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古汉语动结式的发展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检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姚振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4,96,共12页
本文认为,汉语动词(包括及物动词)绝大多数都具有不及物的用法。因此上古汉语表"动结"范畴的结构,其下字完全可以向这种用法看齐,从而构成"动结式"。汉语的动结式西周时即已出现,东周以降数量日益增多,形式也不断... 本文认为,汉语动词(包括及物动词)绝大多数都具有不及物的用法。因此上古汉语表"动结"范畴的结构,其下字完全可以向这种用法看齐,从而构成"动结式"。汉语的动结式西周时即已出现,东周以降数量日益增多,形式也不断丰富。文章还讨论了太田辰夫和梅祖麟观点中可能存在的方法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动结式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原文传递
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宪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日语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用法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还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通过从语用功能的差异对日语自他动词进行分析,将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划分为体恤功能、道歉功能和待遇表达,并指出日本人崇尚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对他... 日语自动词与他动词的用法不仅是一个语法问题,而且还深受日本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通过从语用功能的差异对日语自他动词进行分析,将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划分为体恤功能、道歉功能和待遇表达,并指出日本人崇尚和敬畏自然的自然观、对他人的敬畏以及崇尚"和"的心理是左右日本人使用自动词与他动词的根本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语用功能 文化心理
下载PDF
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袁邦照 曾炯巍 《温州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32-36,共5页
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 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词;词典的修订,语言的习得过程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概念化过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这些转化过程的主导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转化因素 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基于日语自他动词性质的日语复合动词分类 被引量:2
4
作者 柳小花 《黑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运用自动词、他动词性质对日语动词分析的模式,从两个单个动词结合成复合动词的结合方式,以及格支配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性质的判断方法。复合动词自他性类型有三种:只能作自动词的复合动词、只能作他动词的复合动词以... 运用自动词、他动词性质对日语动词分析的模式,从两个单个动词结合成复合动词的结合方式,以及格支配的角度,探讨复合动词的自动词、他动词性质的判断方法。复合动词自他性类型有三种:只能作自动词的复合动词、只能作他动词的复合动词以及自他性质不稳定的复合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复合动词 自动词 他动词
下载PDF
从新闻标题看动宾式动词带宾语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凤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已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些年的事,尤其是新闻的标题用语。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出发点,从受事宾语句和非受事宾语句两方面分析讨论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义、语法特征,揭示其简... 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已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些年的事,尤其是新闻的标题用语。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出发点,从受事宾语句和非受事宾语句两方面分析讨论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的语义、语法特征,揭示其简洁经济、突显焦点、均衡匀称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动宾式动词 语义语法特征 语用价值
下载PDF
存在句中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问题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璨 袁毓林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1-394,共14页
本文对存在句及物动词施事在句内和篇章上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其施事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确;在叙事上与主要场景事件不相关。文章认为,静态存在句从句法和语义上共同保障了其对状态呈现者的凸显和对其他... 本文对存在句及物动词施事在句内和篇章上的表现进行考察,发现其施事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在篇章中一般不明确;在叙事上与主要场景事件不相关。文章认为,静态存在句从句法和语义上共同保障了其对状态呈现者的凸显和对其他论旨角色的弱化,这使得存在句中及物动词的施事表现出了上述特点;而这些特点体现了存在句“作格性”的观察视角,即存在句抑制及物性角度所必需的“有动力的动作者”(也就是施事),更加强调“存在”这种现象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及物动词 施事 语篇 作格性
