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1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助剂对聚丙烯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潘瑞琦 金滟 +3 位作者 康鹏 丁树岩 蔡涛 石胜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催化剂单体残留以及PP在加工过程中降解所致。加入气味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烷烃、烯烃、苯酚、醛及酮类等有气味的小分子物质。因此,探究PP气味与VOC的关联进而控制PP气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助剂 气味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下载PDF
选择加氢催化剂载体氧化铝的改性及其工业应用(Ⅰ) 被引量:27
2
作者 朱警 戴伟 +3 位作者 穆玮 宋硕 郭彦来 彭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报道了将稀土元素加入催化剂载体Al2 O3 中改进了Al2 O3 的热稳定性 ,调节了载体的表面酸度。用这种改性载体制成的Pd -Al2 O3 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用于工业化C2 选择加氢催化剂 ,性能卓越 ,降低了副... 报道了将稀土元素加入催化剂载体Al2 O3 中改进了Al2 O3 的热稳定性 ,调节了载体的表面酸度。用这种改性载体制成的Pd -Al2 O3 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将改性的氧化铝载体用于工业化C2 选择加氢催化剂 ,性能卓越 ,降低了副产物绿油的生成量。而且改性的Al2 O3 作为载体 ,适用于制备所有石油化工加氢催化剂及环保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加氢催化剂 载体 氧化铝 改性 稀土元素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结晶分级技术在支化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宋士杰 冯嘉春 +2 位作者 武培怡 杨玉良 乔金梁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28,共14页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几种结晶分级技术及其在支化聚乙烯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TREF),可根据结晶特性的不同将高分子分离成多个分布较窄的级份,通过分别表征各级份的链结构,从而可获得高分子链结构方面... 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几种结晶分级技术及其在支化聚乙烯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利用升温淋洗分级技术(TREF),可根据结晶特性的不同将高分子分离成多个分布较窄的级份,通过分别表征各级份的链结构,从而可获得高分子链结构方面较为准确的信息。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发展起来的两类热分级技术,主要包括逐步结晶热分级(SC)和连续自成核退火分级(SSA)技术,虽然不能从物理上对高分子进行分级,但通过选择适当的操作参数,也能得到一系列与升温淋洗分级实验类似的链结构信息,并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样品用量少、耗时短等优点。本文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对各种分级技术的原理、实验操作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展望了结晶分级技术发展的某些可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 升温淋洗分级 逐步结晶 连续自成核退火
下载PDF
加工技术对聚丙烯中VO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峰 康鹏 金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7,65,共4页
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中自然脱挥、真空脱挥、螺杆转速,以及加工设备种类对聚丙烯(PP)粉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粉料中VOC主要为烷烃、烯烃及醛酮类化合物;自然脱挥和真空脱挥均可降低PP粉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中自然脱挥、真空脱挥、螺杆转速,以及加工设备种类对聚丙烯(PP)粉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粉料中VOC主要为烷烃、烯烃及醛酮类化合物;自然脱挥和真空脱挥均可降低PP粉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含量,但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500 r/min,PP中TVOC含量最低;BUSS捏合机降低PP中TVOC含量的效果好于双螺杆挤出机,前者的TVOC含量仅为后者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挥发性有机物 脱挥 真空度 加工技术
下载PDF
中国石化废旧塑料化学回收与化学循环技术探索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明丰 蔡志强 +7 位作者 邹亮 魏晓丽 习远兵 王国清 蔡立乐 张哲民 夏国富 蒋海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6,共13页
