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彩云 武春成 +3 位作者 曹霞 贺字典 曾晓玉 姜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9-1366,共8页
以温室黄瓜连作6年和10年土壤添加质量比为5%生物炭为处理,以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采用桶栽的方法,研究了生物炭对不同年限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壤相比,生物炭处理的连作6年土壤的黄瓜单株产量提高11.... 以温室黄瓜连作6年和10年土壤添加质量比为5%生物炭为处理,以不添加生物炭为对照,采用桶栽的方法,研究了生物炭对不同年限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壤相比,生物炭处理的连作6年土壤的黄瓜单株产量提高11.4%,连作10年土壤产量提高62.8%.施入生物炭显著降低了2种连作土壤容重,显著提高了有机质、速效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H;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降低了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使土壤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尤其对连作10年土壤作用最为明显,土壤细菌和细菌/真菌分别是未处理的2.00和3.64倍,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是未处理的54.8%和55.9%.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分析表明,10年连作土壤施入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是未处理的1.50、2.14和1.31倍,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酚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分别是未处理的1.62、1.81、1.74和1.93倍.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速效磷含量、CEC和pH 4个指标对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较显著.综上,生物炭通过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改善,优化了黄瓜根区环境,促进了黄瓜产量的提高,缓解了温室黄瓜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连作土壤 Biolog法
原文传递
采用Biolog法分析制药废水处理工艺中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峰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鹏 刘莹莹 高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8-32,共5页
采用水解酸化池、活性污泥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东北制药总厂的制药废水,在污泥驯化成功并运行稳定后,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采用Biolog方法分析了接... 采用水解酸化池、活性污泥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东北制药总厂的制药废水,在污泥驯化成功并运行稳定后,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采用Biolog方法分析了接种污泥及各构筑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接种污泥和水解酸化池污泥的停滞期比活性污泥池污泥和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的长,但各微生物群落在稳定期的平均活性相差不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构筑物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一性相近,但最常见的物种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种污泥及生物膜对ECO板上碳源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方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新疆泥火山细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小龙 王芸 +7 位作者 杨红梅 王纯利 毛培宏 金湘 常玮 房世杰 张评浒 娄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22-3728,共7页
为了解新疆乌苏泥火山细菌多样性,从泥火山泥浆样品中直接提取总DNA,构建了含150个有效转化子的泥火山细菌16SrDNA基因文库,转化子经菌液PCR及HaeⅢ酶切后获得16个不同带型,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分属于1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一部分序列与... 为了解新疆乌苏泥火山细菌多样性,从泥火山泥浆样品中直接提取总DNA,构建了含150个有效转化子的泥火山细菌16SrDNA基因文库,转化子经菌液PCR及HaeⅢ酶切后获得16个不同带型,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其分属于16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一部分序列与已知细菌类群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较高,归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另外一部分序列与已知细菌类群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较低,可能代表新的分类单位。研究结果显示,泥火山环境中微生物种群丰富,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火山 微生物多样性 非培养方法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单元油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汪卫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单元油藏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包括两个注入水样和4口油井产出液样,发现注入水样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油井产出液样,其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 应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单元油藏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包括两个注入水样和4口油井产出液样,发现注入水样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油井产出液样,其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占较高比例;同一单元相同的油藏条件下,不同油井产出液水样中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油井产出液中的细菌类型较单一,以Gammaproteobacteria为主,但古菌类型相对较多,包含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古丸菌纲(Archaeoglobi)、热球菌纲(Thermococci)等多个不同纲的微生物.相同的油井微生物多样性随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对油藏微生物生态结构的分析可以为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微生物多样性 古菌 分子生态学分析方法 微生物采油 孤岛油田 胜利油田
原文传递
不同研究方法在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麻颖垚 胡萍 +1 位作者 孙利林 田亚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3期78-83,87,共7页
本文对我国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的不同研究方法及特点进行阐述,着重介绍分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我国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势,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酒 微生物多样性 研究方法 应用
下载PDF
干腌火腿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林 王正莉 +2 位作者 吉莉莉 王卫 张佳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180,共3页
干腌火腿具有原料特别、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的优点。干腌火腿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和功能代谢对火腿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干腌火腿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干腌火腿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 干腌火腿具有原料特别、制作精细、风味独特的优点。干腌火腿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和功能代谢对火腿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干腌火腿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干腌火腿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火腿 微生物多样性 免培养分析法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旭东 徐莉娜 薛林贵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6-10,共5页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整个土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整个土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因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该领域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方面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毕明丽 宇万太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0-1466,共7页
