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7篇文章
< 1 2 1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1
1
作者 吕俊亚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0-233,共4页
研究温度控制优化问题,为准确控制温度,使孵化箱保持恒温,针对传统法人工方式难以保证恒温,提出设计一种利用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DS18B20对孵化箱温度进行在线控制,并采用软件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智能控... 研究温度控制优化问题,为准确控制温度,使孵化箱保持恒温,针对传统法人工方式难以保证恒温,提出设计一种利用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DS18B20对孵化箱温度进行在线控制,并采用软件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对多个孵化箱的统一管理。结果表明,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温度±0.1℃,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提高了孵化场管理效率,节省了孵化场的成本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温度 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下载PDF
汽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崔宏巍 杨保成 +1 位作者 刘益芳 翟羽健 《汽车电器》 2002年第2期8-10,共3页
对基于因特网 (Internet)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汽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架构 ,并通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文中描述了硬件、软件和诊断中心的系统设计 ,最后分... 对基于因特网 (Internet)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汽车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架构 ,并通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文中描述了硬件、软件和诊断中心的系统设计 ,最后分析了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汽车 远程诊断 互联网 单片机 数据采集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可穿戴计算机的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玉玺 沈为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8-43,共6页
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新型计算机系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计算技术在近五年才得到快速发展.可穿戴计算机由使用者控制,并包含使用者的个人使用空间,具有可再编程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操作和交互的连续性等特性,并且整个计算... 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种新型计算机系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计算技术在近五年才得到快速发展.可穿戴计算机由使用者控制,并包含使用者的个人使用空间,具有可再编程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操作和交互的连续性等特性,并且整个计算机同使用者融为一体,随着穿戴者任意移动.可穿戴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多.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它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国外的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对可穿戴计算机的概念、特点、一般构成及其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计算机 发展现状 人机交互 研究进展 系统结构 system on chip “BlueTooth”技术
下载PDF
芯片强化散热研究新领域——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静 周一欣 《电子机械工程》 2006年第6期9-12,25,共5页
近年来,高集成度计算机芯片、光电器件等引发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围绕这一紧迫现实需求,提出将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低熔点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冷却流动工质,以发展先进芯片散热器的技术观念,并在相应的理论分... 近年来,高集成度计算机芯片、光电器件等引发的热障问题,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围绕这一紧迫现实需求,提出将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低熔点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冷却流动工质,以发展先进芯片散热器的技术观念,并在相应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实际器件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进展。随后,国外也启动了类似研究,相应进展立即在产业界及学术界产生重要反响。种种态势表明,液体金属芯片散热技术已成为计算机热管理领域内极具探索价值的新前沿。由于液体金属热导率远高于常规流体,因而在传热效果上可望显著优于传统的液冷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发展高性能芯片冷却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回顾新方法提出的过程,归纳出其中有待解决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冷却 计算机热管理 低熔点液态金属 强化换热 光电系统/纳电子
下载PDF