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废旧塑料热解技术备受关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结合自身优势,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进行了全面设计规划,开发了几种不同途径的化学回收及... 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是实现塑料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之一,特别是废旧塑料热解技术备受关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结合自身优势,对废旧塑料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进行了全面设计规划,开发了几种不同途径的化学回收及化学循环技术。其中,废旧塑料生产低杂质油品(SPWO)技术,通过物理法脱杂、溶剂热解的有机耦合实现了最大量生产低杂质油品的目的,为废旧塑料的全循环利用奠定了基础;开发了废旧塑料微波辅助热解技术,可实现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废旧塑料热解油加氢生产柴油调和组分技术所得柴油馏分十六烷值可达到61.2;所开发的催化裂化技术生产汽油时,汽油产率可达50%,而同时生产汽油和低碳烯烃产品时,汽油收率可达30%,乙烯和丙烯产率总产率18%以上;设计开发了废旧塑料热解油加氢‐蒸汽裂解制备烯烃技术,经深度加氢预处理耦合蒸汽裂解处理后,三烯收率可达41.9%。对不同的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并与石油基炼厂及废旧塑料焚烧发电技术的碳排放进行对比,废旧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具有良好的碳减排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塑料 化学回收 热解油加工 碳足迹分析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展望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博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87-90,95,共5页
综述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产品的特点、生产工艺及产品供需消费状况和产业发展展望。重点介绍了EVA树脂、弹性体和乳液三大类产品、相关生产工艺及国内外技术改进。对比了国内外EVA供需消费状况,列举了不同种类EVA产品的开发利... 综述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产品的特点、生产工艺及产品供需消费状况和产业发展展望。重点介绍了EVA树脂、弹性体和乳液三大类产品、相关生产工艺及国内外技术改进。对比了国内外EVA供需消费状况,列举了不同种类EVA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国外EVA工艺进展,根据国内EVA产业技术现状,提出了EVA聚合工艺和产品发展建议。改进EVA生产工艺、新建中压装置差别化生产、增加EVA牌号是EVA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生产工艺 市场分析 发展展望
下载PDF
酚醛树脂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超 《橡胶工业》 CAS 2022年第6期416-421,共6页
以二水合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制备酚醛树脂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酚醛树脂和二水合氯化亚锡用量对EPDM/PP TPV硫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助交联剂氧化锌和高乙烯基聚丁二烯(HVPBd)在硫化体系中的作用。结... 以二水合氯化亚锡为催化剂制备酚醛树脂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酚醛树脂和二水合氯化亚锡用量对EPDM/PP TPV硫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助交联剂氧化锌和高乙烯基聚丁二烯(HVPBd)在硫化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EPDM/PP TPV的t_(90)略有延长;随着二水合氯化亚锡用量的增大和硫化温度的升高,EPDM/PP TPV的t_(90)明显缩短,硫化反应速率常数明显增大,硫化反应活化能先减小后增大;氧化锌和HVPBd可用于控制EPDM交联密度大小,提高EPDM/PP TPV的加工性能及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动态硫化 热塑性弹性体 酚醛树脂 二水合氯化亚锡 助交联剂 硫化动力学
下载PDF
绿色轮胎用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体系的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梁爱民 《轮胎工业》 CAS 2016年第5期267-272,共6页
针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白炭黑复合体系在绿色轮胎领域的应用,从SSBR链末端改性、链中接枝改性以及白炭黑表面改性等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SSBR/白炭黑复合体系应用的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通过改性技术,实现SSBR与白炭黑配合使用,制备... 针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白炭黑复合体系在绿色轮胎领域的应用,从SSBR链末端改性、链中接枝改性以及白炭黑表面改性等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SSBR/白炭黑复合体系应用的研究现状及技术进展。通过改性技术,实现SSBR与白炭黑配合使用,制备低滚动阻力与高抗湿滑性能兼备的轮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采用利于环保,对人体伤害小,而且可以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的熔融法来实现SSBR或白炭黑的改性目的,进而提高填料与橡胶间的相互作用,也备受关注。未来白炭黑研究应集中在白炭黑的界面属性及改性方面,以进一步发挥白炭黑作为补强填料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轮胎 溶聚丁苯橡胶/白炭黑复合体系 改性技术
下载PDF
丙烯聚合用BCM系列催化剂的开发 被引量:15
9
作者 谭忠 徐秀东 +4 位作者 周奇龙 严立安 夏先知 杨芝超 毛炳权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2,24,共5页
