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弱光对两个西葫芦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栓桃 董艳敏 +2 位作者 卢亚楠 卢金东 何启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以西葫芦进口品种元帅和地方品种X6-4为试材,研究了12℃低温和140μmol/(m2.s)弱光同时处理对二者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使两品种西葫芦幼苗Pn显著下降,元帅Pn的下降幅度较小,并在恢复生长1... 以西葫芦进口品种元帅和地方品种X6-4为试材,研究了12℃低温和140μmol/(m2.s)弱光同时处理对二者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使两品种西葫芦幼苗Pn显著下降,元帅Pn的下降幅度较小,并在恢复生长12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低温弱光胁迫条件下,两品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元帅的各项参数下降幅度较小且在恢复生长12 d后各参数均能恢复或接近对照水平。说明12℃低温140μmol/(m2.s)弱光条件下,元帅PSⅡ反应中心所受的伤害轻,反应中心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低温弱光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康恩祥 陈年来 +1 位作者 安翠香 陶永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弱光组合及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程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西葫芦幼苗叶片POD活性提高,SOD和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 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弱光组合及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程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西葫芦幼苗叶片POD活性提高,SOD和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在低温和弱光两个胁迫因子中,温度对3种抗氧化酶活性、MDA积累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低温弱光 抗氧化酶活性 MDA 质膜透性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胜 刘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48-2850,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翡翠2号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用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蒸馏水,24 h后进行40℃4、8 h的高温胁迫,并测定叶片各生理指标。[结果]经浓度75μmol/L的水杨...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西葫芦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翡翠2号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用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照喷蒸馏水,24 h后进行40℃4、8 h的高温胁迫,并测定叶片各生理指标。[结果]经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预处理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低于对照。[结论]浓度75μmol/L的水杨酸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西葫芦幼苗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水杨酸 高温胁迫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不同初始机体温度对热水处理西葫芦果实低温贮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姜雪 张敏 +5 位作者 赵昱瑄 郝爽 李佳乐 胡均如 盖晓阳 厉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1-239,共9页
为评价果实自身初始机体温度对热处理西葫芦果实冷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西葫芦果实不同初始温度(15、20、25℃)经外界热水处理(43.3℃、28.4 min)后在(4±0.5)℃贮藏条件下对果实冷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评价果实自身初始机体温度对热处理西葫芦果实冷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西葫芦果实不同初始温度(15、20、25℃)经外界热水处理(43.3℃、28.4 min)后在(4±0.5)℃贮藏条件下对果实冷害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相同的热处理,果实机体温度为25℃处理组能显著降低西葫芦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的高活性,同时该处理组能保持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高含量,通过酶促和非酶促两类过氧化物防御系统共同调控西葫芦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维持高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与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活性氧自由基对果实的伤害,减缓该组果实失重率和色差值的升高,提高果实硬度与贮藏前中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able solid content,SSC),有效降低果实冷害,提高西葫芦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进程。该研究为西葫芦贮藏保鲜、果蔬热处理传热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初始机体温度 热处理 低温贮藏 冷害 活性氧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0种果蔬中61种农药的基质效应及其克服方式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炳雯 孙程鹏 +3 位作者 葛祥武 刘雪红 王姣娟 高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068-6076,共9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考察30种常见蔬果中61种农药的基质效应,探索利用替代基质配制标准溶液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乙腈分别提取30种供试基质,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考察30种常见蔬果中61种农药的基质效应,探索利用替代基质配制标准溶液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乙腈分别提取30种供试基质,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利用基质溶液和乙酸乙酯分别绘制基质标准工作曲线和溶剂标准工作曲线,经GC-MS/MS分析基质效应。