我国基础软硬件产业的“生态”瓶颈及突破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硕颖 杨扬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芯片和操作系统所在的基础软硬件产业是我国亟待攻克的工业领域。该产业的主流生产组织模式是模块化生产网络,网络的中心是制定设计规则的跨国公司,设计规则的核心是用于定义模块及模块之间互动关系的体系架构。模块化生产网络带来的网... 芯片和操作系统所在的基础软硬件产业是我国亟待攻克的工业领域。该产业的主流生产组织模式是模块化生产网络,网络的中心是制定设计规则的跨国公司,设计规则的核心是用于定义模块及模块之间互动关系的体系架构。模块化生产网络带来的网络生态效应导致赢者通吃和路径依赖,先行者的体系架构一旦主导市场,就会对市场形成锁定,后来者很难突破这种锁定并进入体系改进的正向循环。对此,本文提出我国基础软硬件产业突破"生态"瓶颈的三条路径:依靠政府"有形之手"提供启动市场;整合基于开源体系的研发力量;抓住传统工业价值链升级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软硬件 芯片 操作系统 生态系统 网络生态效应
原文传递
片上网络拓朴优化:在离散平面上布局与布线 被引量:8
6
作者 马立伟 孙义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6-911,共6页
微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发展到今天,集成密度指数增长和芯片面积的急剧膨胀使得全局连线的延时上升,可靠性下降,成为集成电路的设计瓶颈.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是解决整个芯片上数据有效传输的结构之一,以片上网络为基... 微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发展到今天,集成密度指数增长和芯片面积的急剧膨胀使得全局连线的延时上升,可靠性下降,成为集成电路的设计瓶颈.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是解决整个芯片上数据有效传输的结构之一,以片上网络为基础通信架构的微系统芯片称为片上网上系统芯片(System-on-Network-on-Chip,SoNoC).微系统芯片内通信模式兼有随机性和确定性,应该根据特定应用的通信特征设计片上网络.本文在确定SoNoC设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SoNoC的通信特征,选择了合适的离散平面结构,对SoNoC的运算及控制等模块进行布局、对模块间的通信依赖关系进行布线,发展出FRoD(Floor-plan and Routing on Discrete Plane)算法,以自动生成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该算法定义了离散平面的一般表示方法,并在四种典型的离散平面上使用不同规模的随机系统完成了系列实验.为了处理系统和网络之间的耦合关系,逐点分裂的布局算法可以逐步学习和适应系统的通信需求,同时优化系统的执行时间和通信能量,在运行随机任务流图的模拟系统上与随机布局结果相比可以节省30%左右的通信能量,20%左右的系统通信时间.串行、并行和串并混合的布线算法使用最短路径把通信关系分布在离散平面的通道上,使不同的通信关系尽量复用网络通道,与全连接网络相比可以节省10%到30%的面积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芯片 片上网络 片上网上系统芯片 片上网络综合
下载PDF
基于SOC典型结构的系统验证环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宇弘 何乐年 +1 位作者 严晓浪 汪乐宇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1,共4页
 IP集成已经成为SOC的主要设计方法,但是IP间的不兼容性和冲突带来了SOC设计的大量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IP总线的SOC标准架构,并在这一架构上建立了系统验证环境。该验证环境利用现有的EDA工具,并建立在广泛使用的IP重用规范之上,...  IP集成已经成为SOC的主要设计方法,但是IP间的不兼容性和冲突带来了SOC设计的大量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IP总线的SOC标准架构,并在这一架构上建立了系统验证环境。该验证环境利用现有的EDA工具,并建立在广泛使用的IP重用规范之上,因此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同时,该环境使激励文件也能与IP一起被SOC设计重用,大大减轻了系统验证的工作。该环境适用于SOC设计的各个阶段,并且具有软硬件协同仿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 系统验证环境 集成电路 IP重用 系统级芯片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输液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运萍 张育斌 +2 位作者 陈宇 张文彬 吴振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了改变医院输液系统的非智能化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智能化高性能输液装置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中,由核心AT89C52控制步进电机,接口设计的输入及显示功能由8279实现,并用两个LED作为系统出错时的报警显示(空瓶/阻塞报警和... 为了改变医院输液系统的非智能化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智能化高性能输液装置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中,由核心AT89C52控制步进电机,接口设计的输入及显示功能由8279实现,并用两个LED作为系统出错时的报警显示(空瓶/阻塞报警和滴速过快/漏液报警).此外,通过CAN改进了现行的总线技术,高效实现了与单片机的通信.本设计能够自动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做到了输液速度误差小于5%,输液容量误差小于5%,且简单实用、成本低而性能好,能给临床医师和护士提供准确可靠的医疗输液护理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输液护理 总线控制器 控制系统 步进电机
下载PDF
基于双STM32多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安富 徐金琦 +1 位作者 王伟 马浩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STM32芯片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方案。控制系统以2个STM32F107VCT6芯片作为主从控制器,通过高速SPI接口进行数据通信,以保证控制阶段的实时性。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布局,并且给出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实验结... 提出一种基于双STM32芯片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方案。控制系统以2个STM32F107VCT6芯片作为主从控制器,通过高速SPI接口进行数据通信,以保证控制阶段的实时性。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布局,并且给出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实验结果证明,整个系统性能优良,为后续复杂的控制运算提供可靠的运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翼无人机 自主飞行 双芯片 系统设计
下载PDF
PC机与多MCS-51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丽佳 陈阳舟 《电子工程师》 2002年第8期19-21,25,共4页
