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 被引量:240
1
作者 喻国明 马慧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7,共22页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0余年,是信息技术从传播工具、渠道、媒介、平台进化为基础性社会要素的过程,它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场景与方式,推动社会关系网络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向开放、互动的复杂分布式网络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0余年,是信息技术从传播工具、渠道、媒介、平台进化为基础性社会要素的过程,它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场景与方式,推动社会关系网络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向开放、互动的复杂分布式网络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及权力分布格局的变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它对于个体与自组织群体的激活,更多地为社会中的"相对无权者"进行赋权,使权力和垄断资源从国家行为体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本文试图在社会学、政治学、复杂系统及自组织等学科、理论的交叉视域内,探讨关系赋权的动力机制与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场景 关系网络 自组织 涌现
原文传递
时空紧张感:新媒体影响生活的另一种后果 被引量:59
2
作者 陈力丹 毛湛文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文关注新媒体渗透日常生活后所带来的一种负面后果——时空紧张感现象,认为新媒体技术本身的传播特性和载体、功能设计,影响并加剧了时空紧张感的形成,同时指出现代社会的整体环境变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文章认为,新媒体使用者... 本文关注新媒体渗透日常生活后所带来的一种负面后果——时空紧张感现象,认为新媒体技术本身的传播特性和载体、功能设计,影响并加剧了时空紧张感的形成,同时指出现代社会的整体环境变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文章认为,新媒体使用者应当警惕技术的异化,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时空紧张感 日常生活 异化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新模式:传感器新闻的理念、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8
3
作者 许向东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116,共10页
随着新闻媒体对数据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传感器开始进入新闻生产领域。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指的是通过传感器获得数据信息,经分析整合,将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闻报道,进而完成"讲故事"的新闻生产模式。近两年,美国... 随着新闻媒体对数据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传感器开始进入新闻生产领域。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指的是通过传感器获得数据信息,经分析整合,将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闻报道,进而完成"讲故事"的新闻生产模式。近两年,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通过调查性报道对这种新闻生产新模式予以了诠释,个别媒体还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随着新闻从业者对传感器认知的深化、实践的探索,传感器新闻在崭露头角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法律、伦理等问题,这引起了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新闻 大数据 新闻生产 媒介技术 新闻理念
原文传递
论新闻的价值根源、构成序列和实现条件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保军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0,共8页
人与新闻的关系是新闻活动的总关系,人与新闻间的价值关系是总关系中的根本关系。新闻的价值就是新闻对人的价值,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的价值,归根结底则是新闻对人作为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新闻的价值根源于新闻作为事实信息的本质属性,根源... 人与新闻的关系是新闻活动的总关系,人与新闻间的价值关系是总关系中的根本关系。新闻的价值就是新闻对人的价值,对由人构成的社会的价值,归根结底则是新闻对人作为主体的效用或意义。新闻的价值根源于新闻作为事实信息的本质属性,根源于作为人之基本需要的新闻需要。信息价值是新闻的本原价值、第一价值,新闻的其他价值项目(价值项)作为派生价值或延伸价值都应建立在本原价值基础之上。新闻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需要专业化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以及合理正确的新闻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的价值 根源 序列 实现条件
原文传递
再论“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体”的主体性 被引量:28
5
作者 杨保军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7,37,共8页
"智能新闻"是相对"人工新闻"而言的概念。主体性是属人的,不是属物的。人工新闻的生产主体是人主体,主体性自然是指人的主体性;智能新闻的直接生产体是人工智能体(人工智能网络),现象上表现出"拟主体性"... "智能新闻"是相对"人工新闻"而言的概念。主体性是属人的,不是属物的。人工新闻的生产主体是人主体,主体性自然是指人的主体性;智能新闻的直接生产体是人工智能体(人工智能网络),现象上表现出"拟主体性"。拟人主体性不等于完全的人主体性。人类智能创造了人工智能,人主体创造了人工智能体,这是不可颠倒的客观逻辑。我们可以把"人主体"与"人工技术体"之间的基本演进关系大致描述为:手工技术、机械技术,它们仅仅是人作为人主体的工具;弱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具有类人的一些功能属性,形成一些初步的拟人主体性的特征(拟主体);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形成与人主体相平行的新主体类型(平行主体),生成强人工智能主体的主体性;超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形成超越人主体的全新主体(超主体),但这是人主体无法理解的超人主体性。就当前情况看,新闻生产传播处于人机交互、人机协同的开启阶段,是人们所说的人类智能与弱人工智能共同协作的阶段。这是一个人主体依然占据绝对主导支配地位的时代,是人主体依然必须在新闻生产传播中充当各种责任终极主体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 人主体 人工智能体 拟主体
原文传递
简论智能新闻的主体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保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6,共5页