结果所有供试农药在10-200μg/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2)>0.99。在未净化基质中,绝大多数农药表现为较强的基质增强效应,仅有14种农药表现为可忽略的弱基质效应。QuEChERS净化可减小农药在供试基质中的基质效应,但水胺硫磷、p,p’-滴滴涕、氟虫腈、莠灭净、氟啶脲、异菌脲在各供试基质中仍然表现为强基质增强效应。以西葫芦作为代表基质分析其他供试基质的基质效应, 95%以上数量的农药均表现为中、弱基质效应,且在25种供试基质中, 80%以上数量的农药表现为可忽略的弱基质效应。采用添加回收的方式对本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当添加水平为0.08mg/kg时,利用西葫芦基质配制标准溶液进行定量,水胺硫磷、氟虫腈、莠灭净的回收率为73.8%-115.8%。结论在利用GC-MS/MS结合QuEChERS法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过程中,以西葫芦作为代表基质配制基质标准曲线可以有效校正待测农药在其他基质中的基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基质效应 果蔬 农药残留 西葫芦
下载PDF
1-MCP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林林 高元惠 +5 位作者 高丽朴 左进华 王清 吴洁 史君彦 王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30-334,共5页
为探索1-甲基环丙烯(1-MCP)对西葫芦冷害及采后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μL/L 1-MCP在20℃下熏蒸西葫芦20 h,然后将其置于(8±0.5)℃环境下贮藏,并对贮藏过程中西葫芦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10μL/L 1-MCP处理可以... 为探索1-甲基环丙烯(1-MCP)对西葫芦冷害及采后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μL/L 1-MCP在20℃下熏蒸西葫芦20 h,然后将其置于(8±0.5)℃环境下贮藏,并对贮藏过程中西葫芦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10μL/L 1-MCP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还可显著抑制西葫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西葫芦果实中VC和TSS含量的降低,抑制MDA、H2O2含量的升高,并使贮藏期间西葫芦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西葫芦 冷害 SOD CAT
下载PDF
冷激结合甜菜碱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苗 姜玉 +2 位作者 汤静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4-190,共7页
为探讨冷激结合甜菜碱处理对减轻西葫芦冷害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了冷激(0℃冰水混合物)、甜菜碱(10 mmol/L)以及二者结合(含有10 mmol/L甜菜碱的0℃冰水混合物)3种处理方式对西葫芦低温((4±1)℃)贮藏期间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丙... 为探讨冷激结合甜菜碱处理对减轻西葫芦冷害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了冷激(0℃冰水混合物)、甜菜碱(10 mmol/L)以及二者结合(含有10 mmol/L甜菜碱的0℃冰水混合物)3种处理方式对西葫芦低温((4±1)℃)贮藏期间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西葫芦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减缓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a^*、b^*值的增加,同时还保持了较高的Ca^2+-ATPase、H^+-ATPase、琥珀酸脱氢酶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延缓ATP和ADP含量的下降,抑制AMP含量的上升,使西葫芦在贮藏期间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综上,冷激、甜菜碱以及冷激结合甜菜碱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西葫芦冷害的发生,其中以冷激结合甜菜碱处理的效果最佳,这可能与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维持果实内较高的能荷水平,从而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冷激结合甜菜碱复合处理在西葫芦低温贮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激 甜菜碱 西葫芦 冷害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外源甘氨酸甜菜碱处理对西葫芦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文思 金鹏 +3 位作者 许婷婷 朱惠文 张婷婷 郑永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81-1788,共8页
为探讨甘氨酸甜菜碱(GB)处理对西葫芦果实贮藏期间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以亚历山大西葫芦为材料,采用外源甜菜碱浸泡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等指... 为探讨甘氨酸甜菜碱(GB)处理对西葫芦果实贮藏期间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以亚历山大西葫芦为材料,采用外源甜菜碱浸泡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类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 mmol·L-1GB处理能有效抑制西葫芦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的发生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总酚含量;同时,GB处理抑制了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促进了抗氧化相关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减少了活性氧的产生和积累,从而使西葫芦果实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综上所述,GB处理能有效减轻西葫芦果实的冷害症状,维持西葫芦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本研究为西葫芦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甜菜碱 冷害 品质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detection applic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被引量:7
