种旱生植物的叶器官为研究对象,通过切片显微观察、生物学统计及模糊数学分析,探讨旱生植物生态适应的多样性,获得如下结果:①旱生植物依叶肉组成和细胞排列可划分为正常型、双栅型、环栅型、全栅型、不规则型、折迭型和无叶肉型; ②叶肉类型的演化是以正常型 与不规则型两条路线呈树枝状发展。演化较原始的偏向于中生,演化层次较高的更具适应旱生环境的能力;③旱生植物的叶肉类型与生活型具有相关性,与环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④从模糊数学分析所获树状图看,叶性状可作为旱生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将旱生植物的一级分类分为多浆与少浆两类是正确的;⑤旱生植物适应环境有两大趋势,即结构性状的趋同性与趋异性;⑥旱生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有多种对策,常见有保护型、节约型、忍耐型、强壮型、逃避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生植物 叶结构 生态适应 多样性
下载PDF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种子库动态 被引量:96
4
作者 王刚 梁学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3期231-237,共7页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土壤种子库中共有46种植物的种子,属于17个科。其中菊科植物最多,达11种;其次为藜科,7种;禾本科7种;豆科4种。既是现有植被组分种,其种子又存在于种子库中的,占总种数的33.3% 。油蒿(Arte...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土壤种子库中共有46种植物的种子,属于17个科。其中菊科植物最多,达11种;其次为藜科,7种;禾本科7种;豆科4种。既是现有植被组分种,其种子又存在于种子库中的,占总种数的33.3% 。油蒿(Artem isia ordos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种子产量为545±676.73粒/m 2、6.67±13.74粒/m 2、0.032±2.43×10- 3粒/m 2。油蒿在植株上成熟时不受虫害,而花棒、柠条的种子受害比例分别为31.92% 和83.29% 。在最适埋藏深度下,油蒿、柠条、花棒种子的累积发芽率分别可达78.3% 、85.0% 和66.7% ;萌发速度:油蒿> 柠条> 花棒。根据种子库动态分析和植被调查结果可初步预测: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的演替趋向将是灌木以油蒿为主,草本以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库 种子雨 种子库动态
下载PDF
低温胁迫期间水稻光合膜色素与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8
5
作者 曾乃燕 何军贤 +1 位作者 赵文 梁厚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4,共7页
对4℃和11℃两种低温胁迫过程中水稻类囊体膜色素与蛋白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低温不仅使类囊体膜中的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而且还引起膜蛋白组成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大部分原有膜蛋白组分的... 对4℃和11℃两种低温胁迫过程中水稻类囊体膜色素与蛋白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低温不仅使类囊体膜中的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而且还引起膜蛋白组成的深刻变化,表现在大部分原有膜蛋白组分的含量在低温下明显降低,同时在低温处理的第3 天诱导出一条32.5 kD 的新蛋白带。与4℃处理相比,11℃低温处理只引起了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而对类囊体膜蛋白组成的影响不大。另外发现,两种低温处理在引起光合色素含量降低的同时,还引起chla/b 比值的明显变化。在低温处理的初期(4℃,1 d和11℃,2 d),chla/b 比值有一明显下降,而此后又逐渐升高。这一结果暗示,植物光合器的反应中心可能比其天线组分对低温胁迫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类囊体膜 色素 蛋白组成
下载PDF
增强紫外线B辐射对小麦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6
作者 杨景宏 陈拓 王勋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 0 k J.m- 2 (对照 )、8.82 k J.m- 2 (处理 1)和 12 .6 k J.m- 2 (处理 2 ) 3种剂量的紫外线 B辐射下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变化。紫外线 B辐射导致了光合色素 (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的降解、Hill反应的...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 0 k J.m- 2 (对照 )、8.82 k J.m- 2 (处理 1)和 12 .6 k J.m- 2 (处理 2 ) 3种剂量的紫外线 B辐射下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变化。紫外线 B辐射导致了光合色素 (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的降解、Hill反应的抑制、膜脂肪酸组分配比的改变和不饱和度指数 (IUFA)的下降、膜流动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升高。分析表明 ,紫外线 B辐射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是叶绿体膜系统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紫外线B辐射 叶绿体膜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的某些现状 被引量:64
7
作者 崔凯荣 陈克明 +1 位作者 王晓哲 王亚馥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3年第3期14-20,共7页
植物体细胞在离体培养中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途径形成再生植株已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由于这一发育途径为研究植物细胞的分化、发育、全能性表达和作物品种改良、突变体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体系,在理论上和应用中都具有重大... 植物体细胞在离体培养中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途径形成再生植株已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由于这一发育途径为研究植物细胞的分化、发育、全能性表达和作物品种改良、突变体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体系,在理论上和应用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体细胞 胚胎发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叶片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54
8
作者 杨景宏 陈拓 王勋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3种剂量的UV-B辐射下其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UV-В辐射导致叶绿体膜脂脂肪酸配比改变和IUFA降低、叶片MDA含量升高及ABA和游离脯氨酸积累。分析表明,UV-B辐射对膜... 研究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3种剂量的UV-B辐射下其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UV-В辐射导致叶绿体膜脂脂肪酸配比改变和IUFA降低、叶片MDA含量升高及ABA和游离脯氨酸积累。分析表明,UV-B辐射对膜系统的损坏也许是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后者也是植物抵抗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辐射 内源ABA 游离脯氨酸 逆境胁迫
