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0
1
作者 段鹏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共8页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短板逐渐显现,如何扭转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低位,消弭过去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文化逆差成为摆在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5·31讲话&... 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的短板逐渐显现,如何扭转我国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低位,消弭过去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文化逆差成为摆在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5·31讲话"为思考起点,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国际传播所面临的西方国家的话语攻讦、智媒时代的新型挑战和信息疫情的叠加影响等外部挑战,在宏观层面上检视了我国国际传播在战略规划、理论框架、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尝试着提出我国开展下一阶段的国际传播实践应从布局智能全媒体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加强跨领域国际传播协同创新研究、健全话语体系打造立体化国家形象和探索协同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路径等四个方面着力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智媒时代 国际舆论场 信息疫情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维度与路径重构 被引量:44
2
作者 段鹏 张倩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6,共9页
人类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政治、技术、文化领域的宏观变迁深刻嵌入国际社会的信息传播机理之中,促动着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革新。因而,在新形势下拓展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内涵、新路径具有重要的... 人类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政治、技术、文化领域的宏观变迁深刻嵌入国际社会的信息传播机理之中,促动着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革新。因而,在新形势下拓展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内涵、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家身份建构的话语调适、话语应对模式的重建、全球信息价值观的重塑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维度转向,并从理念路径、技术路径、文化路径等方面描摹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实践重构图景,以期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后疫情时代,为提升我国的话语软实力提供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价值 路径
原文传递
鸿沟的渐隐:发展传播学视野下的农民参与和乡村振兴--作为“新农具”的三农短视频 被引量:37
3
作者 段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4-139,共6页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短视频作为门槛较低、操作便捷、传播范围广的自媒体形式进入到我国农村农民的生活中。来自农民创作者的"三农"类短视频凭借其对农村风土人情的刻画与展演在社交平台中逐渐吸引了城市内容消费群...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短视频作为门槛较低、操作便捷、传播范围广的自媒体形式进入到我国农村农民的生活中。来自农民创作者的"三农"类短视频凭借其对农村风土人情的刻画与展演在社交平台中逐渐吸引了城市内容消费群体的注意。三农短视频的火热,一方面意味着农民在短视频时代逐渐参与到大众传播过程,并拥有自主进行乡村叙事的权利与能力;另一方面三农短视频内容所勾连的电商经济价值也为乡村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本文从发展传播学的视野出发,以"参与式传播-发展"模式为理论预设,通过梳理农民用户通过拍摄短视频参与大众传播的过程及传播机制特征,总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用户参与式传播带来的发展与转变,并为发展传播学的中国化提供新的理论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传播 三农短视频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社群、场景、情感:短视频平台中的群体参与和电商发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段鹏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5,123,124,共12页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短视频社交平台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平台社群化、场景化、情感化趋势的逐渐加深,用户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群体性参与行为也不断增多,由此在不同层面创造了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短视频社交平台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伴随着平台社群化、场景化、情感化趋势的逐渐加深,用户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群体性参与行为也不断增多,由此在不同层面创造了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台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这一背景,深入探讨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等短视频社交平台中的社群与群体行为,分析平台"用户参与—电商发展"这一"产消合一"模式,挖掘当前短视频社交平台经济发展模式的用户参与特点及电商发展背后的群体性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 群体行为 平台经济 发展传播
原文传递
深度造假:人工智能时代的视觉政治 被引量:27
5
作者 姬德强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6,121,共17页
基于对深度造假的发展简史和技术特征的梳理,本文反思了新闻专业主义危机框架内的真假二元论,提出了"深度后真相"的概念,认为视觉客观性的瓦解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自我救赎是其主要特征。然而,这都无法阻挡和改变深度造假这一技... 基于对深度造假的发展简史和技术特征的梳理,本文反思了新闻专业主义危机框架内的真假二元论,提出了"深度后真相"的概念,认为视觉客观性的瓦解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自我救赎是其主要特征。然而,这都无法阻挡和改变深度造假这一技术运动,因此需要回归对传播权力关系的分析,才能看清深度造假给深度后真相社会带来的视觉控制。借助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路径,本文分析了竞选政治和国家安全如何应对和利用深度造假来实施视觉控制,以及深度造假如何加持了更具系统性的平台控制,从而催化了政治分裂和政治冷漠,也进一步挑战了传统新闻体制的专业主义权威。随后,本文转向视觉政治的经济基础,解释了深度造假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经济价值,提出在这一技术运动中,真与假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替换为渠道与内容的供需关系,复杂的政治后果背后隐藏着基于数据中心主义的平台经济的精明算计。最后,文章提出,深度造假将可能催化算法威权主义,从而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平台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造假 深度后真相 视觉政治 人工智能 平台化