9
作者 CHEN Zhe ZHANG Ming-hao +1 位作者 ZHOU Xue-ping WU Jian-x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Aphid-borne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 is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viruses of cucurbitaceous plants. To survey and control this viru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detection techniq... Aphid-borne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 is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viruses of cucurbitaceous plants. To survey and control this viru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detection technique. Using purified ZYMV vir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hybridoma technology, three hybridoma cell lines (16A11, 5A7 and 3B8)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against ZYMV Zhejiang isolate were obtained. The working titers of the ascitic fluids secreted by the three hybridoma cell lines were up to 10^-7 by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ll MAbs were isotyped as IgG1, kappa light chain. West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Ab 3B8 could specifically react with the coat protein of ZYMV while MAbs 5A7 and 16A11 reacted strongly with a protein of approximately 51 kDa from the ZYMV-infected leaf tissues. According to this molecular weight, we consider this reactive protein As likely to be the HC-Pro protein. Using these three MAbs, we have now developed five detection assays, i.e., antigen-coated-plate ELISA (ACP-ELISA), dot-ELISA, tissue blot-ELISA,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LISA (DAS-ELISA), and immunocapture-RT-PCR (IC-RT-PCR), for the sensitive, specific, and easy detection of ZYMV. The sensitivity test revealed that ZYMV could be readily detected respectively by ACP-ELISA, dot-ELISA, DAS-ELISA and IC-RT-PCR in 1:163840, 1:2560, 1:327680 and 1:1 310720 (w/v, g mL-1) diluted crude extracts from the ZYMV-infected plants. We demonstrated in this study that the dot-ELISA could also be used to detect ZYMV in individual viruliferous aphids. A total of 275 cucurbitaceous pla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Zhejiang, Jiangsu, Shandong and Hainan provinces, China, were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ZYMV with the described assay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163 of the 275 samples (59%) were infected with ZYMV.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ZYMV As now widely present in cucurbitaceous crops in China. RT-PCR followed by DNA sequencing and sequence an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monoclonal antibody ACP-ELISA DOT-ELISA tissue blot-ELISA DAS-ELISA IC-RT-PCR
下载PDF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席晓飞 马正龙 许辉欣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0-33,共4页
以西葫芦品种翡翠2号、特选丰抗早、美胡2号、特早美玉、百盛2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15℃/8℃(昼/夜)、弱光8 000 Lx光照强度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生长的幼苗,与日光温室内正常生长的幼苗相比较,5... 以西葫芦品种翡翠2号、特选丰抗早、美胡2号、特早美玉、百盛2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15℃/8℃(昼/夜)、弱光8 000 Lx光照强度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的光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生长的幼苗,与日光温室内正常生长的幼苗相比较,5个品种的西葫芦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有所升高。供试西葫芦品种特选丰抗早综合指数表现良好,可作为较适合酒泉市设施栽培的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低温弱光 光合响应
下载PDF
西葫芦果实CpNCED1基因3′端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洁芳 纪凯 +3 位作者 冷平 任杰 赵胜利 孙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30,共6页
