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X证书制度下以书证融通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WEB前端开发证书与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11
1
作者 郑根让 史志强 +1 位作者 何成 于晓霞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相生相长、互融互通的书证融通发展模式是1+X证书试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为例,运用书证融通理念,通过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构建,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内容融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 在1+X证书制度下探索相生相长、互融互通的书证融通发展模式是1+X证书试点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重构为例,运用书证融通理念,通过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构建,将证书相关标准、规范、内容融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Web前端开发试点专业通过对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评估,以Web前端开发证书课程矩阵为基础,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和当前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构,持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书证融通 核心课程体系 重构
下载PDF
专创融合改革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 被引量:101
2
作者 卢卓 吴春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4-78,共5页
专创融合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文章从理念认知、课程改革、实践平台、师资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专创融合的主要困境,并指出高职院校应以创为核心,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专业、实践、教师、组织... 专创融合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文章从理念认知、课程改革、实践平台、师资队伍、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专创融合的主要困境,并指出高职院校应以创为核心,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专业、实践、教师、组织目标等方面实现六大转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重塑和改革转型,引领高职院校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向“创业型大学”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下载PDF
产教融合的内涵、动因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90
3
作者 欧阳河 戴春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6,共6页
产教融合既是一个政策性词语,又是一个学术性词语。从政策和学术两个角度认识产教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融合的基本内涵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产教融合的基本标志,是产生了新的产... 产教融合既是一个政策性词语,又是一个学术性词语。从政策和学术两个角度认识产教融合,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融合的基本内涵是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产教融合的基本标志,是产生了新的产教融合体或增长点。其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校企合作交易不足和受到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基本动因在于管制放宽和技术进步。演进方式主要有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主要类型有办学融合体、教学融合体和学习产品融合体。融合途径有市场需求导向、数字化教学技术导向和技术应用交叉渗透导向三种。推进策略是精准定位、放宽限制、技术创新和重心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被引量:67
4
作者 沈绮云 欧阳河 欧阳育良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为构建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5。经过专家咨询后,构建了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 为构建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5。经过专家咨询后,构建了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6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组织保障”“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办学体制”“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教育效果”和“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权重分别为0.25、0.22、0.21、0.15、0.10、0.07。二级指标的排序是“治理组织”“办学形式”“校企协同”“财物投入”“人员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质量”,权重分别是0.25、0.21、0.15、0.14、0.08、0.07、0.06和0.04。构建的产教融合目标达成度评价指标体系科学、适用,可以用于对不同的产教融合形态进行目标达成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目标达成度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调匝式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新方法 被引量:46
5
作者 陈忠仁 吴维宁 +1 位作者 张勤 陈家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75-78,共4页
对调匝式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提出了利用谐振法结合曲线拟合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找出谐振点左右的3点,代入拟合曲线方程,求出谐振点的感抗值(等于系统容抗),由此求出电容 电流。该方法具有状态识别功能,能区分线路投切状态和调谐状... 对调匝式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提出了利用谐振法结合曲线拟合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 找出谐振点左右的3点,代入拟合曲线方程,求出谐振点的感抗值(等于系统容抗),由此求出电容 电流。该方法具有状态识别功能,能区分线路投切状态和调谐状态,无需相互通信便可实现变电站 内部和变电站之间的多台消弧线圈的自动并联。模拟电网试验和现场运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匝式 消弧线圈 自动调谐 谐振法 曲线拟合法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张丽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70,共5页
自主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是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能力。本... 自主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是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能力。本文在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以学习风格理论为指导,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创新研究
下载PDF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分类与特征初探 被引量:48
7
作者 欧阳河 戴春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8,共4页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一个新概念、新命题,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在这一政策贯彻实施中,亟待回答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分类和特征等基本问题。经初步探讨认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定义有政策性定义和学术性定义之分。政策...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一个新概念、新命题,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在这一政策贯彻实施中,亟待回答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分类和特征等基本问题。经初步探讨认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定义有政策性定义和学术性定义之分。政策性定义已经由政府文件做了规定。学术性定义是将商品生产经营与相关联的人才培养培训功能融为一体的企业。虽然两者文字表述有所不同,但是内涵是一致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一般分为办学型、教学参与型和融合产品生产经营型三种;按照是否试点划分,有试点企业和非试点企业;按照融合程度划分,有部分融合型和完全融合型企业;按照融合型企业隶属的产业领域划分,有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或传统产业、现代产业、新兴产业等类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商品生产经营服务和教育教学的双重功能,区别性特征是具有特定的教育性、规范性和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型企业 内涵 类型 特征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下载PDF
现行机理下产业学院的运行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44