智能新闻或机器(人)新闻,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产传播的新闻。智能新闻的生产传播主体是人,不是也不应该是智能机器。将智能机器主体化,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智能机器不可能从根本上替代人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智能机器是人的本... 智能新闻或机器(人)新闻,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生产传播的新闻。智能新闻的生产传播主体是人,不是也不应该是智能机器。将智能机器主体化,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智能机器不可能从根本上替代人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智能机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产物,智能新闻是人作为主体的意志体现,智能新闻生产中存在异化现象,在"人—机"共同主体结构中的新闻生产传播中,人依然是唯一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新闻 机器新闻 主体性 人-机主体
下载PDF
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技术主导律”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保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34,共27页
在新闻(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生产传播、新闻控制、新闻收受等)与技术之间,技术主导新闻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技术主导新闻律”。技术主导新闻的根据在于,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作为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的新... 在新闻(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生产传播、新闻控制、新闻收受等)与技术之间,技术主导新闻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技术主导新闻律”。技术主导新闻的根据在于,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作为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的新闻。技术主导新闻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技术进步主导新闻业态的更新;技术演进主导新闻活动方式;技术发展主导新闻媒介形态的更新;技术变革影响新闻观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主导 新闻业态 媒介形态 新闻观念
原文传递
群众:从“教育”,“反映”到“学习”的对象——党报群众性原则嬗变轨迹解读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润泽 余玉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8-83,共16页
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重要原则,群众在党报报道中曾有过不同的定位。从中共早期党报实践到《解放日报》改版前,群众是党报教育、组织和鼓动的对象;改版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报成为群众的报道者、反映者和喉舌;抗战胜利后,尤其自土... 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重要原则,群众在党报报道中曾有过不同的定位。从中共早期党报实践到《解放日报》改版前,群众是党报教育、组织和鼓动的对象;改版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报成为群众的报道者、反映者和喉舌;抗战胜利后,尤其自土地改革宣传开始,群众逐渐成为党报工作者"学习的对象"。"群众性"内涵重心的不断变化,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党报工作者对群众认知的改变,也有不同历史时期宣传政策调整、甚至党的大政方针调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报 群众性 定位
原文传递
论作为“中介”的新闻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保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5-172,共8页
理论新闻学是在清理和回答“新闻是什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新闻学术研究的。在既往关于“新闻是什么”的探究中,主要以还原主义方法在“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中界定新闻,或者以价值论视野在“新闻与主体的价值关系”中为新闻划界,... 理论新闻学是在清理和回答“新闻是什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新闻学术研究的。在既往关于“新闻是什么”的探究中,主要以还原主义方法在“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中界定新闻,或者以价值论视野在“新闻与主体的价值关系”中为新闻划界,这是从“新闻源流”和“新闻需要”出发对新闻的两种典型的理解方式。因此,抓住“人与新闻的关系”这一理论新闻学(也是新闻学)的总问题,突出“人”在整个新闻学中的核心地位,就能够提供一条理解新闻的新思路,即将“新闻”视为“中介”性存在,认为新闻是沟通人与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中介,新闻是勾连人与人之关系(主体间)的中介;总体上说,新闻是人展开实践交往、生活交往的中介。对新闻“中介”性存在及其功能的宏观揭示,不仅促使我们对新闻形成更为系统全面的把握,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理论新闻学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中介 事实世界 沟通
下载PDF
再论作为“中介”的新闻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保军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1,共9页
作为"中介"的新闻,在沟通人与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勾连人与人之关系,以及展开精神交往、实践交往、生活交往中,具有特有的地位和独特的中介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下,作为"中介"... 作为"中介"的新闻,在沟通人与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勾连人与人之关系,以及展开精神交往、实践交往、生活交往中,具有特有的地位和独特的中介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下,作为"中介"的新闻,以符号表征方式简化了事实世界,也在以不同方式遮蔽事实世界、扭曲事实世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与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有效沟通,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以新闻方式的有效交流。事实上,新闻是解蔽、遮蔽中的矛盾性中介存在。因而,要想比较全面地认识新闻的中介性或中介地位与作用,就既要认识新闻作为中介的解蔽敞开作用,也要揭示新闻作为中介的遮蔽扭曲效应。这当然不仅仅是个理论认知问题,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中介 遮蔽 事实世界
原文传递
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性质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保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7,共22页
