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3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7
1
作者 陈绍敏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5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73%;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5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73%;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B超检查对附件包块、胚芽、心血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检出率(P<0.05)。结论: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且诊断阳性率较经腹部B超检查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超声 经腹部检查 经阴道检查
下载PDF
中国10万妇女乳腺癌筛查初探 被引量:64
2
作者 徐光炜 胡永昇 阚秀 《中国肿瘤》 CAS 2010年第9期565-568,共4页
文章报道了应用体检、超声及X线三种检查方法对118273例35~70岁的妇女进行乳腺筛查的初步结果。共检出乳腺癌779例(6.6‰),其中271例(34.8%)为早期乳腺癌。在此人群中可分为自然人群及自我选择人群两大类。前者44091名,检出乳腺癌94例(... 文章报道了应用体检、超声及X线三种检查方法对118273例35~70岁的妇女进行乳腺筛查的初步结果。共检出乳腺癌779例(6.6‰),其中271例(34.8%)为早期乳腺癌。在此人群中可分为自然人群及自我选择人群两大类。前者44091名,检出乳腺癌94例(2.1‰),其中早期乳腺癌58例(61.7%);后者74182名,检出乳腺癌685例(9.2‰),其中早期癌213例(31.3%)。在小于44岁妇女中,超声检查对早期癌的筛查效果好于X线检查;而大于55岁妇女中则似乎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筛查 超声检查 乳房体检 X线检查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5
3
作者 王晓庆 魏玮 +4 位作者 魏玺 徐勇 王海玲 忻晓洁 张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征象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48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所有患者术前超声和术后病...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征象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且经病理证实的48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所有患者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均无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观察原发癌的超声特征,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6例PTC患者中,中央区有转移297例,无转移189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术前超声诊断PTC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35.3%、88.6%、83.2%、47.4%和5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多灶、纵横比≥1、直径〉1 cm、位于下极、边界不清、低回声、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的患者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肿瘤直径〉1 cm、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描述PTC的超声征象对提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当PTC直径〉1 cm、微小钙化、被膜侵及的长度/结节周长≥1/4时,伴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大,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颈部中央区淋巴结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直肠腔内超声与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环周切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4
4
作者 任圣会 孙晓峰 +1 位作者 王权 李守震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ERUS)与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直肠癌环周切缘(CRM)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93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71例;年龄为(...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ERUS)与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直肠癌环周切缘(CRM)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93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71例;年龄为(60±12)岁,年龄范围为26~90岁。患者术前均行ERUS和MRI检查,手术均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术后行病理学检查。以术后病理学分期为金标准,评价ERUS及MRI检查对肿瘤T分期灵敏度、特异度以及CRM诊断符合率。观察指标:(1)ERUS及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2)ERUS及MRI检查对直肠癌CRM的评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配对四格表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χ^2检验比较ERUS与MRI检查对T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差异。ERUS检查对直肠癌CRM评估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进行κ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ERUS与MRI检查对CRM阳性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1)ERUS及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评估。ERUS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总符合率为74.61%(144/193),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8%(181/193)、80.83%(156/193)、79.79%(154/193)、94.82%(183/193);对T1、T2、T3、T4期评估的灵敏度分别为55.56%(10/18)、77.50%(31/40)、78.46%(102/130)、20.00%(1/5),特异度分别为97.71%(171/175)、81.70%(125/153)、82.54%(52/63)、96.81%(182/188)。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总符合率为50.78%(98/193),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7%(175/193)、74.09%(143/193)、58.55%(113/193)、78.24%(151/193);对T1、T2、T3、T4期评估的灵敏度分别为0(0/18)、17.50%(7/40)、68.46%(89/130)、40.00%(2/5),特异度分别为100.00%(175/175)、88.89%(136/153)、38.10%(24/63)、79.26%(149/188)。ERUS和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1,P<0.05)。(2)ERUS及MRI检查对直肠癌CRM的评估。ERUS检查对直肠癌CRM阳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T分期 环周切缘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MRI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CT、MRI及DSA在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对比价值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徐民 程雪 +8 位作者 赵中伟 宋晶晶 杨伟斌 吴徐璐 陈敏江 程星遥 范晓希 刘丽霞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US)、CT、MRI及DSA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63例75个病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确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US)、CT、MRI及DSA在评估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63例75个病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确诊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检查,并再次行DSA进行诊疗,以DSA造影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再对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3例75个病灶经介入综合治疗后3~5周后均行US、CT、MRI及DSA检查,其中有25个病灶经DSA证实活性病灶;US病灶检出74个(98.7%),25例活性病灶检出12个(48.0%);CT增强病灶检出75个(100%),活性病灶检出18个(72.0%);MRI病灶检出率75个(100.0%),活性病灶检出率22(88.0%);US、CT、MRI三者联合,病灶检出75个,活性病灶检出24(96.0%)。