原文传递
重建公共传播体系: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理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磊 胡正荣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中国的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从局部转型演变为系统重建,这需要探寻价值问题,构建深层理论。面向已经到来的5G和人工智能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应当重建公共传播体系,注重四个关键理念:兼顾物质性和社会性,建设数字时代的社会基础设施;... 中国的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从局部转型演变为系统重建,这需要探寻价值问题,构建深层理论。面向已经到来的5G和人工智能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应当重建公共传播体系,注重四个关键理念:兼顾物质性和社会性,建设数字时代的社会基础设施;兼顾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开展协同治理;兼顾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匹配,打造智能传播生态;兼顾技术驱动与社会效益,以公共算法描绘未来传媒图景。具体而言,实践路径有五个要点:通过建设自主可控的公共平台来确保公共利益的方向,通过创新先进技术支撑体系来促进公共技术的涌现,通过打造新型业态体系来塑造公共服务的生态圈,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提升公共治理的效果,通过完善全媒体人才培养来奠定公共参与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基础设施 协同治理 智能传播生态 公共算法
原文传递
技术变革视角下5G融媒体的智能转向与价值思考 被引量:20
7
作者 段鹏 文喆 徐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4,共6页
在技术高速变革、更迭的融合传播时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连接万物、多元共生的智能传播格局已随着技术变革的洪流不断涌进融媒体发展的汪洋之中。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融媒体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不断迈进。当然,融媒体的... 在技术高速变革、更迭的融合传播时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连接万物、多元共生的智能传播格局已随着技术变革的洪流不断涌进融媒体发展的汪洋之中。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融媒体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不断迈进。当然,融媒体的智能转向所绘制出的"数字化未来"在带给我们无限的憧憬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亟待思考。以5G通信技术为切入点,在技术变革的视角下探究技术变革如何引导融媒体的智能转向,并对技术变革进行价值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革 融媒体 智能转向5G
下载PDF
融合出版背景下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被引量:21
8
作者 段鹏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55,共5页
在新思维、新平台和新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传统出版业开始逐步完成内容生产、应用场景、传播方式和读者交互等层面的融合转变,虽已初具模型,但离真正的数字化出版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融合出版的新特性和新问题,编辑要更新出版理念... 在新思维、新平台和新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传统出版业开始逐步完成内容生产、应用场景、传播方式和读者交互等层面的融合转变,虽已初具模型,但离真正的数字化出版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融合出版的新特性和新问题,编辑要更新出版理念以适应融合出版发展需求,提高策划能力、整合能力和媒介迁移能力以积极向融合出版方向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出版 全媒体编辑 媒体融合
下载PDF
文化共生与技术赋能:文化类节目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段鹏 宋芹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0,85,共6页
文化共生与技术赋能是培育优质文化类节目作品不可或缺的元路径,亦是其目标。前者涉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国际传播问题,后者关联智能影像技术在技术哲学、技术美学和产业实践层面的阐释性、演进性和适用性问题。在智能影像传播... 文化共生与技术赋能是培育优质文化类节目作品不可或缺的元路径,亦是其目标。前者涉及中国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国际传播问题,后者关联智能影像技术在技术哲学、技术美学和产业实践层面的阐释性、演进性和适用性问题。在智能影像传播语境下,文化类节目在内容演绎、传播介质、媒介效果等层面呈现出科技与文艺融合发展的趋势。同时,探讨文化类节目在审美旨趣和文化价值(多元共生)、影像传播和节目创新(技术赋能)、文化传播和影像记忆(融合传播)、对外形象和文化资本(文化输出)等层面上有关智能化、融合化的相关议题,实际是基于智能影像传播视角,探讨文化类节目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节目 智能影像传播 文化传播 高质量发展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融媒环境下乡村传播的功能转型及其路径创新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建新 包圆圆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的发展、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对乡村传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乡村传播应脱离传统语境下的传播观念,转型升级致力于新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建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的发展、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对乡村传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乡村传播应脱离传统语境下的传播观念,转型升级致力于新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建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村群众生活服务、乡村文明建设守护等。