制备了5种以烷氧基镁为载体的负载型BCM系列催化剂,粒径可在25.0~70.0μm调整,且用其制备的聚丙烯(PP)粉料的颗粒形态优良,流动性好。与NG型催化剂相比,BCM-100和BCM-200催化剂活性高20%以上且氢调敏感性相当,BCM-300催化剂活性高40%... 制备了5种以烷氧基镁为载体的负载型BCM系列催化剂,粒径可在25.0~70.0μm调整,且用其制备的聚丙烯(PP)粉料的颗粒形态优良,流动性好。与NG型催化剂相比,BCM-100和BCM-200催化剂活性高20%以上且氢调敏感性相当,BCM-300催化剂活性高40%以上且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BCM-400催化剂活性高50%以上且氢调敏感性好。与用NG型催化剂制备的PP(简称NG-PP)相比:用BCM-300催化剂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宽30%;用BCM-400催化剂所制PP的Mw/Mn和重均分子量(Mw)都低约20%、等规指数接近98.0%、熔体流动速率(MFR)可达53.1 g/10 min,而NG-PP的MFR为22.0 g/10 min;用BCM-500催化剂所制PP的Mw高,Mw/Mn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聚合 开发
下载PDF
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飞 姜健准 +1 位作者 张明森 杨元一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21-323,共3页
通过改变硅源、模板剂、合成原料的配比、调控原料的pH等方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不同晶型及晶粒大小的ZSM-5分子筛;探讨了合成因素对ZSM-5分子筛结晶性能及原料配方变化对合成产物的影响.
关键词 ZSM-5 合成 模板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气相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奇龙 夏先知 谭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丙烯聚合用BCZ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3个产品——BCZ-108,BCZ-208,BCZ-308在气相Innovene工艺装置上生产和开发的各种聚丙烯牌号的性能。结果表明:颗粒状BCZ型催化剂综合性能优良,适于在无预聚合单元气相装置中使用,装置运行稳... 研究了丙烯聚合用BCZ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的3个产品——BCZ-108,BCZ-208,BCZ-308在气相Innovene工艺装置上生产和开发的各种聚丙烯牌号的性能。结果表明:颗粒状BCZ型催化剂综合性能优良,适于在无预聚合单元气相装置中使用,装置运行稳定,聚合物粉料颗粒形态保持良好,细粉少;BCZ-108适用于均聚、无规共聚以及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生产;BCZ-208活性高,定向能力高,氢调敏感性好,生产的聚丙烯可溶物少,适用于高性能纤维专用树脂、高熔体流动速率无规共聚和均聚物的生产;BCZ-308氢调不敏感,生产的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加工性能好,适用于低熔体流动速率、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聚丙烯的生产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气相 BCZ催化剂
下载PDF
不同炭黑对溶聚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解希铭 王丽静 王雷雷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研究不同炭黑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炼(一段混炼)过程中炭黑N330填充SSBR胶料的温度和功率均较高,不同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粘-切依赖性大致相同;炭黑粒径越小、结构度越高,其填充SSBR胶料的Payne效应越显著;炭黑... 研究不同炭黑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炼(一段混炼)过程中炭黑N330填充SSBR胶料的温度和功率均较高,不同炭黑填充SSBR胶料的粘-切依赖性大致相同;炭黑粒径越小、结构度越高,其填充SSBR胶料的Payne效应越显著;炭黑SP5000填充SSBR胶料的焦烧时间最长,炭黑N115,N234,N330和N550填充SSBR胶料的硫化速率稍快;粒径较小的炭黑填充S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耐磨性能较优,但压缩温升较高;粒径相近而结构度较高的炭黑填充S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优于结构度较低的炭黑填充硫化胶;粒径较大的炭黑填充SSB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较好和滚动阻力较低,炭黑N774填充SSB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最好,且滚动阻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溶聚丁苯橡胶 加工性能 物理性能 耐磨性能 压缩温升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的合成及其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昌秀 高明智 刘海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45-547,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3-二醇酯化合物,以其为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研究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3-二醇酯化合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位上的取代基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小,只有当其影响足够大时,才能显著改变催...