结论 MRI在肝癌介入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价值明显优于US、CT。三者联合可以互补,可以帮助更多地了解关于病灶的信息,有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 肝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腹部与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肖丽珍 杨凤玲 邹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超声与经阴道彩色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色超声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后...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超声与经阴道彩色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0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色超声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异位妊娠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腹部彩超后确诊43例,诊断率为84.31%,漏诊患者5例,误诊患者3例,其中2例被误诊为黄体囊肿,1例被误诊为炎性包块;试验组患者经阴道彩超后确诊48例,诊断率为94.12%,漏诊患者3例,没有误诊患者;两组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384,P<0.05)。两组患者在盆腔积液和假孕囊方面的诊断率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在心管搏动和胚芽、包块等方面的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早期宫外孕诊断方面采用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彩色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及与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浦徐娟 陶静西 王丽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筛查的效果及胎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从2012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中选取1000例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孕妇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筛查结果,并分析胎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存在的关...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筛查的效果及胎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从2012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中选取1000例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孕妇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筛查结果,并分析胎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存在的关系。结果产后显示受检者中共有16例畸形胎儿,超声检查共检出15例,准确率为93.75%(15/16),漏诊率为6.25%(1/16);15例畸形胎儿均引产,与大体标本观察结果比较,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5%;先天性足或手畸形、四肢短小发生率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40.00%、13.33%;10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查,提示染色体正常为7例(70.00%),染色体异常为3例(30.00%)。结论超声检查中,胎儿畸形显示存在典型图像特征,可获得较高检出率,胎儿肢体畸形常与染色体异常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筛查 染色体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早期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被引量:34
8
作者 倪卫东 张红 +1 位作者 尹鹏 赵宜勇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早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早期乳腺肿块患者89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进行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9例乳腺肿块患者,取材成功率97.8%(87/89),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早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早期乳腺肿块患者89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进行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89例乳腺肿块患者,取材成功率97.8%(87/89),超声诊断的灵敏度82.0%,特异度88.0%,准确度79.0%。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灵敏度90.0%,特异度89.0%,准确度94.0%。病理诊断乳腺良性肿瘤49例,恶性肿瘤38例。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组对早期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超声可以呈现不均匀低回声、边界回声表现、钙化和血流情况等,但也有部分肿块声像图特征不典型。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能提高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度,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肿块 超声诊断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郝志华 王俊明 +1 位作者 陈春彦 杨彦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2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甲状腺彩超检查的重点人群及是否应将其列为常规体检项目。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13664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血脂、血糖...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甲状腺彩超检查的重点人群及是否应将其列为常规体检项目。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13664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血脂、血糖、血压等检测。其中8596例体检者同时进行甲状腺外科触诊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测发现TN的236例体检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体检人群TN检出率为47.43%。外科触诊检出TN的体检者经甲状腺超声均检出TN。随着结节直径的增大,外科检出率逐渐升高,直径1cm以上的TN外科检出率>50%。TN如不伴甲状腺增大对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胺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胺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无影响。甲状腺超声检查异常的各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检出TN的体检者比较,检出TN的体检者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在体检人群中的检出率不低,但多数为良性结节,对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重点人群和有条件的地方应推荐做甲状腺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体检 患病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病灶切除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0
