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体积压裂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进步 白建文 +3 位作者 朱李安 贾建鹏 祖凯 韩红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6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对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天然微裂缝、岩石脆性、岩石抗张强度与三向应力和储层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体积压裂试验。结合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特点,首先确定了苏里格气田... 为了进一步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对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开展了天然微裂缝、岩石脆性、岩石抗张强度与三向应力和储层敏感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体积压裂试验。结合该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特点,首先确定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选井原则,在压裂技术措施上形成了以下工艺技术:研发大通径压裂管柱,满足大排量注入;采用低黏、低伤害液体体系造复杂缝网;组合粒径陶粒支撑主裂缝;段内多缝压裂进一步增加改造体积。同时建议排量在10m2/min以上时,压裂液体系采用滑溜水和交联胶组合方式,支撑剂以40~70目和20~40目的组合粒径陶粒为主。2012年进行了10口井的现场试验,平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68.07×10^4m3/d,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实践证明:上述工艺技术是提高该气田天然气单井产量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改造 体积压裂 缝网 效果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淑品 陈福利 金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是以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古岩溶型储集层,储集层非均质性极为严重。为制定试验区稳油控水综合治理方案,运用地震方差体技术、云变换技术、岩溶相控建模技术等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资料,...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是以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古岩溶型储集层,储集层非均质性极为严重。为制定试验区稳油控水综合治理方案,运用地震方差体技术、云变换技术、岩溶相控建模技术等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资料,通过构造建模、岩溶建模、属性建模、裂缝分析及模型分析筛选开展储集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改善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三维地质随机建模方案,为该区油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合理的地质模型。随机模拟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有利储集层与构造高部位存在一致性,且储集体的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及岩溶作用有关;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值均较低,分布具有随机性,整体表现为北东高,向南变低的趋势,由浅到深随井数减少不确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储集层地质 随机建模 地质模型 动态模型 云变换
下载PDF
渤海垦利6-1新近系大型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海风 牛成民 +4 位作者 柳永军 高雁飞 张中巧 谢祥 王利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2,共9页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构造背景和成藏模式认识不清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2019年以来,通过勘探思路转变,加强区内断裂构造、有利目标层系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认为中生界顶部不整合面“汇聚脊”的发育部位控制新近系油气富集区带... 渤海湾盆地莱北低凸起构造背景和成藏模式认识不清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2019年以来,通过勘探思路转变,加强区内断裂构造、有利目标层系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认为中生界顶部不整合面“汇聚脊”的发育部位控制新近系油气富集区带,微古地貌控制莱北低凸起明化镇组下段有利岩性圈闭的发育位置,油气主要富集在明化镇组下段Ⅴ油组顶部,并建立了基于岩性约束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砂体定量刻画与流体识别技术。在新认识与新技术的指导下,成功转变勘探方向,揭示了新近系岩性油藏叠置连片成藏的新模式,使得莱北低凸起历经40余年勘探终获首个商业发现。垦利6-1油田为一整装的新近系优质大型岩性油藏,明化镇组下段Ⅴ油组顶部大型叠合连片砂体为其主力油层,油藏埋深主要为1200~1550m,且油层厚度一般大于8m;含油储层孔隙度为14.9%~39.8%,平均孔隙度为31.2%;渗透率分布于7.9~19721.3mD,平均渗透率为2205.52mD;钻杆测试结果显示,主力油层最高日产可超过18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北低凸起 岩性油气藏 勘探历程 思路转变 勘探技术
下载PDF
贵州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勘探开发技术对策——以比德—三塘盆地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贻军 曾祥洲 +4 位作者 胡刚 杨晓盈 徐韵 孙昌花 王少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4,共4页
合理的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在剖析比德—三塘地区煤层气地质与储层特征基础上,总结贵州省煤层气地质特征为:煤层多、累计厚度大(20 m以上)、含气量高(一般大于15 m^3/t)、资源丰度高(一般大于2亿m^3/km... 合理的储层改造和排采工艺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在剖析比德—三塘地区煤层气地质与储层特征基础上,总结贵州省煤层气地质特征为:煤层多、累计厚度大(20 m以上)、含气量高(一般大于15 m^3/t)、资源丰度高(一般大于2亿m^3/km^2)、临储比高(一般0.8以上);但断层多、煤层跨度大(300 m左右)、地应力高、渗透性低、含水性差。提出可捞式桥塞分段压裂、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射孔分段压裂、电缆射孔桥塞联作分段压裂、复配低伤害压裂液等工艺技术。采用递进排采技术,优化管柱结构,实施动态分析的精细化排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比德-三塘地区 煤层气 储层特性 储层改造 排采
