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9
1
作者 朱永官 陈保冬 +2 位作者 林爱军 叶志鸿 黄铭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75-1579,共5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83
2
作者 胡曙光 苏祖俭 +8 位作者 黄伟雄 梁旭霞 陈明 蔡文华 王晶 张学武 汤柳英 黄振波 彭盛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270-1278,共9页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是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分析方法的优劣。本文概述了干灰化、湿式消解、微波消解和高压罐消解4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根据重金属元素特性,探讨了的各种消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情况、最新...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消解技术是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直接关系到分析方法的优劣。本文概述了干灰化、湿式消解、微波消解和高压罐消解4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根据重金属元素特性,探讨了的各种消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情况、最新进展及其对不同元素和检测仪器的适用性。本文表明:1.控制消解过程的污染,降低样品空白值是重金属痕量分析质量控制的关键点;2.高压罐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样品空白值低于湿式消解法和干灰化法;3.应根据元素特性、检测目的以及样品空白值大小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消解方法:食品中汞的测定宜采用高压罐消解或微波消解法,食品中砷的测定最好采用湿式消解法,食品中铅、镉、铜、镍、铝和硼的质量控制考核或本底值测定可采用高压罐消解和微波消解,而日常检测或半定量测定可采用湿式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重金属 痕量分析 消解
下载PDF
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对皮肤真菌与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4
3
作者 杨得坡 胡海燕 +1 位作者 黄世亮 Jean-Pierre Chaumont Joělle Millet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2-274,共3页
本文研究了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十七种皮肤致病真菌与十六种皮肤细菌的抑制活性。在琼脂药物培养基上,黄芩甙元表现出了对酵母型真菌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在70~100μg/ml之间,而对皮肤癣菌和丝状霉菌没有活性;黄芩甙则... 本文研究了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对十七种皮肤致病真菌与十六种皮肤细菌的抑制活性。在琼脂药物培养基上,黄芩甙元表现出了对酵母型真菌高度的选择抑制作用,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在70~100μg/ml之间,而对皮肤癣菌和丝状霉菌没有活性;黄芩甙则对所有的供试真菌几乎没有作用。另外,与脚气和腋臭有关的负责菌如固着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和干燥棒杆菌等,在黄苓甙元浓度为250μg/ml的条件下,其生长繁殖也能完全抑制。黄芩甙元的抗菌活性可能与其结构第七位羟基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甙 黄芩甙元 抗真菌 抗细菌
下载PDF
植物热激蛋白的功能及其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43
4
作者 黄祥富 黄上志 傅家瑞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5期530-536,共7页
本文介绍了植物热激蛋白的产生、分布和分类。着重论述了热激反应的特点、植物热激蛋白的功能。
关键词 热激蛋白 热激基因 表达 调控 功能 植物
下载PDF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安树青 朱学雷 +3 位作者 王峥峰 DavidG.Campbell 李国旗 陈兴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03-809,共7页
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种类十分丰富,在1hm 2样地中共出现54个科,100个属的乔木树种177种,1337个个体。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型成分占优,为89.0% ,充分体现了五指山山地雨林的热带性... 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种类十分丰富,在1hm 2样地中共出现54个科,100个属的乔木树种177种,1337个个体。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型成分占优,为89.0% ,充分体现了五指山山地雨林的热带性质。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为:样地1 Margalef指数17.822,Shannon-Wiener 指数5.900,均匀度0.859,Sim pson 指数0.028,均匀度3.866;样地2 Margalef指数17.381,Shannon-Wiener指数5.621,均匀度0.823,Sim pson 指数0.050,均匀度6.775,表明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且低海拔的样地较高海拔的样地多样性高。在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中共有单个体种44种,双个体种25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24.9% 和14.1% ,这些低密度的或小种群的偶见种相对群落的主要种来说,更容易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而在群落中绝灭,从而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热带山地雨林 区系分析 海南 五指山
下载PDF
NaCl、Na_2SO_4和Na_2CO_3胁迫对小麦叶片自由基含量及质膜透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谈建康 安树青 +4 位作者 王铮峰 朱学雷 张久海 陈兴龙 李国旗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A00期82-86,共5页
分别用浓度为25mmol/L、50mmol/L、100mmol/L和200mmol/L的NaCl、Na2SO4和Na2CO3的营养液培养小麦4d,较之不含盐的营养液,其自由基含量上升,产生速率增加,叶片质膜透性增加。... 分别用浓度为25mmol/L、50mmol/L、100mmol/L和200mmol/L的NaCl、Na2SO4和Na2CO3的营养液培养小麦4d,较之不含盐的营养液,其自由基含量上升,产生速率增加,叶片质膜透性增加。不同盐的影响也不同,在低浓度时,NaCl的影响大于Na2SO4,高浓度时,NaCl影响小于Na2SO4,Na2CO3的影响最为显著。实验结果也表现出小麦叶片自由基含量和质膜透性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认为,盐胁迫促使自由基含量增加,自由基通过过氧化作用影响质膜透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质膜透性 有机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 小麦
