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4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01
1
作者 武新军 张卿 沈功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8-1712,共15页
不同于传统的谐波激励的涡流检测方法,脉冲涡流检测采用方波或阶跃方式激励,其测量的是涡流在构件中的衰减。由傅里叶理论可知,脉冲涡流激励中包含多种频率成分,根据电磁场理论,低频电磁波有更深的穿透深度,因而也就可能检测出更深的缺... 不同于传统的谐波激励的涡流检测方法,脉冲涡流检测采用方波或阶跃方式激励,其测量的是涡流在构件中的衰减。由傅里叶理论可知,脉冲涡流激励中包含多种频率成分,根据电磁场理论,低频电磁波有更深的穿透深度,因而也就可能检测出更深的缺陷。由于脉冲涡流检测时,激励已经停止,因而传统涡流阻抗分析方法已经不适用于脉冲涡流检测信号分析,需要寻找新的信号处理方法或数据解释方法;同时由于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性材料特性不同,信号特性差异极大,上述问题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工程上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检测理论模型、传感器、信号处理方法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作论述,指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好地推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无损检测 信号处理 磁场测量 腐蚀
下载PDF
我国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维护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6
2
作者 陈学东 崔军 +3 位作者 章小浒 关卫和 寿比南 谢铁军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2期1-23,共23页
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维护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本文从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对我国压力容器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压力容器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 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来,中国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与维护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本文从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维护等方面对我国压力容器相关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压力容器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设计 制造 维护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地质灾害作用下管道的破坏行为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69
3
作者 帅健 王晓霖 左尚志 《焊管》 2008年第5期9-15,共7页
长输管道分布广阔,沿线地质形貌复杂,地质灾害难以避免。管道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受地理环境、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管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地质灾害引发土壤运动和地表变形,从而导致埋地管道产生弯曲... 长输管道分布广阔,沿线地质形貌复杂,地质灾害难以避免。管道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受地理环境、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管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地质灾害引发土壤运动和地表变形,从而导致埋地管道产生弯曲、压缩、扭曲、拉裂、局部屈曲等破坏行为。国内外关于管道在断层、斜坡、洪水和地面塌陷等常见灾害形式下的研究可归纳为解析法、数值法和试验法3种,其中解析法计算方便,便于工程应用;数值法灵活,可模拟较真实的工况条件;实验法更加直观,对于研究管线宏观变形意义较强。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事故,管道勘察设计阶段应尽量避绕不稳定地质区域;无法避绕的,应采取合理的敷设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增强管道对地质灾害的抵抗能力;对于在役管道,则应预测灾害类型,制定相应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地质灾害 断层 斜坡 洪水 塌陷 防护
下载PDF
轻型化——压力容器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65
4
作者 郑津洋 缪存坚 寿比南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8,共7页
安全与经济并重、安全与资源节约并重已成为压力容器发展的重要理念,轻型化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提高材料强度、降低安全系数、选用更高屈服强度、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运用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优化压力容器结构等方面阐述压力容器的轻... 安全与经济并重、安全与资源节约并重已成为压力容器发展的重要理念,轻型化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从提高材料强度、降低安全系数、选用更高屈服强度、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运用分析设计方法以及优化压力容器结构等方面阐述压力容器的轻型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轻型化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60
5
作者 沈功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共12页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其运行安全对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和人民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在承压设备建造阶段,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被应用于原材料生产和焊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在使用阶段,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被用于及时发现承压... 承压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其运行安全对保障国家经济运行和人民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在承压设备建造阶段,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被应用于原材料生产和焊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在使用阶段,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被用于及时发现承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材料劣化和损伤等缺陷,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对承压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承压设备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论述对承压设备进行无损检测与评价的重要性,给出目前已成熟和正在发展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然后,重点对辐射、声学、电磁以及其他领域的各个新的检测技术进行介绍,简述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未来承压设备对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需求进行总结,指出将来需进一步开展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重点任务,以便更好地保障承压设备的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设备 无损检测 无损评价 新技术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腐蚀研究现状 被引量:51
6
作者 宋吟蔚 王新华 +2 位作者 何仁洋 何存富 王秀彦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518,525,共5页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及各类地下管道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基于国内外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总结了杂散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简单介绍了杂散电流的特点及其腐蚀危害...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及各类地下管道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由杂散电流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基于国内外杂散电流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总结了杂散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简单介绍了杂散电流的特点及其腐蚀危害性,并通过事例分析了目前杂散电流常用的工程测试方法及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埋地管道 腐蚀 防护技术