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应用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农田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及行为等。但是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方法得到的... 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状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应用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农田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及行为等。但是通过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方法得到的微生物信息很片面,不足以代表微生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真实情况。而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微生物研究新方法突破了传统方法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在常用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多样性 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 农田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采用Biolog法分析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9
作者 梅冰 彭绪亚 谢影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该研究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连续式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试验,用Biolog方法分析了反应器各个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各个阶段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常见的物种接近,但均一性各阶段有较大... 该研究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连续式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试验,用Biolog方法分析了反应器各个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各个阶段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常见的物种接近,但均一性各阶段有较大的差异。ECO板上碳源的利用情况不同,表明反应器各个阶段微生物群落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器在启动与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较为接近,而与反应器抑制阶段和恢复阶段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差异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法 主成分分析 厌氧消化
下载PDF
白酒大曲质量鉴别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建勋 李清亮 +7 位作者 陈鹏 于子涵 张晶 任新桐 费旺旺 晏培 卢君 李国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7,共5页
大曲是白酒酿造的糖化发酵剂,为发酵提供了复杂多样的酶类、风味(前体)物质和微生物。大曲的质量直接决定基酒的品质,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大曲质量鉴别的相关研究,该文总结归纳了大曲质量鉴别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微生物多样性法、风... 大曲是白酒酿造的糖化发酵剂,为发酵提供了复杂多样的酶类、风味(前体)物质和微生物。大曲的质量直接决定基酒的品质,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大曲质量鉴别的相关研究,该文总结归纳了大曲质量鉴别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微生物多样性法、风味物质法、光谱分析法等,旨在为大曲质量鉴别以及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质量 常规法 微生物多样性法 风味物质法 光谱分析
下载PDF
基于免培养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冬娟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73-76,共4页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问题已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有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由最初的传统培养方法、生化鉴定、分子测序逐渐发展为免培养方法.通过对免培养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单阐述.免培养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问题已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有关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由最初的传统培养方法、生化鉴定、分子测序逐渐发展为免培养方法.通过对免培养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单阐述.免培养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另一类是基于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的分析方法.目前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微生物多样性 免培养方法
下载PDF
传统大曲微生物多样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凯 彭敦磊 孙端方 《酿酒科技》 2015年第9期33-36,共4页
传统酒曲的运用是酿造名优白酒并形成独特风味的基础之一。随着微生物分类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揭示传统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结构,对探明风味形成机理、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简介了选择培养、生化鉴定、基因文库、DGGE等的基础性和适... 传统酒曲的运用是酿造名优白酒并形成独特风味的基础之一。随着微生物分类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揭示传统大曲中微生物多样性结构,对探明风味形成机理、优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简介了选择培养、生化鉴定、基因文库、DGGE等的基础性和适用性;探讨了质谱、定量PCR、高通量测序等的高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微生物多样性 检测方法 酒类发酵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结合传统微生物培养研究酱醪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变化
13
作者 伍亚龙 杨恺 +5 位作者 史莓梅 吕鹏军 汪冬冬 李龙 唐垚 张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发酵时期酱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采用传统可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0~6个月酱醪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酱醪发酵整个阶段细菌群落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94.0... 为了探究不同发酵时期酱醪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采用传统可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0~6个月酱醪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酱醪发酵整个阶段细菌群落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94.04%,为优势菌门。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分别占41.55%和25.84%,为优势菌属。发酵前期非嗜盐乳酸菌含量最高,活菌数达到108CFU/mL,发酵中期乳酸菌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发酵后期以嗜盐乳酸菌为主导。真菌群落主要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占99.83%;Starmerella、Candida和Aspergillus为优势真菌属,该研究首次发现Starmerella在酱醪发酵过程中作为主要真菌属。研究表明,酱醪发酵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其中米曲霉仅存在于发酵前期,发酵中期主要以乳酸菌为主要菌属,发酵后期以嗜盐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探究酱油酿造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人工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来提高国内酱油的风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醪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可培养方法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权 陈雯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大多数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优势度不随时间变化且采样点之间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差异不明显,随时间的变化个别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受到了影响且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方式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微生物多样性 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 BIOLOG-ECO法