采用RT-PCR和RACE-PCR的方法从西葫芦果实中克隆了ABA生物合成关键酶NCED基因保守片段及其3'端,命名为CpNCED1,并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分析了CpNCED1基因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pNCED1基因的DNA序列及其推导... 采用RT-PCR和RACE-PCR的方法从西葫芦果实中克隆了ABA生物合成关键酶NCED基因保守片段及其3'端,命名为CpNCED1,并通过Real time RT-PCR方法分析了CpNCED1基因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pNCED1基因的DNA序列及其推导的蛋白质序列与番茄、鳄梨及柑橘果实相同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61.90%(LeNCED1)、62.15%(PaNCED1)、62.55%(PaNCED3)、54.67%(CsNCED1)、56.23%(CsNCED2)和69.75%、65.74%、66.67%、68.75%、71.76%。果肉中CpNCED1基因表达共出现了3个高峰,分别在花后5 d,花后20 d及花后35 d,并分别与ABA积累相对应;果皮中CpNCED1表达在花后25 d达到最大值,而瓤和种子中CpNCED1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果皮和种子中ABA含量与其CpNCED1的表达基本一致。西葫芦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乙烯产生量很低,为非跃变型果实;呼吸高峰出现在花后20 d。上述结果说明,西葫芦果实的成熟主要和ABA调控有关,而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贡献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CpNCED1 ABA 实时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西葫芦根腐病菌拮抗细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广正 姚拓 +2 位作者 侯栋 陈龙 岳宏忠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130,共10页
【目的】获取促生的同时可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菌并明确其防治效果。【方法】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前期分离的19株促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温室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对西葫芦根腐病的防治作用;田间条件下接种... 【目的】获取促生的同时可抑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拮抗菌并明确其防治效果。【方法】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前期分离的19株促生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温室条件下接种微生物菌剂对西葫芦根腐病的防治作用;田间条件下接种复合菌剂代替部分化肥对西葫芦生长的影响。【结果】可有效拮抗尖孢镰刀菌的菌株有9株,其中,菌株FX2的抑菌活性较好,抑制率达到66.80%。在温室盆栽中,接种微生物菌剂(LHS11+FX2)对西葫芦根腐病抑制率达到57.14%。在田间试验中,微生物菌剂配施化肥对西葫芦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影响显著,以85%化肥+复合菌剂处理效果较优,其对西葫芦成熟期的产量显著提高27.13%。【结论】复合菌剂(LHS11+FX2)对西葫芦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85%化肥+复合菌剂对西葫芦的促生作用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化肥投入成本,提高了增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西葫芦 尖孢镰刀菌 微生物菌剂 生物防治 促生作用
原文传递
啶虫脒和杀虫环在节瓜中的残留测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游仁贵 谢振 +4 位作者 刘嘉永 李晨霖 李征 孙京臣 刘新清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67-668,671,共3页
【目的】探讨啶虫脒和杀虫环在节瓜中的残留分析测定,为节瓜中啶虫脒和杀虫环残留量检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乙腈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提取,氨基小柱(NH2,500mg/6mL)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啶虫脒,气相色谱仪检测杀虫环。【... 【目的】探讨啶虫脒和杀虫环在节瓜中的残留分析测定,为节瓜中啶虫脒和杀虫环残留量检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乙腈在酸性条件下超声提取,氨基小柱(NH2,500mg/6mL)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啶虫脒,气相色谱仪检测杀虫环。【结果】啶虫眯在0.05~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82.4%~85.5%,RSD为4.80%-5.54%;杀虫环在0.01-1.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的添加回收率为89.4%-97.4%,RSD为4.42%-7.34%。【结论】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测试要求,可为中国节瓜等农产品中啶虫脒和杀虫环残留量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杀虫环 节瓜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残留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肥用量树叶复混基质对西葫芦的育苗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文英 彭翠兰 +1 位作者 杨海俊 杜红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基质理化性质、西葫芦植株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西葫芦育苗的树叶复混基质配方。【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树叶和菇渣作为基质材料,用不同有机肥用量进行树叶基质的发酵试验,以西葫芦品种早...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基质理化性质、西葫芦植株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西葫芦育苗的树叶复混基质配方。【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树叶和菇渣作为基质材料,用不同有机肥用量进行树叶基质的发酵试验,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进行西葫芦穴盘育苗试验,验证树叶复混基质配方效果。【结果】各个处理对西葫芦的根系部分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有机肥用量为10%的树叶复混基质(树叶∶菇渣=2∶1)是全部处理中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成本的最佳的基质配方。【结论】在西葫芦穴盘育苗中可采用树叶复混基质代替草炭,降低育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叶 菇渣 有机肥 基质 西葫芦 育苗
