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沙变化条件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变化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卫红 崔长江 张晓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 ,总结分析了黄河下游 1986年以来水沙变化的主要特点 ,进而着重对水沙变化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的新特点进行了阐述。其特点主要是 :主流摆动幅度减弱 ,支汊、心滩减少 ;河道弯曲程度增加 ,河湾个数增多 ;工...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 ,总结分析了黄河下游 1986年以来水沙变化的主要特点 ,进而着重对水沙变化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的新特点进行了阐述。其特点主要是 :主流摆动幅度减弱 ,支汊、心滩减少 ;河道弯曲程度增加 ,河湾个数增多 ;工程靠溜部位上提下挫现象增多 ,工程上首塌滩严重 ;畸形河湾增加 ;工程脱河和半脱河现象较为严重 ;小水易出险等。从而认识到 ,水沙变化后 ,河势变化更加复杂 ,应深入探讨河势调整的机理 ,并通过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来减弱水沙变化程度 ,同时 ,在一些河势调整剧烈的河段修建能够适应长期中小水河势调整的整治工程是改善不利河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 水沙变化 游荡性河道 黄河
下载PDF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明甫 陈立 周宜林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共6页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升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高含沙洪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概化模型试验结果和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特别提出窄深河槽一方面由高含沙水流自身塑造。
关键词 游荡型河道 高含沙水流 河道演变 滩槽冲淤
下载PDF
长期低含沙水流作用下黄河下游河势调整过程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勇 王卫红 +1 位作者 张宝森 王万战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长期下泄清水或低含沙水流,游荡性河道河势发生显著调整,研究其变化过程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具有很大意义。依据2000—2015年的河势资料,对铁谢—高村游荡性河道的河势调整过程进行了...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长期下泄清水或低含沙水流,游荡性河道河势发生显著调整,研究其变化过程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具有很大意义。依据2000—2015年的河势资料,对铁谢—高村游荡性河道的河势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河势变化的建议。结果表明:①在长期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游荡性河道的河势变化较大,河宽增大、心滩增多、河势较散乱、畸形河湾现象突出;②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势调整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前期河势以下挫为主,后期则以上提为主,且河势调整从上至下逐步演进;③对危及滩区群众安全的东安—桃花峪、三官庙—黑岗口、堡城—青庄河段,急需进行河道整治,对长期持续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的河势新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确保防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调整 低含沙水流 铁谢-高村河段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提升治理目标与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军华 许琳娟 江恩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5,116,共6页
黄河下游因剧烈的游荡特性与悬河特征使其河道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主要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然而,299 km游荡型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根据国家战略... 黄河下游因剧烈的游荡特性与悬河特征使其河道治理成为世界性难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主要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然而,299 km游荡型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根据国家战略对河道治理的新要求,在总结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在黄河防洪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提升治理目标,剖析了目前游荡型河道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应对的挑战,提出了完善河道整治工程措施、加强畸形散乱河势治理、研发仿生态工程新材料与新坝型等提升治理对策,支撑新时期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道 河道整治 河势稳定控制 畸形河势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演变规律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侯极 周勤 +1 位作者 张春泽 米家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143-150,共8页
雅鲁藏布江的演变受到水流泥沙的影响外,地壳运动、高原抬升、气候变化等对其作用显著,多重叠加作用下的演变较为复杂。根据收集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地形及历史卫星影像等资料,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槽与支... 雅鲁藏布江的演变受到水流泥沙的影响外,地壳运动、高原抬升、气候变化等对其作用显著,多重叠加作用下的演变较为复杂。根据收集研究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地形及历史卫星影像等资料,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槽与支汊的变化和河相关系,探索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游荡型河道河谷的宏观边界基本由高山控制;雅鲁藏布江的游荡不仅与宽深比有关,河岸的约束性、河道比降及床沙粒径对游荡型河道影响也较大;根据河相关系分析,拉萨河口至泽当段稳定性稳定性较差,进一步游荡的趋势明显;米林至尼洋河口段则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游荡型河道 河床演变 河相关系
下载PDF
基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文艺 王卫红 李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72-1177,1185,共7页
依据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查勘资料分析,结合河工实体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原理,研究了基于河势相对稳定原理的河道整治机制。研究表明,尽管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多变,但其调整是遵循河势稳定原理的;游荡性河道整治应... 依据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查勘资料分析,结合河工实体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原理,研究了基于河势相对稳定原理的河道整治机制。研究表明,尽管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多变,但其调整是遵循河势稳定原理的;游荡性河道整治应按照'顺势布弯、就弯设坝、遥相呼应、规模适度'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整治工程体系布局。以此研究成果建设的工程体系运行实践表明,在近年来不同流量级洪水下整治工程体系可以明显起到理顺流路、稳定河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 河势稳定原理 游荡性河道 河道整治机制 黄河
