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石坝背斜西缘龙马溪组页岩复合脉体中流体包裹体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文 何生 +5 位作者 张柏桥 何治亮 陈曼霏 张殿伟 李天义 高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2-415,共14页
焦石坝背斜西缘JY-A井龙马溪组中段底部黑色页岩中发育张性顺层裂缝复合脉体,镜下观察发现复合脉体由石英脉、方解石脉和石英-方解石混杂脉复合组成。脉体样品中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均被捕获于同期CH4-NaClH2O... 焦石坝背斜西缘JY-A井龙马溪组中段底部黑色页岩中发育张性顺层裂缝复合脉体,镜下观察发现复合脉体由石英脉、方解石脉和石英-方解石混杂脉复合组成。脉体样品中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均被捕获于同期CH4-NaClH2O不混溶流体体系。利用复合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对龙马溪组中段底部页岩层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开展研究,显微测温发现石英脉中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230268℃,盐度主要分布在4.02%6.74%、平均为5.47%;方解石脉中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在206266℃,盐度主要分布在4.80%5.26%、平均为5.07%。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发现石英脉中甲烷包裹体的甲烷拉曼散射峰分布在2910.77932911.6131cm-1,计算的密度范围为0.2450.302g/cm3;显微测温发现甲烷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在-99.4-87.0℃,计算的密度范围为0.2490.304g/cm3。依据与石英脉中甲烷包裹体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最低值和甲烷包裹体的密度范围计算甲烷包裹体古压力为99.297160.281 MPa,古压力系数为1.432.31。对龙马溪组中段底部页岩复合脉体中记载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在燕山期运动抬升前或初期侧向构造应力挤压造成页岩顺层裂缝,此时龙马溪组页岩层系接近最大古埋深、富含高演化热裂解干气,页岩气层处于中等—强超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背斜西缘 龙马溪组 复合脉体 流体包裹体 古温度 古压力 超压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7段泥岩古压力恢复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震 陈凯 +3 位作者 朱文奇 胡晓丹 郭彦如 吴迅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依据钻、测井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埋藏史模拟以及地层压力恢复等方法对西峰地区长7段欠压实泥岩古压力进行恢复。结果表明:地层孔隙度同时受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双重影响,埋藏时间对孔隙度的影响具有持续效应,地层抬升会导致深度效应... 依据钻、测井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埋藏史模拟以及地层压力恢复等方法对西峰地区长7段欠压实泥岩古压力进行恢复。结果表明:地层孔隙度同时受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双重影响,埋藏时间对孔隙度的影响具有持续效应,地层抬升会导致深度效应的停止;欠压实泥岩总孔隙度可以认为是正常压实孔隙度和欠压孔隙度实增量之和,正常压实孔隙度演化是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双元函数,而欠压实增量只受控于埋藏深度;长7段欠压实泥岩孔隙度增量与其埋深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利用该指数关系再结合埋藏史可以恢复欠压实泥岩在成藏期的古孔隙度;西峰地区长7段烃源岩在成藏期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压力系数为1.3~1.65,说明其在成藏期具有很强的排烃动力,同时可以很好地解释西峰地区现今的油气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压实泥岩 古孔隙度 古压力 长7段 西峰地区
下载PDF
川东南页岩气储层脉体中包裹体古压力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席斌斌 腾格尔 +3 位作者 俞凌杰 蒋宏 申宝剑 邓模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79,共7页
包裹体岩相学分析表明,川东南焦页A井、南页A井以及彭页A井页岩气储层石英以及方解石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和气2类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气包裹体主要由甲烷组成。3口井气液两相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 包裹体岩相学分析表明,川东南焦页A井、南页A井以及彭页A井页岩气储层石英以及方解石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盐水和气2类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表明,气包裹体主要由甲烷组成。3口井气液两相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焦页A井与南页A井的石英中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最高,分别为215.8~245.4℃和214.4~240.8℃;南页A井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次之,为177.8~210.4℃;而彭页A井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最低,为128.5~156.4℃。包裹体古压力恢复结果表明,焦页A井与南页A井石英中包裹体捕获压力最高,分别为114.9~130.5 MPa和124.0~151.5 MPa;南页A井方解石中包裹体捕获压力次之,为114.0~122.3 MPa;而彭页A井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较低,为32.5~43.0 MPa。结合埋藏史图可知,3口井的捕获时间均为燕山期,其中焦页A井与南页A井包裹体捕获时页岩气储层处于超压状态,而彭页A井处于正常压力范围。上述古压力系数与现今测井压力存在相似的规律,表明焦页A井与南页A井气藏的保存条件要优于彭页A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压力 包裹体 储层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川东南