下载PDF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0
7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杨国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ASMEⅧ-2 2007版为主线,结合欧盟标准EN 13445 2002介绍和评论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塑性分析方法,包括ASME的极限载荷分析方法、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和欧盟的直接方法等。
关键词 极限载荷分析 弹塑性分析 直接方法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
下载PDF
液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对弯管冲蚀破坏的位置预测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凯 李秀峰 +3 位作者 王跃社 陈彦霖 韩双 何仁洋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1-694,共4页
在石油输送工业中,由于弯头内压力梯度、离心力、二次流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弯头内的冲蚀过程特别复杂,冲蚀破坏也十分严重。本文针对液固两相流条件下颗粒对弯管的冲蚀破坏,采用DPM模型,对离散相在拉格朗日框架下求解颗粒轨道方程,... 在石油输送工业中,由于弯头内压力梯度、离心力、二次流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弯头内的冲蚀过程特别复杂,冲蚀破坏也十分严重。本文针对液固两相流条件下颗粒对弯管的冲蚀破坏,采用DPM模型,对离散相在拉格朗日框架下求解颗粒轨道方程,得出颗粒与壁面的碰撞信息,再将碰撞信息应用于冲蚀模型,从而预测出颗粒对弯管壁面的冲蚀破坏情况,并研究了颗粒斯托克斯数对冲蚀严重区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冲蚀主要发生在弯管与出口直管连接处的外拱壁以及靠近弯头出口的直管段侧壁区域;当颗粒斯托克斯数较大时,由于二次流对颗粒的携带作用不充分,导致靠近弯头出口的直管段侧壁区域未出现严重冲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破坏 液固两相流 DPM模型 冲蚀模型 颗粒斯托克斯数
原文传递
基于自适应经验傅里叶分解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5
9
作者 郑近德 潘海洋 +3 位作者 程军圣 包家汉 刘庆运 丁克勤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5-136,共12页
为了克服傅里叶变换、经验模态分解与傅里叶分解方法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适合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分析的新方法——自适应经验傅里叶分解(Adaptive empirical Fourier decomposition,AEFD)。AEFD方法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为... 为了克服傅里叶变换、经验模态分解与傅里叶分解方法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适合非线性和非平稳信号分析的新方法——自适应经验傅里叶分解(Adaptive empirical Fourier decomposition,AEFD)。AEFD方法以快速傅里叶变换为基础,通过对变换系数进行分组重构,能够将一个非平稳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若干个瞬时频率具有物理意义的傅里叶本征模态函数(Fourier intrinsic mode function,FIMF)之和。研究了AEFD的分解正交性和精确性,通过仿真信号分析,将其与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和傅里叶分解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了AEFD的优越性。最后,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精度和验证AEFD的有效性,将AEFD应用到转子碰摩和滚动轴承局部故障诊断中。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相比,AEFD不仅能够有效地诊断故障,而且诊断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变分模态分解 自适应经验傅里叶分解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和评述 被引量:43
10
作者 陆明万 寿比南 杨国义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40,共7页
以ASMEⅧ-2 2007版为主线介绍应力分类法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我国JB 4732标准和欧盟标准EN 13445 2002来进行讨论和评述。同时也对近年来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方法的进展作了总体性的简介。
关键词 应力分类法 分析设计 ASME规范 筒体开孔补强 压力容器
下载PDF
地面占压荷载作用下的管道应力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帅健 王晓霖 +1 位作者 叶远锡 左尚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占压导致地基下沉和管道变形。建立了地基-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占压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应力与变形。模型考虑了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底夯实地基,符合占压管道的实际载荷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在上覆土体和夯实地基的不均匀作用下发... 占压导致地基下沉和管道变形。建立了地基-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占压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应力与变形。模型考虑了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底夯实地基,符合占压管道的实际载荷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在上覆土体和夯实地基的不均匀作用下发生局部弯曲和椭圆化变形;上覆土体越软,管道变形越大,管底夯实地基起到阻止管道下沉的作用,二者弹性模量相差越大,管道在夯实地基边缘处的环向弯曲应力越高;内压起到抵抗管道变形的作用,但其影响程度较小;薄壁大口径管道的应力水平和变形程度相对较高,上覆土体对大口径管道横截面变形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占压载荷与管道横截面的椭圆化变形率近似呈线性关系,依据极限椭圆化变形率可以确定管道所能承受的安全占压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占压 应力 有限元法 管-土作用
下载PDF
海底管道检测最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金龙 何仁洋 +2 位作者 张海彬 郭晗 吴庆伟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0期112-118,共7页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海底管道的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异常复杂环境容易造成海底油气管道的损伤与失效,进而产生恶劣后果。如何进行在役管道的检测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国内外海底管道内检测和外检测概况,分析了我...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海底管道的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异常复杂环境容易造成海底油气管道的损伤与失效,进而产生恶劣后果。如何进行在役管道的检测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国内外海底管道内检测和外检测概况,分析了我国海底管道内检测和外检测技术现状,总结了国外海底管道内外检测最新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ROV(Remote Operated Vehicle,水下机器人)作业方式的2种最新外检测装置——Oceaneering Magna水下检测装置和Tracerco Discovery海底管道检测装置的组成、检测原理、检测过程及其特点。最后指明了我国海底管道检测的发展方向,即海底管道快速外检测技术和海底管道内检测多类型缺陷智能识别与高精度量化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管道检测 Magna水下检测装置 Discovery海底管道检测装置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唐中富 姚泽华 +1 位作者 钱剑雄 张有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52-157,共6页
结合我国客运索道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国内尚未建立健全客运索道安全评价体系的现状,以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索道为例,依据现行的客运索道安全规范及其监督检验规程,创建客运索道的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各级... 结合我国客运索道安全运行状况,针对国内尚未建立健全客运索道安全评价体系的现状,以单线循环固定抱索器索道为例,依据现行的客运索道安全规范及其监督检验规程,创建客运索道的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模型各级因素的权重,然后将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到客运索道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中,最终得到评价模型的安全等级,即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客运索道安全评价方法。笔者通过该方法的工程实践,并将该方法与常规安全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结果准确以及适合我国现有索道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权重 客运索道 安全评价
