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
刘纪远
匡文慧
张增祥
徐新良
秦元伟
宁佳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吴世新
史学正
江南
于东升
潘贤章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97
|
|
2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25
|
|
3
|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84
|
|
4
|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61
|
|
5
|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
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匡文慧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颜长珍
于东升
吴世新
江南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35
|
|
6
|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 |
刘纪远
宁佳
匡文慧
徐新良
张树文
颜长珍
李仁东
吴世新
胡云锋
杜国明
迟文峰
潘涛
宁静
|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92
|
|
7
|
汶川地震强余震(M_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
郑勇
马宏生
吕坚
倪四道
李迎春
韦生吉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44
|
|
8
|
经典误差理论与抗差估计 |
周江文
|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05
|
|
9
|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 |
刘耀彬
李仁东
张守忠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81
|
|
10
|
整体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 |
丁克良
沈云中
欧吉坤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64
|
|
11
|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
张培震
闻学泽
徐锡伟
甘卫军
王敏
沈正康
王庆良
黄媛
郑勇
李小军
张竹琪
马胜利
冉勇康
刘启元
丁志峰
吴建平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7
|
|
12
|
粗差的拟准检定法(QUAD法) |
欧吉坤
|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29
|
|
13
|
GPS卫星精密星历和钟差三种内插方法的比较 |
洪樱
欧吉坤
彭碧波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3
|
|
14
|
中国大陆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研究 |
马宗晋
陈鑫连
叶叔华
赖锡安
魏子卿
陈俊勇
宁津生
许厚泽
丁国瑜
|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1
|
|
15
|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 |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5 |
105
|
|
16
|
龙门山断裂带重力变化与汶川8.0级地震关系研究 |
祝意青
徐云马
吕弋培
李铁明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4
|
|
17
|
2008年5月12日Mw7.9汶川地震导致的周边断层应力变化 |
单斌
熊熊
郑勇
刁法启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0
|
|
18
|
洞庭湖湿地的面积变化与演替 |
黄进良
|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79
|
|
19
|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
吴后建
王学雷
宁龙梅
芦云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7
|
|
20
|
应用LandsatETM数据估算鄱阳湖湿生植被生物量 |
李仁东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