主要讲解了 IBM- PC机与 MCS- 5 1单片机多机系统的通信原理 ,给出了其硬件接口框图 ,并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多机通信软件设计。
关键词 PC机 MCS-51单片机 串行通信 分布式系统 计算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施羽暇 《电信网技术》 2016年第12期11-13,共3页
人工智能将推动新一轮计算革命。深度学习需要海量数据并行运算,传统计算架构无法支撑深度学习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需求。核心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决定了一个新的计算平台的基础架构和发展生态。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及... 人工智能将推动新一轮计算革命。深度学习需要海量数据并行运算,传统计算架构无法支撑深度学习的大规模并行计算需求。核心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决定了一个新的计算平台的基础架构和发展生态。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及我国主要态势、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全球及我国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路线,并对不同技术路线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核心芯片 技术体系 技术趋势
下载PDF
NoC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耀东 刘有耀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片上网络(NoC)是实现片上系统(SoC)互连的一种新的范例,关键是为了解决SoC内部组件之间的通信调度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NoC研究涉及从系统建模到具体实现流程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讨论NoC研究中的关键问... 片上网络(NoC)是实现片上系统(SoC)互连的一种新的范例,关键是为了解决SoC内部组件之间的通信调度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NoC研究涉及从系统建模到具体实现流程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讨论NoC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当前的研究成果以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片上系统 拓扑 路由 交换技术
下载PDF
基于SoC芯片的1553B总线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志东 霍立平 +1 位作者 张弟 刘晓阳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24期152-157,共6页
为满足机载总线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使学员有效掌握1553B总线通信原理和通信控制机制,基于1553B专用SoC协议芯片设计了1553B总线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基于HKS1553 BCRT芯片,结合FLASH存储电路、GPIO扩展接口、串行接口电路和外部中... 为满足机载总线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使学员有效掌握1553B总线通信原理和通信控制机制,基于1553B专用SoC协议芯片设计了1553B总线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基于HKS1553 BCRT芯片,结合FLASH存储电路、GPIO扩展接口、串行接口电路和外部中断输入电路等,可进行1553B总线通信过程演示、1553B总线组件及终端测试和1553B总线多终端综合通信实验。实际教学使用表明,该仿真平台功能完备,较好地支撑了1553B总线各项通信实验,同时为学员开展毕业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了设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3B总线 SOC芯片 仿真平台 消息格式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芯核和设计复用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龚雪皓 郑学仁 刘百勇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在“片上系统”等高复杂度的芯片设计中 ,典型的知识产权产品——芯核的应用以及设计复用技术越来越成为流行的关键设计技术。文中全面地介绍了芯核的含义、选用原则、基于芯核的芯片设计的验证模型和解决方案 ,以及芯核对 EDA技术和产... 在“片上系统”等高复杂度的芯片设计中 ,典型的知识产权产品——芯核的应用以及设计复用技术越来越成为流行的关键设计技术。文中全面地介绍了芯核的含义、选用原则、基于芯核的芯片设计的验证模型和解决方案 ,以及芯核对 EDA技术和产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集成电路 芯核 设计复用
下载PDF
基于抽象体系结构模板的多路软硬件划分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强 边计年 薛宏熙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562-1567,共6页
随着系统芯片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软硬件划分从传统的二划分问题转化为多划分问题 文中对此提出了一个由通信通道连接的处理单元网络的抽象模型来描述多处理模块结构 ,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与启发式的调度算法分别完成多路软硬件... 随着系统芯片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软硬件划分从传统的二划分问题转化为多划分问题 文中对此提出了一个由通信通道连接的处理单元网络的抽象模型来描述多处理模块结构 ,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与启发式的调度算法分别完成多路软硬件划分与系统性能和代价的估算 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地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软硬件划分 抽象体系结构模板 系统芯片 嵌入式系统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产品接入Internet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克俭 赵巍 +2 位作者 庞慧 岳杰 吕英丽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1Z期43-44,65,共3页