本文提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性质问题,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前提中的前提问题,是基础中的基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文章认为:当代中国新闻学是一门相对自主独立的学科,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社会科学;当代中国新闻学,在时代性... 本文提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性质问题,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前提中的前提问题,是基础中的基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文章认为:当代中国新闻学是一门相对自主独立的学科,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社会科学;当代中国新闻学,在时代性质上属于现代新闻学;在理论性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社会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新闻学;在阶级性上属于无产阶级新闻学,是以党性集中体现无产阶级先进性、人民先进性、民族先进性的新闻学。当代中国新闻学,是当代中国语境中现代性、理论性、社会性和阶级性(集中表现为党性)相统一的新闻学,并不是多种新闻学;现代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社会主义新闻学、无产阶级新闻学等,不过是从不同属性维度对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定性和描述,正是这些属性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中国性”。只有全面准确理解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中国性”,才能真正把握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真实面目,构建起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时代性质 理论性质 社会性质 阶级性质
原文传递
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力丹 毛湛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40,共6页
本文从传播学学派分析角度,考察中国传播学界对媒介环境学认识上的变化。作者认为,媒介环境学的引入经历了被误读、正名、获得重视的过程。文章提出了这一学派面临的三个研究话题:新媒体如何解构着已有的社会结构;新媒体对中国政治及社... 本文从传播学学派分析角度,考察中国传播学界对媒介环境学认识上的变化。作者认为,媒介环境学的引入经历了被误读、正名、获得重视的过程。文章提出了这一学派面临的三个研究话题:新媒体如何解构着已有的社会结构;新媒体对中国政治及社会结构的影响;媒介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 麦克卢汉 波斯曼 传播理论 媒介技术 传播学第三学派
下载PDF
论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保军 孙新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13,57,共11页
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是人类进入智能新闻时代后才成对出现的概念。人主体作为直接行动者形成了人主体新闻,由算数、算法、算力、有形载体构成的智能体作为直接行动者形成了智能体新闻。在数字新闻环境中,人主体新闻可分为职业主体... 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是人类进入智能新闻时代后才成对出现的概念。人主体作为直接行动者形成了人主体新闻,由算数、算法、算力、有形载体构成的智能体作为直接行动者形成了智能体新闻。在数字新闻环境中,人主体新闻可分为职业主体新闻与非职业主体新闻,智能体新闻可分为人机辅助智能体新闻、人机交互智能体新闻和人机合一智能体新闻。在智能体新闻对人主体新闻的模仿与拓展,以及智能体新闻激发人主体新闻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之间形成了辅助、协作、共融三种关系。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的关系,表现为人主体新闻的“主体性”与智能体新闻“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以智能体为中介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新闻关系。随着智能体新闻的拟人化与人主体新闻的智能化发展,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的关系将会成为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的核心问题;奇点人新闻可能成为人类新闻演进的未来形态;追问“人(普通人+奇点人)-奇点人新闻-世界(现实世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可能成为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关系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主体新闻 智能体新闻 新闻主体性 拟主体性
原文传递
新闻规律观念:“马新观”的基础观念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保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43,共14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由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舆论引导观念和新闻规律观念构成。其中,新闻规律观念在四大观念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基础观念,是一个观念系统结构中的根基性观念,是其他观念发挥合理作用的出发点或奠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由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舆论引导观念和新闻规律观念构成。其中,新闻规律观念在四大观念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基础观念,是一个观念系统结构中的根基性观念,是其他观念发挥合理作用的出发点或奠基石。新闻规律是新闻活动的内在本质联系、稳定机制,新闻规律观念是对新闻规律的自觉。新闻规律观念的实质就是以新闻为本位的观念,对职业新闻活动来说,规律观念表现为专业新闻观念,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坚守专业精神、专业伦理,按照专业原则、专业方法生产传播新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新闻规律观念要求所有新闻活动主体要承认新闻规律,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不断探索新闻规律;一切期望通过新闻实现的追求都要首先以新闻的基本目的、基本功能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规律观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基础观念
原文传递
理论视野中当代中国新闻学的重大问题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保军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30,共13页