原文传递
控制还是提升,这是一个问题——致使类“V得”句的句法本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海华 叶狂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7,共10页
在生成语法框架内,"V得"句,如"他气得我不想写信了",一直被分析为控制结构。事实证明,许多"V得"句不是控制结构,控制分析也让动词的定性陷入了困境。"V得"句本质上是一个提升结构,这一模式能... 在生成语法框架内,"V得"句,如"他气得我不想写信了",一直被分析为控制结构。事实证明,许多"V得"句不是控制结构,控制分析也让动词的定性陷入了困境。"V得"句本质上是一个提升结构,这一模式能覆盖更多的语料,也能揭示该句式内部各小类之间的差异。从解释力上看,这一分析从结构上就能解释有歧义的"V得"句,而不需要求助于句法外的因素;宾语充当致事以及致事为基础生成的"V得"句,也都能合理生成。从理论建设上看,这一分析使用自由空语类而避免强制控制语PRO/Pro,既尊重汉语事实也符合最简方案精神;提升的分析取向也与世界其它语言的类似研究保持一致,顺应了跨语言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动词 直接宾语 复杂谓语 致使范畴 论元结构
原文传递
“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谊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50,147,共7页
"极尽"是近、现代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可以带体宾也可以带谓宾。带体宾的"极尽"多组成"极尽+X+之能事"构式。体词宾语的转类或脱落都会导致"极尽+VP"的出现,随着表达上由指称向陈述转化,"极... "极尽"是近、现代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可以带体宾也可以带谓宾。带体宾的"极尽"多组成"极尽+X+之能事"构式。体词宾语的转类或脱落都会导致"极尽+VP"的出现,随着表达上由指称向陈述转化,"极尽"就会向副词发展。"极尽"程度化的构造形式和语义制约包括:被饰VP须是双音节;语义上要有程度性,VP生命度和能动性的降低与弱化。程度副词"极尽"萌芽于明清,成熟于现代。"极尽"情状化的演化基础和用法特点在于:VP在音节上不受限制,语义上通常没有程度;"极尽"多表摹状性词汇义,常充当贴身状语;可以或须要后附标记词"de",偶尔还可以充当定语。情状副词"极尽"起步于现代,发展于当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尽” 及物动词 程度副词 情状副词 演化动因 用法制约
下载PDF
日语复合动词中自、他动词的结合方式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小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30-532,共3页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 对从《复合动词资料集》中抽取的400个复合动词样本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是:自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十他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2/3,自动词+他动词、他动词+自动词这两类自他性不一致的结合方式约占总数的1/3。通过分析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句子结构解释4类结合方式如何结合成复合动词;并通过自动词的下位分类,将复合动词的4类自他结合方式进一步细化为7类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他动词 自动词 结合方式 分类
下载PDF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12-113,117,共3页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使役态 他动词 使用意义
下载PDF
从动态存在句看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文章从现代汉语的动态存在句入手,讨论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问题。存在句不以动词的论元关系为基础,而是关注事件的状态呈现。在动态存在句中,及物动词的客体论元成为状态呈现的载体,并占据空间,施事论元因而受到抑制;而静态存在句则是动... 文章从现代汉语的动态存在句入手,讨论及物动词施事的隐现问题。存在句不以动词的论元关系为基础,而是关注事件的状态呈现。在动态存在句中,及物动词的客体论元成为状态呈现的载体,并占据空间,施事论元因而受到抑制;而静态存在句则是动态存在句在事件状态上的延续。及物动词施事的删略是断言句式群的系统特征,其深层原因在于汉语话题—说明关系的根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句 及物动词 施事 断言 非动词性谓语句
下载PDF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认知解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及物句范畴的边缘成员,它部分享有原型及物句式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不及物句式的部分限制。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介词并入和原型句式的隐喻扩展。事物的常规关系是此种句型产生的认知理据,语言经...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是及物句范畴的边缘成员,它部分享有原型及物句式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不及物句式的部分限制。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介词并入和原型句式的隐喻扩展。事物的常规关系是此种句型产生的认知理据,语言经济性原则是其产生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 宾语 范畴 原型
下载PDF
试论有对自他动词的多种对应关系——以“惯用句”为线索
13