下载PDF
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傲喃 李建华 +2 位作者 林祥娜 汤晓娟 刘云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0-224,共5页
发酵食品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构成对食品的功能、质构和风味有重要影响,也是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重要源泉。对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发酵食... 发酵食品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构成对食品的功能、质构和风味有重要影响,也是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重要源泉。对发酵食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对发酵食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为发酵食品的发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微生物多样性 传统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石油污染胁迫下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晨霞 来航线 +2 位作者 韩刚 李凯荣 韦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6-176,共11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下,适合陕西延安气候与土壤条件的4种耐性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法,在含0,5,10,15和20g/kg石油的土壤中栽植油松、沙棘、刺槐、紫穗槐4种植株,待苗木生长6个月... 【目的】研究在不同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下,适合陕西延安气候与土壤条件的4种耐性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模拟法,在含0,5,10,15和20g/kg石油的土壤中栽植油松、沙棘、刺槐、紫穗槐4种植株,待苗木生长6个月后采集其根区周围土壤,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酸碱滴定法及Biolog微平板法,从微生物区系、呼吸强度及功能多样性角度,对不同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下植株根区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栽植4种植株均能促进根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高水平石油污染胁迫下,4种植株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具有保护作用,其中刺槐植株表现最为明显;5~1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能刺激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植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15~2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对部分土壤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有抑制作用,其中2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的毒害及抑制作用最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将1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与0,2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明显区分开来,第2主成分将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与其他石油污染胁迫水平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区分开来,其中影响第1主成分的碳源主要为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影响第2主成分的碳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类。【结论】4种植株均能有效提高石油污染胁迫下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5~1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15~20g/kg石油污染胁迫水平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微生物生长具有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胁迫 植株根区 微生物多样性 土壤呼吸强度 Biolog微平板法
下载PDF
PCR-DGGE蝴性结肠炎大鼠胃肠道中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孝天 彭三妹 +3 位作者 王博林 陈如意 袁小凤 林瑶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对健康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运用CTAB—SDS法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通过PCR.DGGE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大...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对大鼠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对健康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运用CTAB—SDS法提取肠道微生物总DNA,通过PCR.DGGE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之间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结果溃疡组、用药组和正常组大鼠的消化道中,不同部位细菌Shannon~数变化较大(1.64-3.05),结肠中Shannon指数最高,其次是胃,小肠最低。在结肠,不同组的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变化幅度不大,以用药组最高(3.05),其次溃疡组(2.98),正常组2.95,说明大鼠结肠在健康状态下细菌多样性最低,结肠炎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外,发现病变后的大鼠胃中拟杆菌属、梭菌属、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等厌氧细菌增加,病变后的结肠中乳杆菌属细菌明显减少,紫单胞菌属和梭菌属细菌明显增加;病变后小肠中部分乳杆菌种类消失,同时梭菌属和紫单胞菌属等不常见菌群的出现。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胃、小肠、结肠中有益菌乳杆菌明显减少,普氏菌属、紫单胞菌属、梭菌属等明显增多,这些菌属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可能是造成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微生物多样性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2 4-二硝基氯苯乙酸复合法
下载PDF
东北4种人工林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程丽 郭璇璇 +2 位作者 牛涵 陈振宝 吴迪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应用Biolog方法研究4种人工林(白桦、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水曲柳)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不同类型碳源底物的利用情况。培养基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为红皮云杉和白桦林型较高,表明二... 以土壤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应用Biolog方法研究4种人工林(白桦、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水曲柳)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不同类型碳源底物的利用情况。培养基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为红皮云杉和白桦林型较高,表明二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能力高于兴安落叶松和水曲柳人工林。4种针、阔叶林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羧酸和糖类等3类碳源的利用率较高;而在主成分中有主要贡献的也是这3类碳源,因此认为这3类碳源是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微平板法 单一碳源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