下载PDF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沉积盆地古压力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善鹏 邱楠生 尹长河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流体包裹体是盆地流体和成矿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史中盆地流体和成矿流体的很多信息。通过研究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沉积盆地的原始古压力,这在石油地质领域中可提供油气运移、储聚保存和构造运动等重要参数。介绍了流体包裹体恢复... 流体包裹体是盆地流体和成矿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史中盆地流体和成矿流体的很多信息。通过研究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沉积盆地的原始古压力,这在石油地质领域中可提供油气运移、储聚保存和构造运动等重要参数。介绍了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的方法和应用条件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包裹体 古压力 应用
下载PDF
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新方法及其在气藏古压力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俊武 邹华耀 +2 位作者 李平平 付孝悦 王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流体包裹体PVT数值模拟法是恢复地层古压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成熟天然气藏储层中,因缺乏气液两相石油包裹体,传统的PVT模拟方法无法应用,探索新方法刻不容缓。含烃盐水包裹体在天然气藏储层中普遍存在,具有能溶解微量轻烃、并且捕获温... 流体包裹体PVT数值模拟法是恢复地层古压力的重要手段,但在高成熟天然气藏储层中,因缺乏气液两相石油包裹体,传统的PVT模拟方法无法应用,探索新方法刻不容缓。含烃盐水包裹体在天然气藏储层中普遍存在,具有能溶解微量轻烃、并且捕获温度与均一温度非常接近的特性。利用PVTsim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包裹体气液比、均一温度等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方法,并应用于恢复川东北元坝气藏的古压力。实验结果显示:元坝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在160 Ma左右时发育弱超压,压力系数达到1.11;随后古压力迅速增大,至148 Ma左右时,压力系数达到1.86;在100 Ma时,古压力达到最大,但地层埋深也最大,压力系数有所降低,达到1.60。基于须家河组烃源岩生烃演化、储层古压力演化以及生储盖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烃源岩生烃产生的大量超压流体充注储层,引起的压力传递是储层发育超压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烃盐水包裹体 PVT模拟 古压力 须家河组 元坝地区 川东北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异常流体压力演化史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立宽 王震亮 +1 位作者 孙明亮 施立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0-443,共14页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 根据克拉2气田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并通过流体包裹体测试求取包裹体形成时期的古压力。计算结果表明:下白垩统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砂岩储层在距今8~6Ma(康村组沉积期末)时,古压力系数大致为1.09~1.18,发育过剩压力为4.6~9.6MPa的异常高压。在此基础上,以古、今压力数据为约束条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出下白垩统与侏罗系异常流体压力的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下白垩统储层流体压力经历了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形成发展(白垩纪-库车组沉积期末)和沉积型异常流体压力萎缩—构造挤压型异常流体压力孕育(库车组沉积期末至今)两个阶段。康村组沉积早期沉积型超压开始出现,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顶峰,过剩压力达40~50MPa;此后,在沉积型超压萎缩—构造挤压型超压孕育过程的耦合下,过剩压力曾降至25~30MPa,更新世起超压略有升高。侏罗系流体压力演化较为简单,吉迪克组沉积期开始出现超压,至库车组沉积期末达到高峰,此后异常高压逐渐萎缩。在克拉2气田的主要成藏时期(距今3~1Ma),烃源岩较储层具有更高的异常压力,源—储压力差为10~3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演化 流体包裹体 古压力 数值模拟 克拉2气田 新疆库车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中部泥岩压实特征分析及长7段泥岩古压力恢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静静 刘震 +1 位作者 朱文奇 胡晓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3-643,共11页
陕北斜坡中部长7段泥岩现今欠压实幅度不是很大,因此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运移动力受到怀疑,但现今的压力特征并不能反映成藏期的压力。首先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单井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该区泥岩压实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 陕北斜坡中部长7段泥岩现今欠压实幅度不是很大,因此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运移动力受到怀疑,但现今的压力特征并不能反映成藏期的压力。首先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单井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该区泥岩压实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泥岩压实均由正常压实段和异常压实段构成,虽然欠压实幅度不大,但欠压实现象普遍存在;正常压实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表声波时差值集中在320μs/m左右;现今压实剖面的异常压实段起始深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最大古埋深期异常压实带起始深度则分布在2 250~2 400 m。