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磷脂酶Lecitase Ultra用于菜籽油脱胶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继国 杨博 +1 位作者 李秋生 林炜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4,共4页
利用新型磷脂酶LecitaseUltra进行了菜籽油脱胶的研究 ,并应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该酶反应条件。在加酶量 2 9.74mg/kg、pH4 .87、温度 4 8.2℃的优化条件下 ,菜籽油含磷量从 15 0 6mg/kg能降到 5mg/kg以下。
关键词 磷脂酶 菜籽油 脱胶 Lecitase-Ultra 表面响应法 精炼
下载PDF
PLC-IP_3信号途径参与花粉管伸长调控的显微注射实验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昕 崔素娟 +1 位作者 马力耕 孙大业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7期697-702,共6页
以百合 (LiliumdavidiiDuch .)花粉为材料 ,通过显微注射肌醇磷脂信使系统中重要组成成分或其抗体 ,研究该信使系统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发现显微注射动物来源磷脂酶C(PLC) β1-3 抗体显著抑制花粉管的伸长生长 ,而注射PLCβ4 抗体对花... 以百合 (LiliumdavidiiDuch .)花粉为材料 ,通过显微注射肌醇磷脂信使系统中重要组成成分或其抗体 ,研究该信使系统对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发现显微注射动物来源磷脂酶C(PLC) β1-3 抗体显著抑制花粉管的伸长生长 ,而注射PLCβ4 抗体对花粉管伸长无影响 ;显微注射三磷酸肌醇 (IP3 ) ,可显著促进花粉管伸长生长 ;显微注射动物来源的IP3 R2 、IP3 R3 抗体可显著抑制花粉管伸长生长 ,而注射IP3 R1抗体对花粉管伸长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可能参与花粉管伸长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伸长 显微注射 肌醇磷信号系统 调控
下载PDF
磷脂酶A_1用于苹果籽油酶法脱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志远 李晓 慕鸿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以溶剂浸提法制取的富士苹果籽油为原料,探讨了磷脂酶A_1在苹果籽油脱胶中的应用。设计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加酶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pH以及含水量对苹果籽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磷脂酶A_1用于苹果籽油脱胶的优化。... 以溶剂浸提法制取的富士苹果籽油为原料,探讨了磷脂酶A_1在苹果籽油脱胶中的应用。设计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加酶量、脱胶时间、脱胶温度、pH以及含水量对苹果籽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磷脂酶A_1用于苹果籽油脱胶的优化。结果表明:苹果籽油理化指标符合一般植物油的标准;磷脂酶A_1用于苹果籽油脱胶,在加酶量45 mg/kg、脱胶时间3.5 h、脱胶温度50℃条件下,脱胶效果最佳,最终含磷量降低至7.8 mg/kg,达到植物油脱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籽 磷脂酶A_1 脱胶 含磷量
下载PDF
高碘酸钠氧化法固定化磷脂酶A_1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殿宇 马莺 +2 位作者 刘晶 张佳宁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8-190,205,共4页
研究了高碘酸钠氧化法在纤维素滤纸膜载体上固定化磷脂酶A_1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固定化酶活力为指标,当高碘酸钠浓度为0.15mol/L,活化80min,与浓度为0.05g/mL酶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5.8)于戊二醛浓度0.4%、温度4℃交联4h,获得的固... 研究了高碘酸钠氧化法在纤维素滤纸膜载体上固定化磷脂酶A_1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固定化酶活力为指标,当高碘酸钠浓度为0.15mol/L,活化80min,与浓度为0.05g/mL酶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5.8)于戊二醛浓度0.4%、温度4℃交联4h,获得的固定化磷脂酶A_1酶活最高为4.8U/cm^2。固定化酶膜的酶学性质为:最适温度35℃;最适pH为9.0。与游离酶相比,pH向碱性偏移1.0;经7次重复使用后,固定化酶膜活力为原酶活的65%以上。SEM结果显示,经高碘酸钠氧化后的纤维素滤纸膜能较好地固定磷脂酶A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_1 高碘酸钠氧化法 固定化 纤维素滤纸膜 酶活
下载PDF
DEPC、DMPE和DPPG合成磷脂降解杂质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张程程 刘翠平 +1 位作者 厉孝广 潘红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2-1659,共8页
分别建立了HPLC-电雾式检测器(CAD)法分析二芥酰磷脂酰胆碱(DE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和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PPG)中的有关物质,监测这3种合成磷脂的降解杂质。采用LC-MS法、专一性磷脂酶A_(1)酶解试验结合ACD/Labs软件(Vers... 分别建立了HPLC-电雾式检测器(CAD)法分析二芥酰磷脂酰胆碱(DE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DMPE)和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PPG)中的有关物质,监测这3种合成磷脂的降解杂质。采用LC-MS法、专一性磷脂酶A_(1)酶解试验结合ACD/Labs软件(Version 2021)辅助,鉴定3种合成磷脂主要的降解杂质结构,发现上述3种磷脂降解产生了Sn-1-溶血磷脂和Sn-2-溶血磷脂及脂肪酸等共性杂质,并确定了Sn-1-溶血磷脂为优势降解物,为合成磷脂类药用辅料的质量控制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芥酰磷脂酰胆碱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乙醇胺 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降解杂质 溶血磷脂 磷脂酶A_(1)
原文传递
聚多巴胺纳米粒子固定化磷脂酶A_(1)及其在山茶油脱胶中的应用
6
作者 冯芳芳 吴翠玲 侯志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PDANPs),并以其为载体对Lecitase Ultra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为0.15 mL/mg,固定化时间为9 h的固定化条件下,得到的酶活力回收率和蛋白固载率分别为7... 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PDANPs),并以其为载体对Lecitase Ultra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为0.15 mL/mg,固定化时间为9 h的固定化条件下,得到的酶活力回收率和蛋白固载率分别为71.2%和78.2%。对PDANPs和制备的固定化酶(PDANPs@Lecitase Ultra)进行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纳米尺寸的PDANPs,且Lecitase Ultra已成功固定在PDANPs上。与游离的Lecitase Ultra相比,PDANPs@Lecitase Ultra的最适pH升高了1个单位,最适温度升高了5℃,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显著增强。将PDANPs@Lecitase Ultra用于山茶油脱胶,在较优条件下脱胶油含磷量可降至5 mg/kg以内,重复脱胶10个批次后,仍能保留57.6%的活性,表明PDANPs@Lecitase Ultra有良好的油脂脱胶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粒子 磷脂酶A_(1) 固定化 酶法脱胶 山茶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