下载PDF
Identify Plant Drought Stress by 3D-Based Image 被引量:4
15
作者 ZHAO Yan-dong SUN Yu-rui +2 位作者 CAI Xiang LIU He Peter Schulze Lammer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207-1211,共5页
Plants respond to drought stres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manners, such as morphology and color of leaves. Thus, plant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ort of living-sensors for monitoring dynamic of soil water content or the ... Plants respond to drought stres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manners, such as morphology and color of leaves. Thus, plant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ort of living-sensors for monitoring dynamic of soil water content or the stored water in plant body. Because of difficulty to identify the early wilting symptom of plants from the results in 2D (two-dimension) space, this paper presented a preliminary study with 3D (three-dimension)-based image, in which a laser scanner was used for achieving the morphological information of zucchini (Cucurbita pepo) leaves. Moreover, a leaf wilting index (DLWIF) was defined by fractal dimension. The experiment consisted of phase-1 for observing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DLWIF and phase-2 for the validation of this index. During the experiment, air temperature, luminous intensity, and volu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s (VSWC) were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over time. The results of both phases fitted the bisector (line: 1:1) with R2=0.903 and REMS=0.155. More significantly, the influence of VSWC with three levels (0.22, 0.30, and 0.36 cm3 cm-3) on the response of plant samples to drought stress was observed from separated traces of DLWIF. In brief, two conclusions have been made: (i) the laser scanner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non-contact detection of morphological wilting of plants, and (ii) defined DLWIF can be a promising indicator for a category of plants like zucchi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ING 3D-based image laser scanner fractal dimension drought stress zucchini
下载PDF
温室西葫芦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燕 温祥珍 +1 位作者 雷逢进 李亚灵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试验采用半矮蔓和矮蔓西葫芦各2个品种,研究了温室西葫芦茎叶生长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分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西葫芦叶和茎的生长均为"S"型曲线,且不同年份中均表现为时间函数;进入结果期后,两种类型之间出现差异且逐... 试验采用半矮蔓和矮蔓西葫芦各2个品种,研究了温室西葫芦茎叶生长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分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西葫芦叶和茎的生长均为"S"型曲线,且不同年份中均表现为时间函数;进入结果期后,两种类型之间出现差异且逐渐明显,半矮蔓西葫芦的叶发生速率、茎生长速率和单株叶面积分别是矮蔓品种的1.3,2.1和1.7倍,干物质积累速度约是矮蔓的1.2倍;向果实的干物质分配,半矮蔓由24%增加到28%,而矮蔓由27%增加到38%,向果实的过度分配,致使矮蔓品种营养生长过早地衰竭,单株产量的差异达28%。表明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情况会对西葫芦茎叶生长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最终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生长动态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下载PDF