作者 龙登锋 黄自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7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病灶切除活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就诊且需要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的女性患者23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病灶切除活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就诊且需要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的女性患者238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切除乳腺病灶;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切除乳腺肿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瘢痕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疼痛度评价上,研究组重度疼痛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病灶进行切除及活检效果较好,手术瘢痕小,对乳房的功能及外观保护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女性乳腺肿块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 超声检查 活检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在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及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罗丹 朱辉 +1 位作者 王琼芳 王松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3454-3456,34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及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将患者超声检查的...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及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将患者超声检查的数据作为研究组,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肌骨超声、X线片及Lysholm评分,以及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评分及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胫骨角、股胫角、髌骨倾斜角及股骨角均明显小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关节积液、半月板病变,以及滑膜增生等病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的跛行、承受疼痛能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及下蹲起立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患者的滑膜炎性增生与疼痛及交锁呈负相关。结论使用超声检查能准确反映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Lysholm评分
下载PDF
卵巢黄体破裂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8
12
作者 耿保阳 贾红岩 裴彩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0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破裂患者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4年5月来该科检查并住院治疗的128例考虑为黄体破裂患者临床资料,予以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确诊主要以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对应... 目的:探讨黄体破裂患者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4年5月来该科检查并住院治疗的128例考虑为黄体破裂患者临床资料,予以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确诊主要以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对应结果作为判定标准,同时将单项及联合检查予以准确率评估。将经病理证实的88例黄体破裂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余4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超声血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联合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可达到95.45%,同最终确诊结果相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诊断准确率较单纯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超声检查有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超声血流改变情况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黄体破裂患者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较单独经腹以及经阴道实施超声检查具有显著意义。融合两种超声优势,能够使诊断准确率有极大提高,并且确诊结果也不具有差异性,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 黄体破裂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联合检查
原文传递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13
作者 常莹 杨敬春 冷振鹏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能够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建立以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2... 目的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能够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建立以声像图特征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36例女性乳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乳腺结节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回归模型。比较进入方程中的变量的优势比(OR),评价各变量尤其是弹性成像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个超声特征,筛选出毛刺征、微钙化、血流分级及弹性评分4个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变量,其中弹性评分的OR值高于其他自变量。结论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乳腺结节病理性质有鉴别诊断意义的特征变量,超声弹性成像较其他超声特征更有优势,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及二维声像图特征对于乳腺结节的确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结节 LOGISTIC模型 弹性成像
下载PDF
超声联合血清VEGF、TSGF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珊珊 戚建国 +3 位作者 王洲 李健 任永凤 殷延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价值及与D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1例DTC患者为观察组,6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依据腺癌类型分...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断价值及与D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1例DTC患者为观察组,6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依据腺癌类型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TC组,n=106)和甲状腺滤泡状癌组(FTC组,n=45)。比较各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清VEGF及TSGF水平,分析超声联合血清VEGF、TSGF检查对DTC的诊断价值及与D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超声检查不同病灶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钙化、周围组织浸润及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肿大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TS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TC组与FTC组患者超声检查不同病灶边界、形态、回声、钙化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组患者血清VEGF、TSGF水平低于FTC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TSGF水平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且肿瘤越大、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者血清VEGF、TSGF水平越高(P<0.05)。超声联合血清VEGF、TSGF诊断DTC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超声诊断(P<0.05)。结论:DTC患者的超声表现、血清VEGF、TSGF水平存在异常,且血清VEGF、TSGF水平与DTC患者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超声联合血清VEGF、TSGF检测可提高DTC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超声检查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文娟 谢燕 +1 位作者 刘超 韩东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707-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范围良性组(66例)和恶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范围良性组(66例)和恶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HE4和CA19-9水平。评价超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和CA19-9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恶性组患者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显著低于良性组患者(均P<0.05);超声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尚可,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癌的特异度较高,超声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7.78%。结论: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和CA19-9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超声检查 糖链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糖链抗原19-9