下载PDF
高寒山区火烧土壤对其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及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8
9
作者 周瑞莲 张普金 徐长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火烧土壤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速效养分含量,因而使牧草产量大幅度提高。但3-4年后,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减少,牧草产量又急剧下降。火烧对土壤酶破坏严重,火烧后3-4年,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可恢复...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火烧土壤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速效养分含量,因而使牧草产量大幅度提高。但3-4年后,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减少,牧草产量又急剧下降。火烧对土壤酶破坏严重,火烧后3-4年,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可恢复到原来水平的50-80%,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可恢复到原水平的20-40%。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有机质积累和酶活性恢复有加速的倾向。在高寒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牧草产量无关,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不能作为土壤肥力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土壤 养分含量 酶活性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下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无性系分株种群的动调 被引量:65
10
作者 朱志红 王刚 赵松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矮嵩草无性系分株和分蘖分别作为其种群的基本单元,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群的动态与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每分株的分蘖数、叶片数及分株个体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分蘖死亡率和叶片死亡率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以矮嵩草无性系分株和分蘖分别作为其种群的基本单元,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群的动态与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每分株的分蘖数、叶片数及分株个体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分蘖死亡率和叶片死亡率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蘖死亡率的高峰出现在生长季末,叶片死亡率在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而且都不属于密度制约性的死亡。矮嵩草多重种群结构水平的数量调节是由最外层次(叶片层次)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进而影响到较内层次上结构单元的大小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无性系 分株种群 矮嵩草
下载PDF
中药半夏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锐 倪京满 马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57-459,共3页
本文采用自制“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用中药半夏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出65个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中一些得率高的物质具有活性,如茴香脑。
关键词 半夏 辉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 质谱法
下载PDF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简报) 被引量:56
12
作者 许明丽 孙晓艳 文江祁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中度水分胁迫(10% PEG处理48 h) 导致小麦幼苗叶片膜显著受损伤,表现为SOD 活性降低和MDA 含量明显升高。在胁迫期间外加水杨酸(SA) 并不能阻止叶片膜受损伤,但在小麦种子吸胀和萌发期间用SA处理的小麦幼苗,... 中度水分胁迫(10% PEG处理48 h) 导致小麦幼苗叶片膜显著受损伤,表现为SOD 活性降低和MDA 含量明显升高。在胁迫期间外加水杨酸(SA) 并不能阻止叶片膜受损伤,但在小麦种子吸胀和萌发期间用SA处理的小麦幼苗, 同样强度的水分胁迫不会对细胞膜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SA 对水分胁迫导致的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膜损伤 水杨酸 小麦 保护作用 SOD MDA
下载PDF
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6
13
作者 李忌 陈俊杰 +2 位作者 巨勇 贾忠建 郑荣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MTT法,以长春新碱(VCR)为阳性对照,研究了6种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人宫颈癌HeLa和胃腺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种甾体皂甙抗肿瘤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三种癌细胞的... 采用MTT法,以长春新碱(VCR)为阳性对照,研究了6种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甾体皂甙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人宫颈癌HeLa和胃腺癌MGc80-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种甾体皂甙抗肿瘤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对三种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强度相同,抑癌活性的顺序为:薯蓣皂甙>VCR>SQD_4>SQD_3>M_1>SQD_1,甲基原薯蓣皂甙.甾体骨架的差异性是决定这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皂甙化合物 菝葜 肝癌 人宫颈癌 胃腺癌
下载PDF
九种花衰老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68
14
作者 张微 张慧 +1 位作者 谷祝平 张建军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6期429-436,共8页
本文对蕙兰(Cymbidium faberi)、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等9种花在盛开与衰老时的内源植物激素水平与呼吸速率进行了对比测定。同时,进行了外源植物激素延长花期及对乙烯生成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长寿花的内源乙烯水平均... 本文对蕙兰(Cymbidium faberi)、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等9种花在盛开与衰老时的内源植物激素水平与呼吸速率进行了对比测定。同时,进行了外源植物激素延长花期及对乙烯生成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长寿花的内源乙烯水平均很高,约为短寿花的3—16倍。短寿花盛开时有很高含量的 ABA,其 CTK/ABA 比值(<1.1)比长寿花的(>1.7)小。各种花衰老时 ABA 均增至很高水平,表明 ABA 对于控制花的衰老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长寿花具有高水平的 GA,和玉米素,短寿花则缺少。呼吸强度只是影响花寿命的因素之一,不起决定作用。外源6BA 与玉米素对于延长兰花的寿命有显著效果。IAA 可明显延长令箭荷花的寿命,并且是通过促进乙烯生成的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 衰老