然后恢复了长7段泥岩古孔隙度,并预测了主力烃源岩层(长7段)成藏期泥岩古地层压力。研究区长7段泥岩在成藏期普遍存在异常高压,南部超压明显,压力系数达1.56,反映了成藏期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排烃动力;古压力值为17~28.5 MPa,古压力系数为1.12~1.56,两者在平面上的分布都呈现出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特征,很好地解释了研究区内现今油气的分布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压实 异常压实 古孔隙度 古地层压力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拉曼定量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研究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沙溪庙组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韦腾强 吴长江 +4 位作者 黄亚浩 洪海涛 王小娟 唐友军 潘珂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3,共10页
致密气勘探是中国非常规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中部金秋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多期河道立体勘探连续取得上产突破,致密气藏烃类流体演化过程分析是致密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关键。以四川盆地中部秋林、金华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 致密气勘探是中国非常规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盆地中部金秋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多期河道立体勘探连续取得上产突破,致密气藏烃类流体演化过程分析是致密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关键。以四川盆地中部秋林、金华气田侏罗系沙溪庙组储层砂岩岩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学观察和原位显微拉曼光谱观测,发现储层成岩矿物赋存有纯CH_(4)气包裹体、纯CO_(2)气包裹体、混合CH_(4)—CO_(2)气包裹体和富N2气包裹体4类。通过流体包裹体定量拉曼分析和热力学模型得到了含CH_(4)和CO_(2)包裹体的压力—温度—时间—组成(PVT—x)性质,利用CO_(2)费米双峰的间距计算出纯CO_(2)包裹体的密度,并发现2期CO_(2)流体成藏阶段:原生CO_(2)成藏期(高密度:0.874~1.020 g/cm^(3);高均一温度:>210 ℃)和次生CO_(2)成藏期(高密度:0.514~0.715 g/cm^(3);低均一温度:约180~200 ℃)。异常高均一温度的CO_(2)流体推测深部热液流体活动产生,并对储层产生侵位作用。通过甲烷拉曼v1伸缩振动峰计算的甲烷包裹体捕获时古流体压力为44.0~58.5 MPa,平均古压力系数为1.29,提供了恢复压力演化的重要证据。油气成藏于白垩纪晚期(约75~65 Ma),此时期接近于早喜马拉雅隆升早期(地层埋藏最深阶段),晚期有机气驱替早期无机CO_(2)成藏。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表明储层是从弱超压到常压状态的演化过程,抬升早期弱超压指示气藏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成藏期次 古压力 流体包裹体 拉曼定量光谱分析
原文传递
库车坳陷南斜坡古流体势场对陆相油气运聚的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军 刘永福 +3 位作者 李闯 杨宪章 杨丽莎 施宇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1-850,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聚理论为指导,落实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油气的差异性运移路径,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采用印模法、层序比值法恢复古埋深,利用Philippone公式恢复古压力,基于Hubbert理论合理地恢复了在关键成藏期的侏罗系和三叠系油气的古流体势场。结果表明:(1)源自三叠系的湖相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时沿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时沿古近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2)在关键成藏期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古流体势场都呈"北高南低"特征,与油气从北部生烃中心(库车坳陷)向南斜坡运移过程中流体势逐渐降低的特征相符,并与库车坳陷烃源岩的主要分布范围相吻合;(3)玉东—英买力及红旗—牙哈地区在库车组沉积时是侏罗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却勒、英买力及牙哈地区在康村组沉积时是三叠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在上述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可寻找古近系、白垩系规模性岩性圈闭。地化及烃源岩厚度资料证实,上述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预测油气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方向,为寻找规模性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古压力 古埋深 流体势 运移路径 关键成藏期
下载PDF
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改进:饱和压力预测和体积校正 被引量:9
10
作者 平宏伟 陈红汉 Régis Thiéry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55,共13页
除实验室测定参数(Th,oil、Th,aqu和Fv)外,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精度还极大地受控于石油组分模型、饱和压力预测以及气、液相摩尔体积的预测精度.在改进α-β组分模型前提下,利用微调组分和匹配饱和压力方法改进并验证了石油流... 除实验室测定参数(Th,oil、Th,aqu和Fv)外,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精度还极大地受控于石油组分模型、饱和压力预测以及气、液相摩尔体积的预测精度.在改进α-β组分模型前提下,利用微调组分和匹配饱和压力方法改进并验证了石油流体饱和压力预测精度;在匹配饱和压力与实验实测饱和压力前提下,利用体积转换方法匹配22组油藏流体391个常组分膨胀实验相对体积数据,从而改善了利用Peng-Robison状态方程计算油包裹体气泡充填度(20℃)和等容线的能力.最终评价了真实石油流体组分甲烷摩尔含量和等效石油流体组分甲烷摩尔含量两个组分模拟约束条件下,改进的热动力学模拟方法和PIT软件及Vtflinc软件重构捕获压力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捕获压力预测的精度.考虑到石油包裹体甲烷摩尔含量难获取问题,利用改进后的方法结合等效流体组分约束条件是重构捕获压力的理想方法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包裹体 状态方程 饱和压力 古压力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北带民丰洼陷深层凝析油藏成藏史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平宏伟 陈红汉 +1 位作者 宋国奇 刘惠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0-977,共8页