8
作者 万伟平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产业学院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在破解产教"两张皮",促进产教系统对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相对成熟的模式和做法在不少地区被不断复制和模仿。但在现行运行机理下,产业学院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共性现实... 产业学院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在破解产教"两张皮",促进产教系统对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相对成熟的模式和做法在不少地区被不断复制和模仿。但在现行运行机理下,产业学院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共性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性的法律地位,尚未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运行成本高且办学效益低下,校企合作育人意识与能力不强等。鉴于此,应通过在法律层面赋予产业学院独立性的法人地位,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优化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构建多层次的能力提升机制,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等来突破其多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产教融合 组织特征 运行机理 困境 突破
原文传递
产业学院: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模式 被引量:41
9
作者 郑琦 《成人教育》 2014年第3期62-64,共3页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与产业中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基于此,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特征,指出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并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山职...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与产业中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联合办学新模式。基于此,通过分析产业学院的特征,指出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并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四个产业学院的办学经验,阐述了产业学院的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办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学院 利益相关者
下载PDF
产业学院:面向产业集群的高职教育模式——基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的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郑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55-58,共4页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带来人才需求变化,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将专业办到产业园区的高职教育模式,与专业镇共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是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将学院办进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和产业中的龙... 基于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带来人才需求变化,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将专业办到产业园区的高职教育模式,与专业镇共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是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新模式。将学院办进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和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学院办学,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实习就业共担"的协同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产业集群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殷勤 肖伟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0-45,共6页
文章分析了产业学院建设的支持政策与措施、产业学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革。对此,文章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构建管理组织,突破机制障碍;坚持依法治理,... 文章分析了产业学院建设的支持政策与措施、产业学院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革。对此,文章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构建管理组织,突破机制障碍;坚持依法治理,形成制度体系。文章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了基于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的效应,以期为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行机理研究提供成熟范例和理论指引,为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运行机制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与突破——兼论德国现代学徒制发展与启示 被引量:37
12
作者 多淑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10,共6页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主要在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低、合作过程中可信承诺问题以及教育投资外部性。德国现代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形成的制度安排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主要表现...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主要在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程度低、合作过程中可信承诺问题以及教育投资外部性。德国现代学徒制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形成的制度安排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主要表现为:一是实现企业教育投资收益的内在化;二是解决好职业教育培训成本分担问题;三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四是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五是营造浓厚的职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 制度困境 现代学徒制
下载PDF
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 被引量:36
13
作者 万伟平 李森 王贵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1-64,79,共5页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主体的视角,从三个层面对此展开了探讨,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用人需求状况的衔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双师”...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主体的视角,从三个层面对此展开了探讨,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用人需求状况的衔接,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专业评估与产业发展要求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产业 发展专业评估
下载PDF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四维分析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2
14
作者 吴建新 易雪玲 +1 位作者 欧阳河 邓志高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3,共7页
借鉴国际科技合作评价的研究成果,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广度、深度、持续度和有效度的四维度分析概念模型。结合我国政策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四维评价模型对广州、中山两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实... 借鉴国际科技合作评价的研究成果,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广度、深度、持续度和有效度的四维度分析概念模型。结合我国政策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建立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四维评价模型对广州、中山两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州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水平优于中山,但两市均处于一般水平之上,结论与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职业教育水平相符。因此,此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是适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四维模型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探索“专业镇产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 被引量:32