下载PDF
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6
15
作者 李元 李元 +2 位作者 杨济龙 王勋陵 胡之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UV-B辐射能显著降低细菌总数以及放线菌和真菌数量;UV-B辐射对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反硝...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UV-B辐射能显著降低细菌总数以及放线菌和真菌数量;UV-B辐射对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解磷细菌数量也有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生育期之间的差异,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与土壤营养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根际微生物 种群数量 春小麦
下载PDF
甘南亚高山草甸人工草地的演替和质量变化 被引量:51
16
作者 杜国祯 王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5年第4期306-313,共8页
甘南亚高山草甸不同时间建立的垂穗披碱草(Elym us nutans)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草地质量变化及其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1. 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只有在播种后第二年的产量最高,而草地质量指数IGQ (index o... 甘南亚高山草甸不同时间建立的垂穗披碱草(Elym us nutans)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草地质量变化及其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1. 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只有在播种后第二年的产量最高,而草地质量指数IGQ (index ofgrassland quality)在七年生群落中最低; 2. 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群落的种类数量和种多样性随年龄而增加,但其增加的模式各不相同; 3. 人工草地中垂穗披碱草地上部生物量的下降和草地质量指数的下降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下降有关,而速效氮的含量对其影响不明显。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人工草地 演替 质量 高山草甸
下载PDF
小麦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胚胎学及淀粉消长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亚馥 崔凯荣 +3 位作者 陈克明 高清祥 张德华 焦成瑾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小麦幼胚在附加2,4-D 2 mg/L+KT0.5 mg/L+LH 300 mg/L+3%蔗糖的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继代2—3次后,降低2,4-D 的浓度,该愈伤组织约以60%的频率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继而形成不同发育期的体细胞胚。这些体细胞胚是起源于愈伤组织表... 小麦幼胚在附加2,4-D 2 mg/L+KT0.5 mg/L+LH 300 mg/L+3%蔗糖的MS 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继代2—3次后,降低2,4-D 的浓度,该愈伤组织约以60%的频率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继而形成不同发育期的体细胞胚。这些体细胞胚是起源于愈伤组织表层或近表层的单个胚性细胞,体细胞胚经球形胚、梨形胚、盾片胚、成熟胚而成再生植株。在胚性细胞内淀粉粒大最积累,淀粉颗粒大而密集。随着胚性细胞的分裂,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原胚期,胚体细胞内淀粉粒趋于消失。球形胚期淀粉粒又开始积累,但到成熟胚期,淀粉积累只限于生长点区域,尔后随着胚体萌发,淀粉含量又趋于减少。这一消长动态过程与小麦合子胚发生中淀粉代谢动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组织培养 体细胞胚发生 淀粉
下载PDF
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发生与维持的一个假说 被引量:44
18
作者 张大勇 姜新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1-167,共7页
本文根据作者对竞争排除法则的研究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群落多样性假说。按照作者的观点,占用相同生态位的物种可以稳定共存;这样,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将受到4个基本因子所控制。它们分别是:(Ⅰ)生态位的数量;(Ⅱ)区域物种库的大小... 本文根据作者对竞争排除法则的研究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群落多样性假说。按照作者的观点,占用相同生态位的物种可以稳定共存;这样,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将受到4个基本因子所控制。它们分别是:(Ⅰ)生态位的数量;(Ⅱ)区域物种库的大小;(Ⅲ)物种迁入速率,以及(Ⅳ)物种灭绝速率。该假说强调区域生物地理过程与局域生态过程共同决定了群落内种多样性的大小及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物种多样性 物种分化 生态位
下载PDF
活性氧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忌 郑荣梁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的衰老和死亡方式。细胞凋亡过程极其复杂,其生化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用活性氧如H_2O_2、ONOO及脂质过氧化物等可直接诱导某些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剂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的部位主要是线粒体电子传... 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的衰老和死亡方式。细胞凋亡过程极其复杂,其生化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用活性氧如H_2O_2、ONOO及脂质过氧化物等可直接诱导某些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剂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细胞内产生活性氧的部位主要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途径、磷脂酶A_2激活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及精氨酸-NO合成酶途径。外源性活性氧或通过内源性活性氧的生成,导致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失衡,诱导某些基因的表达,引起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生理学 活生氧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春义 杨汉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植物 体细胞 无性系 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