下载PDF
改造宽浅游荡河道为窄深稳定河道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泽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宽浅 ,边滩变动快 ,主流摆动频繁 ,“横河、斜河”经常发生 ,是“背着石头撵河”这种防洪被动局面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黄河下游河道有三级造床流量 ,宽河道中具备产生窄河道的自然条件。目前河南段河道之所以还在游...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宽浅 ,边滩变动快 ,主流摆动频繁 ,“横河、斜河”经常发生 ,是“背着石头撵河”这种防洪被动局面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黄河下游河道有三级造床流量 ,宽河道中具备产生窄河道的自然条件。目前河南段河道之所以还在游荡 ,主要原因是治理不到位。河南段河道的治导线 ,应该参照山东段河道整治成近 5 0 0m宽的微弯型河道。其方法是用种草和修建透水桩坝固定嫩滩。分析结果表明河道缩窄 ,对山东窄河道及河口并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道 河道整治 缩窄整治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长期枯水枯沙作用下黄河游荡型河段变化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卫红 王万战 孙赞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3,26,共3页
利用实测资料,对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初期长期枯水枯沙作用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的变化特点和已有工程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10月以后,进入下游的65%的流量集中在1 000 m3/s以下;与1986—1999年相比,游荡型河段主流... 利用实测资料,对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初期长期枯水枯沙作用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的变化特点和已有工程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10月以后,进入下游的65%的流量集中在1 000 m3/s以下;与1986—1999年相比,游荡型河段主流摆幅明显减小,除赵口—黑岗口河段主流最大摆幅超出治导线外,其他河段河势摆幅基本控制在整治工程控制范围内;含沙量偏低使河岸受到冲刷,主槽宽展,心滩增多;低含沙量及河脖滩尖冲蚀造成工程靠溜位置普遍下挫,送溜不力,河势坐弯。建议对尚未控制好的河段局部辅以双岸整治措施,以稳定河势,减轻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 小浪底水库 枯水枯沙 游荡型河道 黄河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丁坝群对河势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秀竹 徐向舟 +1 位作者 赵莹 高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8-385,共8页
下游游荡型河道的河势控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MIKE21软件构建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不同挑角、布设排数以及结构形式下丁坝群对河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黄河下游... 下游游荡型河道的河势控制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MIKE21软件构建黄河下游天然河道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不同挑角、布设排数以及结构形式下丁坝群对河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黄河下游河湾段透水丁坝群的缓流落淤效果与实体丁坝群接近.实体丁坝坝后悬沙浓度从约30 kg/m^(3)下降到最低24.72 kg/m^(3),透水丁坝则下降至24.08 kg/m^(3);两者对河段凹岸流速减小平均贡献率均高达80%以上,具有很强的护岸效果.此外透水丁坝因其独具的透水性能,有利于水生生物繁衍生息,兼顾了防洪安全和生态友好.但因目前建造透水丁坝的配套理论与技术标准有所欠缺,工程中存在溃坝风险,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设计方法和工程新材料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道 丁坝群 河势控制 悬沙浓度 数值模型
下载PDF
ADCP在黄河游荡型河道截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贵生 谢永勇 宁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19,共3页
瑞谱型相控阵声学多普勒剖面仪是一款新型的走航式流量测量仪器,其在工作过程中可同步测量水深和流速,具有体积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安装使用便捷的特点,适用于不同水深和水流条件。在黄河宁夏四排口游荡型河道沙质河床裁弯取直... 瑞谱型相控阵声学多普勒剖面仪是一款新型的走航式流量测量仪器,其在工作过程中可同步测量水深和流速,具有体积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安装使用便捷的特点,适用于不同水深和水流条件。在黄河宁夏四排口游荡型河道沙质河床裁弯取直工程截流施工期间,利用该仪器开展了龙口断面进占合龙、上下游河势变化和引河内流速、流量、断面等要素的水文监测及资料分析,为实现黄河宁夏四排口河段成功截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监测成果满足设计、施工和监理的需求,积累了在游荡型河道沙质河床上截流期水文监测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ADCP 游荡型河道 沙质河床 水文监测 裁弯取直 宁夏河段 黄河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湿地演变与河防工程建设时空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玉芳 葛雷 +2 位作者 单凯 周子俊 马红亮 《环境影响评价》 2021年第3期13-18,共6页
选择位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的花园口—高村河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河防工程建设对河道湿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1980—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湿地规模经历了明显的减少过程,2015—2017年,河道湿地面积基本趋于稳定,变化幅度在1%以内... 选择位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的花园口—高村河段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河防工程建设对河道湿地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一,1980—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湿地规模经历了明显的减少过程,2015—2017年,河道湿地面积基本趋于稳定,变化幅度在1%以内;其二,控导工程对河道湿地有一定的影响,而大堤及险工对河道湿地影响较小;其三,河段相同时段控导工程建设规模、强度与河道湿地规模的变化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控导工程建设不是造成河段河道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其四,控导工程对河道湿地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在影响河道湿地演变的多种因素中,黄河水资源的支撑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道湿地 游荡型河段 控导工程