下载PDF
采油采气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新权 师俊峰 +4 位作者 曹刚 杨能宇 崔明月 贾德利 刘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5-576,共12页
总结采油采气工程领域“十三五”期间重要进展,分析当前采油采气工程在工艺适应性、数字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分层注入、人工举升、储集层改造、排水采气、井下作业等5大主体技术... 总结采油采气工程领域“十三五”期间重要进展,分析当前采油采气工程在工艺适应性、数字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分层注入、人工举升、储集层改造、排水采气、井下作业等5大主体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老油田持续挖潜、新建产能效益动用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当前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采油采气工程面临油气开采技术难度不断增大、数字化转型技术仍不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尚不成熟等3个方面严峻挑战。确立稳油增气、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3大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指出精细分层注入技术、高效举升工艺技术、精准储集层改造技术、长效排水采气技术及智能井下作业技术5个重点研究方向,为中国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工程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采气工程 分层注入 人工举升 储集层改造 排水采气 井下作业 数字化转型 低碳经济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修祥 李建交 汪伟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9,共6页
在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中,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形成与断裂活动相伴生的裂缝;②形成断裂控制下的热液白云岩化;③断裂和裂缝控制岩溶型储层的发育深度。断裂活动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作用,改善了碳酸... 在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盆地中,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形成与断裂活动相伴生的裂缝;②形成断裂控制下的热液白云岩化;③断裂和裂缝控制岩溶型储层的发育深度。断裂活动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作用,改善了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同时,在断裂带附近发育高孔渗带,为油气富集创造了条件。平面上,碳酸盐岩储层对断裂活动的响应范围一般局限在距主干断裂10 km以内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 碳酸盐岩 储层改造
下载PDF
辽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 被引量:25
7
作者 孟卫工 陈振岩 +3 位作者 张斌 胡英杰 张子明 回宇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7,共13页
火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辽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多年攻关研究和勘探实践,形成了3项具有辽河特色的火成岩油气藏勘探核心技术。1火成岩油气藏评价技术决定勘探方向:主成盆期的沙三段是火成岩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近源成藏决... 火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辽河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多年攻关研究和勘探实践,形成了3项具有辽河特色的火成岩油气藏勘探核心技术。1火成岩油气藏评价技术决定勘探方向:主成盆期的沙三段是火成岩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近源成藏决定了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带;优势岩性岩相和裂缝改造区是有效储层发育的勘探目标。2火成岩体识别与预测技术锁定勘探目标:属性—反演联合地震识别,落实火成岩体的分布范围;火成岩岩相地震识别与刻画,预测优势岩相的分布区;地质—测井的综合识别,确定火成岩类型,识别优势储层。3火成岩储层改造技术有效提高储量动用:针对该区火成岩油藏的"大排量、低砂比、高强度、多级段塞压裂"的储层改造工艺,提高产能效果显著,保障了油气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火成岩油藏 勘探技术 油藏评价 火成岩识别 储层改造
下载PDF
外迁安置、土地流转及水库移民生计转型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旭 肖佳奇 段跃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54-1965,共12页
就近后靠到外迁安置是中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目的是为了拓展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并延续移民原有生计。但随着外迁成本升高和经济社会变迁,此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却日渐存疑。为了客观评价其效应,本文首先对外... 就近后靠到外迁安置是中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的重大调整,目的是为了拓展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并延续移民原有生计。但随着外迁成本升高和经济社会变迁,此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却日渐存疑。为了客观评价其效应,本文首先对外迁农业安置可能产生的异化效应进行机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2008—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的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研究了外迁政策对移民土地处置行为和生计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易地远迁中的适应压力和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变革耦合作用下,相对于后靠移民,外迁移民更容易放弃农业生产并转出土地的;移民生计非农转型推动了外迁安置区的土地流转,但仅依靠土地政策革新却无法有效提升移民出让土地后的地租收益;外迁导致移民人力资本恢复滞后,使其就业比例及收入严重受限,进而影响到该群体生计非农化的可持续性。因此,移民安置前期更应注重补偿用地的质量、迁入地区位等因素,同时推广无土少土的安置模式;后扶时则要激活土地市场、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实施低保兜底,以防范安置政策失灵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外迁安置 土地流转 生计转型 南水北调工程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