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3-二醇酯化合物,以其为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研究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的1,3-二醇酯化合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位上的取代基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小,只有当其影响足够大时,才能显著改变催化剂的性能.1-位和3-位上的取代基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但当取代基太多、太大时反而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氢调敏感性较好.同一内给电子体系中,供电子能力强的羧酸基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两边的羧酸基不同时,催化剂的性能将介于单独使用含这两种羧酸基的内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性能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催化剂 内给电子体 合成 性能 结构
下载PDF
曝气及外加H_2O_2强化电芬顿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月 孙宇维 +5 位作者 王岽 张健 何沛然 李玉平 张忠国 曹宏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23-3530,共8页
以铁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取外加H_2O_2的方式构建电芬顿体系,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以降低投资,减少污泥量,解决阴极产生H_2O_2低效率的问题。考察了H_2O_2投加量、pH、电流密度,特别是通气条件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以铁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采取外加H_2O_2的方式构建电芬顿体系,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以降低投资,减少污泥量,解决阴极产生H_2O_2低效率的问题。考察了H_2O_2投加量、pH、电流密度,特别是通气条件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可有效强化电芬顿过程,显著提高有机物去除率,改善污泥沉降效果。在H_2O_2投加浓度150mg/L、p H=4.0、电流密度为10m A/cm^2、空气曝气量为120L/h的条件下,反应仅10min,COD去除率即可达57.1%,继续反应至60min,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6.7%,出水COD<20mg/L,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11/307—2013)中A类排放限值。该电芬顿法在短时间内即可高效处理石化废水反渗透浓水,污染物去除率显著高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反渗透浓水 高级氧化 曝气 石化废水
下载PDF
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的开发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严立安 谭忠 +1 位作者 周奇龙 徐秀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在MgCl2溶解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开发了一种新型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并在5 L聚合釜中进行了本体聚合考核评价,在12 m3小本体工艺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在25 kg/h的连续法Innovene气相工艺装置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表明:用BCZ型催... 在MgCl2溶解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开发了一种新型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并在5 L聚合釜中进行了本体聚合考核评价,在12 m3小本体工艺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在25 kg/h的连续法Innovene气相工艺装置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表明:用BCZ型催化剂制备聚丙烯(PP)时,催化剂活性高出国产同类催化剂近50%,氢调敏感性好,同样氢气用量下,PP的熔体流动速率可提高25%左右;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大于7.5,等规指数高;BCZ型催化剂可用于小本体法工艺、连续法气相工艺装置制备均聚和共聚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催化剂 开发 聚合
下载PDF
聚乙烯流延膜雾度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晓萌 唐毓婧 +4 位作者 宋文波 张韬毅 郑萃 姚雪容 任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 对2个雾度不同的聚乙烯流延膜试样,采用雾度仪通过表面涂覆石蜡的方法区分表面雾度和内部雾度。利用白光干涉三维轮廓仪、偏光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研究了试样表面和内部的微观结构。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高温核磁共振碳谱、升温淋洗分级等手段表征了试样的分子结构,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试样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个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差异小,流延过程中分子流动性接近,导致薄膜的表面粗糙程度基本相同,表面雾度基本相同;2个试样的共聚单体含量不同,导致分子链结晶性能不同,共聚单体含量低,结晶性能好,球晶尺寸大,内部雾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聚乙烯薄膜 表面粗糙度 结晶 雾度