下载PDF
基于长序列的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势演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琳娟 王远见 +2 位作者 李军华 赵万杰 董伟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157,197,共8页
分析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势的时空演变规律,为进一步认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特征、开展河道整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在系统收集、整理1960-2015年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典型断面的河势观测资料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Fishe... 分析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势的时空演变规律,为进一步认识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特征、开展河道整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在系统收集、整理1960-2015年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典型断面的河势观测资料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Fisher断点检验方法分析1960-2015年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典型断面多年平均河宽及主流线迁移速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60年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在平面形态上呈藕节状分布,而其主流线调整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不显著;黄河下游于店断面、禅房断面是平面藕节状分布的关键节点,将全河段划分为3段(第一段铁谢至于店断面,河宽均值为1627m;第二段于店至禅房断面,河宽均值为1477m;第三段禅房至高村断面,河宽均值为107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河宽 主流线迁移速率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Fisher断点检测 游荡型河道 河势演变
下载PDF
游荡型河流转化控制因素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毅 杜梦 邵学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5-850,共6页
改进已有平面二维水沙模型,进一步考虑弯道二次流及河床结构对泥沙输运的影响以及河岸植被影响;并提出新的非黏性土崩岸模拟方法,使其能模拟边滩的形成.利用改进后模型模拟游荡小河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流量、边岸植被、来沙量... 改进已有平面二维水沙模型,进一步考虑弯道二次流及河床结构对泥沙输运的影响以及河岸植被影响;并提出新的非黏性土崩岸模拟方法,使其能模拟边滩的形成.利用改进后模型模拟游荡小河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流量、边岸植被、来沙量等控制因素变化后游荡小河的平面形态发展过程;分析讨论其对游荡河型转化的影响,并将结论与现有河型转化理论对比,说明改进后的数值模型能反映游荡河流的形成与转化,为深入研究其转化及成因机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型河流 平面二维模型 河型转化 水沙条件 植被影响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稳定水力几何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羿名 戴文鸿 +1 位作者 刘军 张天琪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2,共7页
采用稳定河道水力几何形态计算经验公式和3种典型的极值理论计算了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的稳定河宽和稳定水深。4种公式计算出的稳定河宽相近,可信度较高;最小弗劳德数法计算出的稳定水深偏大,而另外3种公式计算的稳定水深很接近,有较高... 采用稳定河道水力几何形态计算经验公式和3种典型的极值理论计算了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的稳定河宽和稳定水深。4种公式计算出的稳定河宽相近,可信度较高;最小弗劳德数法计算出的稳定水深偏大,而另外3种公式计算的稳定水深很接近,有较高的可信度。建立一维和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了在2 670 m~3/s造床流量的持续作用下柳河口至夹河滩河段各断面的稳定河宽和稳定水深,结合经验公式和极值理论的计算结果,预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演变至稳定状态时,平均河宽约为500~700 m,平均水深约为3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游荡型河道 河流演变 极值理论 河道形态
下载PDF
游荡型河道河势突变调整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向萍 江恩慧 +2 位作者 李军华 王远见 万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56,共6页
游荡型河道河势演变不仅包含渐变过程,也包含突变过程。河势突变是指游荡型河道局部或整体河势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调整。河势突变给河流防洪、供水安全及河流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对河势突变适当加以利用,可有效提... 游荡型河道河势演变不仅包含渐变过程,也包含突变过程。河势突变是指游荡型河道局部或整体河势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调整。河势突变给河流防洪、供水安全及河流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对河势突变适当加以利用,可有效提高河道整治工程的控导能力,增强河势稳定性。从游荡型河道河势突变调整的现实意义、内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其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开展河势突变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下一步深入系统开展游荡型河道河势突变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道 河势 突变调整 黄河下游
下载PDF
Decoy 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via Beam-Wandering Modeled Atmosphere Channel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胜利 金晨辉 +3 位作者 郭建胜 史建红 邹旭波 郭光灿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13,共5页
We investigate the decoy 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via the atmosphere channels. We consider the efficient decoy state method with one-signal state and two-decoy stat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oy state metho... We investigate the decoy 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via the atmosphere channels. We consider the efficient decoy state method with one-signal state and two-decoy stat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oy state method works even in the channels with fluctuating transmittance. Nevertheless, the key generation rate will be dra-matically decreased by atmosphere turbulence, which sheds more light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e turbulence in realistic free-space based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on in Decoy 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via Beam-wandering Modeled Atmosphere channel that is