15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9-61,共3页
专业镇是随着我国镇域经济的崛起,由广东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专业镇已由最初专业化生产的乡镇经济区域发展到了由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高度集聚、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明显的国内外产业竞争优势的区域... 专业镇是随着我国镇域经济的崛起,由广东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专业镇已由最初专业化生产的乡镇经济区域发展到了由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高度集聚、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明显的国内外产业竞争优势的区域,是一种专业化区域生产的组织模式。"一镇一品"是专业镇经济的基本特点,即一个专业镇拥有一个或几个优势明显、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镇经济 配套产业 高职教育发展 产业竞争优势 专业化生产 学院 经济发展模式 市场占有率
原文传递
专家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设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3
16
作者 吴建新 欧阳河 +1 位作者 黄韬 陈凯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84,共11页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学生获得现场工作经验的实际效果远不如预期。在咨询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政策目标、内容和载体组成的长效机制框架。政策目标重点是保障校企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领域...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学生获得现场工作经验的实际效果远不如预期。在咨询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政策目标、内容和载体组成的长效机制框架。政策目标重点是保障校企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领域进行必要和有效的合作。政策主要内容是投资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建立学生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购买行业企业服务,将合作育人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发展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将实习生摆在合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政策载体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修订《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德尔菲咨询法
下载PDF
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治理理论与模式初探 被引量:33
17
作者 吴建新 欧阳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1,共7页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职业教育特定办学形式的一种新现象,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兴起中的多层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作者就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概念、研究假设、理论命题、治理理论和模式等核...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作为职业教育特定办学形式的一种新现象,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兴起中的多层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作者就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概念、研究假设、理论命题、治理理论和模式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一些带有综合性的看法。首先,双主体办学治理作为多中心治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国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种现实回应。这使得双主体办学治理实际上是特定对象内部和外部的协同治理,即一种双重治理进程。其次,双主体办学治理进程是国家和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行为体共同推动的,但是政府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行为体,即"领导者"。再次,校企双主体办学治理的启动和持续运行需要权力、利益和认同的共同基础,其具体表现是权力平衡、利益共享和认同强化,它们在互动和互构中共同形成双主体治理所必需的物质和观念上的条件。最后,构建了一个由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治理绩效四个维度,由理念与目标、举办权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构架、投资构成、决策机制、执行系统、监督反馈、利益分配等9个基本模块组成的双主体办学治理模型,提出了参与式治理和双元共治两个基本模式,两种治理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双主体办学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主体 办学 治理理论 治理模式
下载PDF
校企合作:从利益共同体到治理新格局 被引量:33
18
作者 聂劲松 万伟平 +2 位作者 聂挺 王文彬 胡筠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1,共6页
基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需要,国家明确提出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研究显示,这是一种具有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交织着各种类型共同体的校企关系体。目前,利益主导的校企关系体仍存在功能局限,比如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 基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需要,国家明确提出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研究显示,这是一种具有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交织着各种类型共同体的校企关系体。目前,利益主导的校企关系体仍存在功能局限,比如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空间不足和非利益联结的维护与引导缺失;校企利益共同体内的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难以完全匹配,利益自足和协商自治难以充分实现。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中的校企合作呈现多元主体责任和活动领域相互交集的生态结构,其中的教育组织方式应跨越传统的三大基本教育形态。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国家政策,重点是将校企合作中的权责具体化并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将校企合作内容和方式交由校企双方协商决定,赋予校企合作中非权力影响力和非利益联结的合法地位。校企合作地方政策设计应明确三个目标和内容:一是责任和义务的具体化;二是主体地位的维护;三是发展环境的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企利益共同体 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非利益联结
下载PDF
“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忠仁 李占琪 张文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27-30,共4页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中...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中高职课程之间的衔接细节。"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为解决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分段 中高职衔接 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PDF
高浓度臭氧水对鲜切花椰菜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瑾 林向阳 +2 位作者 阮榕生 刘玉环 徐春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7-611,共5页
本实验利用高浓度臭氧水处理鲜切花椰菜,研究了臭氧水对鲜切花椰菜表面微生物以及蛋白质含量、VC含量、失重率、呼吸强度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水(8.12、9.16、9.72mg/L)对鲜切花椰菜表面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均有很明显的... 本实验利用高浓度臭氧水处理鲜切花椰菜,研究了臭氧水对鲜切花椰菜表面微生物以及蛋白质含量、VC含量、失重率、呼吸强度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水(8.12、9.16、9.72mg/L)对鲜切花椰菜表面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均有很明显的效果,臭氧水浓度越高,效果越有效。臭氧缓解鲜切花椰菜的组织代谢,对蛋白质、VC、呼吸强度、失重率的下降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臭氧水处理组在感官上要优于对照组。同时,高浓度臭氧水(>9.72mg/L)会使营养成分会有一定损失,所以采用中浓度的臭氧水(9.16mg/L)并适当延长处理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综合考虑整体效果,采用高浓度臭氧水保鲜鲜切花椰菜利大于弊,所以在鲜切花椰菜的加工工艺中宜采用高浓度臭氧水作为杀菌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臭氧水 鲜切花椰菜 保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