减水减肥对温室西葫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霍晨 李丽君 +4 位作者 邹慧芳 马琳杰 霍晓兰 刘平 惠薇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426-435,共10页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在温室进行了西葫芦种植试验,设施肥量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和减肥量)、灌水处理(传统灌溉和滴灌)及施加生物炭3种因素,以明确不同水肥条件下西葫芦产量、不同部位养分含量...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灌溉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在温室进行了西葫芦种植试验,设施肥量水平(农民习惯施肥量和减肥量)、灌水处理(传统灌溉和滴灌)及施加生物炭3种因素,以明确不同水肥条件下西葫芦产量、不同部位养分含量、水肥生产率、生物量、土壤养分及养分盈余情况,研究减量水肥组合对西葫芦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肥量基础上适量减少施肥、灌溉量与施加生物炭措施未造成西葫芦减产,且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和灌溉水生产率,对西葫芦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西葫芦、根系及茎叶养分含量无明显影响;减肥减水对于土壤pH、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及CaCl2-P含量基本没有显著影响,而施加生物炭能增加耕层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淋溶风险;减水与施加生物碳处理对土壤氮素、磷素盈余量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设施蔬菜水肥利用效率、减轻土壤养分淋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减肥 西葫芦 产量 养分 温室
下载PDF
西葫芦新选品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素玲 许晶 +2 位作者 车星星 刘虹 闫米格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12个西葫芦新选品系与早青一代在物候期、果实综合性状、产量及抗性方面的比较,筛选表现优异的品系,为下一年的试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LX-3,LX-6和LX-7早熟,商品性好,抗性好,产量高,分别为117 619.5,116 158.5,110 358.0 kg/hm^2... 通过对12个西葫芦新选品系与早青一代在物候期、果实综合性状、产量及抗性方面的比较,筛选表现优异的品系,为下一年的试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LX-3,LX-6和LX-7早熟,商品性好,抗性好,产量高,分别为117 619.5,116 158.5,110 358.0 kg/hm^2,与早青一代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参加区域试验;LX-11产量为103 653.0 kg/hm^2,与早青一代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测试;LX-1,LX-2虽产量不及对照,但综合性状良好,可以继续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品系 比较试验 产量
下载PDF
蚯蚓和丛枝菌根真菌对南瓜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建峰 秦华 +5 位作者 张承龙 王景伟 林先贵 王俊华 张晶 王一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在温室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接种AM(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蚯蚓(Eisenia fetida)对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修复3环以上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试验设置单接AM真菌、单接蚯蚓、双接AM真菌和蚯蚓、不接种的... 在温室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接种AM(arbuscular mycorrhiza)真菌、蚯蚓(Eisenia fetida)对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修复3环以上多环芳烃(PAHs)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试验设置单接AM真菌、单接蚯蚓、双接AM真菌和蚯蚓、不接种的对照共4个处理,播种10周后收获。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和蚯蚓促进AM真菌侵染南瓜,增加南瓜生物量;显著提高南瓜修复土壤中Phe(菲)、Ant(蒽)、Pyr(芘)、BkF(苯并(k)荧蒽)、BaP(苯并(a)芘)、BPer(苯并(g,h,i)芃)等PAHs污染物的效率,促进南瓜高效地吸收3~5环PAHs,尤其是AM真菌和蚯蚓共同接种条件下对南瓜修复土壤效果最优;AM真菌利于南瓜转移根系吸收的高浓度PAHs化合物至地上部,降低PAHs对根系的胁迫,增强南瓜在高浓度PAHs污染土壤中存活,有利于南瓜应用于高浓度PAHs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蚯蚓对南瓜地下部吸持3—5环高分子量的PAHs化合物有积极作用。因此,选用的AM真菌和蚯蚓在土壤中具有协同作用,促进南瓜高效修复PAHs污染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AM真菌 南瓜 修复 PAHS污染土壤
原文传递
不同湿度对热处理西葫芦传热过程及低温贮藏品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盖晓阳 张敏 +4 位作者 胡均如 李佳乐 郑凯 方佳琪 凌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2,共9页
该文研究了采后西葫芦果实分别经不同湿度(40%、60%、80%、90%)的热空气处理(44℃、2.3 h)后在(4±0.5)℃湿度(80±5)%的低温条件下对果实的品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测定失重率,冷害指数,电解质外渗率,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氢... 该文研究了采后西葫芦果实分别经不同湿度(40%、60%、80%、90%)的热空气处理(44℃、2.3 h)后在(4±0.5)℃湿度(80±5)%的低温条件下对果实的品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测定失重率,冷害指数,电解质外渗率,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并对不同湿度热空气处理过程进行传热分析。结果表明,80%湿度热处理组与其他组相比,具有较平缓的中心升温速率和较快的表皮升温速率,且能减少低温贮藏下西葫芦果实的冷害症状和机体软化的发生,减缓失重率的下降,同时该处理组能显著降低果实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通过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延缓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来保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抑制H;O;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上升。相较于其他湿度处理,80%湿度的热空气处理既可以有效减少处理过程中热应力的过量积累,防止热损伤,又可以在低温贮藏下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损伤,减轻冷害症状,提高西葫芦贮藏品质。研究结果可为西葫芦热空气处理过程以及低温贮藏保鲜提供新的参考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升温速率 热空气处理 西葫芦 冷害 活性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