下载PDF
福建罗卜岩闽楠(Phoebe bournei)林中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吴大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1-855,共5页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选择由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向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 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 ,以群落组成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 ,定量分析... 在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选择由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向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 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代表性群落 ,以群落组成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 ,以树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 ,定量分析了闽楠林中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情况。结果表明 ,大部分的常绿阔叶树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 ,而落叶阔叶树种则呈现较小的生态位宽度值 ;两类树种的 ;生态位虽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但总体仍然较低。这些结果与两类树种对光等生态因子要求不同直接相关。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常绿阔叶树种之间可产生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树种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树种也可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 ,但较小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与较大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往往只有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较小生态位宽度值的树种之间则可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群落演替 福建 森林 优势树种
下载PDF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朱学雷 安树青 +2 位作者 张立新 王峥峰 DavidG.Campbell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对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线枝蒲桃、毛荔枝、鸭脚木、谷木、山苦茶和海南柿6 个主要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6 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结构,现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种群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未来的类型.同时对... 对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线枝蒲桃、毛荔枝、鸭脚木、谷木、山苦茶和海南柿6 个主要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6 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结构,现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种群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未来的类型.同时对其中的线枝蒲桃进行静态生命表和波谱分析,结果表明线枝蒲桃种群的动态过程存在周期性,其更新与林窗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雨林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波谱分析 种群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成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45
9
作者 杜雪玲 张振霞 +1 位作者 余如刚 符义坤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从3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包括组织培养室和接种室的清洁、外植体自身带菌和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环节操作不适宜或不严格等造成的污染;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探讨了在组织培养中如何灭菌,并提... 从3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包括组织培养室和接种室的清洁、外植体自身带菌和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环节操作不适宜或不严格等造成的污染;强调组织培养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同时,探讨了在组织培养中如何灭菌,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污染 灭菌
下载PDF
曲霉M—2降解有机磷农药(甲胺磷)的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淑彬 周仁超 +2 位作者 刘玉焕 刘芳 钟英长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分离了一株能降解甲胺磷的曲霉M-2。M-2能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氮源及磷源生长。在0.2%甲胺磷无机盐发酵液中,培养5d后,降解率达81.5%。添加少量有机氮能促进M-2对甲胺磷的利用。
关键词 甲胺磷 降解 曲霉
下载PDF
23个苦瓜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8
11
作者 向长萍 谢军 +1 位作者 聂启军 汪李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8-381,共4页
对 2 3份苦瓜品种 (系 )的 2 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其中 16个差异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得出前 3个主成分分别为早熟因子、产量因子和生长势因子。这 3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 76 .2 % 。
关键词 苦瓜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早熟因子 产量因子 品种
下载PDF
鲢、鳙蛋白酶、淀粉酶的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黄峰 严安生 +1 位作者 牟松 汪小东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17,共4页