本文介绍了机电产品网络化的一般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使用网络接口芯片连接Internet的实施方案。文章以Web-chip芯片为例,论述了MCU系统与Internet连接的一般原理及方案,使一般的MCU系统实施网络化更容易、更廉价,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TCP/IP协议 网络接口芯片 Web-chip
下载PDF
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系统及其通信模块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青 史小卫 尹应增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3期39-41,44,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射频芯片的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RFID)系统,并根据其硬件结构设计了简洁的通信协议,给出了阅读器和射频卡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流程。这种主动式RFID系统信息实时性强、数据容量大、作用距离远。而由于引入了射频芯片,...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射频芯片的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RFID)系统,并根据其硬件结构设计了简洁的通信协议,给出了阅读器和射频卡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流程。这种主动式RFID系统信息实时性强、数据容量大、作用距离远。而由于引入了射频芯片,该系统还具有低功耗、模块化、易扩展、硬件物理空间占用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射频芯片 主动式系统 通信协议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幼年 贺雪晨 郑毓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6期49-50,共2页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信息管理系统由软硬件组成。硬件主要包括3部分,读写部分,读出或写入射频卡中的数据,其功能主要由SHC1702读写模块完成;显示部分,使用TM12232A显示芯片以点阵显示代替LED段显示;串口通信部分:负责计算机和刷卡装置之... 基于非接触式IC卡的信息管理系统由软硬件组成。硬件主要包括3部分,读写部分,读出或写入射频卡中的数据,其功能主要由SHC1702读写模块完成;显示部分,使用TM12232A显示芯片以点阵显示代替LED段显示;串口通信部分:负责计算机和刷卡装置之间的通信,使用MAX485芯片以保证足够的通信距离;此外采用的X5043芯片带有4kB的闪存,能在单片机“死机”或掉电的情况下,及时保存重要数据,并尽快使之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软件部分包括单片机的下位机程序,PC机的上位机程序,数据库,实现通信、管理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IC卡 SHC1702 单片机 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PDF
单片机系统中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系统扩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国华 程继红 《电子工程师》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有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需要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器 ,文章根据作者实际使用的应用系统 ,介绍了一种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包括其硬件组成及软件处理方法。
关键词 单片机 大容量数据 存储器 系统扩展 分页 MCS-51
下载PDF
Full on-chip and area-efficient CMOS LDO with zero to maximum load stability using adaptiv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海峰 周锋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A full on-chip and area-efficient low-dropout linear regulator (LDO) is presen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adaptiv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AFC) technique, full on-chip integration is achieved without compromising t... A full on-chip and area-efficient low-dropout linear regulator (LDO) is presen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adaptiv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AFC) technique, full on-chip integration is achieved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LDO's stability in the full output current range. Meanwhile, the use of a compact pass transistor (the compact pass transistor serves as the gain fast roll-off output stage in the AFC technique) has enabled the LDO to be very areaefficient. The proposed LDO is implemented in standard 0.35 μm CMOS technology and occupies an active area as small as 220 × 320/zm^2, which is a reduction to 58% compared to state-of-the-art designs using technologies with the same feature size. Measu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DO can deliver 0-60 mA output current with 54 μA quiescent current consumption and the regulated output voltage is 1.8 V with an input voltage range from 2 to 3.3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dropout regulator frequency compensation full on-chip system-ON-c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