盆地深层高温、高压特点决定其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在东营凹陷北带民丰洼陷丰深1井深层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次、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以及石油包裹体热动力模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模技术、天然气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原... 盆地深层高温、高压特点决定其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在东营凹陷北带民丰洼陷丰深1井深层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次、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以及石油包裹体热动力模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盆模技术、天然气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原油裂解动力学,探讨了东营凹陷北带深层丰深1井凝析油气成藏过程中的PVTx-t(压力-体积-温度-组分-时间)演化史。结果表明,丰深1井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简称沙四下亚段)伴随常压—低幅超压—常压的压力旋回相应地发生过2幕原油和1幕天然气充注。其中发淡黄色—蓝白色荧光油充注代表了第1幕油充注,形成早期油藏,晚期深部原油裂解气再次充注并对早期油藏施加了调整改造之影响,以至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凝析油藏(第2幕蓝色荧光油)。丰深1井深层油气成藏特点决定该区构造高部位以油藏、深部以原油裂解气藏、中部以凝析油气藏为特征的分布格局。这种深层油气成藏模式对中国东部其他断陷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凝析油 包裹体 古压力 碳同位素 原油裂解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演化与天然气成藏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2 位作者 宋国奇 蔡东梅 徐昊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7-203,共7页
通过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地层压力纵向上存在"常压—超压—常压"三段式结构;时间上,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具有"... 通过实测压力、泥岩声波时差、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民丰地区地层压力纵向上存在"常压—超压—常压"三段式结构;时间上,沙四下亚段地层压力具有"二旋回波动模式",即存在"常压—弱超压—常压"和"常压—超高压—常压(弱超压)"的演化过程,其中两次地层超压的形成时间与中深层天然气藏的两期成藏时间相对应,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研究区地层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次高压的形成是地层快速沉积产生欠压实的结果,生烃贡献相对较小;第二次超压的形成是烃源岩大量生烃和原油裂解成天然气造成的,沉积作用为辅。由于地温梯度降低、断裂—砂体泄压、饱和气藏深埋等作用的影响,现今民丰地区沙四下储层表现为以常压为主,伴生部分超压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裂解气 成藏动力 地层压力演化
下载PDF
基于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恢复油藏古温压---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席斌斌 蒋宏 +2 位作者 许锦 陈强路 尤东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6-895,共10页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 包裹体PVTx数值模拟是恢复油藏古温压的重要手段。由于无法精确地确定油包裹体的组成,以及油包裹体成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次生变化,现有方法恢复的古温压存在不确定性。一般而言,与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成分相对简单,且遭受次生蚀变影响的概率较低。因此,尝试将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在塔里木盆地顺南地区SN1井进行了应用研究。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示,SN1井高角度裂缝充填的方解石中,发育大量遭受过次生蚀变的含沥青烃包裹体及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显示,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呈现异常高的均一温度(超过170℃),均一压力波动范围大,且存在异常高压(39.1 MPa起,甚至超过165.8 MPa)。上述现象可能与热流体活动和原油充注后所经历的裂解增压过程有关。基于盐水包裹体均一压力的最低值,结合该地区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推测热液活动时间为海西期。上述认识与该地区NE向走滑断裂活动具有较好的时空匹配关系。综上所述,油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作为独立的地质压力计,可以用来恢复油藏古温压的演化轨迹,并限定古流体活动的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甲烷盐水包裹体 古温度 古压力 PVTx模拟 顺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气区盒8段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古压力恢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少飞 陈梦娜 +1 位作者 赵靖舟 任海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0,120,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盒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观察、测温、测盐及组分分析等方法,厘定了流体包裹体的产状及气液比,结合埋藏史恢复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并通过状态方程恢复储层古压力。