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加拿大BOPPPS教学模式及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
曹丹平
印兴耀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884
|
|
2
|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及特征 |
葸克来
操应长
朱如凯
邵雨
薛秀杰
王小军
高阳
张景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5
|
|
3
|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 |
李志鹏
林承焰
董波
卜丽侠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8
|
|
4
|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分带及缝洞结构特征 |
李阳
金强
钟建华
邹胜章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7
|
|
5
|
碎屑岩储层地质历史时期孔隙度演化恢复方法——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
王艳忠
操应长
葸克来
宋国奇
刘惠民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5
|
|
6
|
致密气储层可压裂性测井评价方法 |
孙建孟
韩志磊
秦瑞宝
张晋言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0
|
|
7
|
深水重力流类型、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为例 |
杨田
操应长
王艳忠
张少敏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5
|
|
8
|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泥页岩油气“五性”指标 |
张晋言
孙建孟
|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7
|
|
9
|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的纹层组合及成因分类 |
王冠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7
|
|
10
|
塔河油田岩溶型碳酸盐岩缝洞结构研究 |
金强
田飞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5
|
|
11
|
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
刘华
蒋有录
徐昊清
张永丰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5
|
|
12
|
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渗演化——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
葸克来
操应长
王艳忠
Haile Beyene Girma
张响响
张江华
金杰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4
|
|
13
|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富集特征与主控因素 |
蒋有录
叶涛
张善文
刘华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2
|
|
14
|
地应力与断层封闭性之间的定量关系 |
王珂
戴俊生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2
|
|
15
|
箕状断陷盆地形成机制、沉积体系与成藏规律——以济阳坳陷为例 |
宋国奇
郝雪峰
刘克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0
|
|
16
|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清水河组低渗透储层成因机制 |
操应长
远光辉
王艳忠
葸克来
匡立春
王绪龙
贾希玉
宋永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0
|
|
17
|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新近系油气富集特点与主控因素 |
蒋有录
卢浩
刘华
杨德相
范炳达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7
|
|
18
|
东营凹陷沙三下—沙四上亚段泥页岩岩相沉积环境分析 |
杨万芹
蒋有录
王勇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6
|
|
19
|
东营凹陷西部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泥页岩岩相及储层特征 |
张顺
陈世悦
鄢继华
谭明友
张云银
龚文磊
王光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5
|
|
20
|
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碎屑岩储层长石溶蚀作用及其物性响应 |
远光辉
操应长
葸克来
王艳忠
李晓艳
杨田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