运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鲢、鳙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分布。鲢、鳙的蛋白酶活性在肝胰脏中最强,脾脏中也较强,而在胆汁中未测出。该酶活性在肠粘膜的第Ⅱ段最大,第Ⅰ段向第Ⅱ段递增,第Ⅱ段向肠后端递减,但第Ⅴ段的该酶活性比前段... 运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鲢、鳙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分布。鲢、鳙的蛋白酶活性在肝胰脏中最强,脾脏中也较强,而在胆汁中未测出。该酶活性在肠粘膜的第Ⅱ段最大,第Ⅰ段向第Ⅱ段递增,第Ⅱ段向肠后端递减,但第Ⅴ段的该酶活性比前段要高些。鲢的淀粉酶活性分布规律与上述情况相似,但鳙的淀粉酶活性在肠粘膜各段中由前向后呈递减趋势,并以第Ⅰ段为最大。在相同的器官组织中,鳙蛋白酶活性高于鲢,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相反。这两种鱼的蛋白酶活性适宜pH为8.0~8.5,淀粉酶活性在pH7.5时最适。在鲢的肠内容物中发现有纤维素酶活性,但在肠粘膜中未检出该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淀粉酶
下载PDF
杂交罗非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程成荣 刘永坚 《广东饲料》 2004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罗非鱼 饲料 发酵豆粕 鱼粉 饲养管理
下载PDF
红树林土壤吸附重金属生态功能价值估算——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为例 被引量:36
14
作者 辛琨 赵广孺 +1 位作者 孙娟 刘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红树林土壤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实现其净化功能。本文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表土 (0~ 2 0cm深 )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是 5 0 4、1 0 36、2 0 0 6和 0 ... 红树林土壤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从而实现其净化功能。本文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Cu、Pb、Zn、Cd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表土 (0~ 2 0cm深 )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是 5 0 4、1 0 36、2 0 0 6和 0 0 6 μg·g-1 。根据人工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成本 ,运用替代法和影子工程法对 2 0 5 6hm2 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功能价值进行估算 ,估算结果表明 ,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功能价值为 5 4 6 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土壤 净化功能 重金属吸附 功能价值
下载PDF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7
15
作者 杨晓玲 施苏华 唐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81,共6页
Sanger测序的提出给人类破译遗传密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而近几年飞速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无论在成本还是效率上,都对传统测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千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公布更是加快了测序研发的进程。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科学家... Sanger测序的提出给人类破译遗传密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而近几年飞速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无论在成本还是效率上,都对传统测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千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公布更是加快了测序研发的进程。通过下一代测序技术,科学家不仅能够绘制出各个物种的基因组图谱,还能探讨不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差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或者物种之内的序列差异,进而为传统生物学以及医学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与此同时,随着各大测序平台的不断改进,普通实验室都有能力承担此类大型测序项目。就目前正在发展的几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比较了各种测序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其应用领域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测序 第三代测序 基因组 转录组 重测序
下载PDF
玉米各器官积累Pb能力的品种间差异 被引量:34
16
作者 代全林 袁剑刚 +1 位作者 方炜 杨中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2-99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玉米(Zea mays)品种及不同器官对Pb积累能力的差异,在土壤Pb含量为595.55mg·kg-1的高Pb胁迫和含量为195.55 mg·kg-1的低Pb胁迫(对照)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结合火焰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了25个玉米品种各器官Pb的含... 为了研究不同玉米(Zea mays)品种及不同器官对Pb积累能力的差异,在土壤Pb含量为595.55mg·kg-1的高Pb胁迫和含量为195.55 mg·kg-1的低Pb胁迫(对照)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结合火焰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了25个玉米品种各器官Pb的含量.结果表明:Pb胁迫下供试玉米品种各器官含Pb量表现为根>茎≌叶>籽实;与对照相比,根、茎、叶Pb含量均大幅度提高,籽实含量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Pb胁迫条件下,有近半数的供试玉米品种的籽实Pb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显示了在受重金属污染农田生产的玉米产品存在着较高的受Pb污染的风险.有22个品种平均籽实生物量在较强Pb胁迫下有所下降,降幅为0.9%~38.7%,但平均降幅仅为12.6%,显示玉米在Pb胁迫下的减产不易察觉,从而增加了在受污染农田中玉米产品受Pb污染的风险.但研究也表明,在较高Pb胁迫下尚有52%的品种籽实Pb含量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最高限量值,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品种在受Pb污染农田中进行玉米生产,以降低Pb经玉米产品进入人类食物链的风险.