原文传递
新型无级差套管滑套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郭朝辉 魏辽 马兰荣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94,99,共5页
新型无级差套管滑套作为低渗油气藏、薄油层、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的关键工具,在油田增产增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介绍了国外无级差压裂技术配套的套管滑套的结构、原理与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具有施工流程简单、... 新型无级差套管滑套作为低渗油气藏、薄油层、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的关键工具,在油田增产增效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介绍了国外无级差压裂技术配套的套管滑套的结构、原理与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具有施工流程简单、费用低廉、压裂级数不受限制、管柱保持通径、生产后期可对滑套选择性关闭等诸多特点,以期为国内非常规油气藏的增产改造技术及配套工具研制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撑。同时指出,无级差套管滑套国产化应着眼于工具结构可靠、工艺简单、耐高温高压、操作智能化等方向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差滑套 分段压裂 开关工具 非常规储层 储层改造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超深层页岩储层特征——以川东北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进 王学军 +4 位作者 周凯 王运所 李宁朝 吴颖 王美格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4,共14页
为探索超深层条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特征,针对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等分析测试。龙潭组泥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主峰区间3.77%~10.72%),Ⅱ_(2)—Ⅲ型干酪根及过... 为探索超深层条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特征,针对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Y4井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等分析测试。龙潭组泥页岩具有高有机碳含量(主峰区间3.77%~10.72%),Ⅱ_(2)—Ⅲ型干酪根及过成熟特征(R;介于3.82%~3.97%);总孔体积均值为0.047 mL/g,比表面积均值为31.8 m^(2)/g,孔隙度均值为6.64%;储集空间类型以有机孔、黏土矿物层片间孔、脆性矿物溶蚀孔及微裂缝为主,形态多为平行板状与两端开放管状。深水潟湖环境下泥页岩孔隙度与有机碳、黄铁矿、石英含量呈正相关,说明缺氧还原、水体稳定的沉积环境控制着原始矿物组成与结构,同时刚性矿物颗粒与有机质、黏土矿物有效络合,为有机孔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受碾平式改造作用影响的扁平状有机质大孔与密集发育的有机质微—介孔、黏土矿物晶间孔缝、脆性矿物孔缝组成储集网络,最终形成深水潟湖微相超深层泥页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过渡相泥页岩 储集空间 扁平状有机质大孔 碾平式改造 龙潭组 上二叠统 普光地区 川东北
下载PDF
脉冲大电流放电引爆含能材料产生冲击波的储层改造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海滨 刘巧珏 +2 位作者 赵有志 张永民 丁卫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6-200,共5页
介绍了复合电热化学法产生冲击波的机理和冲击波改善储层物性的机制;给出了脉冲大电流引爆含能材料弹丸的结构和典型的放电参数,开展了冲击波致裂储层的实验研究;检测了样品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应变及影响储层解吸附特性的关键参数(包括... 介绍了复合电热化学法产生冲击波的机理和冲击波改善储层物性的机制;给出了脉冲大电流引爆含能材料弹丸的结构和典型的放电参数,开展了冲击波致裂储层的实验研究;检测了样品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应变及影响储层解吸附特性的关键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抗拉、抗压强度等),并在实验前后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表明,电热化学法产生的冲击波可在圆柱形砂岩样品上产生幅值为1000με~1500με的应变量,使砂岩出现了宏观裂缝;样品平均孔隙度由15.24%增至15.62%,平均渗透率由1.749 09×10^(-3)μm^2增至2.467 08×10^(-3)μm^2;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均下降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含能材料 等离子体引爆 冲击波 物性参数 储层改造
下载PDF
Influence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arim Basin by faulting 被引量:13
12
作者 L XiuXiang1,2,YANG Ning1,2,ZHOU XinYuan3,YANG HaiJun3 & LI JianJiao1,2 1 Faculty of Natural Resourc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3 Tarim Oilfield,PetroChina,Korla 841000,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53-60,共8页
The quality of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he Tarim Bas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pores,fractures and cavities. Karstification is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res... The quality of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in the Tarim Bas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pores,fractures and cavities. Karstification is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beds,and karstification related to unconformity has caught wide att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cent research on the unconformity karst reservoir bed improvement,this paper shows a new wa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be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field