研究表明,甲烷、饱和烃、CO2包...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盒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观察、测温、测盐及组分分析等方法,厘定了流体包裹体的产状及气液比,结合埋藏史恢复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并通过状态方程恢复储层古压力。研究表明,甲烷、饱和烃、CO2包裹体在愈合裂隙与石英加大边中均有发育,气液比随着油气运移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石英加大边中油气的捕获时间早于愈合裂隙,两者时间存在重合,为漫长的早白垩世成藏期。天然气在源-储压差驱动下向储集层运移过程中进行压力传递,普遍发育弱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区 流体包裹体 气液比 成藏期次 古压力
下载PDF
沾化凹陷沙四段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建林 徐国盛 +1 位作者 徐兴友 秦润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6-393,349,共8页
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是济阳坳陷内重要的油气产层,但其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实测静温数据出发,分析了沾化凹陷现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利用实测与计算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的纵、横向分... 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是济阳坳陷内重要的油气产层,但其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实测静温数据出发,分析了沾化凹陷现今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利用实测与计算的地层流体压力数据,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现今压力场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沙四段油气分布与纵向压力场的耦合关系,指出岩性与异常压力的双重封堵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沾化凹陷典型井古温压场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古温压场演化过程与沾化凹陷整体的构造升降有关,古地温场决定烃源岩的热演化,古压力场决定烃源岩的生排烃与油气的运移聚集。以沾化凹陷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为主线,恢复了沙四段油气的成藏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古温压场 成藏动力学 沙河街组四段 沾化凹陷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包裹体古流体压力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斯尚华 陈红汉 +2 位作者 李纯泉 李培军 陈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6-714,共9页
储层中流体古压力特征对刻画油气充注状态具有指示意义,流体包裹体PVTx热动力学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和气液比,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为例,首先应用激光共聚... 储层中流体古压力特征对刻画油气充注状态具有指示意义,流体包裹体PVTx热动力学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和气液比,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以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玛南构造带鹰山组为例,首先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油包裹体气液比,然后通过冷热台显微测温获得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最后通过荧光光谱仪,研究原油成熟度,综合划分了油气充注幕次并恢复了各幕次流体古压力,该应用有效区分了不同幕次流体古压力值。研究结果表明:玛南构造带鹰山组存在2期油气充注,第1期发生在海西中晚期,主要充注发橙色荧光的原油,其油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43~59.2℃,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58.1~85.3℃,古流体压力为13.63~14.78 MPa,依据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判断该期原油为低成熟原油;第2期发生在喜山期晚期,主要充注发黄绿色、蓝绿色、蓝白色荧光颜色的原油,其油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66~142.3℃,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95.4~189.2℃,古流体压力为20.09~33.52 Mpa,该期原油为中—高成熟度。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勘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PVTx模拟 古压力 玛南构造带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储层再平衡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原始捕获条件确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勇 韩雨航 +3 位作者 鲁雪松 宋一帆 马行陟 范俊佳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3-428,共16页