下载PDF
BCS01聚乙烯浆液催化剂的小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志武 谭忠 +3 位作者 郭正阳 寇鹏 潘良 李天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研究了BCS01聚乙烯浆液进料催化剂的组成、粒度分布及催化剂的淤浆聚合和150mm气相流化床聚合性能,结果表明,BCS01催化剂的活性可调,聚合物堆密度高于进口同类催化剂,共聚性能及氢调性能与进口同类催化剂相当,150mm流化床的气相聚... 研究了BCS01聚乙烯浆液进料催化剂的组成、粒度分布及催化剂的淤浆聚合和150mm气相流化床聚合性能,结果表明,BCS01催化剂的活性可调,聚合物堆密度高于进口同类催化剂,共聚性能及氢调性能与进口同类催化剂相当,150mm流化床的气相聚合物能保持良好的颗粒形态,在模拟工业条件下,用BCS01催化剂在150mm气相流化床上制备了合格的DGM-1820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S01 聚乙烯浆液 催化剂 气相流化床 淤浆聚合 共聚 DGM-1820树脂 制备 氢调
下载PDF
接枝对聚丙烯绝缘材料热氧老化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1
18
作者 樊林禛 李琦 +2 位作者 袁浩 黄上师 何金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27-4237,共11页
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为代表的环保型电缆绝缘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接枝改性对聚丙烯材料热氧老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含量达到阈值之前,热氧老化反应主要局限在非晶区,且氧化反应速... 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为代表的环保型电缆绝缘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研究了接枝改性对聚丙烯材料热氧老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含量达到阈值之前,热氧老化反应主要局限在非晶区,且氧化反应速率较低。在此过程中,晶区结构在热的作用下趋于完善,使得电气性能有所提升,而非晶区结构的部分降解导致试样的拉伸性能显著降低。在抗氧化剂含量达到阈值之后,氧化反应速率加剧,非晶区及晶区结构严重降解,试样在短时间内失去绝缘性能。研究发现,相较于纯PP,接枝试样能够形成小球晶结构和独特的交联结构,抑制氧气向试样内部扩散,降低了氧化反应速率,因而热氧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接枝基团含量的提高,接枝试样的热氧老化性能单调提升,其中10%含量的苯乙烯(styrene,St)接枝试样具有相对最优的热氧老化性能。研究结果为聚丙烯电缆绝缘长期运行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改性 热氧老化 球晶结构
下载PDF
高纯聚丙烯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瑾 夏先知 刘月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介绍了聚丙烯(PP)树脂中灰分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PP树脂中灰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两方面综述了世界上各大公司开发的直接在反应器内制备高纯PP的技术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工业化前景。目前,各大公司生产高... 介绍了聚丙烯(PP)树脂中灰分的组成,并分析了影响PP树脂中灰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从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两方面综述了世界上各大公司开发的直接在反应器内制备高纯PP的技术进展,并详细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工业化前景。目前,各大公司生产高纯PP主要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内给电子体包括多元羧酸酯类、琥珀酸酯类、醚类、二醇酯类以及含有可取代的亚苯基芳香族二酯类化合物,聚合工艺包括气相工艺、液相工艺以及超临界技术,且大多对助催化剂(即有机铝化合物)的用量进行了严格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纯 灰分 催化剂 聚合工艺
下载PDF
充环烷油溶聚丁苯橡胶的实用配合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保利 吕万树 +1 位作者 王雪 徐林 《橡胶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323-331,共9页
研究补强体系、生胶并用和硫化体系对充环烷油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纯炭黑补强体系,炭黑用量为75份的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两种炭黑并用体系的胶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但耐磨性能稍差,对炭黑/白炭黑并用补强体系... 研究补强体系、生胶并用和硫化体系对充环烷油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纯炭黑补强体系,炭黑用量为75份的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两种炭黑并用体系的胶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但耐磨性能稍差,对炭黑/白炭黑并用补强体系,白炭黑用量为20份的胶料的综合性能优异,继续增大白炭黑用量,填料分散性和胶料性能下降;SSBR并用20份顺丁橡胶,胶料的压缩生热和滚动阻力降低,耐磨性能提高,耐老化性能优异,其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在硫化体系中硫黄用量对SSBR胶料性能的影响最大,硫黄的适宜用量为1.4~1.6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聚丁苯橡胶 环烷油 充油橡胶 补强体系 生胶并用 硫化体系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