当代中国新闻学开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曲折演进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勃兴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目前正在展开全面的"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新闻学面临诸多... 当代中国新闻学开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曲折演进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全面勃兴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目前正在展开全面的"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当代中国新闻学面临诸多时代性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社会整体发展特别是新兴媒介环境为背景,在新闻理论视野中,选取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论性质、主导观念、核心内容、总体目标、实践追求"等诸多问题,作出一些宏观层面的分析阐释,以激发新闻传播学术界对这些重大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推动当代中国新闻学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视野 当代中国新闻学 重大问题
原文传递
新闻的“漂移”及应对之道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保军 李泓江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8,共10页
新闻漂移是本文结合当下职业新闻活动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其核心特征在于新闻传播活动对事实世界的偏移或背离。本文结合现实中的新闻传播活动,考察了新闻漂移现象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新闻漂移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应对... 新闻漂移是本文结合当下职业新闻活动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其核心特征在于新闻传播活动对事实世界的偏移或背离。本文结合现实中的新闻传播活动,考察了新闻漂移现象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新闻漂移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应对新闻漂移现象的观念方法。本文认为,职业新闻活动应当回归新闻的事实本位,坚守新闻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新闻漂移,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漂移 事实本位 舆论引导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之“概念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保军 《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共12页
在理论视野中,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新生数字环境、智能环境的自主知识体系,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是“概念体系”与“问题体系”的建构。就概念与知识的关系而言,任何一套知识体系,总要通过一套系统的概念... 在理论视野中,当代中国新闻学要想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构建起适应新生数字环境、智能环境的自主知识体系,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是“概念体系”与“问题体系”的建构。就概念与知识的关系而言,任何一套知识体系,总要通过一套系统的概念体系来表达。因而,只有通过能够反映和体现当代中国新闻实际的概念体系,我们才有可能形成自主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才能建构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具体来说,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或“细胞”,概念体系是知识体系建构的根本保证,概念体系本身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新闻学 自主知识体系 概念体系
原文传递
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新闻依赖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保军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34,共15页
宏观新闻规律就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也是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规律,实质揭示反映的是新闻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社会整体状态(发展水平)决定新闻活动的基本状态,这便是"新闻依赖律&q... 宏观新闻规律就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也是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规律,实质揭示反映的是新闻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社会整体状态(发展水平)决定新闻活动的基本状态,这便是"新闻依赖律"的实质。本文重点从经济、政治视野中考察、分析、阐释了"新闻依赖律"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活动 新闻业 社会整体 依赖律
原文传递
论大数据新闻真实性的个性特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保军 孙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3,共4页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新型样态,大数据新闻呈现出报道对象的中介化、报道主体的多元化、报道过程的计算化特征。大数据新闻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真实性上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新闻真实是'双重符合性'的真实、'对话性&...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新型样态,大数据新闻呈现出报道对象的中介化、报道主体的多元化、报道过程的计算化特征。大数据新闻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真实性上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大数据新闻真实是'双重符合性'的真实、'对话性'的真实、'可视化'呈现的真实、'整体性'的真实和'前瞻性'的真实。大数据新闻真实的实现,还面临很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新闻 新闻真实 个性特征
下载PDF
新时代优秀编辑的变与不变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蔚华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章认为,在变化的环境下,编辑的一些基本职能并没有变化,但这些职能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应该增加两项新职能:运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多种传播方式扩大内容传播力;对内容进行经营与管理,使其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新时代 编辑职能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素养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