下载PDF
Continuous Variable Quantum Teleportation in Beam-Wandering Modeled Atmosphere Channel
17
作者 Sheng-Li Zhang Chen-Hui Jin +3 位作者 Jian-Hong Shi Jian-Sheng Guo Xu-Bo Zou Guang-Can Guo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We investigate the continuous variable quomtum teleportation in atmosphere channels. The beam-wandering mode/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teleportation of the unknown single-mode coherent state. Two methods, one is dete... We investigate the continuous variable quomtum teleportation in atmosphere channels. The beam-wandering mode/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teleportation of the unknown single-mode coherent state. Two methods, one is deterministic by increasing the aperture size of the detecting device and one is probabilistic by entanglement distillation,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eleportation fidelity in the presence of atmosphere no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Variable Quantum Teleportation in Beam-wandering Modeled Atmosphere channel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双岸整治方案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齐璞 孙赞盈 +1 位作者 刘斌 黎桂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106,共9页
作者针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槽极为宽浅,河床极不稳定,目前的河道整治宽度过大,不利于洪水期控导河势与河床的集中冲刷,必须双岸同时整治,缩窄河宽;从有利于排洪输沙需求出发,应按洪水较顺直河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规划流路。两岸... 作者针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槽极为宽浅,河床极不稳定,目前的河道整治宽度过大,不利于洪水期控导河势与河床的集中冲刷,必须双岸同时整治,缩窄河宽;从有利于排洪输沙需求出发,应按洪水较顺直河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规划流路。两岸同时整治后,在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冲刷期,可控制滩地坍塌、河槽展宽,使冲刷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利于使河槽过流能力迅速增大。为水库泥沙多年调节排沙期利用洪水集中排沙入海创造条件,使近期作用与远期整治效果紧密结合。形成窄深、归顺、稳定、且有窄槽宽滩的输水输沙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河道 双岸整治 对口丁坝 整治河宽 窄槽宽滩 黄河
下载PDF
游荡性河流演变规律研究进展及其河型归属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哲辉 黄河清 +1 位作者 周园园 张敏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8-909,共12页
游荡性河道在中国广泛分布,其中以黄河下游上段最为典型,但关于游荡性河型的归属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国际上多将游荡性河流归属为辫状河型。本文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为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游荡性河流的演变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机... 游荡性河道在中国广泛分布,其中以黄河下游上段最为典型,但关于游荡性河型的归属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国际上多将游荡性河流归属为辫状河型。本文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为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游荡性河流的演变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并从定义、成因、特征及河道形成过程方面,将游荡与辫状河型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启示:游荡性河型是一种重要的河道型态,与辫状河型在许多方面存在较明显差异。特别是游荡河型主要发育于能量小于输沙需求的环境,因而形态呈现不稳定特性,但辫状河型不仅出现在能量较多的环境,而且也常在能量较小的环境中出现,因而一部分具有稳定形态,另一部分则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对游荡性河道和辫状河道给予区分。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重视河型形成的内在机理,对能量理论进行发展及深化,进一步系统性评价游荡性河道与辫状河道的异同性,以解决游荡性河道的河型归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河型 辫状河型 河型分类 能量耗散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AREAL DISTRIBUTION OF WANDERING BRAIDED AND STABLE BRAIDED RIVER CHANNEL PATTERNS IN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炯心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21期1816-1821,共6页
So fa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regar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ation as a deterministic problem, but a few begin to treat it as a probabilistic one. For the study of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s, ... So fa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regard river channel pattern formation as a deterministic problem, but a few begin to treat it as a probabilistic one. For the study of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s,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 frequency which can be d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dering braided channel PATTERN STABLE braided channel PATTERN frequency of RIVER channel PATTERN areal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