survey,core and slices observation,transformation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by faulting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1) Secondary faults and fracturs generated by faulting improved carbonate reservoir bed properties,which were named the Lunnan or Tazhong82 model; (2) upflow of deep geothermal fluids caused by faulting,with some components metasomatizing with carbonate and forming some secon-dary deposit,such as fluorite. It can improve carbonate reservoir bed properties obviously and is named the Tazhong 82 model; and (3) the faulting extending up to the surface increased the depth of supergene karstification and the thickness of reservoir bed. It is named the Hetianhe model. Trans-formation effect of carbonate reservoir beds by faulting was very significant,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slopes or on the edge or plunging end of the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FAULTING reservoir transformation ORDOVICIAN TARIM Basin
原文传递
考虑重力超覆的稠油热采试井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霍进 贾永禄 +3 位作者 余佳 吴成友 李虹 郑爱萍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5,共4页
针对蒸汽驱中的重力超覆现象,提出采用楔状复合油藏模型来模拟倾斜蒸汽前缘建立考虑热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两区复合油藏井底压力在拉氏空间的解。经过Stehfest反演得到在实空间的解,并作出样板曲线,研究内外区流度比... 针对蒸汽驱中的重力超覆现象,提出采用楔状复合油藏模型来模拟倾斜蒸汽前缘建立考虑热损失的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两区复合油藏井底压力在拉氏空间的解。经过Stehfest反演得到在实空间的解,并作出样板曲线,研究内外区流度比、倾斜角度、热损失对样板曲线形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超覆 复合油藏 试井分析 拉氏变化 数值反演
下载PDF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气井产能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古明 杨跃明 邱宗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5,共4页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气藏储层致密 ,孔隙结构复杂 ,非均质性强 ,单井产能低 ,研究储层特征和受控因素 ,加强储层改造方是气藏效益开发的出路。储层精细研究揭示 ,气井产能受沉积相和构造条件控制 ;高、中产井与大而厚、物性好的河口坝、河道砂坝沉积微相有关 ,纵向上具很强的层段性 ,主产层集中在Ⅳ~③、Ⅲ~③两套砂组 ,其钻探成功率分别达 82 %和 10 0 % ;平面上多分布于主体构造和东南鼻状突起 ,二者高、中产能井分别占 30 %和 70 %。在深入的地质研究和储层压裂评层选井的基础上 ,采用多层打开、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方法可提高气井产能 ,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压裂评层选井的综合配套技术。采用该技术优选出 19口井 ,已实施 5口井全获成功 ,气产量成倍或十几倍增加 ,其中白浅 4 5井气无阻流量高达 18× 10 4m3 /d ,白浅 38井投产 16 5d净增产值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庙气田 孔隙结构 气藏 气井 产能控制 蓬莱镇组 储集层
下载PDF
国内外水平井压裂滑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安伦 何东升 +1 位作者 张丽萍 荆江录 《石油矿场机械》 2016年第2期84-88,共5页
套管滑套压裂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平井储层改造方法,该技术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操作。通过对国内外压裂技术调研分析,发现国内外压裂滑套技术采用特殊工具(球、飞镖、HBA)或者使用连续油管和井下工具打开滑套,进行加压,... 套管滑套压裂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平井储层改造方法,该技术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操作。通过对国内外压裂技术调研分析,发现国内外压裂滑套技术采用特殊工具(球、飞镖、HBA)或者使用连续油管和井下工具打开滑套,进行加压,实现地层压裂,改善地层的渗透率、孔隙度,提高采收率。介绍了国外各公司现阶段的压裂滑套产品,并分析了各压裂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对比其优缺点。针对国内现阶段的压裂滑套技术的不足指出了现阶段压裂滑套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压裂 压裂滑套 地层改造 多级压裂
下载PDF
有机氮和“三氮”在西部煤矿区地下水库迁移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庆 罗绍河 +5 位作者 赵丽 王世东 田云飞 张垒 孟嘉馨 张智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905,共7页
基于浅埋深、薄基岩、厚煤层的赋存条件,在我国西部煤矿区往往排出富含有机氮和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或氨氮)的矿井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作为实现保水采煤、生态保护的措施之一,地下水库技术... 基于浅埋深、薄基岩、厚煤层的赋存条件,在我国西部煤矿区往往排出富含有机氮和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或氨氮)的矿井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作为实现保水采煤、生态保护的措施之一,地下水库技术已在我国多个西部生态脆弱煤矿区得到了实施,然而有关水质保障及安全运行的研究报道甚少。研究通过矸石柱模拟补连塔矿地下水库的水文地质环境,结合水中TN、"三氮"等理化指标的测试,开展了矿井水中有机氮和"三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渗流流量均值0.51 mL/min、1 016 h(12.54个孔隙体积数PV)内,在模拟的水-岩间的缺氧环境中,同时存在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在实验初期的1.19~2.47 PV,有机氮浓度快速下降,而氨氮浓度快速上升,这说明试验初期有机氮的氨化作用较强。之后有机氮的矿化作用逐渐减弱,导致水中氨氮含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矿井水C/N为2.32~3.08的条件下,较强的还原作用导致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在99.9%以上、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在74%~90%。矿井水TN的去除效率在57%~71%,由于淋滤用液硝酸盐含量较低,因此TN的去除主要与亚硝酸盐的减少有关。有机物降解过程低分子量有机酸的生成使得水中H^+含量升高、淋出液pH值始终低于淋滤用液。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库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水质保障和安全运行方面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西部煤矿区 地下水库 矿井水 有机氮 无机氮 煤矸石