同时,借助融媒体的发展优势和特点,从内容生产、渠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受众媒介素养培育等方面,寻求乡村传播功能转型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播 融媒体 功能转型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叙事重构:近年我国传统IP动画电影探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凯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我国动画电影长期在叙事上受限于传统创作思维,聚焦低幼群体,发展一直缓慢,甚至呈衰弱状态。而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传统IP动画电影,通过叙事重构,引发了受众的广泛热议,... 我国动画电影长期在叙事上受限于传统创作思维,聚焦低幼群体,发展一直缓慢,甚至呈衰弱状态。而近年来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代表的传统IP动画电影,通过叙事重构,引发了受众的广泛热议,将国产动画电影又重新带回了大众视野。本文通过深层分析这些传统IP动画电影,发现其通过在叙事上深入挖掘传统文化IP资源,并对其IP形象和内涵进行现代性转化,引起受众和媒体注意,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IP 叙事重构 中华文化 民族特色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视阈下的“饭圈”乱象与文化批判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炜华 张海超 《当代电视》 CSSCI 2021年第10期4-8,共5页
"饭圈"是粉丝族群驱动的圈层文化模式,是因偶像崇拜而激发形成的一种青年亚文化行动与媒介景观。近年来"饭圈"的群体性网络暴力事件出现,偶像"人设"崩坏和翻车事件屡次发生。"饭圈"乱象成为社... "饭圈"是粉丝族群驱动的圈层文化模式,是因偶像崇拜而激发形成的一种青年亚文化行动与媒介景观。近年来"饭圈"的群体性网络暴力事件出现,偶像"人设"崩坏和翻车事件屡次发生。"饭圈"乱象成为社会治理、媒介素养和网络文化安全中的热点议题。对"饭圈"的治理要兼顾偶像和粉丝两个维度,贯穿内容生产和接受的全部环节,采取共享共治的思路对"饭圈"进行规制与引导,使其重归青年文化的健康语态与积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文化 “饭圈”乱象 粉丝 社会治理
原文传递
作为数字平台和基础设施的短视频——一个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姬德强 白彦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1-82,共12页
在当前高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环境下,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被平台经济捕获,一方面变成短中介,链接了整个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转化为数字平台,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和国家治理。基于此,短视频也呈现出基础设施化的倾向,尤其表... 在当前高速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环境下,短视频这一媒介形态被平台经济捕获,一方面变成短中介,链接了整个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转化为数字平台,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和国家治理。基于此,短视频也呈现出基础设施化的倾向,尤其表现在搭建数据中心、拓展计算服务和形塑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短视频的基础设施化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在中国尤其表现在整体发展与国家干预两个方面,并被描述为技术民族主义的成功。短视频未来发展有其不可持续性,即渠道霸权导致的市场封闭性和外部干预性危机,不断加剧的数字地缘政治,以及基于用户绑定的数字劳动所引发的算力与精力之间的“瘾”经济危机,这将决定短视频如何在数字中国的总体框架内找寻到一种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数字平台 基础设施 传播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历时、共时及经验:国际中文教育及传播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段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6-84,共9页
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构成了国内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亦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大致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三个主流阶段、两次内生转向,特别是第... 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构成了国内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亦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大致经历了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三个主流阶段、两次内生转向,特别是第三阶段预示着新时代汉语二语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探索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在于辨析如何提升汉语言文化教育事业的国际传播效果。结合历时性、共时性及经验性研究视角,深挖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本体及传播层面的关键性问题,抽丝剥茧,最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向、巧妙避开显性纷争、智能融媒体传播和跨文化创造性转化等内容模块,整合梳理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即: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科学合理的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体系必须建立在尊重语言本身规律的基础上,尤其应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它所代表的文化身份,才能获得更好的跨文化交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后疫情时代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媒介发展: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基础 被引量:11
15
作者 涂凌波 王子薇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其中具体鲜活的媒介实践,是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经验来源与实践基础。基于线性历史观、单一发展观和技术中心主义的发展传播学新旧范式,都未跳出西方现代性的根本逻辑,难以有效阐释中国的媒介与社会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其中具体鲜活的媒介实践,是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经验来源与实践基础。基于线性历史观、单一发展观和技术中心主义的发展传播学新旧范式,都未跳出西方现代性的根本逻辑,难以有效阐释中国的媒介与社会发展历史。文章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及其独特的媒介实践出发,结合新发展社会学的视野,围绕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媒介与发展传播的中国式经验与路径。提出应当超越发展传播学的传统框架,迈向一种新的媒介与发展传播类型学,这可以为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重要的参照,也可以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知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媒介实践 发展传播学 自主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以中国为方法”:新闻学理论范式转换的逻辑、知识与方法论 被引量:14