下载PDF
中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沈功田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87-793,共7页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 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在我国日常产品质量检验和大量在用工业和民用设备的检验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的历史、人员的培训和认证体系及统计、学术会议和仪器展览情况、标准现状、仪器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人员教育现状、目前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从统计结果看,我国拥有近17万无损检测人员和2000多家无损检测机构,2007年无损检测仪器的销售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左右,大专院校每年培养近千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我国不仅对常规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和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对先进的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也有大量的需求。我国已成为一个无损检测仪器、技术和服务的巨大市场。我国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已经在许多技术和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无损检测 评价 综述 进展
下载PDF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戚月娣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4年第5期6-9,共4页
通过回顾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的历史过程,对由五个层次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的现状逐一进行了说明,从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法律地位、作用及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的关系,归纳总结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体系... 通过回顾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的历史过程,对由五个层次构成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的现状逐一进行了说明,从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法律地位、作用及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的关系,归纳总结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体系化、技术性及内容综合化等特点。最终提出了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发展重点,如重点协调特种设备法所提出的特种设备经营管理、召回及应急响应制度相应的法规标准,确定不同特种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形成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实施效果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设备 法规标准体系 发展
下载PDF
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技术在国家安全技术规范中的采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学东 艾志斌 +7 位作者 李景辰 顾望平 寿比南 贾国栋 谢铁军 陈钢 王晓雷 高继轩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共4页
在即将颁布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采用了承压设备风险评估技术,受规范编制组委托,本文结合近十年国内外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就规范中的相关条款做一简要说明。
关键词 压力容器 风险评估 安全技术规范
下载PDF
管道凹陷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杨琼 帅健 左尚志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5,共6页
在对管道凹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凹陷静压爆破强度和疲劳强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凹陷的回弹机理、回弹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外载与凹陷深度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开展管道凹陷的力学行为、形成机理、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研... 在对管道凹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类型凹陷静压爆破强度和疲劳强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凹陷的回弹机理、回弹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外载与凹陷深度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开展管道凹陷的力学行为、形成机理、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凹陷 回弹 爆破强度 疲劳强度 研究
下载PDF
交流电干扰下-850mV(CSE)阴极保护电位准则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杜晨阳 曹备 吴荫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5-659,共5页
交流干扰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由于实际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各种干扰因素很多。本工作利用实验室模拟装置来进行交流干扰对阴极保护系统影响的研究。对交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和阴极保护电位变化的研究表明,经典... 交流干扰对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由于实际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各种干扰因素很多。本工作利用实验室模拟装置来进行交流干扰对阴极保护系统影响的研究。对交流干扰下阴极保护电流密度和阴极保护电位变化的研究表明,经典的-850 mV(CSE)作为保护电位埋地金属管道阴极保护判据,在交流干扰存在的环境中将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干扰 阴极保护系统 阴极保护准则
下载PDF
国外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的前沿应用 被引量:34
19
作者 龚文 何仁洋 +3 位作者 赵宏林 丁战武 张庆保 杨帆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3年第4期24-26,共3页
随着计算机、自动化以及数字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种新型管道内检测器技术和设备不断得到应用和普及。通过分析外检测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国外较成熟、先进的管道内检测(智能检测)技术,包括阴极保护电流测绘内检测技术、多重数据... 随着计算机、自动化以及数字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种新型管道内检测器技术和设备不断得到应用和普及。通过分析外检测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国外较成熟、先进的管道内检测(智能检测)技术,包括阴极保护电流测绘内检测技术、多重数据采集装置集合技术、电磁声波传感内检测技术(EMAT)、旋转漏磁内检测技术以及"高通过性"管道内检测技术等。通过借鉴国外研究内检测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国内的内检测器研究和工程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内检测器 内检测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钢腐蚀脉冲涡流检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4
20
作者 武新军 黄琛 +2 位作者 丁旭 林树青 沈功田 《无损检测》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为解决带包覆层钢腐蚀检测的技术难题,根据脉冲涡流检测原理,研制出一套脉冲涡流钢腐蚀检测仪。详细论述了传感器、主机和检测软件等检测系统的组成。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穿透铝和不锈钢等常见管道保护层材料,检测出120 mm... 为解决带包覆层钢腐蚀检测的技术难题,根据脉冲涡流检测原理,研制出一套脉冲涡流钢腐蚀检测仪。详细论述了传感器、主机和检测软件等检测系统的组成。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穿透铝和不锈钢等常见管道保护层材料,检测出120 mm包覆层厚度下10%的钢腐蚀变化。钢腐蚀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为在线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腐蚀 脉冲涡流检测 包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