作者 李丹蕊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日语的自动词与他动词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尤其是对那些有着相同词根、意义相近的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辨析较难 ,用法上容易产生混淆。本文以「骨が折れる」「骨を折る」等自他对应的惯用短语为例 ,对成对的自他动词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日语的自动词与他动词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尤其是对那些有着相同词根、意义相近的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辨析较难 ,用法上容易产生混淆。本文以「骨が折れる」「骨を折る」等自他对应的惯用短语为例 ,对成对的自他动词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整理 ,以就日语动词的有关特性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惯用句 自他对应 非意识行为
下载PDF
“无标”被动句的日汉对译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刁榴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无标"被动句,本文就日语"无标"被动句的各种类别,具体地分析和论述是否可以将其译成汉语"无标"被动句,揭示日语"无标"被动句翻译成汉语后的句法特点,归纳和总结日语&... 日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无标"被动句,本文就日语"无标"被动句的各种类别,具体地分析和论述是否可以将其译成汉语"无标"被动句,揭示日语"无标"被动句翻译成汉语后的句法特点,归纳和总结日语"无标"被动句与汉语"无标"被动句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被动句 他动词 自动词
原文传递
日语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 被引量:3
15
作者 樊颖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6期52-60,共9页
虽然意愿性是他动词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日语的他动词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非自主动词‘无意志动词'。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对他动词中非自主动词的分布做了梳理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他... 虽然意愿性是他动词的基本属性之一,但日语的他动词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非自主动词‘无意志动词'。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的角度出发,对他动词中非自主动词的分布做了梳理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及物性较低,与及物性的原型义距离较远,而与自动词较为接近。另外从论元结构的角度考察他动词中的非自主动词的动作主体,其论元角色不是施事,而是感受或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动词 非自主动词 及物性 论元角色
原文传递
英语中动词后跟形容词结构分析
16
作者 陈海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3-85,共3页
英语句子中最重要的单词是动词,要正确理解和应用英语必须掌握好动词的用法,掌握好动词的基本句型及其扩展句型。文章就动词后面跟形容词的三种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归纳出各类动词与形容词的连用,并按照动词的词汇意义分... 英语句子中最重要的单词是动词,要正确理解和应用英语必须掌握好动词的用法,掌握好动词的基本句型及其扩展句型。文章就动词后面跟形容词的三种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归纳出各类动词与形容词的连用,并按照动词的词汇意义分类加以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动词 结构分析 英语 系统分析 句型
下载PDF
论日语自他动词的非对应性现象
17
作者 孙学章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97-100,共4页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 日语自他动词间存在着各种对应性,这种特点有助于词汇的记忆、词义的理解和句式的掌握,但自他动词并非总是单一的对应关系,在词形、数量、词性、词义、构词等方面呈现出复杂的非对应性现象,影响到自他动词的语法化转换、复合动词的词性认知以及サ变动词的词性界定等关联用法上的理解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非对应性 复合动词
下载PDF
日语自他动词与态相关的误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茜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 日语自他动词是日语语法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和其他语态相关联时使用起来更加有难度。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常按照汉语思维习惯去套用日语,出现误用现象。本文从自他动词与被动表现、使役表现和可能表现相关的误用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错误,并从社会文化心理方面探讨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解决有关母语干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语态 误用 母语干涉
下载PDF
动宾结构充当它动词百例
19
作者 王宜早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0-77,共8页
生活的发展,带来词汇的变化。汉语动词系统增加了一大批新成员。过去的语法书说"动宾结构"不能作它动词,不能带外宾语。该文列举了124条例句,说明动宾结构充当它动词,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 生活语言 动宾结构 它动词 内宾语 外宾语
下载PDF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自他动词习得过程中的误用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3期184-185,共2页
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时候,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经常会有一些误用。其中,自他动词的误用就一直困扰着日语学习者,本文试图通过收集到的误用的例子,对自他动词的误用进行分类、归纳及分析,探讨学习自他动词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 自动词 他动词 误用 母语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