16
作者 涂凌波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7,共10页
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学理论范式创新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转换的基本逻辑和一般过程出发,回答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如何展开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新闻理论出现的两种"范式危机",指出新闻... 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学理论范式创新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转换的基本逻辑和一般过程出发,回答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如何展开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新闻理论出现的两种"范式危机",指出新闻理论的诸种"转向"为新闻理论新范式的生成提供了知识资源。本文认为,中国独特的媒介历史经验以及新传播技术革命下全新的媒介实践,具有重要的对象价值。范式转换的实质是世界观的改变。基于社会科学理论具有条件性这一认识论,本文尝试提出"以中国为方法"作为新闻理论范式转换的一种方法论思考"。以中国为方法"倡导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共同体在基本的信念、价值与范例上建立共识,主张扎根中国经验、寻求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主体性,认为新闻学研究可以"立足中国来认识中国"并"通过中国来认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理论 范式转换 方法论 以中国为方法
原文传递
作为基础资源的大数据:AIGC变革下新闻传播活动的再认识 被引量:9
17
作者 涂凌波 赵奥博 《未来传播》 2023年第3期9-16,128,共9页
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里程碑,Chat GPT技术和AIGC的兴起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活动的面貌,也意味着大数据已深度嵌入社会系统之中。文章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讨论大数据的角色和功能及其对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厘清... 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里程碑,Chat GPT技术和AIGC的兴起正在改变新闻传播活动的面貌,也意味着大数据已深度嵌入社会系统之中。文章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讨论大数据的角色和功能及其对新闻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在厘清大数据的四种基本认识基础上,文章认为大数据是驱动数字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也是AIGC的语料库和资源池。然而,应当对数据商品化、人与数据深度绑定、数字劳动等保持批判意识,避免沦为“数据中心主义”。在AIGC带来的新闻传播业变化中,应找寻人的主体价值,倡导良性的数字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ChatGPT 数字新闻学 大数据 传播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媒介视域下元宇宙未来研究的要求及展望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远清 张月月 赖星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4,共8页
2021年以来,海内外学术界聚焦元宇宙,形成了一股元宇宙研究的热潮.元宇宙正从概念建构、理论探讨,同步进入实践探索、行业运用的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对媒介视域下元宇宙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分析了元宇宙发展对新闻与... 2021年以来,海内外学术界聚焦元宇宙,形成了一股元宇宙研究的热潮.元宇宙正从概念建构、理论探讨,同步进入实践探索、行业运用的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对媒介视域下元宇宙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分析了元宇宙发展对新闻与传播学未来研究的要求;最后,对新闻与传播学界未来的元宇宙研究,对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领域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媒介研究 理论范式
原文传递
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逻辑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晓红 魏韬 《中国编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传播与传承离不开媒介的作用。本文以短视频、直播为例,探究以分享与共创为核心的新型视听媒介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价值,并从“可见”“可感”“可及”“可触”四个层面分析其助力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传播与传承离不开媒介的作用。本文以短视频、直播为例,探究以分享与共创为核心的新型视听媒介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价值,并从“可见”“可感”“可及”“可触”四个层面分析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实践价值与媒介逻辑,进而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直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型视听 视听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叙事、技术与仪式:融合创新模式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评析《国家宝藏》 被引量:13
20
作者 段鹏 宋芹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3,共4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往往因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复合性、习得性、互动性等特质而加大有效传播的难度。在技术、文化与社会泛媒介化发展的当下,文化综艺节目如何创新艺术模式、打破同类壁垒,将技术与美学融合,扩大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广度... 文化类综艺节目往往因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性、复合性、习得性、互动性等特质而加大有效传播的难度。在技术、文化与社会泛媒介化发展的当下,文化综艺节目如何创新艺术模式、打破同类壁垒,将技术与美学融合,扩大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广度和深度,值得仔细斟酌和反思。就此出发,作为当下"现象级"IP的《国家宝藏》无疑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创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模式 纪录式综艺 技术美学 传播仪式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