研究结果还发现供试玉米品种各营养器官间Pb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营养器官与籽实Pb含量间无显著相关.其中在较强的胁迫条件下营养器官Pb含量特别高的品种No.1的籽实中Pb含量(0.19 mg·kg-1)比较低,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品种No.2、No.3和品种No.6也有类似的特点.除上述品种以及品种No.4外,其余品种籽实Pb含量遵循与营养器官Pb含量成正比的一般规律.根中Pb含量特别高的品种No.1,籽实产量在Pb胁迫下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最小.胁迫条件下,品种No.1的营养器官Pb总量最高(51.69mg·plant-1),是对照的近12倍;籽实Pb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种No.2,No.3和No.6的营养器官Pb总量也较高,在36~42 mg·plant-1之间.由此可见,存在着在受Pb污染农田利用这些品种进行玉米生产同时修复受污染土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PB 品种间差异 植物修复 农田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一种从香蕉果实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 被引量:33
17
作者 庄军平 苏菁 陈维信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从香蕉果实在中分离高质量的RNA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实验表明,用已报道的相关RNA的提取方法,即便利用已报道的从其它果实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RNA的方法,也不能从香蕉果实中分离出高质量的... 从香蕉果实在中分离高质量的RNA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香蕉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前提。实验表明,用已报道的相关RNA的提取方法,即便利用已报道的从其它果实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RNA的方法,也不能从香蕉果实中分离出高质量的RNA。这主要是由于香蕉果实富含多糖、多酚和一些其它次生代谢物,在RNA提取过程中这些物质会与RNA共同沉淀,从而影响RNA的产量和质量。到目前尚无商业化的RNA抽提试剂盒适用于香蕉果实RNA的提取。因此,探索出从香蕉果实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报道的RNA提取的简便方法,可从以香蕉果肉和果皮中成功提取高质量的RNA,产量可达48 ̄72μg·g-1·FW-1,且整个提取过程可在一天完成;通过测定其A240/260和A260/280的比值表明,该该方法可有效降低RNA提取过程中多糖、酚类物质和其它次级代谢物以及蛋白质的污染,提取方法所提取的RNA纯度较高;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后结果表明RNA在整个的提取过程中结构完整,未发生明显降解;利用RT-PCR技术,从所提RNA中成功克隆出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cDNA片段,这表明其质量完全可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果实 RNA提取
下载PDF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苦瓜主要品种的评估 被引量:30
18
作者 向长萍 谢军 +1 位作者 周逊 汪李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7-569,共3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苦瓜品种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证明 ,各品种的灰色关联排序综合评估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
关键词 苦瓜 综合评估 关联度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 品种
下载PDF
锥栗种群在鼎湖山三个群落中的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峥峰 王伯荪 +1 位作者 李鸣光 张军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08-1313,共6页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方法对锥栗 (Castanopsischinensis)在3个不同群落亚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地点位于广东省鼎湖山 ,3个群落分别是 :针叶林群落 ,针阔叶混交林群落 ,常...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方法对锥栗 (Castanopsischinensis)在3个不同群落亚种群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地点位于广东省鼎湖山 ,3个群落分别是 :针叶林群落 ,针阔叶混交林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采集的叶样进行 DNA提取、酶切、连接、PCR扩增后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的凝胶电泳 ,银染后把所得带进行 1 /0标记。结果表明 ,四组引物对分别扩增出 2 7,2 0 ,3 3 ,3 9条带 ,其中分别有 1 5 ,1 5 ,1 8,2 6条是多态性带 ,说明其多样性较高。用 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variance)分析表明 75 .3 6%的遗传变异表现在种群内 ,2 4 .64 %的遗传变异表现在种群间 ,极显著 (P<0 .0 0 1 )。使用 Nei遗传距离进行了算术平均数的非加权成组配对法分析(UPGMA) ,其聚类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群落亚种群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亚种群的种群聚合在一起。上述结果说明锥栗不同亚种群有不同的遗传多样性 ,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大。这是种群本身遗传特性的反映 ,并与群落演替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亚种群
下载PDF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30
20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吴大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 ;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 ,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 .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 8种植被类型 ;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成 2 3种群丛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 ,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 ,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 ,如崖壁矮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区系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