下载PDF
连续管喷砂射孔分段压裂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宁祎 邹刚 +4 位作者 蒋友谊 户国辉 潘南林 赵俊峰 周歆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4-98,共5页
连续管水力喷砂射孔套管逐层压裂工艺技术能提高储层改造的准确度和有效率,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和直井多层压裂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分析连续管水力喷砂射孔套管压裂技术工艺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配套工具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包... 连续管水力喷砂射孔套管逐层压裂工艺技术能提高储层改造的准确度和有效率,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和直井多层压裂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分析连续管水力喷砂射孔套管压裂技术工艺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配套工具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包括连续管连接器、丢手接头、喷嘴、扶正器、机械式套管接箍定位器及喷射器。以苏东3-69C1井为例,介绍了连续管喷砂射孔压裂工具的现场应用情况。压裂结果表明,压裂后该井日产气量2.5万m3,喷嘴经受了80 min喷砂射孔的磨损,喷嘴直径平均扩大率约为6%,喷射器本体保持完好,未见明显冲蚀;连续管喷砂射孔套管分段压裂工艺满足苏里格气田的储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水力喷砂 射孔 储层改造 分段压裂 冲砂工具
下载PDF
成岩早期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磊磊 陈冬华 +1 位作者 于林姣 刘建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3-852,870,共11页
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由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形成的岩溶孔洞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但大气淡水淋滤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改造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制约了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评价和勘探。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4种典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为研究对... 在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由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形成的岩溶孔洞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但大气淡水淋滤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改造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制约了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评价和勘探。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4种典型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对不同条件下大气淡水淋滤作用造成的储集层的矿物溶蚀、沉淀、转化以及孔隙度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近地表低温低压条件下,大气淡水对碳酸盐岩的淋滤作用主要表现为方解石的溶蚀,随流体向深部运移,以及方解石的沉淀或白云石化。大气淡水淋滤对储集层的影响深度和程度与淋滤速度、时间等因素均有关,另外,在矿物种类不同的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矿物的溶解、沉淀和转化关系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 大气淡水淋滤 矿物转化 孔隙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地下采空区改建尾矿库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传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8,共2页
针对随开采形成的地下空区给矿山及周边带来安全隐患等问题 ,将地下空区改建成尾矿库是今后矿业开发的一个发展方向。分析和研究了改建过程中的空区稳定性、尾矿输送下料、尾矿水排放与回收、井下封闭挡墙、尾矿渗漏与封堵等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地下采空区 尾矿库 渗漏 封堵 尾矿水
下载PDF
粗面岩储集层地面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忠桥 吴月先 +2 位作者 钟水清 吴安林 尧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59,125,共3页
辽河油田粗面岩储集层改造,主要采用常规加砂压裂和三元酸压裂酸化,仍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在阐明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前期储集层改造技术进行了述评,并介绍了国内地面交联酸携砂压裂成效,针对辽河油田的地质需求,就实施地面交联酸... 辽河油田粗面岩储集层改造,主要采用常规加砂压裂和三元酸压裂酸化,仍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在阐明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前期储集层改造技术进行了述评,并介绍了国内地面交联酸携砂压裂成效,针对辽河油田的地质需求,就实施地面交联酸携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地面交联酸携砂压裂新工艺技术集成了加砂压裂和酸化的技术优势,超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有助于寻求新的技术支撑,有助于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相 粗面岩 油气藏 储层改造 地面交联酸 携砂压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