下载PDF
四腔心切面法和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杏 司徒莹 谢家玉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四腔心切面法和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1848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 目的:对比分析四腔心切面法和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1848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查的1952例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情况,并以产后新生儿查体或引产后尸检畸形种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918例(占98.26%),对照组中获得满意心脏切面图像1785例(占96.59%)。两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共41例(占1.07%),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21例,诊断准确率为95.45%(21/22);对照组产前超声检出心脏畸形胎儿16例,诊断准确率为84.21%(16/19);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8,P<0.05)。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可以对四腔心、左室流出道以及右室流出道切面3个基本切面同时进行检查,可获得更优的心脏切面图像,克服单独四腔心切面法检查的不足,具有快速、安全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高等优点,可提高对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畸形 超声检查 四腔心切面法 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
下载PDF
两种TI-RADS分级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6
17
作者 赖水青 陈远程 +3 位作者 陈志江 王龙 丛淑珍 邝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6,共7页
目的比较ACR TI-RADS与Kwak 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350例甲状腺结节,其中144例通过手术后病理诊断(41.14%),206例通过穿刺细胞病理诊断(58.86%)。根据超声影像进行ACR TI-RADS分级和Kwak TI-RADS分级,... 目的比较ACR TI-RADS与Kwak 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共纳入350例甲状腺结节,其中144例通过手术后病理诊断(41.14%),206例通过穿刺细胞病理诊断(58.86%)。根据超声影像进行ACR TI-RADS分级和Kwak TI-RADS分级,比较两种分级系统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 ACR TI-RADS分级和Kwak TI-RADS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879。ACR TI-RADS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最佳阈值为TR5级,TR5级对应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约登指数以及诊断准确性为77.3%、89.1%、83.0%、85.1%,7.101、0.255、27.848、0.664、0.843;而Kwak TI-RADS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最佳阈值为4c级,4c级对应上述指标为84.8%、84.0%、78.3%、89.0%,5.283、0.181、29.265、0.688、0.843。结论两种超声影像TI-RADS分级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对比Kwak TI-RADS,ACR TI-RADS以TR5级为诊断切点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和较低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双胎妊娠超声检查技术规范(2017) 被引量:25
18
作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常见高危胎儿诊治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建立与优化>项目组 解丽梅 +2 位作者 廖姗姗 刘彩霞 乔宠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5-818,共4页
随着高龄孕妇增多、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双胎妊娠胎儿畸形发生率、围产期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单胎[1-4]。据《常见高危胎儿诊治技术标准及规范的建立与优化》项目组中国10家单位统计。
关键词 双胎 超声检查 技术规范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对早孕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19
作者 唐焱 周宏 +3 位作者 蒋迪 田林锋 刘红雨 钟黎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对早孕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在本院接受超声诊断并怀疑胎儿畸形的早孕期孕妇38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按顺序进行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尾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对比不同孕期胎儿颜面部显示情况、所有胎儿...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对早孕期筛查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在本院接受超声诊断并怀疑胎儿畸形的早孕期孕妇38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按顺序进行侧脑室水平横切面尾侧偏斜法超声检查,对比不同孕期胎儿颜面部显示情况、所有胎儿颜面部畸形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11~11+6周、12~12+6周以及13~13+6周三组不同的孕期的产前超声检查显示率分别为97.30%,97.98%以及97.99%,差异无显著性(P〉0.05);超声检查孕早期胎儿颜面部畸形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16.67%,准确度为99.73%。结论超声用于早孕期筛查颜面部畸形的准确度较高,严格实行早孕期筛查能够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早孕期 胎儿颜面部畸形 筛查
下载PDF
卵巢癌CT及超声影像特征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欧阳璟雯 唐荣 郑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7期110-11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卵巢癌CT及超声影像特征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79例疑似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进行CT和超声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 目的比较分析卵巢癌CT及超声影像特征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79例疑似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进行CT和超声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CT和超声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79例患者中64例为卵巢癌。卵巢癌超声显示肿瘤瘤体较大,回声强,囊壁有突起,周边及内部血流主要表现为高速低阻;CT图像病灶以囊实性为主,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轮廓模糊,囊壁和间隔分布不均,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超声对卵巢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84.38%、66.67%、81.01%;CT对卵巢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3.75%、86.67%、92.41%;CT检查准确度高于超声(χ2=4.448,P<0.05)。结论 CT及超声对卵巢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但CT对卵巢肿块组织学特征显示效果更好,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T 超声 影像特征 病理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