深层碳酸盐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往往因经历复杂地质演化而发生再平衡,正确判识流体包裹体再平衡对于准确解释古流体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层为例,通过岩相学、拉曼光谱测试及显微测温方法结合构造演化... 深层碳酸盐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往往因经历复杂地质演化而发生再平衡,正确判识流体包裹体再平衡对于准确解释古流体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储层为例,通过岩相学、拉曼光谱测试及显微测温方法结合构造演化史判别了再平衡流体包裹体及其类型,并利用再平衡流体包裹体极值均一温度等数据进行PVT模拟确定了各期包裹体的原始捕获条件.结果表明安岳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中第Ⅱ、Ⅲ、Ⅳ期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发生了爆裂变形,第Ⅴ期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发生了拉伸变形,而第Ⅳ期石英中包裹体再平衡特征不显著,其中第Ⅱ、Ⅲ期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在埋藏升温过程中再平衡,而第IV期白云石和第V期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在抬升降温过程中再平衡.第Ⅱ、Ⅲ、Ⅳ期成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和捕获温度依次递增,至第Ⅳ期矿物形成时达到峰值,而后第Ⅴ期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和捕获温度较第Ⅳ期则出现降低.结合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压条件和埋藏史准确限定了各成岩期矿物的形成期次和时间,其结果可与同位素定年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平衡流体包裹体 古压力 深层碳酸盐储层 白云岩 四川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明旺 张坦 +3 位作者 丁文龙 焦保程 周志成 杜晓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65-73,共9页
巴彦浩特盆地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其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始终未进行研究,限制了区域成藏研究及勘探目标的优选。文章探讨巴彦浩特盆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从油气运移动力学角度分析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 巴彦浩特盆地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其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始终未进行研究,限制了区域成藏研究及勘探目标的优选。文章探讨巴彦浩特盆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从油气运移动力学角度分析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规律及原因。以盆地主要成藏时期晚白垩世的构造演化活动为基础,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格局,计算出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晚白垩世时期石炭系流体势,明确流体势场表现出的油气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晚白垩世时期石炭系总体上表现为自坳陷东部及南部向西部及东南部降低的规律,高势区分布范围较小,主体位于坳陷的东部及南部。在此基础上,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区8个油气运聚单元。上述流体势特征有利于油气长期运移聚集,较好的油气运聚单元是未来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勘探的主要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 石炭系 流体势 古埋深 古压力 油气运聚单元
下载PDF
渤南凹陷构造演化与超压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谢启超 刘震 +1 位作者 李亮 王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盆地的构造演化通过构造活动、沉积体系控制了异常压力的发育,同时异常压力的存在对后期形成的断层有影响.本文通过双元孔隙度演化函数建模对渤南凹陷的古压力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渤南凹陷的异常压力主要在裂陷期末开始发育,在坳陷期... 盆地的构造演化通过构造活动、沉积体系控制了异常压力的发育,同时异常压力的存在对后期形成的断层有影响.本文通过双元孔隙度演化函数建模对渤南凹陷的古压力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渤南凹陷的异常压力主要在裂陷期末开始发育,在坳陷期达到最大.同时由于异常压力的存在引起了流体压裂,对南部缓坡带盆倾断层的形成具有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 异常压力 凹陷 压裂 古压力 构造演化 超压 构造活动 形成 坳陷
下载PDF
应用包裹体技术恢复气藏古压力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施伟军 席斌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古温度和古压力,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富(CH4)气盐水包裹体是气藏中最主要的一种包裹体类型,对这类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恢复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其中气体(CH4)含量的精... 包裹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古温度和古压力,是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富(CH4)气盐水包裹体是气藏中最主要的一种包裹体类型,对这类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恢复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其中气体(CH4)含量的精确测定。通过建立CH4气体拉曼位移值与包裹体内压的相关曲线,根据包裹体总体积和成分保持恒定的原则构建迭代计算模型,可快速准确计算出含CH4盐水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该方法应用于川南隆32井中奥陶统宝塔组微晶灰岩中的包裹体古压力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包裹体的捕获压力为884.08~1 249.32 bar,压力系数约为1.3~1.8,证明了包裹体捕获时地层流体为超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H4盐水包裹体 包裹体内压 拉曼位移 均一温度 捕获压力 拉曼位移—密度迭代法 气藏古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